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印象中,以前的网吧是什么样的?

受苦去吧


2000年,那年是龙年。开始上网,去的是网吧,也是我的网名的由来。

联众游戏,BBS论坛,OICQ聊天,163网页是经常光顾的应用。

一曲《心语星愿》被网吧管理员在网吧音响里通宵反复单曲循环播放。

我的六位数的QQ号码,就是在网吧里申请的。现在很值钱了。

有过网恋。通过OICQ认识一位“醉月流星”的女孩子。她总是行踪诡秘,我发过去的信息,总是提示“在服务器中转“。

论坛里是“开国白银大佬“,有赛诗会,有金曲赏,有最早的发帖斗图。

网吧是最早的承载地。虽然家里也有电脑,但配置很低,拨号上网。老网民还记得163拨号吗?还能真正听到猫叫的声音。





龙年大视野


路过

看到标题就忍不住要进来说一下!

两块钱一小时,充会员20块钱送20块钱,合算一块钱一小时!

每次去网吧的开场白:

老板,有机子吗?开一台机子!

2000年开始学会的上网,当时是上初中

第一次进网吧的时候看到好多人在那里聊网聊,QQ(oicq)那会儿刚开始流行这东西,好多人不会玩儿,也不知道怎么玩儿,多数人是在一些聊天网站里聊天,比如说当时比较火的:聊聊,9聊。。等等,一大帮人在一个聊天室里聊天,还要排麦,与其说是聊天,不如说是在那里发泄,因为那时候每次去网吧都会有一大群的人在那里骂街,基本都是地方抱团,骂的越脏越受欢迎。当年有一首歌席卷祖国大地每个角落,这首歌就是周杰伦的(双截棍),没过多久,双截棍出了第一个方言版本:重庆民工版《双截棍》,从这首歌里才第一次听说:妈买马匹这个词儿!紧接着出了一首大连方言版的《双截棍》,里面经典歌词:快使用大板砖。上海有一个哈喇,他叫埋伏!!!哈哈 !!!这些都是当时聊天室里出来的经典!

去网吧时间久了,就发现聊天室其实没什么意思,而且后来QQ兴起了,就打游戏,网吧人特别多的时候就打CS,网吧每天晚上举办5局CS比赛,前三名给充网费,那个场面真的是要多紧张有多紧张,那时候的CS基本都是16vs16,就感觉太刺激了!几个人一起的时候就打红警,一个人的时候就玩儿生化危机,古墓丽影,抢滩登陆。。。那时候对网游真的不太感冒,知道盛大公司的传奇问世!完了,全乱了!几乎网吧所有的人都一起跳进了传奇的大熔炉!

新手村,比奇,盟重,沙巴克,骷髅洞,猪洞,牛洞,僵尸洞。。。开始的时候都不会玩儿,我跟几个小伙伴最开始进的三区,我记得我们几个人当时混了一个多月也没混出比奇城。慢慢的摸索出来了规律,果断跳区,当时46区新开,我们就跳到了46区。一直玩儿了一年多,我们几个号都是44级,都没什么兴趣玩下去了,因为要想升到45级得坚持每天打怪打一年多。。。然后这个时候传奇因为外挂,私服,其他网友多方面的影响,基本就凉的差不多了,尤其是我们46区,后来满地都是裁决,值得一说的是一件事情,具体是哪区的不知道,有个中学生的号被盗,丢了一把屠龙,后来报案了,后来还上了报纸头条,你别觉得小题大做了,当时一把屠龙保守的说人民币2万左右,那时候的传奇没有充值买装备这一说,你升级,弄装备都需要你一刀一刀的砍!

兄弟们,攻沙了!!!!!

再后来的网吧基本跟现在的网吧差不多了,清一水的液晶大尺寸显示器,那会儿的网吧,双飞燕的键鼠,鼠标是混轮的,后来网吧换了一批光标,好多人不习惯,强烈网吧老板把鼠标换回来,大肚子纯平显示器,配上windows98的经典页面!网吧里24小时不间断狂欢!

