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为什么要安排刘安杀妻招待刘备的情节?

第一军情


站在不同的时代来看这个情节,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

在罗贯中那个时代,刘安杀妻这个细节,无非是要表明刘皇叔深得人心,即便落难之时一个普通百姓也愿意杀掉自己妻子来招待他,真是一个仁义无双的刘皇叔。


然而,站在现代的角度来分析,刘安杀妻实在是一个细思极恐的情节。

刘安为什么要杀妻?因为刘安家里穷,没有什么好东西来招待刘皇叔,但是又不能让刘皇叔跟着自己吃野菜,所以要杀掉自己妻子来招待刘皇叔。

所以问题就来了。

第一个问题,刘安自己都要吃野菜,凭什么刘备来了就不能吃野菜?

第二个问题,刘安想要好好招待刘备,那你割自己肉不就完了,为什么杀掉妻子?

最直观的一点,体现了女性地位的低下,说杀了就杀了,不但没有人来指责,反而大家还夸赞他。这说明在当时人的意识中,女性是完全没有人权的存在。杀了一个,还可以换下一个嘛!

刘安自己吃野菜,要用妻子的肉来招待刘备,真的是因为刘备仁义无双吗?也许未必!刘安这么费劲心思的讨好刘备,难道不是为了日后的荣华富贵?

我们再细细往下面追究,刘备吃完刘安妻子的肉,在离开时发现尸体,然后大哭了一场,在自己投靠曹操时把这件事告诉了曹操,也就仅此而已。倒是曹操,给刘安送了一波钱。由此可见,刘备这心,也是狠的不行,哭完之后,也就是作个秀,啥表示也没有,曹操都知道送点钱。



《三国演义》中刘备作秀这样的情节多了去了,刘备在逃命的时候抛妻弃子,赵云好不容易把阿斗给救回来了,刘备毫不犹豫的丢地上了。虎毒尚且不食子,刘备摔儿子的行为,颇有当年刘邦逃命时把自己儿女踹下车的风范。

刘备能建立蜀汉不是偶然,因为他会作秀,心又够狠!


胡史乱翔


在男权盛行的古代,女性只是男人的附属品,随时可以牺牲。举个例子,在三国演义中,讲述了刘安杀妻招待刘备的故事,用来衬托刘备的仁义。当时刘备被吕布打的到处逃跑,逃了一夜之后,刘备饥肠辘辘,结果遇到了农民刘安。刘安一听刘备自报家门,十分热情。可苦于家中只有野菜野汤,他一狠心一咬牙,就将自己的妻子给杀了,还从妻子手臂上割下肉来,做成肉汤,招待刘备。

刘备吃饱喝足后就问刘安,这是什么肉,刘安回答说,这是狼肉。结果刘备走的时候发现院子墙角放着一具女尸,恍然大悟,他泪流满面的对刘安说,以后我会报答你这恩情。刘备走后,刘安母亲叫媳妇儿煮饭,结果刘安一不做二不休,认为自己妻子的尸体放着也是浪费,于是也炖了一锅汤端给母亲吃,母亲很奇怪就问刘安,咱家断粮多日了,哪来的肉吃。刘安就实话实话了,结果刘母听了之后大怒,刘安连忙解释说,反正她已经很瘦了,迟早要饿死,不如用来招待这种贵客,而且刘皇叔仁义,肯定不会忘记我的恩情。刘母听了之后,只好作罢。

后来刘备半路遇到曹操,曹操听了刘备说完此事,二话不说就命人准备了一百两黄金送给了刘安。可见在刘备和曹操眼里,女人就是一种商品,可以随后用来做交易,就连刘母也只得默认现实。由此可见,在罗贯中的眼里,古代女人是男人为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的一种工具,随时都能牺牲。


第一军情


每逢战乱或者灾荒,吃人这两个字就经常出现于史籍之中,而动乱的三国时期吃人现象更是屡见不鲜。不过在《三国演义》中,吃人这个词语几乎是看不见的,可刘备却是罗贯中唯一一个点名吃过人肉的人。罗贯中为何要这样安排,这样写难道符合刘备仁义的形象么?

