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禮崩樂壞”中的“禮樂”指的是什麼?

人販子姐姐


周代是禮治的時代,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周禮》,而禮樂正是禮治的核心內容。

禮原本是人們供奉鬼神的一種原始習俗。國家出現以後,禮逐漸由祭祀儀式發展成為調整人們社會關係的行為準則。以禮為準則能夠達到正君臣、篤父子、睦兄弟、和夫婦、設制度的目的。它成了國家的根本大法。

上圖古代禮樂表演

禮制,主要是指人們行為的規範。它的特徵是差等性,上自君臣尊卑貴賤的秩序,下至黎庶車輿、衣服、宮室、飲食、嫁娶、喪祭的標準和分寸,都有嚴格的定韋曳其核心是維護“親親”、“尊尊”的等級秩序,任何人不得僭越。大至國家軍政大事,小至黎民百姓毫髮細節的小事,每一層級的人必須按自己的身份、地位行事,方可無礙。

樂制,主要指音樂。周代的樂制還包括文化、思想等意識形態的各個方面。音樂分為治世之音、亂世之音和亡國之音。音樂與政治有著密切的聯繫。

禮、樂的政治功能相互補充。禮的主要作用是辨異,區分上下尊卑貴賤;樂的主要作用是求同,緩和上下的矛盾。禮使人尊敬,樂使人親愛;禮嚴肅於外,樂和順於內。禮與樂相配合,使得暴民不作亂,諸侯歸順,兵革不起,五刑不用,百姓沒有禍患,天子沒有憤怒之事。這就達到了樂的目的了,真可謂天下太平,歌舞昇平,一派和順的理想王國。

隨著皇權的不斷加強,典章制度也日益完備,特別是突出皇帝威儀的禮典,各朝各代都特別著意修改增補,根據自己的政治需要對古代禮樂有所損益。皇權越加強,禮樂制度就規定得越來越細,杜佑所撰的《通典》被認為集古代典章之大成,其總數為200卷,其中《禮典》就佔了100卷,其他政書中的禮樂部分也佔有相當的比重。

在中國古代,凡國家重要活動都有嚴格的禮樂規定,凡有禮樂活動的地方都要受到國家監察部門的監察。一般來說,各種國家大典都有御史在場監督,違者即時彈劾。審視群臣的活動是否符合禮樂規定是監察官的重要職責之一。禮樂活動是維護專制皇權的重要手段,被視為國家的要政之一。


古道犀風


孔子說的就是凡事講規矩。 

孔子原話是這樣的:“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自諸侯出,蓋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執國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則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則庶人不議。”

有道,簡單解釋為國家走上了正軌,一切都有了希望。禮、樂、征伐由天子決定。征伐就是打仗。如果這些規矩由諸侯制定,天下就沒有希望了,很少十世不亂。大夫制定,五世必亂。大夫的家臣管事,三世必亂。天下有道,大夫制定政策;天下有道,老百姓不談國事。

“天下有道,則庶人不議”這句話被後人誤解了。以為孔子的意思是不讓老百姓說話,國家就有希望了。康有為改為:“天下有道則庶人議。”當代人聶紺弩先生又改為:“天下有道則庶人議,天下無道則庶人不議。”

其實,孔子前面講的是天下無道的狀況,後面講的是天下有道的狀況。“老百姓不談國事”的局面在今天的北歐國家比比皆是,老百姓完全不想談國家政治,投票率也是民主國家中最低的。“不談”不是“不讓談”,而是“不想談”,沒興趣。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祭祀與征伐是國家頭等大事。

下面講禮樂。禮是國家的典章制度。以祭禮為例。《禮記》規定:天子社稷皆大牢,諸侯社稷皆少牢。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諸侯祭祀用少牢。牛、羊、豕三牲全備為“太牢”。用羊、豕各一者,叫做“少牢”。

樂,古代有《樂經》,有說法是秦焚書坑儒燒燬。

孔子修訂過《樂經》。舉一個孔子談過的關於“樂”的例子,孔子談到季氏時,曾說過:“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宮廷樂舞制,八人一行為一佾,八佾則是八八六十四人。為什麼季氏讓六十四個人跳舞,孔子覺得忍無可忍呢?

