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车臣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存在?

胸口碎大石S600


一提到车臣,大家印象最深的大概是车臣黑寡妇,还有惨烈的别斯兰事件——2004年9月1日,正在举行开学典礼的别斯兰第一中学被车臣恐怖分子占领。俄军方包围了学校3天试图解救被围困的群众,事件中有1200多人被劫为人质,最终造成333名人质死亡,958人受伤,大部分都是未成年人(下图),是俄罗斯最严重的怖主义袭击事件。


车臣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300多年前。16至19世纪,伊斯兰教开始传入车臣。在17至18世纪之交,车臣开始成为波斯(伊朗前身)、奥斯曼、俄罗斯三大帝国争夺的对象。


此后车臣经历了长达两个多世纪的战争。比如,俄罗斯帝国曾经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进行了6次俄土战争,每次都牵扯着车臣,被双方来回的蹂躏,所以,车臣数百年以来特别向往独立。注意,仅仅是民族独立,不是那种极端势力要建立的政教合一的哈里发王国。在极端势力渗入之前,车臣人是相对世俗的穆斯林群体,比如,车臣妇女的传统民族服饰如下图:并不是当今车臣黑寡妇这种黑袍罩身,黑纱遮面的布卡


19世纪末,车臣正式被并入俄罗斯版图。1881年开始工业化,车臣地区基本稳定,未曾再现大规模暴乱。十月革命之后,车臣继续留在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被胁迫着接受了集体改造,与新兴的苏维埃政府结下了新梁子。

在卫国战争中,车臣裔红军中涌现了不少战斗英雄,比如,排名第二的王牌狙击手,苏联“战斗英雄”阿布哈扎伊德里索夫。1944年,受伤后刚刚痊愈,正要返回前线的伊德里索夫,却被一纸文书撤销了军藉,随后便被发配到哈萨克斯坦去放羊,与他一起被流放的还有几十万同胞。

这是因为少部分车臣人曾试图与德国军队合作,以谋求独立。因此,1944年斯大林以车臣人同德国侵略者合作为由,将几乎整个车臣民族强行迁出高加索。38.7万多车臣人被驱逐到中亚哈萨克和西伯利亚境内。直到1957年赫鲁晓夫执政时期,允许车臣人回归。这段黑历史也为车臣与苏联又结下了个梁子。

冷战时期,美苏争霸的局面掩盖了苏联境内的民族矛盾,在共建社会主义的红旗下,宗教势力转向地下活动。小学生都戴红领巾、中学生争相加入共青团,各界领导都是共产党员。整体局面还是比较稳定的。

直到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三股势力在一些不怀好意的国家的煽风点火和资助下,愈演愈烈。

1991年9月,曾在阿富汗战场上表现突出,获得苏联官方嘉奖的,车臣籍红军高级将领——杜达耶夫推翻了车臣苏维埃政权,宣布车臣共和国独立,并出任首任总统。

当年底,苏联解体,俄罗斯自顾不暇,叶利钦无奈之下,选择了对车臣妥协。1992年5月25日,杜达耶夫政权与俄罗斯签署了《关于撤军和车臣共和国与俄联邦分配财产条约》(下图),俄联邦行政机构全部撤出车臣,北高加索军区的大量武器装备也移交给了车臣武装。此时,车臣的完全独立,仅差一份书面声明。当然,俄罗斯从来没有从书面上承认车臣独立,叶利钦与车臣和解只是俄罗斯高层的缓兵之计,同时,叶利钦另外扶持了一个跟杜达耶夫不合的部落首领,以图日后重返车臣。

这个策略还是挺高明的:在能力不足时留下争议,用小股势力骚扰对手,等自己缓过劲来了再一举反攻。

更说明问题的是:军人出身的杜达耶夫并不会治国。
杜达耶夫行伍出身,一直在军队中担任领导,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极为陌生,他的行政班底也是如此。新独立的车臣共和国内乱频发、经济落后,政府无能为力。

在梳理了苏联解体的烂摊子之后,叶利钦腾出手来,开始“清算”杜达耶夫,于是有了第一次车臣战争。

然而,受苏联解体的影响,俄军的准备工作十分不充分,官兵缺乏训练,连军饷不能及时发放,士气低落。部分将领还以军费短缺为由公开反对此次战争,甚至闹出了“国防部副部长罢战辞职、前线司令拒绝指挥战斗”的闹剧。反观杜达耶夫方面,其亲信部队中不少士兵都参加过阿富汗战争,作战经验丰富,还有西方势力在后面撑腰,给钱给武器,加上宗教方面的鼓动,士气非常高,装备也不赖。