再也找不到那种感觉了,也许是我们长大了,也许是科技进步了,总之时间会改变一切



怪兽仙僧


有关网吧的记忆,似乎都停留在了2003年。

那时候,镇上有了第一家网吧,偌大的房间里,零散地摆放着七八台机器。还没怎么接触过网络的我们,感觉很是新鲜,就连机器发出的嗡嗡声很是好听。一度沉迷的街机游戏厅,也被打入了冷宫。

中午放学那会,我和一帮小伙伴,早早地吃完饭,或者手里攥着馒头,夹着辣条,直奔网吧而去。

我是没钱上网的,只为过过眼瘾,站着看别人打游戏,那时貌似已经有了传奇、大话西游,这些游戏。

其实我也是玩过几次的,和弟弟从饭前里抠出来一块钱,开了两台机器,一人五毛钱十五分钟,能打上几把射击游戏。玩完的瞬间,仿佛全身都通透起来,过瘾的同时,很期待能有机会再玩。

后来,我们的初中部出现了一位奇人大哥,确切的说,是我们班的一哥们。我们且称他为A,这哥们被我们称为富豪,每天逃课去网吧上网,除了空间传奇什么也不玩。

在那个一周生活费才两三块钱的学生时代,他这种行为无疑是十分扎眼的。据说,他刷出了很多的值钱装备,连隔壁镇的网吧老板,都知道有他这号人的存在,那种风光可是很让人艳羡的。

有一天来了一帮电视台的人,据说是省城电视台民生节目的,帮一家人找小孩。他们的孩子已经丢了很多天,一直没找到。电视台的人来了折腾了一番,最后录了些素材就走了。

而这家的男主人就是A大神的亲叔叔,几天之后,他叔叔报警了。并向警察提供了重要线索,他的这位亲侄子,也就是我的同学A曾经告诉他,他儿子被城里人绑架了,索要5000块钱,而这笔钱必须由A给他们送过去。

毫无疑问,警察的办案视线转移到了A身上,A当时和我年龄差不多,十三四岁的样子。警察稍微一审,他就全招了。

为了有钱去网吧玩游戏,他绑架了叔叔家的弟弟,跟他叔叔要钱。当时,他叔叔家弟弟已经有四五岁了,肯定记得他,并且能够指认他。

于是,一不做二不休,把小孩给弄死了,埋在了化工厂墙外的河边。警察带着他去指认现场时,我们很多人还跟着去看了。

A看起来并没有多么悲痛,仿佛做了一件什么风光的事,大踏步指引着警察。再后来,他就被警察带走了,学校里也只留存下他的传说,再也没有听说过他的新消息。

如今,十五年过去了,不知道他是否还在人世,又或者还在高墙内,又或者已经远走他乡。

我记忆里的网吧,也似乎停留在了2003年。


葱白一娱


网吧的前身是电脑房那时候还没有网络只能玩单机游戏最火的就是红色警戒1.2,三国群英传1.2,毁灭公爵,大富翁,cs,红警合毁灭公爵可以连区域网,那时候网费也便宜2块钱一小时,都是老板自己拿个小本记时间,我们通常都是1块钱,1块钱玩,因为人太多,老板不能及时喊你到时间了,每次都能多玩10分钟左右,然后在加半小时,2块钱可以玩1个半小时

😄






DNF跨6一个非洲脸


老板拿着笔拿着一个本子,看着墙上的表在那里记时间,如幽灵般拍拍你的肩膀,到点了,再加五毛,不能加了后面排队等了很久了。。不过还好那时候没有打团战没有排位这一说,玩的游戏也都是半条命,DOTA,跑跑卡丁车,劲舞团一系列,当然这是个黑网吧。后来网吧多了才有玩传奇的。一个网吧能放一个月随风奔跑自由是方向,追逐雷和闪电的力量。那个时候小混混儿也多。从门口堵着你,有几毛钱要你几毛钱。。。



刚改的名


1997年有了自己第一台电脑,但那时网络不普及,基本都是单机,学习逻辑,算法和编程。1998年开始去网吧上网,那时网吧很少,第一次走进的网吧是在一所大学门口附近,里面大约只有6台还是8台电脑,记得很清楚当时在那个网吧上网一小时6块,半小时3块钱,大部分时间去都是要排队,一次也就最多上一个小时。老板把当时人们常访问的网址打印在一张小纸片上然后塑封,像雅虎,搜狐,常青藤等等,那时候没有google,搜索引擎大部分用雅虎。可以说,这段时间打开了我对世界的认知,发现世界远比自己想象的宽广。

1999年,所生活的城市出现很多类似刚刚提到的这样的小型网吧,大多10几台电脑,网速很慢,但乐在其中,也给当时不爱去游戏厅的我打开了一扇友善的大门。那时也有了自己的电子邮箱和ICQ号,尝试和外国人交流。

即将跨入2000千禧年时,在网吧申请了自己第一个OICQ号(现已被盗),当时所使用的紫色狐狸头像一直用到现在。当时的一个乐趣就是在OICQ里随机找人聊天,有共同语言的就继续聊,有的发展成了笔友,从线上转到了线下书信联系,在线上没共同语言的就让他静静的躺在联系人列表里,或者删除。

