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車臣到底是怎樣的一個存在?

胸口碎大石S600


一提到車臣,大家印象最深的大概是車臣黑寡婦,還有慘烈的別斯蘭事件——2004年9月1日,正在舉行開學典禮的別斯蘭第一中學被車臣恐怖分子佔領。俄軍方包圍了學校3天試圖解救被圍困的群眾,事件中有1200多人被劫為人質,最終造成333名人質死亡,958人受傷,大部分都是未成年人(下圖),是俄羅斯最嚴重的怖主義襲擊事件。


車臣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300多年前。16至19世紀,伊斯蘭教開始傳入車臣。在17至18世紀之交,車臣開始成為波斯(伊朗前身)、奧斯曼、俄羅斯三大帝國爭奪的對象。


此後車臣經歷了長達兩個多世紀的戰爭。比如,俄羅斯帝國曾經與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進行了6次俄土戰爭,每次都牽扯著車臣,被雙方來回的蹂躪,所以,車臣數百年以來特別嚮往獨立。注意,僅僅是民族獨立,不是那種極端勢力要建立的政教合一的哈里發王國。在極端勢力滲入之前,車臣人是相對世俗的穆斯林群體,比如,車臣婦女的傳統民族服飾如下圖:並不是當今車臣黑寡婦這種黑袍罩身,黑紗遮面的布卡


19世紀末,車臣正式被併入俄羅斯版圖。1881年開始工業化,車臣地區基本穩定,未曾再現大規模暴亂。十月革命之後,車臣繼續留在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被脅迫著接受了集體改造,與新興的蘇維埃政府結下了新樑子。

在衛國戰爭中,車臣裔紅軍中湧現了不少戰鬥英雄,比如,排名第二的王牌狙擊手,蘇聯“戰鬥英雄”阿布哈扎伊德里索夫。1944年,受傷後剛剛痊癒,正要返回前線的伊德里索夫,卻被一紙文書撤銷了軍藉,隨後便被髮配到哈薩克斯坦去放羊,與他一起被流放的還有幾十萬同胞。

這是因為少部分車臣人曾試圖與德國軍隊合作,以謀求獨立。因此,1944年斯大林以車臣人同德國侵略者合作為由,將幾乎整個車臣民族強行遷出高加索。38.7萬多車臣人被驅逐到中亞哈薩克和西伯利亞境內。直到1957年赫魯曉夫執政時期,允許車臣人迴歸。這段黑歷史也為車臣與蘇聯又結下了個樑子。

冷戰時期,美蘇爭霸的局面掩蓋了蘇聯境內的民族矛盾,在共建社會主義的紅旗下,宗教勢力轉向地下活動。小學生都戴紅領巾、中學生爭相加入共青團,各界領導都是共產黨員。整體局面還是比較穩定的。

直到東歐劇變,蘇聯解體後,三股勢力在一些不懷好意的國家的煽風點火和資助下,愈演愈烈。

1991年9月,曾在阿富汗戰場上表現突出,獲得蘇聯官方嘉獎的,車臣籍紅軍高級將領——杜達耶夫推翻了車臣蘇維埃政權,宣佈車臣共和國獨立,並出任首任總統。

當年底,蘇聯解體,俄羅斯自顧不暇,葉利欽無奈之下,選擇了對車臣妥協。1992年5月25日,杜達耶夫政權與俄羅斯簽署了《關於撤軍和車臣共和國與俄聯邦分配財產條約》(下圖),俄聯邦行政機構全部撤出車臣,北高加索軍區的大量武器裝備也移交給了車臣武裝。此時,車臣的完全獨立,僅差一份書面聲明。當然,俄羅斯從來沒有從書面上承認車臣獨立,葉利欽與車臣和解只是俄羅斯高層的緩兵之計,同時,葉利欽另外扶持了一個跟杜達耶夫不合的部落首領,以圖日後重返車臣。

這個策略還是挺高明的:在能力不足時留下爭議,用小股勢力騷擾對手,等自己緩過勁來了再一舉反攻。

更說明問題的是:軍人出身的杜達耶夫並不會治國。
杜達耶夫行伍出身,一直在軍隊中擔任領導,對經濟發展和社會管理極為陌生,他的行政班底也是如此。新獨立的車臣共和國內亂頻發、經濟落後,政府無能為力。

在梳理了蘇聯解體的爛攤子之後,葉利欽騰出手來,開始“清算”杜達耶夫,於是有了第一次車臣戰爭。

然而,受蘇聯解體的影響,俄軍的準備工作十分不充分,官兵缺乏訓練,連軍餉不能及時發放,士氣低落。部分將領還以軍費短缺為由公開反對此次戰爭,甚至鬧出了“國防部副部長罷戰辭職、前線司令拒絕指揮戰鬥”的鬧劇。反觀杜達耶夫方面,其親信部隊中不少士兵都參加過阿富汗戰爭,作戰經驗豐富,還有西方勢力在後面撐腰,給錢給武器,加上宗教方面的鼓動,士氣非常高,裝備也不賴。