结果,车臣小而精的军事力量逼得俄军用了及其惨重的伤亡,才拿下首府格罗兹尼,俄军算是“惨胜”。城市也被炸了个稀烂。

本着“擒贼先擒王”的原则,俄军方一直想方设法打死反动头目——杜达耶夫。不过,弄死他的难度相当的大————杜达耶夫曾是红军的一手培养出来的高级将领,非常熟悉俄军的战术和作战习惯,而且有很强的侦查和反侦察能力,比如,打电话都不会超过3分钟,俄军根本来不及定位。这方面,我在上军事课时,讲到信息化战争中精确制导武器,总会拿1996年4月,杜达耶夫被俄军导弹打死来举例子,原因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他那天说high了,电话超过了3分钟。

打死杜达耶夫后,俄政府又发现了更麻烦的问题——在不断的闹独立的规程中,车臣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分子越做越大。

而且,号称杜达耶夫的继任者们各自为战,俄罗斯这下连一个公认的谈判对象也找不到了。

九十年代末,第二次车臣战争爆发。这次站在俄军背后的是普京,他坚持将战争进行到底,要求将军们伤亡再大也绝不后退。

俄军付出惨重代价,顶住了各种国际压力,终于复仇成功。这方面,推荐大家看一下俄罗斯现代战争片《炼狱》。(车臣民风彪悍,具有浓厚的血亲复仇情节。因此,车臣叛军十分血腥残暴,很多被俘的俄军士兵都被折磨致死,比如阉割,一点点切掉四肢,如凌迟一般。甚至尸体还要被百般凌辱,比如割掉头颅,生殖器官等等,所以,俄军在一些情况下,选择用坦克碾压死去士兵的尸体,用坦克埋葬士兵...


同时,这场胜利也确立了普金铁血,硬汉形象,增加了他不少人气。

不过,令人头痛的是,以和巴萨耶夫为首的叛乱分子们去了山地丛林还在接着打游击战,并与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分子搞恐怖袭击,比如前面提到的别斯兰事件。

车臣武装头目马斯哈多夫(右一)和巴萨耶夫(左二),仍然胁着俄罗斯。

现在的车臣总统拉姆赞卡德罗夫(小卡德罗夫,他爸也是车臣总统,2004年死于恐袭,随即,在普金的鼎力支持下,继承了老爸的职位)和普京关系相当的好(下图)。小卡德罗夫很会抓住一切机会表达自己对普京的忠心。他公开谦卑地说自己就是普京的一名“步兵”,他本人和班子都坚定地反分裂,维护统一。

而普金也用高度“自治”让车臣表示了臣服。车臣平叛和治理方面的功劳,也是普金十几年如一日能当俄罗斯领导人的一大卖点。
小卡德罗夫上任以来,通过各种手段收编、遣散车臣境内其他军阀的力量,组成了属于他自己的内卫部队。这是车臣境内唯一的正规军,在行动上只听从卡德罗夫和普京的命令。

一方面,这种收编让车臣内部免于军阀混战的局面,军事上统一指挥是维持车臣和平的基础。

另一方面,对于生性好斗而不事生产(人口生产除外)的车臣人来说,整编行动让曾经的“车臣武装分子”保住了体面和饭碗,能继续在老本行上发挥余热。

比如,如今驻扎叙利亚的俄军部队,就有车臣方面的军队(下图),在几次行动中,表现还是可以的。俄军表示,车臣人多数是逊尼派穆斯林,与大部分叙利亚人属于同一教派,这将使他们更容易与当地人相处,非常有助于俄罗斯执行各种作战任务,不过,感觉更重要的是,车臣人的名声让任何人打算与他们较量前都会三思一下.......目前,车臣局面基本已经长久的回归平静,城市在废墟当中重建(下图),2011年,曾经的血腥战场,竟被《每日电讯报》评选为世界五大出乎意料的旅游胜地之一。除了索契冬奥会前,又闹了一下以外。这些年车臣三股势力在俄罗斯的强力压制下,都相对收缩了。