按照規定,天子八佾,諸侯六,卿大夫四,士二。季氏是魯國的卿,按規矩只能用三十二個舞蹈演員,結果用了六十四個。回顧孔子講過的“天下有道,則政不在大夫”,現在季氏自己制定政策了,孔子猜測魯國可能要亂,當然忍無可忍了。

今天看來,孔子的社會秩序理想可能早了點,沒有想到後來的發展,有點不切合實際。但實際上當時的天子並無多大實權,諸侯權力很大。孔子並非要擴大天子的權力,而是想維持當時的權力格局。所謂征伐,也就是天子號召開會,諸侯出席,大家討論是否打仗。軍隊大多都是諸侯的。

但孔子維護天子的規矩(可能只是虛偽的禮節)有無好處?我覺得可能還是有點好處的。社會秩序當然有時也是天下大亂,但不會亂成粉末。

以三國為例,漢獻帝雖在,但沒有一點權力了。漢朝人口五千萬上下,經過三國戰亂,全國人口銳減到七百萬。老百姓輾轉溝壑、易子而食,天下湧現再多英雄人物,也沒啥意思。


神州袖手人


“禮崩樂壞”——孔夫子面對春秋末期動亂不堪的社會局面,而發出的喟嘆!

春秋末期,周天子的權威嚴重下滑,


已無力管控“天下九州”。

諸侯與諸侯之間,輩分、尊卑全無,相互攻伐,爭霸貪大;諸侯和卿大夫,貴賤混淆,君殺臣、臣弒君,時有發生。

泱泱大邦,上下失守,紛爭不止,永無寧日。

黎民百姓,更是在夾縫中生存,深陷於水深火熱之中,如螻蟻一般,苦不堪言,所謂“苛政猛於虎也”!


心繫蒼生、憂國憂民的孔夫子,身處其中、深受其害,痛心疾首,觸景生情嚮往於“西周周公和成王”時期。

那時,天下大治,基於宗法制之上的分封制,使得:

諸侯,聽命於周天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拱衛周王室安全;定期向天子朝貢;還要進朝述職。

諸侯在自己國內,和卿大夫也是如此關係。

可謂,“貴賤分明、等劣有別”,形成了森嚴的社會等級秩序,有利於安定和統一。


為了維護、鞏固,延續這種政治局面,周公創造性地制定了“周禮”,即“禮”。

經禮三百,曲禮三千

“禮”,大到規定“國家大政方針”,例如:上面說到的諸侯義務、嫡長子繼承製等;小到必須遵守的道德倫理和行為準則,牽扯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穿衣、祭祀、射箭、打仗都有一套規矩。想想“泓水之戰”的宋襄公多少會明白些。

此時的禮,為之“禮不下庶人”,為貴族階層特有。

那怎樣確保“禮”能有效執行呢?這個時候就引入了“樂”,加以教化!

樂由中出,禮自外作

樂,即“音樂”、“舞樂”。以“文雅尚德”為主,洗滌心靈、賞心悅目,達“和諧”之境界。

不同的等級有不同的舞樂規格。

在心理和思想上予以“拋錨”,使之“各謀其位,各司其職,恪盡職守”!