結果,車臣小而精的軍事力量逼得俄軍用了及其慘重的傷亡,才拿下首府格羅茲尼,俄軍算是“慘勝”。城市也被炸了個稀爛。

本著“擒賊先擒王”的原則,俄軍方一直想方設法打死反動頭目——杜達耶夫。不過,弄死他的難度相當的大————杜達耶夫曾是紅軍的一手培養出來的高級將領,非常熟悉俄軍的戰術和作戰習慣,而且有很強的偵查和反偵察能力,比如,打電話都不會超過3分鐘,俄軍根本來不及定位。這方面,我在上軍事課時,講到信息化戰爭中精確制導武器,總會拿1996年4月,杜達耶夫被俄軍導彈打死來舉例子,原因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他那天說high了,電話超過了3分鐘。

打死杜達耶夫後,俄政府又發現了更麻煩的問題——在不斷的鬧獨立的規程中,車臣的伊斯蘭原教旨主義分子越做越大。

而且,號稱杜達耶夫的繼任者們各自為戰,俄羅斯這下連一個公認的談判對象也找不到了。

九十年代末,第二次車臣戰爭爆發。這次站在俄軍背後的是普京,他堅持將戰爭進行到底,要求將軍們傷亡再大也絕不後退。

俄軍付出慘重代價,頂住了各種國際壓力,終於復仇成功。這方面,推薦大家看一下俄羅斯現代戰爭片《煉獄》。(車臣民風彪悍,具有濃厚的血親復仇情節。因此,車臣叛軍十分血腥殘暴,很多被俘的俄軍士兵都被折磨致死,比如閹割,一點點切掉四肢,如凌遲一般。甚至屍體還要被百般凌辱,比如割掉頭顱,生殖器官等等,所以,俄軍在一些情況下,選擇用坦克碾壓死去士兵的屍體,用坦克埋葬士兵...


同時,這場勝利也確立了普金鐵血,硬漢形象,增加了他不少人氣。

不過,令人頭痛的是,以和巴薩耶夫為首的叛亂分子們去了山地叢林還在接著打游擊戰,並與伊斯蘭原教旨主義分子搞恐怖襲擊,比如前面提到的別斯蘭事件。

車臣武裝頭目馬斯哈多夫(右一)和巴薩耶夫(左二),仍然脅著俄羅斯。

現在的車臣總統拉姆贊卡德羅夫(小卡德羅夫,他爸也是車臣總統,2004年死於恐襲,隨即,在普金的鼎力支持下,繼承了老爸的職位)和普京關係相當的好(下圖)。小卡德羅夫很會抓住一切機會表達自己對普京的忠心。他公開謙卑地說自己就是普京的一名“步兵”,他本人和班子都堅定地反分裂,維護統一。

而普金也用高度“自治”讓車臣表示了臣服。車臣平叛和治理方面的功勞,也是普金十幾年如一日能當俄羅斯領導人的一大賣點。
小卡德羅夫上任以來,通過各種手段收編、遣散車臣境內其他軍閥的力量,組成了屬於他自己的內衛部隊。這是車臣境內唯一的正規軍,在行動上只聽從卡德羅夫和普京的命令。

一方面,這種收編讓車臣內部免於軍閥混戰的局面,軍事上統一指揮是維持車臣和平的基礎。

另一方面,對於生性好鬥而不事生產(人口生產除外)的車臣人來說,整編行動讓曾經的“車臣武裝分子”保住了體面和飯碗,能繼續在老本行上發揮餘熱。

比如,如今駐紮敘利亞的俄軍部隊,就有車臣方面的軍隊(下圖),在幾次行動中,表現還是可以的。俄軍表示,車臣人多數是遜尼派穆斯林,與大部分敘利亞人屬於同一教派,這將使他們更容易與當地人相處,非常有助於俄羅斯執行各種作戰任務,不過,感覺更重要的是,車臣人的名聲讓任何人打算與他們較量前都會三思一下.......目前,車臣局面基本已經長久的迴歸平靜,城市在廢墟當中重建(下圖),2011年,曾經的血腥戰場,竟被《每日電訊報》評選為世界五大出乎意料的旅遊勝地之一。除了索契冬奧會前,又鬧了一下以外。這些年車臣三股勢力在俄羅斯的強力壓制下,都相對收縮了。