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在封建礼教的视野下,刘备这样做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首先,“刘安杀妻”的原型应该是介子推“割股奉君”,罗贯中把刘备比作晋文公来写。

晋文公重耳为躲避政治迫害出逃国外,在途径卫国时粮食被人偷走,晋文公饿的几乎昏死过去。晋文公身边的忠臣介子推为了救他一命,便把自己大腿上的肉割下来和野菜煮在一起让他吃,晋文公得以饱餐一顿。当晋文公得知真相后嚎啕大哭,许诺介子推他若能成为晋国国君,必将好好报答这份恩情。

“刘安杀妻”故事是这样的:徐州被吕布偷袭后,刘备只身逃亡山野,途中断粮,夜晚留宿在猎户刘安家中。刘安想款待刘备,但黑灯瞎火的一时也打不到猎物,就把自己的妻子杀死,割下手臂上的肉让刘备吃。刘备起初有点怀疑,刘安说这是狼肉,刘备便大快朵颐起来。第二天一早,刘备见后厨躺着一个死去的妇人,手臂上的肉没了,方知昨夜吃的是人肉,不禁伤感泪流。后来让孙乾给了刘安一百两金子作为报答。

大家看看这两个故事像不像?晋文公出逃晋国,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吃了介子推大腿上的肉;刘备出逃徐州,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吃了刘安妻子手臂上的肉。双方在得知真相后都为之落泪,要报答二人。

所以罗贯中分明就是把刘备比作晋文公来写,这人肉吃了就吃了,在主观上丝毫没有贬低刘备的意思。那么罗贯中是否在贬低杀妻的刘安呢?

其次,封建礼教下的女性没有丝毫地位,只是男性的附属品,所以在危急时刻牺牲女性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刘安杀妻合情合理。

既然罗贯中把刘备比作晋文公,那么一定也把刘安比作介子推。在古人看来,刘安杀妻这种行为是值得肯定的,起码在道德上是不受批判的,这就体现出封建礼教下的女性没有丝毫地位可言。

所以春秋时期的大将吴起,为了取得鲁国的信任,毫不犹豫地把齐国的妻子杀掉。

刘备为了保命,多次抛下妻女不闻不问,甚至说出“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这样的话来,因为在刘备看来,女人和衣服同是身外之物,扔了就扔了,无所谓。

臧洪和袁绍交战,坚守东武阳一年之久,在城中粮草殆尽的时候,臧洪把自己的妻妾杀掉,分食给城内众人,借以维持城内守军的士气。后来唐朝张巡坚守睢阳,用的就是臧洪这一手段。

像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那么在罗贯中看来,刘安杀妻就是合情合理了。

可见在封建礼教的视野下,女性就是附属品,是工具,可以在危急时刻将其抛弃牺牲。所以罗贯中安排刘安杀妻的情节,在主观上没有贬低刘备的意思,反而是为了拔高他的形象。不过这种观念在现代社会是应该被批判和唾弃的。


石头说历史


刘安这个人啊,可以说是相当之心机婊!为什么这么说呢?刘安通过用自己老婆的肉招待刘备,都得到了多少好处各位知道吗?

  1.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终于有借口换老婆了。

  2. 在刘备心中留下了极好的印象,此谓升迁之终南捷径也。

  3. 获得了曹操的赏赐。

  4. 刘安拿着曹操的赏赐做了什么呢?换了一个新媳妇。


  5. 拿着剩余的经费,发明了豆腐,流传千古。(此条划去)

看到没?一石五鸟!刘安只不过用自己嫌弃的老婆,换取了这么多利己的事情,这波亏吗?岂止是不亏,简直就是赚翻了!

古代有割肉饲鹰、割股敬主,毫无疑问,这些名士都是通过割自己的肉,来成全自己的忠义或大义。刘安不可谓不鸡贼,既然他想在刘备面前表现自己,为什么不在自己大腿上剌一刀呢?

因为刘安深知刘备的为人,如果真的在自己腿上剌一刀,估计就嗝屁了。

刘备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我们可以通过两件事来看一下:

  • 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安可续?