车臣共和国的首府格罗兹尼市容。这天蓝的都不真实了,放京津冀地区相当的罕见。
夜景

清真寺旁的小学生们,穿的都是传统苏联风格的校服(类似女仆装,头上必带大白花,甚至红场阅兵中的女军校学员也都人人头戴大白花,绝对的苏联传统。)
不过,宗教回潮在车臣民间迎来了高峰,越来越多的小城镇,或者边远地区的车臣女性选择穿长袍,戴头巾,尽可能的遮盖身体,甚至头脸。比如下图,一所中学的体育课场景。


首都格罗兹尼市的“潮女”,再“潮”也不会露大腿的。

如果审核不通过请告知原因,一些粉丝上万的作者赤裸裸的抄袭(连标点和配图都一字不差的粘贴复制)倒是发文章畅通无阻,每天涨粉无数,难道平台没有查重系统?本人曾多次,通过各种渠道,反应平台作者抄袭相关情况,从未得到过有效回复,都是机器作答,答非所问。本人三观正,老老实实坚持原创,每幅图都是精心挑选过的,原创者被处处为难,抄袭者反成了大V,平台何以取信于受众?


大学军事理论教师


历史上车臣曾经是一个独立的国家,沙皇俄国经过60年的血腥入侵吞并了车臣。苏联解体后车臣与俄罗斯政府又爆发了两次独立战争,最终车臣被普京指挥的俄罗斯军队再一次征服了。



车臣国土面积1.79万平方公里,有128万人口,是俄罗斯北高加索地区一个自治共和国。车臣人有自己的语言和民族文化,他们信仰伊斯兰教,是俄罗斯少数民族之一。历史上车臣人就生活在高加索地区,1816年沙皇俄国开始入侵车臣和达吉斯坦地区,而车臣民族与沙皇俄国军队爆发了激烈的战斗。由于车臣民族骁勇善战,沙皇俄国没有在短时期内将车臣灭亡。此后沙皇俄国从1816年至1877年的61年里,通过武力镇压和种族灭绝大屠杀的手段,杀死了75%以上的车臣人,使车臣民族人口数量迅速减少,最终车臣人被俄罗斯征服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车臣人试图与德国军队合作谋求独立。1944年苏联领导人斯大林以车臣人同德国侵略者合作为由,将几乎整个车臣民族强行驱逐到中亚和西伯利亚地区。车臣人在被斯大林驱逐的路上,因为缺乏食物和药品,病死饿死10万多人。一直到1957年赫鲁晓夫执政时期,才允许车臣人返回他们世世代代生活的高加索地区。



苏联解体后高加索地区的亚美尼亚、格鲁吉亚、阿塞拜疆等地区相继独立。由于苏联时期车臣人一直遭受压迫,因此车臣在1991年11月宣布独立,可是没有得到俄罗斯的承认。车臣人在车臣境内屠杀了2.1万俄罗斯族人。欧美国家为了消耗俄罗斯的国力,对车臣分裂武装进行了经济和军事援助,这让俄罗斯总统叶利钦非常生气。



所以1994年12月为了维护国家统一,叶利钦指挥6万军队发动了第一次车臣战争。由于车臣人得到了欧美国家的支持,很多欧美国家退役的特种兵,帮助车臣分裂武装打击俄罗斯军队,导致1996年俄罗斯军队战败并从车臣撤军,车臣获得了短暂的独立。第一次车臣战争俄罗斯军队死亡5900人,受伤17892人。而车臣军队和平民死亡10万人以上。这场战争可以用俄罗斯惨败、车臣人惨胜来形容。



1999年8月7日车臣武装分子主动向俄军进攻,8月10日刚刚成为俄罗斯总理的普京,建议总统叶利钦发动第二次车臣战争,消灭车臣分裂武装收复车臣地区。1999年9月13日车臣分裂分子把莫斯科一栋八层居民楼用炸弹夷为平地,导致楼内数百人死亡。普京忍无可忍在1999年10月,指挥8万俄罗斯军队开始进攻车臣地区。经过八个月的战斗,俄罗斯军队打败了车臣分裂武装。第二次车臣战争,俄罗斯军队死亡7300多人,车臣武装死亡16300人,导致5万车臣平民死亡。



