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地区新高考政策延迟一年实行,你怎么看?

院校直通车


2018年9月11日,众多高一新生与家长焦急等待的安徽高考改革方案有了最终的结果,经教育部批准,安徽省教育厅最终决定暂缓高考改革。与此同时,从省教育厅公布的消息可以看出,不仅2018年这届高一新生不会高考改革,下一届高一是否改革都很难说。

高考改革暂不启动

应该说安徽省延迟高考改革的决定并不让人意外,也是安徽目前高考改革条件还不成熟的必然结果。没有准备好就延缓一段时间是完全正确的,但是高考改革也必将是大势所趋,终究不会因为一些人的利益受损就会原路返回。

首先,正在进行改革的几个省,难说改革多么成功,弊端非常明显,安徽确实应该慎重启动高考改革。

从正在实行高考改革的上海、浙江、北京等省的情况来看,新高考改革后的利弊非常明显。学生自主选择小学科,确实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充分发挥自身的学科优势。但是大量的学生回避了难度较大,性价比较低的物理学科,而专注于化学、生物、地理等难度较低,实用性更强的学科,让大学招生遇到了不小的麻烦。强迫学生选择物理就违背了高考改革的初衷,完全让学生自主选择,似乎又难说是成功之举。

高考改革

在目前的高中教材中,物理学科确实是难度过大,这是造成学生大量回避物理的直接原因,所以必须要对中学教材进行改革,降低一些难度较大的学科,同时提升相对简单的学科的知识点深度与广度。虽然多数学科的新课标调整已经完毕,但是新教材还没有完全编写好,正式投入使用至少要等到19年秋季,所以今年就开始改革确实有点仓促,推迟一年改革是非常负责任的决定。

其次,安徽绝大多数的县城和乡镇学校完全没有准备好改革。

新高考的最大亮点除了学生自主选择小学科之外,还有随之而来的走班制教学。走班制不仅对学校的师资力量提出的更高的要求,也对学校的硬件条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经济发达,特别是那些财政实力雄厚,教师待遇好的地区来说,或许随时都可以开始走班制教学。但是对于那些师资紧张,空余教室和多余桌椅都不够的学校来说,走班制真心难以实施。

走班制比拼的是师资和硬件

对于安徽这样一个多数地区都重理轻文的省份来说,虽然各个学校历来都自称让学生自主选择文理科,但是实际上强迫学生学理的现象很普遍。在一些落后的县城和乡镇地区,重理轻文早已从重视理科的层面转变为鄙视文科的高度。绝大多数学校基本上都是理科教师多,文科教师少。而从2018年安徽省各地新教师的招聘人数来看,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已经开始增加文科教师的储备,为将来的改革提前做好准备。而相对落后的地区的教育主管部门,可以说直到现在还呆若木鸡,完全没有任何迎接改革的准备。在这种大环境下,如果盲目开始高考改革,绝对是一片混乱。

有偿补课

因为教育的商业化,有些学科可以说是“油水”丰厚,不管是教师还是教育机构,不论是平时还是寒暑假,永远都赚的盆满钵满。对于这些利益既得者来说,最害怕的就是教育改革带来一些变数,影响了自身的利益,所以不余遗力的谩骂和指责高考改革,把高考改革“妖魔化”也是客观存在。特别是一些无良的教育辅导机构,长期以来是唯恐教育不乱,为了自己的利益,整天唱衰公立教育,不停的宣传“教师课上不讲课下讲”,给公立教育泼脏水,不负责任的攻击高考改革,也是客观存在,在这些人的眼里,巴不得中国的教育永远原地踏步,然后自己赚嗨了就行。

高考改革

最后,为了成千上万的孩子的学业和未来,谨慎的对待高考改革,暂缓实施的决定是正确的,但是改革是大势所趋。

虽然正在进行高考改革的几个省出现了一些问题,有些确实是因为改革带来的问题。有问题很正常,但是很多问题其实归根结底都是全社会的问题。例如大量的学生回避物理学科被一些所谓的专家拿来说事,认为这是高考改革的罪过,是一场无厘头的闹剧。诚然,表面上看,是因为改革造成了大量的学生不学物理,但是仔细想想,为什么学生不学习物理呢?如果科研人员的薪水足够高,和物理有关的专业都是高薪职业,学生会大量的回避物理吗?

“性价比”很低的物理

这就如同现在高考成绩优秀的学生几乎没有多少填报师范专业,学习纯理论专业一样。一些地方甚至都开始定向培养中考“学渣”来接过未来的乡村教师教鞭,这难道也是教育改革带来的问题吗?

不管怎么说,课标调整,高考改革是大势所趋,师资和硬件条件没有准备好就应该缓冲几年,慎重的面对中国家庭最为重要的教育问题是值得称赞的,但是如果一些人因为自身利益受到了影响,就不负责任的搅局和谩骂,那就另当别论了。高考改革是大势所趋,不可能因为遇到了一些问题就原路返回,更不可能因为影响了一部人的利益,遭遇了一点谩骂就会终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