車臣共和國的首府格羅茲尼市容。這天藍的都不真實了,放京津冀地區相當的罕見。
夜景

清真寺旁的小學生們,穿的都是傳統蘇聯風格的校服(類似女僕裝,頭上必帶大白花,甚至紅場閱兵中的女軍校學員也都人人頭戴大白花,絕對的蘇聯傳統。)
不過,宗教回潮在車臣民間迎來了高峰,越來越多的小城鎮,或者邊遠地區的車臣女性選擇穿長袍,戴頭巾,儘可能的遮蓋身體,甚至頭臉。比如下圖,一所中學的體育課場景。


首都格羅茲尼市的“潮女”,再“潮”也不會露大腿的。

如果審核不通過請告知原因,一些粉絲上萬的作者赤裸裸的抄襲(連標點和配圖都一字不差的粘貼複製)倒是發文章暢通無阻,每天漲粉無數,難道平臺沒有查重系統?本人曾多次,通過各種渠道,反應平臺作者抄襲相關情況,從未得到過有效回覆,都是機器作答,答非所問。本人三觀正,老老實實堅持原創,每幅圖都是精心挑選過的,原創者被處處為難,抄襲者反成了大V,平臺何以取信於受眾?


大學軍事理論教師


歷史上車臣曾經是一個獨立的國家,沙皇俄國經過60年的血腥入侵吞併了車臣。蘇聯解體後車臣與俄羅斯政府又爆發了兩次獨立戰爭,最終車臣被普京指揮的俄羅斯軍隊再一次征服了。



車臣國土面積1.79萬平方公里,有128萬人口,是俄羅斯北高加索地區一個自治共和國。車臣人有自己的語言和民族文化,他們信仰伊斯蘭教,是俄羅斯少數民族之一。歷史上車臣人就生活在高加索地區,1816年沙皇俄國開始入侵車臣和達吉斯坦地區,而車臣民族與沙皇俄國軍隊爆發了激烈的戰鬥。由於車臣民族驍勇善戰,沙皇俄國沒有在短時期內將車臣滅亡。此後沙皇俄國從1816年至1877年的61年裡,通過武力鎮壓和種族滅絕大屠殺的手段,殺死了75%以上的車臣人,使車臣民族人口數量迅速減少,最終車臣人被俄羅斯征服了。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車臣人試圖與德國軍隊合作謀求獨立。1944年蘇聯領導人斯大林以車臣人同德國侵略者合作為由,將幾乎整個車臣民族強行驅逐到中亞和西伯利亞地區。車臣人在被斯大林驅逐的路上,因為缺乏食物和藥品,病死餓死10萬多人。一直到1957年赫魯曉夫執政時期,才允許車臣人返回他們世世代代生活的高加索地區。



蘇聯解體後高加索地區的亞美尼亞、格魯吉亞、阿塞拜疆等地區相繼獨立。由於蘇聯時期車臣人一直遭受壓迫,因此車臣在1991年11月宣佈獨立,可是沒有得到俄羅斯的承認。車臣人在車臣境內屠殺了2.1萬俄羅斯族人。歐美國家為了消耗俄羅斯的國力,對車臣分裂武裝進行了經濟和軍事援助,這讓俄羅斯總統葉利欽非常生氣。



所以1994年12月為了維護國家統一,葉利欽指揮6萬軍隊發動了第一次車臣戰爭。由於車臣人得到了歐美國家的支持,很多歐美國家退役的特種兵,幫助車臣分裂武裝打擊俄羅斯軍隊,導致1996年俄羅斯軍隊戰敗並從車臣撤軍,車臣獲得了短暫的獨立。第一次車臣戰爭俄羅斯軍隊死亡5900人,受傷17892人。而車臣軍隊和平民死亡10萬人以上。這場戰爭可以用俄羅斯慘敗、車臣人慘勝來形容。



1999年8月7日車臣武裝分子主動向俄軍進攻,8月10日剛剛成為俄羅斯總理的普京,建議總統葉利欽發動第二次車臣戰爭,消滅車臣分裂武裝收復車臣地區。1999年9月13日車臣分裂分子把莫斯科一棟八層居民樓用炸彈夷為平地,導致樓內數百人死亡。普京忍無可忍在1999年10月,指揮8萬俄羅斯軍隊開始進攻車臣地區。經過八個月的戰鬥,俄羅斯軍隊打敗了車臣分裂武裝。第二次車臣戰爭,俄羅斯軍隊死亡7300多人,車臣武裝死亡16300人,導致5萬車臣平民死亡。