目前车臣共和国总统是小卡德罗夫,他是普京一手提拔重用的车臣新一代领导人。小卡德罗夫非常崇拜普京,他曾经说过永远听从普京的领导和指挥。


杜达特洛夫斯基


要了解俄罗斯和车臣的关系,首先要了解俄罗斯的政治体制。
俄罗斯并不像我们中国,是采用的省市制度,由于俄罗斯的疆域非常大,不可能做到这么垂直的管理,而且俄罗斯是联邦共和国,,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成员单位(州、省、邦、共和国等) 根据联邦宪法组成的国家。
俄罗斯是由22个自治共和国、46个州、9个边疆区、4个自治区、1个自治州、3个联邦直辖市组成的,自治共和国就跟我们的特别行政区有点像,但是自治共和国有自己的宪法,属于高度自治的级别,车臣就是其中的一个自治共和国。
车臣的最早记载是在7世纪开始的,这个称呼源自一个叫车臣的村庄,后来成为车臣民族的称呼,车臣人自己不叫自己车臣人,而是叫“纳赫乔人”,即“平民百姓”的意思。这也反应了车臣人本身的追求。

车臣人也是苦难的民族,曾经被多个国家征服和统治,13世纪遭到了蒙古人的入侵,14世纪又被帖木儿汗国和金帐汗国统治,金帐汗国解体以后,车臣人从高山走向平原,又成为波斯、奥斯曼、俄罗斯三大帝国争夺的对象,经历了两百多年的战争。车臣人民信仰过基督教,后来转投伊斯兰教,因为民族信仰与信仰基督教的周边国家地区矛盾也不断升级。



俄罗斯和奥斯曼土耳其对高加索地区的争夺日益升级,先后发生了六次俄土战争,而车臣建国是在第六次俄土战争开始的,伊玛目加齐‧穆罕默德在高加索战争中为了抵抗俄国,组成车臣尼亚(日后的高加索伊玛目国),是车臣国家之始。此后经历多次战争,在1859年伊玛目国灭亡后,车臣地区便并入帝俄版图。
苏联成立以后,车臣依然属于苏联的领土,但在苏联统治的过程中,车臣人遭到了压迫和不公平待遇,苏联解体以后,车臣人一看周边的格鲁吉亚都独立成为国家,在加上苏联统治时期的压迫,车臣民族独立的情绪也就越来越高。
因此也就爆发了车臣战争,也就是著名的车臣战争,最终车臣非法武装全军覆没。但小规模冲突时有发生。

历史百家争鸣团队成员:甄宓


历史百家争鸣


车臣被誉为“战斗民族中的战斗民族”,从这个称号上你就不难看出,在南高加索山脉生活的车臣人是多么彪悍。在普京到来之前,车臣是一个独立的地区,虽然不被认可,但得到格鲁吉亚大力支持的车臣可以说是非常嚣张,普京上台第一个动作就是收复车臣。

车臣原本独立,自从被俄罗斯吞并划入俄版图以后,就一直反抗俄罗斯的统治,从来没有停止过独立的愿望。而普京上台以后,车臣独立武装分子基本全部被镇压,目前车臣依然隶属于俄罗斯,是其22个联邦共和国之一,由普京亲自挑选的小卡德罗夫掌权。

车程在反抗与被镇压的过程中和俄罗斯联邦政府发生了无数次内战。最有影响力的就是叶利钦执政时期的第一次车程战争和普京当政时期发动的第二次车臣战争。第一次车臣战争爆发是在苏联解体之后的1991年,当时由于苏联解体,国内少数民族的独立运动不断,车臣也迅速组织分离势力。

图示:拉姆赞·卡德罗夫表示这辈子只听从普京!

但是车臣共和国总统在1991年宣布独立时,并没有得到俄罗斯联邦政府的承认。使得双方矛盾进一步激化,车臣屠杀了了两万多俄罗斯人。此时欧美国家的魔抓也已经伸向分裂武装的背后,对其进行了经济和军事援助。随后叶利钦决定发动第一次车臣战争,可是结果却以俄罗斯联邦政府的失败而告终,双方伤亡惨重。

而就在普京上任前夕,车臣武装分子又主动进攻俄罗斯,普京上台以后武装分离势力的做法越发猖獗。于是在1999年普京指挥八万军队发动了第二次车臣战争,经过长达八个月的战斗最终打败了车臣的分裂武装,彻底收复了车臣地区。


目前车臣已经完全被俄罗斯联邦政府控制,该地区实现了政治稳定。车臣首脑小卡德罗夫对普京也是极其忠诚(目前是)。


迷彩先生


车臣共和国属于俄罗斯联邦,位于北高加索山区,与格鲁吉亚和俄罗斯的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为邻,面积约有2万平方公里。但是一直是从7世纪初,历史上才开始有关于车臣人的记载,而车臣与俄罗斯的关系似乎从一开始就是复杂多变,广受关注的。
首先从车臣的地理位置来说,其所处的高加索地区历来是非常重要的战略区域。它相当于亚欧大陆的分界线,亦是个交通要塞,这种地理位置一般会是兵家必争之地。而且车臣虽然只是处于里海与黑海之间,但它是进出高加索的咽喉要道。