  • 刘备与吕布的徐州之战里,他曾经吏士大小自相啖食

刘备就是一个典型的大男子主义,为了自己的事业,他可以抛家弃子!倘若刘备逃亡过程中带着媳妇,那也是当做干粮带在身边的。糜夫人是怎么死的?幼小的阿斗是怎么被摔的?

虽然有人说这是刘备在作秀,可是从徐州之战的表现来看,刘备就是在本性出演。

尽管刘安又穷又挫,可能够在乱世立身,也是有两把刷子的,要不然怎么会发明豆腐?他一眼就看出了刘备当时的窘境:

饿红了眼

当时的刘安只有两条路可以选,一是拿出吃的,二是被刘备吃掉。穷困潦倒的刘安,拿什么给刘备吃呢?开玩笑嘛!家里出了老婆身上还有点儿肉,就剩下自己了。

摆在刘安面前的是个艰难的抉择:要么在自己屁股上割块儿肉,要么在妻子身上割块儿肉。不管选择哪一条,都有机会保住性命,却也很容易暴露自己的想法。刘备作为枭雄,是不会让别人看穿自己的。

万难之下,刘安只好选择了自己的结发妻子,并将她杀掉。刘备在吃肉的时候,已经知道自己吃的是什么了,可是他不能说。他不仅要填饱肚子,还维护自己仁义的形象!

换一种思路,如果刘安以自己的死,保住妻子的性命,结果会如何呢?刘备肯定会讲他妻子杀掉,因为在刘备看来,女人不过是一件衣服,随时可弃!而这个女人为了活命,竟然连夫君都敢杀,其心可诛其人必死。

不过有一点大家不知道注意了没?刘安家里并没有小孩儿,孩子都在哪里?细思极恐啊!


祗树


刘安杀妻这是真实的故事,当年刘备失败后与兄弟失散,刚打过仗,那时候粮食都被征收充当粮草,百姓饿死的也不少,刘备当时来到一户人家,这个刘安一听说是刘备,打算好好的招待他,毕竟都姓刘。可是他发现家里连菜都没有,于是把妻子骗到厨房,一刀砍死,砍掉一条手臂为刘备做红烧肉吃,刘备当时感觉还不错,就问是什么肉,刘安说这是昨天在山里打猎打的狼肉。刘备也没吃出来是人肉毕竟以前没吃过,刘备走的时候看到厨房血淋淋的才问刘安怎么回事?刘安这才道出了实情,刘备当时非常感动,想让刘安跟他一起走,奈何他家里还有一个老母,刘备说日后定当相报,后来刘备投靠了曹操,把这事告诉了曹操,曹操派人给送去了100两银子。



没钱要搬砖


这一事件出自《三国演义》,是罗贯中所杜撰的,历史上并没有其事。

杜撰刘安杀妻子,其目的是表现刘备的爱民之心

那么,罗贯中为什么要杜撰这一情节呢?

其实,是为了表现刘备的仁德之心。

这一情节出自《三国演义》第十九回,话说刘备被吕布打败之后,单枪匹马逃难,跑到一个村子中求食物。

一个名叫刘安的猎户,听说是“刘皇叔”到此,就像好酒好肉的招待,但是,刘备来的时候,正是半夜,刘安没有办法外出打猎。

于是,刘安杀掉了自己的妻子,并割掉了手臂上的肉。刘备问这是什么肉,刘安说这是狼肉。结果,天快亮的时候,刘备在厨房里看到死去的刘安之妻,大为惊异,

“玄德不胜伤感,洒泪上马”。

由此,就可以看出刘备爱民之心。

曹操后来还赐给刘安金百两,与刘备的品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后面在同一段,罗贯中还加了一个情节,引出了曹操,其目的就是将曹操与刘备做一个对比。刘备出得村来,正撞见曹操。刘备将此事说与曹操,“操亦为之下泪。又说刘安杀妻为食之事,操乃令孙乾以金百两往赐之”

由此,就可以看出两位枭雄的反应。刘备是“不胜伤感”,痛惜人命。而曹操却是“下泪”,为刘安的这一行为而感动。

很明显,曹操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凡是能帮我成就大业的人,不管他使用什么手段,多么伤天害理,我都感激他。