目前車臣共和國總統是小卡德羅夫,他是普京一手提拔重用的車臣新一代領導人。小卡德羅夫非常崇拜普京,他曾經說過永遠聽從普京的領導和指揮。


杜達特洛夫斯基


要了解俄羅斯和車臣的關係,首先要了解俄羅斯的政治體制。
俄羅斯並不像我們中國,是採用的省市制度,由於俄羅斯的疆域非常大,不可能做到這麼垂直的管理,而且俄羅斯是聯邦共和國,,是指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成員單位(州、省、邦、共和國等) 根據聯邦憲法組成的國家。
俄羅斯是由22個自治共和國、46個州、9個邊疆區、4個自治區、1個自治州、3個聯邦直轄市組成的,自治共和國就跟我們的特別行政區有點像,但是自治共和國有自己的憲法,屬於高度自治的級別,車臣就是其中的一個自治共和國。
車臣的最早記載是在7世紀開始的,這個稱呼源自一個叫車臣的村莊,後來成為車臣民族的稱呼,車臣人自己不叫自己車臣人,而是叫“納赫喬人”,即“平民百姓”的意思。這也反應了車臣人本身的追求。

車臣人也是苦難的民族,曾經被多個國家征服和統治,13世紀遭到了蒙古人的入侵,14世紀又被帖木兒汗國和金帳汗國統治,金帳汗國解體以後,車臣人從高山走向平原,又成為波斯、奧斯曼、俄羅斯三大帝國爭奪的對象,經歷了兩百多年的戰爭。車臣人民信仰過基督教,後來轉投伊斯蘭教,因為民族信仰與信仰基督教的周邊國家地區矛盾也不斷升級。



俄羅斯和奧斯曼土耳其對高加索地區的爭奪日益升級,先後發生了六次俄土戰爭,而車臣建國是在第六次俄土戰爭開始的,伊瑪目加齊‧穆罕默德在高加索戰爭中為了抵抗俄國,組成車臣尼亞(日後的高加索伊瑪目國),是車臣國家之始。此後經歷多次戰爭,在1859年伊瑪目國滅亡後,車臣地區便併入帝俄版圖。
蘇聯成立以後,車臣依然屬於蘇聯的領土,但在蘇聯統治的過程中,車臣人遭到了壓迫和不公平待遇,蘇聯解體以後,車臣人一看周邊的格魯吉亞都獨立成為國家,在加上蘇聯統治時期的壓迫,車臣民族獨立的情緒也就越來越高。
因此也就爆發了車臣戰爭,也就是著名的車臣戰爭,最終車臣非法武裝全軍覆沒。但小規模衝突時有發生。

歷史百家爭鳴團隊成員:甄宓


歷史百家爭鳴


車臣被譽為“戰鬥民族中的戰鬥民族”,從這個稱號上你就不難看出,在南高加索山脈生活的車臣人是多麼彪悍。在普京到來之前,車臣是一個獨立的地區,雖然不被認可,但得到格魯吉亞大力支持的車臣可以說是非常囂張,普京上臺第一個動作就是收復車臣。

車臣原本獨立,自從被俄羅斯吞併劃入俄版圖以後,就一直反抗俄羅斯的統治,從來沒有停止過獨立的願望。而普京上臺以後,車臣獨立武裝分子基本全部被鎮壓,目前車臣依然隸屬於俄羅斯,是其22個聯邦共和國之一,由普京親自挑選的小卡德羅夫掌權。

車程在反抗與被鎮壓的過程中和俄羅斯聯邦政府發生了無數次內戰。最有影響力的就是葉利欽執政時期的第一次車程戰爭和普京當政時期發動的第二次車臣戰爭。第一次車臣戰爭爆發是在蘇聯解體之後的1991年,當時由於蘇聯解體,國內少數民族的獨立運動不斷,車臣也迅速組織分離勢力。

圖示:拉姆贊·卡德羅夫表示這輩子只聽從普京!

但是車臣共和國總統在1991年宣佈獨立時,並沒有得到俄羅斯聯邦政府的承認。使得雙方矛盾進一步激化,車臣屠殺了了兩萬多俄羅斯人。此時歐美國家的魔抓也已經伸向分裂武裝的背後,對其進行了經濟和軍事援助。隨後葉利欽決定發動第一次車臣戰爭,可是結果卻以俄羅斯聯邦政府的失敗而告終,雙方傷亡慘重。

而就在普京上任前夕,車臣武裝分子又主動進攻俄羅斯,普京上臺以後武裝分離勢力的做法越發猖獗。於是在1999年普京指揮八萬軍隊發動了第二次車臣戰爭,經過長達八個月的戰鬥最終打敗了車臣的分裂武裝,徹底收復了車臣地區。


目前車臣已經完全被俄羅斯聯邦政府控制,該地區實現了政治穩定。車臣首腦小卡德羅夫對普京也是極其忠誠(目前是)。


迷彩先生


車臣共和國屬於俄羅斯聯邦,位於北高加索山區,與格魯吉亞和俄羅斯的斯塔夫羅波爾邊疆區為鄰,面積約有2萬平方公里。但是一直是從7世紀初,歷史上才開始有關於車臣人的記載,而車臣與俄羅斯的關係似乎從一開始就是複雜多變,廣受關注的。
首先從車臣的地理位置來說,其所處的高加索地區歷來是非常重要的戰略區域。它相當於亞歐大陸的分界線,亦是個交通要塞,這種地理位置一般會是兵家必爭之地。而且車臣雖然只是處於裡海與黑海之間,但它是進出高加索的咽喉要道。