“禮”為求“穩定”,“樂”為達“柔和”、“和諧”,是為“禮樂”。

“禮樂”,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內求安己


“禮樂”一詞我相信大家是經常耳濡目染的,古裝影視劇中有、各種書籍中也有。但古時候的“禮、樂”和如今“禮樂”的意義是不同的,大家請看:

古代的“禮”和“樂”位居六藝之列,是君子必須具備的修養。

中國是禮儀之邦,受儒家文化思想的影響很深,在儒家的禮儀文化體系中,禮與樂相輔相成。“禮”,最初的意思是舉行儀禮,祭神求福。這其中很重要的一個程序就是以樂舞迎神娛神、送神。“禮”的內涵是對神靈的祭祀、表達敬意和尊重,這是儒家文化的重要內容之一。引申到日常生活,那就是對別人的尊重。“樂”自古有之,原始社會的先民就以音樂、舞蹈、歌唱來悅神並自娛。

而封建制度的確立,經歷了一個“禮壞樂崩”的過程,封建統治者選擇了儒家思想作為正統思想,儒家尤其注重樂音對人心的影響,主張樂音應該有益於人的教化,而不是為了刺激感官。禮嚴格劃分了等級,而樂則能在感情上起到調和的作用,融洽不同等級之間的關係。歸根結底,封建社會的“禮樂”思想,歸根結底還是為其統治服務的。而如今的禮樂,可以說是為“慶典、娛樂”所服務的。

【個人觀點,歡迎朋友們評論區交流,更多歷史趣聞請關注“絲路說”】


絲路說


周代禮樂是一種等級禮法制度,《周禮》詳細地規定了等級人員編制、職責、人員配置、禮儀規矩、職業職責、享受範圍等等。王奏什麼樂什麼禮儀,諸侯奏什麼樂,大夫奏什麼樂都有詳細規定,甚至細到不同用途的車輪尺寸大小都有規定。



孔子說禮壞樂崩,就是指這套禮儀秩序、禮法制度無人認真遵守了。孔子口中還有一個禮樂概念,比如他說的殷禮、夏禮。這個禮樂概念指的就是廣義的制度法度。孔子還提到先進於禮樂,野人也。後進於禮樂,君子也。如讓他選擇,他選擇野人之禮樂。君子指的就是城內的周人,野人指的是城外的人,也就是更早期商民、越人之類。這裡說的禮樂可能還包含了制度以外的文明元素。孔子應該是看到了野人的禮樂的優秀之處,現在看其實就是野人是一種平等的以會議制調整的血親組織。而且越人、楚人還掌握著很多先進技術,比如越人的冶煉鑄劍技術。所以這裡的禮樂有文明一詞的含義。



禮樂一詞其實是源於黎越一詞,就是指上古最發達的沿海支黃白聯姻聯盟。目前看,中華文化也好,世界文化也好,受其影響非常大。比如鞋子也讀海子,海為九黎自稱,可見也是他們發明的。英語鞋子讀休司,其實也是他們七仙女與九黎的組合。所以漢語休息、歇息與猶太第七日安息日是相通的,起源於中國。可能聯姻日就是休息日,也是繡球日,進而有了規定。如果在沿海少數民族或者東南亞發現了原生類似文化,基本就可以確定安息日起源於中國。正因為如此,所以黎越才會成為一種文明制度禮法的象徵。

契丹人的姓氏最主要的就是耶律,其實就是越黎一詞。契丹人至少文化屬於北逃的九黎,至於民族血緣構成倒不好說。除了O1,萁子族的O2b會有一些吧,漢族會有一些吧,還可能有很多亂七八糟的人。但文化確實九黎的,包括蕭姓也是源自鴞貓頭鷹崇拜。還有就是剃禿頂,九黎O1是黃種老二,所以二月二龍抬頭就是附會他們才剃頭的。


國病


無論社會管理與人們日常往來都應該有一定的規矩的。因為事無規矩不成方圓嗎。但規矩也應該有一個限度的,過了就濫了。

在一些大事或處理一些極端事態時,如果領導者死守規矩就會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或者造成有利的機遇淪喪。