其实,还有一个相似的情节也可以反应这一点,那就是曹操杀吕伯奢。话说曹操刺杀董卓失败之后,自己打算跑回乡里,起兵反董卓,路上正好遇到陈宫。路过自己好友吕伯奢家,吕伯奢外出为曹操购买酒肉,很长时间没有回来。

曹操害怕他去报官,于是杀掉了吕伯奢全家,并在路上杀掉了买酒肉回来的吕伯奢本人。陈宫问他为何这样做,曹操说出了那句名言:“宁可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陈宫一气之下离开了曹操,投奔吕布。白门楼吕布战败之后,曹操曾劝降陈宫,或许就是因为这件事,陈宫没有投降,而是慷慨赴死。

刘安杀妻虽杜撰,但在正史上有影子。古时候,杀妻子屡见不鲜

刘安杀妻这段事既然是杜撰的,那么它是否又历史上某件事的影子呢?

根据《三国志·先主传》的记载,刘备被袁术打败之后,“饥饿困蹙,吏士大小自相啖食,穷饿侵逼,欲还小沛。”这里面“吏士大小自相啖食”,应该就是罗贯中杜撰的基础。

在古代,女性地位非常卑微,历朝历代,都有杀掉妻子的事情发生。比如,同时代,有一个名叫臧洪的将军,根据《后汉书》的记载,他被袁绍围困,城中断粮。于是,他杀掉了自己的爱妾,让士兵吃其肉,士兵都感其恩德。

我甚至觉得,这一情节或许就是罗贯中受到这段记载的影响。

那个时代,女性就如刘备所说,如同衣服,随时可以弃。我们由此看到,历史上残忍的一面。


兮兮说事儿


刘安杀妻的故事出自《三国演义》,虽不是正史,倒也基本符合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当时刘备落难,与关、长及妻儿老小失散,连挥刀自尽的心思都有。结果,他路上遇到一同惨败的孙乾,两人便商量着许都投奔曹操。

败军之将身无分文,途中干粮吃尽,刘备、孙乾直饿得两眼冒金星。不过,他们在深山老林中遇到了猎户刘安。刘安得知贵人到来,便去打猎来招待他们。结果,人穷山也穷,忙活了半天,什么也没找到。

刘安无奈之下,将自己的妻子杀死,把她胳膊上的肉割下,煮熟了招待刘备、孙乾,并告诉他们是狼肉。两人吃饱喝足以后,第二天准备继续赶路。结果,刘备见到了厨房里的一具女尸,这才明白,原来刘安是杀了妻子来招待自己。

得知此事后,刘备并未责怪,而是连忙道谢,并想带刘安一同去投奔曹操。刘备的意思很清楚,就是要报恩。说得通俗点,刘备就是告诉刘安,兄弟你够意思,大哥认下你这个兄弟了,以后跟哥混!

不过,刘安虽然能杀妻待客,却惦念家中老母,不忍离去。就这样,刘备和孙乾离开,并下定决心伺机报答刘安。等见到曹操后,将此事如实相告,随后曹操命人找到刘安,赐给了他一百两黄金。

如今读起这段故事,不仅脊背发凉。夫妻两人尽管贫贱,但毕竟也是在同一屋檐下朝夕相处的,又怎么能下得去手呢?而且刘安不仅招待刘备、孙乾,自己和老母也一并食用。难道人命在他们眼里就这么不堪么?

再对照来看,刘安也并非不忠不孝之人。当刘备主动提出带刘安去投奔曹操时,他还惦念着自己的老母亲,显然是懂得“父母在,不远游”的道理。只是,这种孝义似乎又与他先前的残忍相矛盾。

然而,一旦我们将目光放到那个年代便会发现,其实社会动荡之时,人命早已贱如草芥。在男尊女卑的社会中,女性更是会首当其冲。不过,在传统观念中,忠孝仁义却始终是社会倡导的主流思想,所以刘安对自己的母亲极为孝敬,对刘备等人也着实慷慨。

刘安杀妻之后,又得到了曹操的恩裳,反而没有收到法律的责难。这又反映出东汉末年社会已经十分黑暗,在这个乱世中,不仅有盗匪杀人越货,更有同室操戈。所以说,刘安杀妻的情节,正是《演过演义》主旨的体现!