它的地下石油資源十分豐富,從中亞通向歐洲的石油管道也必須經過車臣。不僅如此車臣還連接著俄羅斯同南高加索三個共和國的鐵路幹線。所以一直以來,把牢牢地控制住車臣就成為俄羅斯的重要國策之一。

在1859年伊瑪目國被俄國消滅後,車臣地區便被併入俄國版圖,1867年因為俄國對車臣人實施了大規模暴政,激起當地一定規模的反抗,所以車臣地區復亂。1875年帕夫諾維奇對車臣人民進行了屠殺,迫使車臣人分化成親俄和抗俄兩派。
1877年車臣及達吉斯坦起義,抗俄的車臣人不是投降就是被消滅,所以車臣人再度統一。1881年開始工業化,車臣地區基本趨於穩定。但在沙皇俄國時期,俄國是把車臣人視為二等公民的,斯大林執政時也沒有將車臣人一視同仁,車臣人一直遭受著不公正的待遇。

俄羅斯想要控制車臣,而車臣人本就驍勇善戰追求獨立,不甘被控制。又因為車臣一直飽受戰亂,與周邊國家摩擦不斷,所以車臣人雖然被俄羅斯統一,但一直在謀求獨立。況且當時世界上有些國家,比如美國為了抵制蘇聯,也在背後支持車臣的恐怖武裝力量。

所以隨著1991年8月19日蘇聯解體,車臣趁著俄羅斯動亂私自宣佈了獨立並進行總統選舉,杜達耶夫成為了當時車臣的領導人。在11月2日葉利欽宣佈車臣的選舉是一種非法行為。自此俄羅斯與車臣的矛盾進一步升級。於是在1994年年底,俄羅斯爆發了第一次車臣戰爭。

第一次車臣戰爭的結果是俄羅斯慘敗。根據官方報道,俄軍死亡3826人,傷者17892人,有1906人失蹤。此外這次戰爭使超過10萬平民死亡,大量設施設備遭到嚴重破壞。俄羅斯軍官損失慘重,而且最終還沒能鎮壓車臣的武裝勢力。

於是俄羅斯做出了巨大的讓步,在1996年8月30日,雙方簽訂了《哈薩維尤爾特協議》。在協議中車臣地位問題被推遲到5年後,也就是說車臣問題的解決依舊停留在1994年之前的局面。在之後幾年,車臣依舊繼續自己的獨立運動,甚至還煽動周邊國家達吉斯坦共和國一起獨立。

直到1999年,普京上臺當選俄羅斯總統,他上臺後立即發動了第二次車臣戰爭,採取強硬不妥協的態度。俄方採用大火力猛攻,以陣亡俄軍1173人的代價,徹底擊潰了車臣的武裝部隊。
如今俄羅斯總統普京扶持拉姆贊·卡德羅夫擔任車臣總統。小卡德羅夫上臺之後,親自培養了一支完全效忠普京的少壯派軍隊,在車臣內部,也將原來激進的鬧獨立分子消滅殆盡,只留下了一些溫和派

車臣的教育被全面伊斯蘭教法化,民眾接受伊斯蘭教,被大街小巷的普京頭像和崇拜普京的標語洗腦。所以現在的車臣是被俄羅斯牢牢掌握的。

俄羅斯與車臣糾葛,戰爭的變幻莫測,領導人的決策對國家發展的影響……這些都值得我們每一個人認真思考


史之策


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先說一下俄羅斯,它的全稱是俄羅斯聯邦,除了我們所熟知的州和自治區,俄羅斯還包含了22個共和國和3個聯邦直轄市共和國。

車臣聯邦共和國,是北高加索聯邦下轄的一個共和國,之前車臣是獨立國家,先後被波斯,奧斯曼等國爭奪,後來車臣加入到穆斯林陣營,到了1859年被俄國征服並併入版圖,在之後20年車臣不斷暴亂,但是都被鎮壓二戰有一部分車臣人與德國勾結,斯大林藉機降三十多萬車臣人強行遷出車臣,赫魯曉夫上臺才允許車臣人回去。

