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亂的皇族大混戰(上)——相互關係

區區愛好歷史多年,中國曆朝歷代也都能說個一二,但是一提到西晉“八王之亂”便非常頭疼,只能象徵性的說一說“八王之亂”是中國歷史上嚴重的皇族奪權內亂,導致西晉亡國五胡亂華以及近三百年的大動亂,社會經濟遭到嚴重破壞……此外便沒法系統細說。其實自己也看過多次相關史書,但是就是記不住這核心的人物,究其原因個人歸結於沒有了解清楚核心八王之間的關係。

今天就從個人關係入手:先說說八王之亂都有誰?他們和西晉皇帝都是些啥關係?他們是:汝南王司馬亮、楚王司馬瑋、趙王司馬倫、齊王司馬冏(jiong)、長沙王司馬乂(yi)、成都王司馬穎、河間王司馬顒(yong)、東海王司馬越。

混亂的皇族大混戰(上)——相互關係

西晉八王之亂

在捋清楚這八人之前,先說一條“掌門人”父子相傳的主線,方便大家對比:司馬懿—司馬昭—晉武帝司馬炎—晉惠帝司馬衷。


按照輩分,這八人可分為三批次:

第一、司馬懿的兒子,有二人:汝南王司馬亮、趙王司馬倫。

第二、司馬懿的孫子輩,有二人:河間王司馬顒、東海王司馬越(都是司馬懿弟弟的孫子)

第三、司馬懿的曾孫,有四人:楚王司馬瑋、長沙王司馬乂、成都王司馬穎(這仨跟皇帝是親兄弟),齊王司馬冏。

1、汝南王司馬亮、趙馬倫:這倆人分別是司馬懿第四子和第九子,司馬昭的異母弟,晉武帝司馬炎的叔叔,當時的皇帝司馬衷的叔爺爺,也是八王之亂中輩分最高的人。

混亂的皇族大混戰(上)——相互關係

2、楚王司馬瑋、長沙王司馬乂、成都王司馬穎:這三人都是司馬炎的兒子,是當時的皇帝司馬衷異母兄弟,可以說是八王中與皇帝血緣最親的人。

混亂的皇族大混戰(上)——相互關係

3、單獨說說齊王司馬冏。司馬昭的大哥司馬師無子,司馬昭便把自己的兒子司馬攸過繼給了司馬師,

司馬冏便是司馬攸的兒子,也就是說司馬冏是司馬炎的親侄子。對於白痴皇帝司馬衷來說,司馬冏是其親叔叔家的兒子,倆人是一個爺爺,所以關係不算疏遠,標準的堂兄弟。說到司馬攸,插一句話,當時司馬昭有心立司馬攸為晉王世子,不過後來還是立了司馬炎這個糊塗蛋,可惜了。不過即便是晉武帝司馬炎晚年,朝廷內外也有大批聲音要求司馬攸繼承皇位,可見當時司馬攸才華之盛,威望之高。

混亂的皇族大混戰(上)——相互關係

4、還有兩個人,這倆就屬於疏親了,關係有點兒遠。這個關係就要追溯到司馬懿的老爹司馬防(也作司馬芳)了。在說之前先插一段我們中國很有意思的稱謂問題——堂兄弟,何為堂兄弟?這個概念太泛,狹義理解一般堂兄弟分為兩種:一種是共祖不共父的堂兄弟,我們一般也都是這麼理解的,在此我們稱之為從兄弟。還有一種是共曾祖不共祖父的堂兄弟,這種一般可稱之為再從兄弟。好了,言歸正傳,看過《三國演義》大家都耳熟能詳:司馬懿,字仲達。按照伯仲叔季的叫法,是不是還有司馬伯達,司馬叔達,司馬季達呢?對的,還真有!司馬懿一共兄弟八人,稱之為“司馬八達”,其中前四個就是上述這個叫法,司馬懿排行老二。老三司馬孚,字叔達;老四司馬馗(kui),字季達。河間王司馬顒的爺爺就是司馬孚,東海王司馬越的爺爺就是司馬馗。所以司馬顒,司馬越以及晉武帝司馬炎彼此之間是再從兄弟(他們彼此的爺爺是親兄弟,有同一個曾祖父司馬防),司馬顒、司馬越應該管司馬懿叫二爺爺,比當時的皇帝司馬衷高一輩。

混亂的皇族大混戰(上)——相互關係

關係說到這裡,不知道我捋的清不清楚?下面我們就說一說,他們是如何狗咬狗一嘴毛的……。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