夕阳下的晚枫


答 | 江隐龙

放到今天,算得上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败笔了,但在当时不是。刘安杀妻是一则虚构的故事,而且刘备生平中也不存在此事的历史原型,与之类似的大概要数春秋时期介子推的“割股奉君”。不过介子推割的是自己大腿上的肉,刘安割的是老婆的肉,细揣摩二人心思,高下也就不需要多说了。

《三国演义》中安排刘安杀妻,无非是为了凸显刘备之得人心。这一段出现在三十七回“吕布败走下邳城”一节,正是刘备落魄的时候。相比于曹操、吕布这等不得人心的枭雄,刘备在逃难时还有人杀妻侍奉,那实在是与曹吕二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们现在看这段情节,可能比易牙烹子还残酷阴森,但在三国故事的语境下倒也未必——文学中的三国中人(这里还不谈历史)就是这般视妻子如衣物的。

刘备自己也是如此,观其一生,未见刘备对他的妻子们有多少感情,其薄情之处倒时常表现出来。刘备攻袁术时被吕布占了徐州,甘夫人被困,刘备立马娶了糜夫人。这是《三国志》的记载,在《三国演义》中,被吕布控制的是甘、糜二位夫人,张飞因为没保护好嫂子羞愤地想自杀,刘备又是一句“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安可续?”在古人心中,这也未必是薄情寡义,而是英雄气概的表现。女性在男权社会中处于附庸地位,贵如孙夫人也不过是孙权意图控制刘备的一枚棋子,更何况刘安之妻了。

曹操攻吕布,关羽(当时关羽在曹操帐下)看上了吕布部将秦宜禄之妻杜夫人,就要求城破后将杜夫人赏给他——他根本没有考虑秦宜禄会不会战死、会不会投降。如果秦宜禄投降与关羽同朝为官,关羽会不会尴尬?事后秦宜禄果然降了曹操,但关羽没有机会尴尬了,因为杜夫人被曹操抢去了,秦宜禄也没有什么脾气。说到底,妻子在他们心中也只是一个物件,能尽其用便可。既然如此,用来烘托刘备的民心,那也再好不过了。


隐语


在古代社会,即便是儒家正统理念。女性的社会地位也是极低的。低到不可想象的地步。不说夫为妻纲这种事情了。也不说刘备名言“老婆如衣服,兄弟如手足”了。更多时候,女性只是与“物”而非“人”。首先女人是可以作为婢女来买卖的。这事到了近代都还有。



在古代战乱灾年的时候,地位低下的女人通常会被作为食物吃掉。当然女人什么时候能熬出头,有人身安全呢?那么你首先要投胎到有社会地位的世家大户人家,还必须是嫡母所生。并且在到你出嫁年纪时尚未家道中落,那么作为该大户的千金小姐。你父母会把你作为政治博弈的资本,许配给某门当户对的世家大户家的公子。然后你运气还要好到你生了在这个家族中有继承权的儿子,最好是嫡长子。你的夫家没有受到任何政治影响,家景持续旺盛。还要熬到你老公死了,你儿子继承祖业,并且持续兴旺发达。那样你才算熬出头,就像《红楼梦》里的贾母。

当然通常历史上富不过三代,能够真正熬出头的女人少之又少。那么作为一个没有任何社会地位的穷人刘安的老婆,在灾年的时候,她被吃掉的几率是非常大的。

并且当刘安知道刘备是皇叔的时候,那自己的老婆基本上就是必死的。在刘安的眼里,刘备那是皇亲国戚,他们生来就应该锦衣玉食,他能够在我家借宿,那是我的无限荣光。和皇亲国戚攀上关系,那自己荣华富贵、光宗耀祖也是指日可待。所以一定要伺候巴结好刘备。那么刘备总不能跟自己一样吃糠咽菜吧?那必须食有肉。家中肉是没有的,但是家中有三人,自己,老娘,老婆。杀自己,刘安绝对不会干。杀老娘违反孝道,不能干。杀老婆,这个可以,没有到的压力。

