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德國工業超前,能生產出更先進的手雷,為何還用木柄手榴彈?

張俊


儘管規模上不如蘇聯,但在技術上,德國工業水平是要超過蘇聯的,尤其是德國具備製造先進機床的能力,相比之下,蘇聯的機床大多需要進口,二戰期間美英援助蘇聯的重要物資就是機床,沒有這些機床,蘇聯根本無法制造出足夠的坦克和飛機。

就德國來說,工業先進,不代表其步兵武器也更先進,這與德國的軍事思想和技術水平有關,儘管當時德軍裝備了先進的MG-34/42機槍,但在步槍上,並沒有優勢,主力依然是栓動式的98K,半自動的G43和Strug44數量太少。

德軍使用的手榴彈也與其他國家的卵式手榴彈不一樣,而是製造更加複雜、造價更為昂貴的木柄手榴彈,這個木柄的製造成本較高、工序較為費時。德軍裝備木柄式手榴彈是傳統,主要來源於此前的擲彈兵,相比卵式手榴彈,木柄式手榴彈由於投擲時候的槓桿原理,投擲距離更遠更精準。在必要的時候,還可以組成集束手榴彈使用,只留下中間手榴彈的木柄,其餘手榴彈的木柄都拆掉以減輕重量,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取代炸藥包使用,用於摧毀對方堡壘甚至坦克,相比之下,當時其他國家裝備的卵式手榴彈不具備這種能力。

但隨著戰爭的繼續,德國各種資源逐漸耗盡,包括勞動力資源,德國也開始生產更便宜、耗費工時更少的卵式手榴彈,直到戰敗。二戰結束後,大部分國家都生產裝備卵式手榴彈,至於中國軍隊繼續裝備木柄式手榴彈,很大程度上與傳統有關,中國軍隊輕武器設計生產,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受到那些經歷過戰爭的老將軍影響,而不是跟隨世界軍事技術變化,觀念上存在很大落後,木柄式手榴彈如此,56式半自動步槍如此,不信任小口徑步槍彈,機槍堅持為追求精度要求閉膛待擊導致散熱差,持續射擊時間短,這些影響迄今也沒有全部消除。


鷹眼防務觀察


按理說,發動二戰之前後,德國在製造各種武器方面,與其他國相比,是比較先進的,但是在部隊的士兵中裝備手榴彈,卻用的都是木柄手榴彈,究其原因,有兩個方面的因素。

一,德軍使用的手榴彈,叫做M24木柄手榴彈。設計木柄式手榴彈有一個優勢,就是在投擲的時候,能借助木柄的便攜式的慣性,將手榴彈甩得更遠一些,且木柄式的手榴彈還可以集中捆綁在一起,形成"集束式手榴彈",只要引爆其中一顆引信,就可以形成威力巨大的殺傷性效應。

二,德軍為什麼在二戰中棄用卵型手榴彈,而且卵型手榴彈在攜帶時,又便利又能多帶,但卵型手榴彈在作戰時,特別是碰到特殊的地型,譬如山坡,傾斜角度比較明顯的陣地等,很有可能扔到敵方陣地後,會順著陡峭的山坡而反過來滾向已方陣地,;而木柄手榴彈一般不會出現這種情況,且木柄手榴彈投擲最遠處能達到四至五十米左右,而且經過訓練的士兵在投擲時一般都很準確。

因此在作戰時能實用,就是好武器。


蘆嘉玉


德國木柄手榴彈,始自於一戰,後來在兩次大戰之間改進,定型為M24,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廣泛使用,作為德國軍事力量的象徵,存在於世界上。

相對於英美盟國慣用的卵形手榴彈,德式木柄手榴彈優點很明顯:

1、在槓桿作用下,投擲得更遠。在訓練中,可以扔到近70米,戰場環境下,可以扔到40米以上。卵形手榴彈則近一些:訓練場上能扔近50米,戰場複雜環境下能扔20米遠。

2、裝藥量大。卵形手榴彈引信彈體一體,德式手榴彈引信裝在木柄中,裝藥量更大,威力也大。

3、運輸過程中更安全。德式手榴彈採用專用的木箱運輸,彈體和引爆雷管分離,投入戰場的時候再安裝雷管,更安全。

4、使用更多樣化。由於運輸過程中,雷管和彈體分離,在安裝雷管的時候,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不同起爆時間的雷管。德軍就經常在撤出陣地前,將木柄手榴彈的雷管由延時5秒起爆的換成一拉就瞬時起爆的雷管。蘇軍就沒少吃這個虧。德軍還經常將六枚去掉木柄的手榴彈用鐵絲綁在一枚帶木柄手榴彈的周圍,作為多用途工兵工具使用:炸鐵絲網、反坦克(炸履帶)等。

5、扔到較高的地方不會滾回來。

當然,缺點也是不少:

1、個頭大,重量大,攜行不方便。德軍一般都把它插在武裝帶上、長筒靴裡。

2、製作工藝繁瑣。木柄要掏空心,還要打磨光滑。戰爭後期推出簡化版M43型,木柄不再掏空,雷管裝在手榴彈頂部。

德國後來也發現了這些問題,自己也研發了一款M39卵形手榴彈,大量裝備部隊。卵形手榴彈造價低廉,工藝簡單,攜帶方便。但不管怎麼生產,還是趕不上木柄手榴彈的總產量。

德國在戰爭末期的時候,由於物資實在是太匱乏,竟然研發出純木製的手榴彈、水泥手榴彈,更高級一點的,用大量過期廢棄的炮彈發射藥提煉出來的窒素做外殼,裡面掏空安裝雷管的手榴彈。結果這種窒素手榴彈受到士兵的牴觸:沒人喜歡握持著純炸藥往外扔!

至於為什麼德國沒有用卵形手榴彈?其實德國確實是開發了一款卵形手榴彈的,只不過投入使用量遠比不上木柄手榴彈,加上德國士兵習慣了有柄手榴彈,用木柄手榴彈比較多而已。









黑鬱金香966


德國木柄手榴彈應該是M24手榴彈,M24採用木柄設計,由於穩定力矩大,質量分佈合理等優點,受過訓練的士兵可以將其投擲的又遠又準。德軍老兵一般可以採用站立的姿勢,往往可以把手榴彈投擲到50米甚至更遠,這個距離是世界上其他手榴彈無法達到的。我國的77式手榴彈結構與M24手榴彈相近,最遠投擲距離超過了100米。而且經過實戰考驗M24可以投擲的極為準確。

M24手榴彈還具有結構簡單,取材方便,生產簡單等優點,可大量生產滿足需求。


傾聽戲語


山地戰時,迫擊炮很難有合適的發射陣地,戰防炮推不上去,火箭筒、無後坐力炮二戰時期主要是打裝甲目標,還不能如RPG一般打天打地包打一切。步兵除了機槍,只剩下手榴彈這個重火力了,卵形手榴彈會在山坡上翻滾,仰攻投擲時甚至會滾回來炸到自己,木柄的就沒這個問題了。

城市戰時,木柄的比卵形的投的更遠更準,40米不能投入窗口的,不能自稱老兵,是步兵的隨身大炮。

其實,手榴彈木柄的比卵形的造價更高,對使用者的戰術素養要求更高,只有精銳步兵才能玩好木柄手榴彈,因此,像第三帝國步兵、解放軍步兵,都是看不上卵形手榴彈的,有木柄不用卵形。


新類型人


笨,手榴彈殺傷無非就是爆炸衝擊波抑或破片殺傷,想想。


三院洪軍


長木柄投擲時有更長的力矩,可以從樓底下扔到作者的六樓的被窩中


慾望都市YQ


據比較木柄手雷可以比圓卵形手雷扔得多30%的距離,另外木柄雷攻擊時受地形影響小,裝藥多,威力大,可以集束使用。


阿大22324427


更主要是照顧使用習慣,


灌木叢裡的蜈蚣


德國的工程師認為長柄手榴彈可以有更遠的投擲距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