它的地下石油资源十分丰富,从中亚通向欧洲的石油管道也必须经过车臣。不仅如此车臣还连接着俄罗斯同南高加索三个共和国的铁路干线。所以一直以来,把牢牢地控制住车臣就成为俄罗斯的重要国策之一。

在1859年伊玛目国被俄国消灭后,车臣地区便被并入俄国版图,1867年因为俄国对车臣人实施了大规模暴政,激起当地一定规模的反抗,所以车臣地区复乱。1875年帕夫诺维奇对车臣人民进行了屠杀,迫使车臣人分化成亲俄和抗俄两派。
1877年车臣及达吉斯坦起义,抗俄的车臣人不是投降就是被消灭,所以车臣人再度统一。1881年开始工业化,车臣地区基本趋于稳定。但在沙皇俄国时期,俄国是把车臣人视为二等公民的,斯大林执政时也没有将车臣人一视同仁,车臣人一直遭受着不公正的待遇。

俄罗斯想要控制车臣,而车臣人本就骁勇善战追求独立,不甘被控制。又因为车臣一直饱受战乱,与周边国家摩擦不断,所以车臣人虽然被俄罗斯统一,但一直在谋求独立。况且当时世界上有些国家,比如美国为了抵制苏联,也在背后支持车臣的恐怖武装力量。

所以随着1991年8月19日苏联解体,车臣趁着俄罗斯动乱私自宣布了独立并进行总统选举,杜达耶夫成为了当时车臣的领导人。在11月2日叶利钦宣布车臣的选举是一种非法行为。自此俄罗斯与车臣的矛盾进一步升级。于是在1994年年底,俄罗斯爆发了第一次车臣战争。

第一次车臣战争的结果是俄罗斯惨败。根据官方报道,俄军死亡3826人,伤者17892人,有1906人失踪。此外这次战争使超过10万平民死亡,大量设施设备遭到严重破坏。俄罗斯军官损失惨重,而且最终还没能镇压车臣的武装势力。

于是俄罗斯做出了巨大的让步,在1996年8月30日,双方签订了《哈萨维尤尔特协议》。在协议中车臣地位问题被推迟到5年后,也就是说车臣问题的解决依旧停留在1994年之前的局面。在之后几年,车臣依旧继续自己的独立运动,甚至还煽动周边国家达吉斯坦共和国一起独立。

直到1999年,普京上台当选俄罗斯总统,他上台后立即发动了第二次车臣战争,采取强硬不妥协的态度。俄方采用大火力猛攻,以阵亡俄军1173人的代价,彻底击溃了车臣的武装部队。
如今俄罗斯总统普京扶持拉姆赞·卡德罗夫担任车臣总统。小卡德罗夫上台之后,亲自培养了一支完全效忠普京的少壮派军队,在车臣内部,也将原来激进的闹独立分子消灭殆尽,只留下了一些温和派

车臣的教育被全面伊斯兰教法化,民众接受伊斯兰教,被大街小巷的普京头像和崇拜普京的标语洗脑。所以现在的车臣是被俄罗斯牢牢掌握的。

俄罗斯与车臣纠葛,战争的变幻莫测,领导人的决策对国家发展的影响……这些都值得我们每一个人认真思考


史之策


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说一下俄罗斯,它的全称是俄罗斯联邦,除了我们所熟知的州和自治区,俄罗斯还包含了22个共和国和3个联邦直辖市共和国。

车臣联邦共和国,是北高加索联邦下辖的一个共和国,之前车臣是独立国家,先后被波斯,奥斯曼等国争夺,后来车臣加入到穆斯林阵营,到了1859年被俄国征服并并入版图,在之后20年车臣不断暴乱,但是都被镇压二战有一部分车臣人与德国勾结,斯大林借机降三十多万车臣人强行迁出车臣,赫鲁晓夫上台才允许车臣人回去。