“禮崩樂壞”的提出是孔子看到春秋戰國時期的混亂狀態而發出的感嘆。因而傳說他努力修正了一整套周公流傳下來的“禮經”與“樂經”,而後提出來治理民心必須“克己復禮”才行。從這一舉動和心態,就已經看出孔子的思想是守舊的 ,是“厚古薄今”的。他的治國理念就是束縛民眾的思想。把民眾的思想及言行舉止固化在他認為前人有用的規矩上。

所以,成語“禮樂”就是指孔子整理後的周公留下的《禮經》與《樂經》,他特指社會等級秩序。


上坪農夫


成語“禮崩樂壞”的【出處】: 清·章炳麟《與簡竹居書》:“中唐以來,禮崩樂壞,狂狡有作,自己制則,而事不稽古。”
《論語·陽貨》“三年之喪,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為禮,禮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
釋義:指周代封建制度的規章制度遭到極大的破壞,寓意社會制度和文化秩序遭遇重大變局,亟需內聖外王之人改進。禮在中國古代是社會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規範。

實際指西周末年,巫祝文化的破產,西周之前也並不比春秋時代昌明,但孔子已經吃不消了。

【禮】者,社交規範也;【樂】者,社會風氣也。

禮樂是一套與特定社會形態相對應的特定的政治秩序。


達叔


《禮記·樂記》:“樂也者,情之不可變者也;禮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樂統同,禮辨異。禮樂之説,管乎人情矣。”

看看全國各地出土的先秦或者漢代或者更早一些時候如春秋戰國時期的文物就知道什麼是"禮樂"了。

比如湖北隨州的曾侯乙墓出土的編鐘。按大小和音高為序編成8組懸掛在3層鍾架上。最上層3組19件為鈕鍾,形體較小,有方形鈕,有篆體銘文,但文呈圓柱形。

柱狀字較少,只標註音名。中下兩層5組共45件為甬鍾,有長柄,鐘體遍飾浮雕式蟠虺紋,細密精緻,外加楚惠王送的一枚鎛鍾共65枚。

如此龐大的樂隊是幹嘛的?這可是實用器啊!

這都是用來為"曾侯"平日裡開會議事,迎來送往,宴請賓客伴奏用的。這就是"樂"。

再來看"禮"。想必大家都去過"秦始皇陵"看過兵馬俑。除了還有大量文物沒有出土外,在已經出土並且對外開放的文物中,可以明確得知"皇帝"一級墓葬的規格,陪葬品的多少,有沒有"人殉"等等。

再比如漢墓裡出土的"金縷玉衣"。只有"王"一級的才能夠享受如此待遇。還有"黃腸題湊"也是隻有皇帝的兄弟或者叔伯才有權用這種形制。這些都不能亂了規矩。

禮崩樂壞,就是指普通老百姓也坐上了"寶馬"和"奔馳",也能夠蓋"洋房別墅",購置了遊艇和無人機。換句話說,禮樂,就是儒家"等級制"的載體,沒有了這個載體,孔子茶飯不思。 悠悠萬事,唯此為大,克己復禮。鬱郁乎文哉,吾從周。想要復辟了。


閒看秋風999


我把易中天教授搬出來用一下,他老人家在其中國歷史研究的幾本書裡面講到,為什麼中華文明傳承幾千年連綿不絕呢?因為中華文化奠基者周公旦用四大制度安天下:封建制、井田制、宗法制和禮樂制。封建制就是分封建制,是政治制度;井田制是經濟制度;宗法制就是延續幾千年的家族治理體系,是社會制度,是幾千年來社會安定和諧的基石,可惜現在沒有了,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好的社會制度,沒有之一;禮樂制就是以禮立秩序、以樂促和諧,可惜呀,現在禮也不講究了,《樂經》也失傳了。


覺華老師


當時天子牧天下,重三事而已,禮、樂與征伐,所以禮樂的範疇非常廣。周治天下方式可表述為通過務虛來務實,所以禮樂大事。商鞅變法重耕戰,這是通過務實來務實,兩者對著看,就明白禮樂意思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