1989年東歐劇變,包括車臣在內的高加索地區發生動盪,蘇聯解體後車臣在1991年發表獨立宣言,但俄羅斯不承認,1994年12月葉利欽派軍進攻車臣,一次車臣戰爭長達一年半之久,時任車臣總統的杜爾耶夫被打死,反而使穆斯林這群恐怖分子得到壯大。1999年普京出動10萬部隊,開始第二次車臣戰爭,半年後車臣再度被攻下,此後發生多次恐怖襲擊,2007年4月拉姆贊·卡德羅夫宣誓就任車臣總統,2009年4月俄羅斯當局宣佈車臣戰爭正式結束。

其實車臣問題也是一個歷史遺留問題,在沙皇時期高加索地區人備受迫害,一直也動盪不安,並且車臣人是不喜歡俄羅斯的,後來東歐劇變,受到伊斯蘭激進勢力的洗腦,也點燃了車臣地區的民族主義情緒,導致了車臣地區的動盪。


玄坤


每日點兵,為您解答

在高加索山脈以南,山巒疊嶂的地貌特徵很早就孕育了與世隔絕的山地文明,這裡的山民,便是車臣人的祖先。閉塞的環境逼迫他們學會就地取材、自給自足。依託險峻的山巒,他們經常打劫翻山越嶺的路人維持自己的生存,這使車臣人的骨子裡就有好鬥的基因。時間來到了18世紀末,草原遊牧霸主煙消雲散,北高加索的新霸主是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的領導下的俄國。1785年,俄國趕走土耳其人,成立了高加索總督區,負責高加索邊境地區事務管理。但是,車臣人還是我行我素,持續不斷的打劫活動嚴重破壞了高加索總督區的穩定。不甘失敗的奧斯曼帝國也持續唆使車臣的伊瑪目和毛拉們起兵造反。於是,在拿破崙完全戰敗後,葉卡捷琳娜女皇的孫子——沙皇亞歷山大一世迅速調轉槍口,開始謀劃對高加索地區的徹底征服,永除後患。

車臣人依舊驍勇善戰,但新式訓練下的俄國人更勝一籌。1859年,車臣終於被強行併入了俄國版圖。然而心懷不甘的車臣人不斷給俄國人搗亂。惱羞成怒的俄國人殘酷地鎮壓了1877年車臣-達吉斯坦起義,而在蘇聯時代,蘇聯政府更是借集體改造和通敵問題不斷欺壓車臣人,雙方的民族仇恨到達了極值。

蘇聯解體後,車臣立刻趁機獨立,與俄國人的又一輪惡鬥開始了。這一輪獨立的領導人焦哈爾•杜達耶夫是蘇聯軍中首位車臣將領。由於在阿富汗戰爭中表現突出,杜達耶夫被調任愛沙尼亞駐軍司令,負責鎮壓波羅的海民主革命。但愛沙尼亞人的遭遇喚醒了杜達耶夫關於本族人悲苦命運的回憶,同病相憐的民族同情油然而生。杜達耶夫非但沒有鎮壓獨立運動,反而在暗中與克格勃特工鬥智鬥勇,保護愛沙尼亞獨立分子,獨立進程得以順利推動。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自顧不暇,葉利欽於是選擇了對車臣妥協。1992年5月25日,杜達耶夫政權與俄羅斯簽署了《關於撤軍和車臣共和國與俄聯邦分配財產條約》,俄聯邦行政機構全部撤出車臣,北高加索軍區的大量武器裝備也移交給了車臣武裝。車臣的完全獨立,僅差一份書面聲明。但由於車臣本身的經濟問題,導致和俄羅斯政府之間存在矛盾。於是第一次車臣戰爭爆發了。戰爭的結果,我相信很多人都清楚。但杜達耶夫並沒有停下征戰的腳步。車臣武裝效仿他們的祖先,化整為零進入山區,不斷偷襲俄軍。特別是巴薩耶夫在1995年製造的布瓊諾夫斯克人質事件震驚全俄,迫使葉利欽與車臣進行談判並從車臣全面撤軍。但對杜達耶夫的追殺沒有終止。1996年4月21日,杜達耶夫在與俄聯邦談判代表通話時暴露了自己所在的方位,空地導彈隨後到達,把杜達耶夫炸得粉身碎骨。

3年後的1999年7月,不安分的巴薩耶夫再次深入俄國境內偷襲俄內務部的哨所,直接導致了第二次車臣戰爭。然而與第一次車臣戰爭相同,車臣士兵依舊彪悍,俄軍依舊疲軟,進攻步伐非常遲緩。唯獨與第一次不同的是,這一次站在俄軍背後的是普京,他堅持將戰爭進行到底,要求將軍們傷亡再大也絕不後退。新一輪格羅茲尼攻城戰如同當年的柏林前線,俄軍兇狠無比。俄軍終於復仇成功,巴薩耶夫們再也沒有回到格羅茲尼。曾經的車臣大穆夫提艾哈邁德•卡德羅夫(老卡德羅夫)在關鍵時刻倒向俄軍併為其“帶路”,這也使其獲得了普京的信任,並在2003年10月正式就任車臣總統。一個新紀元開始,“戰鬥民族”貌似開始臣服於“戰鬥民族”了。