1989年东欧剧变,包括车臣在内的高加索地区发生动荡,苏联解体后车臣在1991年发表独立宣言,但俄罗斯不承认,1994年12月叶利钦派军进攻车臣,一次车臣战争长达一年半之久,时任车臣总统的杜尔耶夫被打死,反而使穆斯林这群恐怖分子得到壮大。1999年普京出动10万部队,开始第二次车臣战争,半年后车臣再度被攻下,此后发生多次恐怖袭击,2007年4月拉姆赞·卡德罗夫宣誓就任车臣总统,2009年4月俄罗斯当局宣布车臣战争正式结束。

其实车臣问题也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在沙皇时期高加索地区人备受迫害,一直也动荡不安,并且车臣人是不喜欢俄罗斯的,后来东欧剧变,受到伊斯兰激进势力的洗脑,也点燃了车臣地区的民族主义情绪,导致了车臣地区的动荡。


玄坤


每日点兵,为您解答

在高加索山脉以南,山峦叠嶂的地貌特征很早就孕育了与世隔绝的山地文明,这里的山民,便是车臣人的祖先。闭塞的环境逼迫他们学会就地取材、自给自足。依托险峻的山峦,他们经常打劫翻山越岭的路人维持自己的生存,这使车臣人的骨子里就有好斗的基因。时间来到了18世纪末,草原游牧霸主烟消云散,北高加索的新霸主是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的领导下的俄国。1785年,俄国赶走土耳其人,成立了高加索总督区,负责高加索边境地区事务管理。但是,车臣人还是我行我素,持续不断的打劫活动严重破坏了高加索总督区的稳定。不甘失败的奥斯曼帝国也持续唆使车臣的伊玛目和毛拉们起兵造反。于是,在拿破仑完全战败后,叶卡捷琳娜女皇的孙子——沙皇亚历山大一世迅速调转枪口,开始谋划对高加索地区的彻底征服,永除后患。

车臣人依旧骁勇善战,但新式训练下的俄国人更胜一筹。1859年,车臣终于被强行并入了俄国版图。然而心怀不甘的车臣人不断给俄国人捣乱。恼羞成怒的俄国人残酷地镇压了1877年车臣-达吉斯坦起义,而在苏联时代,苏联政府更是借集体改造和通敌问题不断欺压车臣人,双方的民族仇恨到达了极值。

苏联解体后,车臣立刻趁机独立,与俄国人的又一轮恶斗开始了。这一轮独立的领导人焦哈尔•杜达耶夫是苏联军中首位车臣将领。由于在阿富汗战争中表现突出,杜达耶夫被调任爱沙尼亚驻军司令,负责镇压波罗的海民主革命。但爱沙尼亚人的遭遇唤醒了杜达耶夫关于本族人悲苦命运的回忆,同病相怜的民族同情油然而生。杜达耶夫非但没有镇压独立运动,反而在暗中与克格勃特工斗智斗勇,保护爱沙尼亚独立分子,独立进程得以顺利推动。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自顾不暇,叶利钦于是选择了对车臣妥协。1992年5月25日,杜达耶夫政权与俄罗斯签署了《关于撤军和车臣共和国与俄联邦分配财产条约》,俄联邦行政机构全部撤出车臣,北高加索军区的大量武器装备也移交给了车臣武装。车臣的完全独立,仅差一份书面声明。但由于车臣本身的经济问题,导致和俄罗斯政府之间存在矛盾。于是第一次车臣战争爆发了。战争的结果,我相信很多人都清楚。但杜达耶夫并没有停下征战的脚步。车臣武装效仿他们的祖先,化整为零进入山区,不断偷袭俄军。特别是巴萨耶夫在1995年制造的布琼诺夫斯克人质事件震惊全俄,迫使叶利钦与车臣进行谈判并从车臣全面撤军。但对杜达耶夫的追杀没有终止。1996年4月21日,杜达耶夫在与俄联邦谈判代表通话时暴露了自己所在的方位,空地导弹随后到达,把杜达耶夫炸得粉身碎骨。

3年后的1999年7月,不安分的巴萨耶夫再次深入俄国境内偷袭俄内务部的哨所,直接导致了第二次车臣战争。然而与第一次车臣战争相同,车臣士兵依旧彪悍,俄军依旧疲软,进攻步伐非常迟缓。唯独与第一次不同的是,这一次站在俄军背后的是普京,他坚持将战争进行到底,要求将军们伤亡再大也绝不后退。新一轮格罗兹尼攻城战如同当年的柏林前线,俄军凶狠无比。俄军终于复仇成功,巴萨耶夫们再也没有回到格罗兹尼。曾经的车臣大穆夫提艾哈迈德•卡德罗夫(老卡德罗夫)在关键时刻倒向俄军并为其“带路”,这也使其获得了普京的信任,并在2003年10月正式就任车臣总统。一个新纪元开始,“战斗民族”貌似开始臣服于“战斗民族”了。