2000年,城市里诞生了一些成规模的网吧,上百台电脑,上网价格也有所下降,普遍在一小时2块到3块。那时聊天室和论坛很火爆,各种主题聊天室,还有同城聊天室,给不愿意在现实生活中表达自己的我,构建了一个虚拟世界的天堂。当时OICQ、Foxmail、Winamp、RealPlayer、Netants、Odigo、东方快车等是常用软件。

同时在2000年,家里开始了拨号上网,56k猫,下载速率7-10k每秒,下载一首4-5M的mp3歌曲大约需要20分钟,那时候的Netants断点续传功能帮了很大的忙,不用害怕网络突然中断,正在下载的东西得重头下载,至今我的歌曲库中还保留着当时下载的一些歌曲。163,169,167这几个接入端口,除了要交电话费还要交网络使用费,算下来费用还是很高的,所以依旧喜欢去网吧。

2001年,天极网BBS论坛(2000年前叫电脑报网站域名是cpcw,后来改名叫天极yesky,BBS已经不复存在)是我最常去的地方,常混迹于“菜鸟之家”板块,来回来去跟里面有相同爱好的人也熟知了起来。在没有360之前,坛子里网名为“猪八戒”的大神自己开发出的“净坛使者”软件,成为很长一段时间里给自己和别人处理电脑故障的灵丹妙药。

自己不是一个爱玩游戏的人,当时的网吧很大一部分人是玩游戏,自己玩过的游戏也就那么几款,仙剑98版、极品飞车2和3,暗黑2,基本也就这些,在网吧里玩的游戏更是寥寥,同时期CS比较盛行,但个人觉得那不是我的菜。在网吧听着循环播放的林忆莲“至少还有你”、羽泉“彩虹”、迪克牛仔“三万英尺”等等诸如此类的歌曲,闻着网吧特有的烟味夹杂着人和电子设备的气味,在别人玩游戏的时候,成为网吧里为数不多看网页的人。

2002年,网吧的速度相比家里的56K猫,已经快了很多,所以经常带着一块台式机硬盘,去网吧拷电影拷歌曲拷软件,当然,那时候USB接口并不普及,你得说服网管打开一台机子的机箱从IDE接口拷文件。

2003年,第一次在网吧包夜机,通宵的时候对于不玩游戏的我总觉得时间很长,大部分的时间在聊天,看网页,看电影,到后半夜很无聊又不想睡觉,觉得睡觉会比较浪费钱。那个年代网吧的价格已经低了很多,很多都是1块2块一个小时,包夜更便宜。后来上夜机又喜欢在google earth里神游,足不出户踏遍全球,这也让我对全球很多国家之前产生的认知误解进行修正。

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己电脑的网速越来越快,从56k升级到512k,再升级到1M,2M到现在的300M,网吧这两个字越走越远,已经不记得之前最后一次去网吧是什么时候。只知道前阵子因为自己电脑故障需要给别人传文件去了网吧,结果连电脑的电源开关都没找到。


云月天


以前有种网游,叫文字江湖,了解下!各类版本但是没有画面的?纯挂机,纯打字


活闹鬼么


上网最多的时候还是大学,每个周末网吧必排队,而且那个时候很多用的都是外用音响,登录Qq就会有滴滴的声音,发信息也是,整个网吧时不时传出Qq交流那个类似咳嗽的声音。

游戏嘛,砍传奇的最多,那个时候风靡一时的游戏,也是我唯一几天几晚不睡的游戏,玩传奇的正是一个寝室,一个班,一个系,还有一款就是CS,半条命。那也是影响我们很深的。

网吧也不如现在的高大上,基本都是装乱差,但依旧乐此不彼,爱上动漫和美剧也是那个时候,追火影,死神,海贼王,幽游白书,棋魂,灌篮高手等等,追美剧越狱、迷失等等。

当然,很多人已经开始成双成对,好一点的网吧有卡座包厢,那是最爽的啦……

网吧,承载着你的记忆吗?


职道南来


这问题回答的不少

我印象的网吧

都是一群练打字的

qq那时功能还很单一

能和别人打字聊天都会很兴奋

大家还停留在window自带的游戏纸牌、桌上弹球阶段

还有包宿的,凌晨臭脚丫子加泡面,烟雾缭绕,熏死你

这边红警,那边CS,前边魔兽,后边传奇

玩啥的都有

时长还有杀马特家族,葬爱家族人士穿梭

怀念我们的青春啊


1壶烈酒


一阳指就是在网吧学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