但俄羅斯和車臣的爭鬥還沒有結束。強硬如普京,也沒有能在車臣建立自己的行政網絡。不少俄國人直到今天仍然認為,“車臣”是獨立於俄羅斯的另一種存在。這是現在車臣總統拉姆贊•卡德羅夫(小卡德羅夫)和普京達成的默契——用高度“自治”換取車臣在場面上的臣服。車臣既不會徹底倒向俄羅斯,也不能完全獨立自主,能“捂住蓋子”就行。


諸葛小兵兵


和俄羅斯有很大的矛盾,因為 趁大部分人信仰的是伊斯蘭教 ,而俄羅斯人大部分信仰的是東正教 ,不意外俄羅斯人曾經用武力征服了車臣,但是車臣人的心裡面卻十分的憎恨俄羅斯,但是俄羅斯近年來因為經濟緩慢,以及歐盟的制裁,並不是太舒適。



車臣這個國家可以說是戰鬥民族 非常彪悍的國家,人人都是兵,甚至在17世紀初的時候沙俄曾經和車神打過一仗 ,但是,初期的時候沙俄似乎並打不過車臣,在最後一傷亡最大的代價才征服了車臣。



1875年制俄羅斯再一次的對車臣進行了報復的打擊,正時車程已巨大的傷亡代價才消停了一會兒 ,直到1991年蘇聯宣佈解體 ,同時,車臣宣佈獨立,俄羅斯並不同意 ,於是又爆發了一次大規模的戰爭 ,但是俄羅斯失敗了。


後來普京上臺以後再一次出動10萬人對車臣進行了報復性的打擊,才能把車臣給收服 ,但是到目前為止車臣還一直在騷擾俄羅斯 ,俄羅斯比較頭疼。


熊大說國際


俄羅斯車臣是俄羅斯聯邦相對獨立的聯邦主體,除外交、國防、司法等敏感領域外高度自治!行政區劃上類似於我國省級自治區,是俄羅斯聯邦一級行政區劃。

車臣共和國隸屬俄羅斯聯邦北高加索聯邦管區。蘇聯時期與印古什共和國合稱車臣—印古什共和國。1991年蘇聯解體後車臣和印古什同為俄羅斯主體單獨設立車臣共和國至今,首府格羅茲尼,俄語為族際通用語言;與斯塔夫羅波爾邊疆區、印古什、達吉斯坦、北奧塞梯等聯邦主體接壤。面積1.73萬平方公里,人口約100萬,信奉伊斯蘭教,是俄羅斯為數不多人口自然增長的地區,穆斯林人口占主導地位。無論是面積還是人口車臣都是微不足道之地,但車臣局勢時刻影響著俄羅斯的政治走向可謂牽一髮而動全身!


歷史上俄國與土耳其多次戰爭後俄羅斯勢力抵達高加索,經過葉卡捷琳娜、亞歷山大等沙皇的擴張高加索地區落入俄國人之手,高加索地區成為俄羅斯向南拓展的前哨,隨著大俄羅斯沙文主義的推行信仰東正教的斯拉夫人在這片土地上種下仇恨的種子與伊斯蘭教穆斯林水火不容。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德國法西斯進攻蘇聯萌生車臣謀求獨立的思潮,斯大林以車臣通敵為由將幾乎所有的車臣人發配至中亞地區的哈薩克斯坦和北亞地區的西伯利亞直至赫魯曉夫時期才允許車臣人返回故土。1989年蘇聯內部民族矛盾激化,車臣獨立情緒再次高漲!1991年俄羅斯獨立後將車臣—印古什共和國一分為二,分而治之,俄羅斯聯邦車臣共和國版圖就此延續至今。蘇聯解體後新生的俄羅斯面對內憂外患的政治形勢,對車臣共和國和韃靼斯坦共和國等離心力較大的聯邦主體給予極大的優厚待遇和權利試圖降低車臣獨立的熱情以此來維持國家的統一。俄中央通過權利下放有效的緩解韃靼斯坦共和國獨立夙願,然而車臣獲取聯邦政治資源後並沒有因此停止獨立運動,1994年俄羅斯總統葉利欽信心滿滿的發動對車臣的戰爭,第一次車臣戰爭爆發。持續近兩年的車臣戰爭使俄羅斯陷入困境,大大出乎預料之外,強大的俄軍在彈丸之地的車臣遭遇穆斯林的拼死抵抗令俄羅斯聯邦政府顏面掃地也令車臣獨立運動日益頻繁和激進!1999年時任俄羅斯總理的普京汲取第一次車臣戰爭孤軍深入的經驗教訓,集中優勢兵力採用陸海空三軍聯合戰術對車臣武裝分子實施精準打擊,徹底剷除盤踞在格羅茲尼和重要城鎮的車臣守軍,第二次車臣戰爭以俄羅斯聯邦政府軍的大獲全勝而告終!