但俄罗斯和车臣的争斗还没有结束。强硬如普京,也没有能在车臣建立自己的行政网络。不少俄国人直到今天仍然认为,“车臣”是独立于俄罗斯的另一种存在。这是现在车臣总统拉姆赞•卡德罗夫(小卡德罗夫)和普京达成的默契——用高度“自治”换取车臣在场面上的臣服。车臣既不会彻底倒向俄罗斯,也不能完全独立自主,能“捂住盖子”就行。


诸葛小兵兵


和俄罗斯有很大的矛盾,因为 趁大部分人信仰的是伊斯兰教 ,而俄罗斯人大部分信仰的是东正教 ,不意外俄罗斯人曾经用武力征服了车臣,但是车臣人的心里面却十分的憎恨俄罗斯,但是俄罗斯近年来因为经济缓慢,以及欧盟的制裁,并不是太舒适。



车臣这个国家可以说是战斗民族 非常彪悍的国家,人人都是兵,甚至在17世纪初的时候沙俄曾经和车神打过一仗 ,但是,初期的时候沙俄似乎并打不过车臣,在最后一伤亡最大的代价才征服了车臣。



1875年制俄罗斯再一次的对车臣进行了报复的打击,正时车程已巨大的伤亡代价才消停了一会儿 ,直到1991年苏联宣布解体 ,同时,车臣宣布独立,俄罗斯并不同意 ,于是又爆发了一次大规模的战争 ,但是俄罗斯失败了。


后来普京上台以后再一次出动10万人对车臣进行了报复性的打击,才能把车臣给收服 ,但是到目前为止车臣还一直在骚扰俄罗斯 ,俄罗斯比较头疼。


熊大说国际


俄罗斯车臣是俄罗斯联邦相对独立的联邦主体,除外交、国防、司法等敏感领域外高度自治!行政区划上类似于我国省级自治区,是俄罗斯联邦一级行政区划。

车臣共和国隶属俄罗斯联邦北高加索联邦管区。苏联时期与印古什共和国合称车臣—印古什共和国。1991年苏联解体后车臣和印古什同为俄罗斯主体单独设立车臣共和国至今,首府格罗兹尼,俄语为族际通用语言;与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印古什、达吉斯坦、北奥塞梯等联邦主体接壤。面积1.73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00万,信奉伊斯兰教,是俄罗斯为数不多人口自然增长的地区,穆斯林人口占主导地位。无论是面积还是人口车臣都是微不足道之地,但车臣局势时刻影响着俄罗斯的政治走向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历史上俄国与土耳其多次战争后俄罗斯势力抵达高加索,经过叶卡捷琳娜、亚历山大等沙皇的扩张高加索地区落入俄国人之手,高加索地区成为俄罗斯向南拓展的前哨,随着大俄罗斯沙文主义的推行信仰东正教的斯拉夫人在这片土地上种下仇恨的种子与伊斯兰教穆斯林水火不容。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国法西斯进攻苏联萌生车臣谋求独立的思潮,斯大林以车臣通敌为由将几乎所有的车臣人发配至中亚地区的哈萨克斯坦和北亚地区的西伯利亚直至赫鲁晓夫时期才允许车臣人返回故土。1989年苏联内部民族矛盾激化,车臣独立情绪再次高涨!1991年俄罗斯独立后将车臣—印古什共和国一分为二,分而治之,俄罗斯联邦车臣共和国版图就此延续至今。苏联解体后新生的俄罗斯面对内忧外患的政治形势,对车臣共和国和鞑靼斯坦共和国等离心力较大的联邦主体给予极大的优厚待遇和权利试图降低车臣独立的热情以此来维持国家的统一。俄中央通过权利下放有效的缓解鞑靼斯坦共和国独立夙愿,然而车臣获取联邦政治资源后并没有因此停止独立运动,1994年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信心满满的发动对车臣的战争,第一次车臣战争爆发。持续近两年的车臣战争使俄罗斯陷入困境,大大出乎预料之外,强大的俄军在弹丸之地的车臣遭遇穆斯林的拼死抵抗令俄罗斯联邦政府颜面扫地也令车臣独立运动日益频繁和激进!1999年时任俄罗斯总理的普京汲取第一次车臣战争孤军深入的经验教训,集中优势兵力采用陆海空三军联合战术对车臣武装分子实施精准打击,彻底铲除盘踞在格罗兹尼和重要城镇的车臣守军,第二次车臣战争以俄罗斯联邦政府军的大获全胜而告终!


