糖耐量受损能恢复吗?

炊事班的炮兵


人对摄入的葡萄糖调控能力称为葡萄糖耐量,葡萄糖耐量用于糖尿病前期的筛查以及糖尿病的诊断。
如果确诊为糖耐量受损,通过保持糖尿病饮食、规律运动,同时改变生活方式让超重肥胖病人减重(>5%),血糖水平可以得到控制和逆转。而且中华医学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以及美国糖尿病学会指南也建议:发现血糖升高后,应该先经过一段时间(例如4-6个月)的生活方式治疗,根据血糖监测结果,再决定是否开始降糖药治疗。如果单纯生活方式不能使血糖控制达标,就要开始药物治疗。另外,药物治疗同时,生活方式仍然是2型糖尿病的基础治疗基础,两种治疗方法缺一不可。

很多做糖耐的人对糖耐有错误看法,认为是不是前一天晚上吃多了,糖耐才会异常,如果少吃点东西糖耐结果是不是就正常了?其实人体有一套相当精准的调节血糖的系统,血糖调节能力正常的情况下,无论进食多少,血糖都能保持在一个稳定的范围内,即使一次性摄入大量糖分,血糖浓度只是暂时轻度升高,2、3个小时后就能恢复到正常水平。当体内存在胰岛素抵抗或胰岛素分泌异常时,机体对葡萄糖的吸收、利用能力下降,摄入定量葡萄糖后,血糖浓度显著升高,短时间内不能恢复正常水平。也就是说糖耐结果和前一天晚上吃什么东西没有关系,而是和机体耐糖能力减低有关。

糖耐是诊断糖尿病的金标准,判断是不是糖尿病只有做糖耐才能确诊,有人以为空腹血糖正常餐后血糖也是正常的、一定不是糖尿病的想法是错误的,往往耽误了的糖尿病可以逆转的关键时期,最终发展2型糖尿病患者,甚至出现并发症才发现自己是糖尿病患者。


营养百事通


我们先谈谈,什么叫糖耐量受损。

有一部分人,他们的血糖比正常值高,但又达不到诊断糖尿病的水平,也就是说,空腹血糖介于6.1-7.0毫摩尔/升之间,和(或)餐后2小时血糖,介于7.8-11.1毫摩尔/升之间,我们把这种状态叫做糖耐量受损,也叫糖耐量异常,它是健康人与糖尿病的一个中间状态,或者说是健康人向糖尿病过渡、发展的一个状态,也称糖尿病前期。

这个时期就相当于站在了一个十字路口:往重里发展一步就是糖尿病;调控得好,就可以后退一步,成为健康人。所以这个阶段的调控非常重要,这也是能逆转糖尿病的不能错过的一个阶段。

所以糖耐量受损有很大部分是能恢复的,但一定要在饮食、运动、监测、糖尿病知识的学习等方面“下功夫”、“做功课”。我们有不少病例,血糖偏高,但也不够糖尿病诊断标准,也就是说,他们是糖尿病前期状态,经过控制饮食、增强运动、定期复查等措施,数个月之后,血糖都有了很好的改善,甚至有一例,36岁左右就发现了糖耐量受损,从此之后他就非常注意调控,现在10余年过去,其血糖仍保持在正常值范围,没有向严重里发展。

糖耐量受损是否能恢复,不在于医生给你用用了什么灵丹妙药,关键在于,您自己的毅力与坚持,在于您能否几十年如一日的,把这些饮食控制、运动、监测等“功课”做到家,每天像完成任务一样,不折不扣的去执行它。

长期坚持不懈的防控糖尿病,执行力是关键!


殷殷期盼话健康


糖耐量受损可转化为糖尿病,也可以经过治疗转为正常。

1、糖耐量减低是糖尿病的早期表现,如果不积极干预和治疗,是会转换为糖尿病的。首先控制饮食,减少摄入。增加运动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和减肥。

2、控制饮食,坚持运动,来降低血糖逆转可能性。每天主食6两(干的)指的是未煮熟的。荤菜每餐2两(带骨)。早餐:一袋牛奶,鸡蛋一个,加点主食。经常吃点粗粮,最好是燕麦,多食用苦瓜。荤菜不要多吃,保证每天的摄入营养够就行,适当多吃点蔬菜可充饥。加餐的话,在两餐之间,上午9点左右,下午4点左右。可用黄瓜、蕃茄,(可当水果吃)无糖饼干或不加糖饼干。吃蔬菜吃阔叶类比小叶类好,小叶类的蔬菜比茎块类的蔬菜好,薯类(如山芋)要少吃,吃的话要适当减少主食。荤菜吃两条腿(鸡)比四条腿(猪)的好,含脂肪少,没有腿的(鱼)比两条腿的(鸡)好。

3、建议糖尿病前期患者通过饮食控制和运动来减少发生糖尿病的风险,并定期随访以确保患者能坚持下来。定期检查血糖。同时密切关注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如吸烟、高血压和血脂紊乱等),并给予适当治疗。


平安好医生官方号


首先在血糖高低的判断标准中,分为三个层次,即正常、异常(糖尿病前期)及糖尿病,标准是:

  • 正常血糖:空腹血糖3.9-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4.4-7.8mmol/L

  • 糖尿病前期:又分为空腹血糖受损,即空腹血糖6.1-7.0mmol/L而餐后2小时血糖正常;餐后血糖异常,即餐后2小时血糖7.8-11.1mmol/L而空腹血糖正常;糖耐量异常,即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血糖均处于升高状态

  • 糖尿病:空腹血糖大于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大于11.1mmol/L

对于糖尿病前期的人,要特别注意及时进行干预治疗,主要是生活方式干预,临床证实:不经干预治疗的糖尿病前期者,1-3年后大多会成为糖尿病人,反之则大多数人可避免进展为糖尿病,至少可延缓数年或终生不发展为糖尿病。

因此,只要方法得当并长期坚持,处于糖耐量异常的人可以实现恢复正常的愿望,主要措施包括:


  • 控制饮食 一日三餐控制摄入的总热量,核心是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三大营养物质要有科学的配比,而非禁食某种食物,

  • 加强运动 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快步走、慢跑、跳绳、骑车、登山等中等强度的运动,持续进行30分钟,以后背发热或出汗为度,每周运动不少于5次。

  • 生活规律 按时作息不熬夜,维持正常的生理节律,保证机体正常代谢的运转。

此外,对可能导致糖尿病发生的其它疾病也应积极治疗,比如高血脂使体内的脂代谢发生紊乱,进而影响糖代谢的正常进行;比如高血压同样会改变机体正常的代谢,而引起糖脂代谢异常,最终导致糖尿病的发生。

【希望此回答能帮到您,欢迎点击关注并留言,一起学习交流更多健康知识】


天天听健康


这个问题我是这样认为的,一个人前期的糖尿病的正状就是糖耐量受损,糖耐量受损自己是完全没有感觉的标准血糖值是6.1,6.1至7之间糖耐量受损也就是说;胰岛素细胞产生抵抗一旦人过度消耗糖耐量会超过7以上拿人就是轻度糖尿病你要恢复糖耐量就是胰岛素细胞再产生出来这是不可能的事了,胰岛素细胞随着年龄增大逐步渐少,因而中老年人生糖尿病多我们要面对现实胰岛素细胞和大脑细胞是一样的不可能再生的,所以说;全世界科学家要发明创造活胰岛素细胞挽救人类生命造福人类根除这个顽固疾病这一天终久会来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