車臣位於北高加索與格魯吉亞和阿塞拜疆等外高加索地區毗鄰處於裡海和黑海之間以及歐亞大陸結合部,本地區豐富的石油資源和重要的區位優勢使車臣戰略地位突顯。俄格戰爭後格魯吉亞阿布哈茲和南奧塞梯獨立以得到俄羅斯的承認,車臣、印古什、北奧塞梯、南奧塞梯共同構成俄羅斯南部戰略通道。俄羅斯勢必會牢牢抓住千載良機穩固高加索政治形勢。普京總統的鐵腕政策使車臣等分離勢力不敢輕舉妄動;以小卡德羅夫為首的車臣政治勢力堅決擁護普京的強力領導,被兩次戰爭摧毀首府格羅茲尼已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車臣獨立運動得以遏制。


上世紀90年代的兩次車臣戰爭使車臣的經濟、民生、基礎設施等嚴重毀壞。跨入新世紀後俄羅斯政治逐步穩定,伴隨著克里米亞入俄和敘利亞戰爭使俄羅斯民族凝聚力與軍事實力增強。車臣共和國以邁入經濟發展的快車道,但願時間可以淡化民族仇恨讓飽受戰亂的高加索地區永遠和平美滿。

格羅茲尼下一個喀山!


天下神筆


俄羅斯總統普京與車臣總統小卡德羅夫

一、車臣情況介紹

俄羅斯是聯邦制國家,在很多少數民族聚集區設立自治共和國,車臣就是俄羅斯22個自治共和國之一。隸屬於俄羅斯的北高加索聯邦管區。在歷史上,車臣先後被周邊很多國家統治,最終於1858年被沙皇俄國吞併。不過,車臣人一直沒有停止反抗沙俄的統治。到了蘇聯時期,車臣與印古什人組成車臣-印古什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車臣人曾經積極與德國合作,進而在戰後受到了蘇聯領導人斯大林的打壓。1944年,斯大林將所有與德國合作過的車臣人趕出了車臣地區,並取消了車臣-印古什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直到戈爾巴喬夫時期,車臣人才最終得以回到家鄉。由此可見,在歷史上,車臣人與俄羅斯人矛盾重重。

二、兩次戰爭讓車臣聞全世界

1991年,蘇聯集體,15個加盟自治共和國全部獨立。從民族的角度講,蘇聯解體,是其境內主要少數民族脫離俄羅斯人控制的民族獨立運動。因此,蘇聯解體,也鼓舞了車臣內部分離勢力。1991年,時任車臣共和國總統的杜達耶夫宣佈車臣獨立,俄羅斯聯邦政府拒絕承認車臣獨立。不過,處在內憂外患中的葉利欽為了穩住車臣,與杜達耶夫簽訂了《關於撤軍和車臣共和國與俄羅斯聯邦分配財產條約》。1993年,炮打白宮事件以後,葉利欽完全掌握了俄羅斯國家權力,開始騰出手來收拾車臣。

1994年12月,第一次車臣戰爭爆發,截止到1996年6月,戰爭結束,俄羅斯軍隊付出了死3826人、傷17892人、1906人失蹤的代價,卻沒有能夠戰勝車臣。第一次車臣戰爭以後,車臣在事實上獲得了獨立。

1999年,車臣另一位叛軍頭領巴薩耶夫野心膨脹,試圖將車臣領土擴張到達吉斯坦,帶來5000名車臣武裝分子襲擊了當地的俄羅斯內衛軍隊。結果,車臣分離勢力再也沒有第一次車臣戰爭中的好運氣。鑑於第一次車臣戰爭的經驗教訓,俄羅斯軍隊制定了對應的戰略,再加上普京英明領導,在第二次車臣戰爭中,俄羅斯軍隊大獲全勝,車臣分離勢力大部分被消滅。

三、車臣現狀

在第二次車臣結束以後,車臣著名的伊斯蘭教宗教領袖艾哈邁德·卡德羅夫成為了車臣共和國總統。2004年,艾哈邁德·卡德羅夫被車臣分裂分子刺殺,其子拉姆贊·卡德羅夫繼承了執掌車臣的權利,並於2007年成為車臣共和國總統至今。不過,小卡德羅夫也是一位政治強人。俄羅斯總統普京在,小卡德羅夫會忠誠於俄羅斯;如果沒有了普京的壓制,小卡德羅夫是否會蛻變成另一個杜達耶夫,也未可知。

小卡德羅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