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5年生命科學或將獲突破,人類迎來新曙光

自地球擁有生命以來,衰老與死亡,早已為所有的生物做好了刻度,且都無法逃避。人類對生死的逐漸認識,早已超越了自我,並奉若為既來之,則安之。近年來,隨著生物科學高速發展,打破了原有自然生命週期極限的瓶頸。使得科學家擁有造物主的能力,能夠在原有的生命基礎上進行生物合成再設計與生成。扮演上帝之手,修復與改變生命內在的某些特質,幫助人類實現青春永駐。

2045年生命科學或將獲突破,人類迎來新曙光

早在2016年5月,科學家庫茨魏爾,在美國紐約一場主題為“未來半個世紀的世界”學術研討會上發表演講稱,隨著計算機科學與完善的生物醫療技術發展相結合,預計到2029年,人類將迎來“永生”的可能性,到2045年將實現。這一誇張觀點的說出,引發了世人關注與討論,很多人認為:人類生命週期將迎來新曙光。

醒醒,未來還沒有來!不過,生命科學一旦在該領域的突破,標誌人類2.0模式的開啟,將為人類點燃匿藏在靈魂深處的長生夢。那麼,生物科學技術改造後的生命,是否存在靈魂?對此,不管人類的智慧發展到了那一步,還是利用科學工具操控人體細胞的能力越來越強。但對生命的理解程度,以及大腦意識等生物細節的認識上,依然還存在許多空白區,這是科學家必須面對的客觀事實。

2045年生命科學或將獲突破,人類迎來新曙光

這些問題的存在,是否會阻礙人類實現“永生”的可能性?要想回答這個問題,首先,我們來釐清下,生命是一個怎樣的衰退機制;以及科學家計劃怎麼通過什麼方法去實現生命再設計的可能性。

目前,生命的衰老,並非只是生命體獨特有的現象,而是自然萬物變化規律。比如,核反應堆也存在老化的過程。這種老化,其本質是功能的退化。也就是說,經常使用它,所引發的衰老,使用頻率越多,老化就會越快。因此,人類的大腦想問題多,壓力大,就會導致白頭髮,出現皺紋,屬於情緒映像與智力函數集合所引發生物細節效應的自然現象。

研究發現,要想實現永生,必須阻止這種衰老過程。給予消耗能量過多的人體細胞組織,提供新的能量補充與修復機制,讓其在理想狀態下實現永恆的有效功能,實現生命體徵可持續存活。但是,這種阻止方式對科研人員發起了巨大的挑戰,甚至無法完成。

2045年生命科學或將獲突破,人類迎來新曙光

以呼吸為例,生物組織細胞必須依賴線粒體進行呼吸,以獲得新能量。呼吸是一個氧化反應過程,在呼吸的過程中,電子傳遞過程中會有約2%-3%的氧氣,因不充分的還原過程變成具有高反應活性的遊離基。這種基的產生,會對生物體內的DNA構成損傷,並導致衰亡。這種衰亡與老化具有某種同構性的特性,根本無法調和。為了實現目標,不允許生物呼吸,違背了地球生命基本條件。

由此可見,庫茨魏爾提出的理想,是一種基於智能生物醫療技術修復機制。採用這種技術必然會對生命系統的穩定性造成其它負面影響,繼而也會引發新的功能性退化。因此,人類要想在2045年實現“永生”,還存在諸多難題。不過,該技術能夠有效延長人類生命週期。在人類永生的探索中,有科學家指出:在現有的基礎上,需要對人體每個細胞零件、分裝置、組成的系統組織的每一個環節,能夠實現生物基因模塊化拼接,以及基因片段的研究,才能夠有望實現。

2045年生命科學或將獲突破,人類迎來新曙光

對此,科學界普遍認為,在“上帝已死”的時代,利用生物合成生命設計技術,為人類文明做更大的貢獻,需要宏觀的哲學思維為藍本去認知生命的本質,才能夠讓尖端生命科學技術更好有效的造福人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