车臣位于北高加索与格鲁吉亚和阿塞拜疆等外高加索地区毗邻处于里海和黑海之间以及欧亚大陆结合部,本地区丰富的石油资源和重要的区位优势使车臣战略地位突显。俄格战争后格鲁吉亚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独立以得到俄罗斯的承认,车臣、印古什、北奥塞梯、南奥塞梯共同构成俄罗斯南部战略通道。俄罗斯势必会牢牢抓住千载良机稳固高加索政治形势。普京总统的铁腕政策使车臣等分离势力不敢轻举妄动;以小卡德罗夫为首的车臣政治势力坚决拥护普京的强力领导,被两次战争摧毁首府格罗兹尼已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车臣独立运动得以遏制。


上世纪90年代的两次车臣战争使车臣的经济、民生、基础设施等严重毁坏。跨入新世纪后俄罗斯政治逐步稳定,伴随着克里米亚入俄和叙利亚战争使俄罗斯民族凝聚力与军事实力增强。车臣共和国以迈入经济发展的快车道,但愿时间可以淡化民族仇恨让饱受战乱的高加索地区永远和平美满。

格罗兹尼下一个喀山!


天下神笔


俄罗斯总统普京与车臣总统小卡德罗夫

一、车臣情况介绍

俄罗斯是联邦制国家,在很多少数民族聚集区设立自治共和国,车臣就是俄罗斯22个自治共和国之一。隶属于俄罗斯的北高加索联邦管区。在历史上,车臣先后被周边很多国家统治,最终于1858年被沙皇俄国吞并。不过,车臣人一直没有停止反抗沙俄的统治。到了苏联时期,车臣与印古什人组成车臣-印古什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车臣人曾经积极与德国合作,进而在战后受到了苏联领导人斯大林的打压。1944年,斯大林将所有与德国合作过的车臣人赶出了车臣地区,并取消了车臣-印古什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直到戈尔巴乔夫时期,车臣人才最终得以回到家乡。由此可见,在历史上,车臣人与俄罗斯人矛盾重重。

二、两次战争让车臣闻全世界

1991年,苏联集体,15个加盟自治共和国全部独立。从民族的角度讲,苏联解体,是其境内主要少数民族脱离俄罗斯人控制的民族独立运动。因此,苏联解体,也鼓舞了车臣内部分离势力。1991年,时任车臣共和国总统的杜达耶夫宣布车臣独立,俄罗斯联邦政府拒绝承认车臣独立。不过,处在内忧外患中的叶利钦为了稳住车臣,与杜达耶夫签订了《关于撤军和车臣共和国与俄罗斯联邦分配财产条约》。1993年,炮打白宫事件以后,叶利钦完全掌握了俄罗斯国家权力,开始腾出手来收拾车臣。

1994年12月,第一次车臣战争爆发,截止到1996年6月,战争结束,俄罗斯军队付出了死3826人、伤17892人、1906人失踪的代价,却没有能够战胜车臣。第一次车臣战争以后,车臣在事实上获得了独立。

1999年,车臣另一位叛军头领巴萨耶夫野心膨胀,试图将车臣领土扩张到达吉斯坦,带来5000名车臣武装分子袭击了当地的俄罗斯内卫军队。结果,车臣分离势力再也没有第一次车臣战争中的好运气。鉴于第一次车臣战争的经验教训,俄罗斯军队制定了对应的战略,再加上普京英明领导,在第二次车臣战争中,俄罗斯军队大获全胜,车臣分离势力大部分被消灭。

三、车臣现状

在第二次车臣结束以后,车臣著名的伊斯兰教宗教领袖艾哈迈德·卡德罗夫成为了车臣共和国总统。2004年,艾哈迈德·卡德罗夫被车臣分裂分子刺杀,其子拉姆赞·卡德罗夫继承了执掌车臣的权利,并于2007年成为车臣共和国总统至今。不过,小卡德罗夫也是一位政治强人。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小卡德罗夫会忠诚于俄罗斯;如果没有了普京的压制,小卡德罗夫是否会蜕变成另一个杜达耶夫,也未可知。

小卡德罗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