刘安杀老婆,在中国古代是有传统的。我们都知道厨师的祖师爷易牙先生,杀了自己的儿子来敬献齐桓公。放到现在,易牙这种人得不但要受到道德的批判还要接受法律的严惩。但在古时候,我们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可不是批判地看待易牙。而是站在一个极为欣赏极为颂扬的角度来对待易牙的。而齐桓公也是对易牙大加赏赐与宠幸。



所以即便是《三国演义》也是把这个当做一个刘备的道德亮点加以放大的。刘备落魄的时候,刘安杀妻给刘备填肚子。刘备一站稳脚跟,立马跟曹操提出了赏赐刘安。我不太懂所谓忠君典范的要求,但个人觉得这种事情即便在罗贯中的眼里属于可容忍,也不应该值得去宣扬吧?

其实这类事情在古代实在太多太多。荆轲说弹琴的姑娘手好看,燕太子丹就把姑娘的手砍了放在盘子里送给荆轲。这个弹琴的姑娘这命是有多苦;张巡守睢阳,城里无粮,杀爱妾以作军粮,战士奋勇。这个张巡的爱妾命是有多苦;珍妃贵为光绪的皇贵妃,关键两人关系很好,有爱情的味道,可是慈禧都没很光绪打个招呼,直接就把珍妃摁井里去了。贵为皇贵妃哎,命是一样一样的苦啊!

所以看了现在很多穿越剧,特别是些女孩子总是幻想穿越到某某朝代,还咋咋呼呼的,还赢得爱情。我只能说但愿你穿越的时候,小心脚底下,千万别穿越成刘安的老婆!


炒米视角


刘备及其所部是吃过人肉的,三国志先主传之中就写下了刘备所部在广陵的时候因为粮草不足,吏士大小自相啖食。但是三国演义之中,刘备是一个正面的形象,所以作者安排了刘备在不知情的情况之下吃人肉这个情节,并且在知晓自己吃的是人肉之后嚎啕大哭,在事后还报答了刘安。

刘备为逃吕布的追捕跑到了深山野地,遇到了穷得叮当响的刘安,借住在他家中。刘安上山打猎空手而归,面对刘备这样的皇亲国戚陷入了难题。他这样的穷人家每天吃野菜啃树皮就算了,怎么能让贵客也吃这样的东西呢?而且他穷苦了大半辈子,好不容易遇到了可以飞黄腾达的机会,无论如何都不能就此放弃。

刘安一家只有他、老母亲和他的妻子。刘安左右斟酌,杀自己不行,自己以后是要享福的。杀自己的老母亲不行,这样不孝。看来只有杀自己的老婆了。可怜刘安的妻子,莫名成为了刘备的桌上餐。刘备吃着刘安老婆手臂上的肉,还觉得十分鲜美,不似平时吃得猪肉羊肉,便问刘安,这是什么肉。刘安忙解释这是狼肉,是他猎回来的。刘备舒心吃了一顿饱饭,也未作他想。

岂料临行之前,刘备还是看到了被刘安掩藏好的女尸。刘备方才意识到自己吃的原来是人肉,悔恨得嚎啕大哭。但是对于刘安杀妻割肉的做法,刘备并没有责备,而且还十分感激他。后来刘备找到曹操之后将这件事情告诉了曹操,曹操二话不说,派人赏了刘安一大笔钱。

刘安杀了自己的老婆,但是觉得自己老婆是为皇家而死,为自己的未来而死,觉得她死得值。刘备吃了人肉,第一反应却是刘安深明大义,他亏欠刘安太多,以后一定要报答。如此可见,在当时的社会,女子基本上就是家中猪羊的地位。

三国志之中还有一处吃妻妾的片段,臧洪和所部为袁绍包围之时,臧洪也是杀了小妾和众士兵分着吃。在曹操攻打吕布的时候,关羽看上了秦宜禄的杜夫人,在还没有战败吕布之时就要求将杜夫人赏给他。秦宜禄后来降给了曹操,杜夫人也被曹操收了去,关羽也无所谓。所以对于这些人来说,妻妾就是物品而已。

更何况刘备自己也不是什么好人,每次逃跑都不会带老婆,对他来说,女人也就是一件可有可无的附属品。所以吃了刘安老婆的肉,他只是觉得对不起刘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