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衡中不死,吃人不止”,你怎么看?

乐活光阴


“衡中不死,吃人不止”,这是对衡水中学模式的强力批判。这种批判,自从衡水中学模式大放异彩之后,就一直没有停止过。

质疑“衡中模式”,主要是因为它的精髓是以严格的准军事化方式管理学生,以制度的外力逼着学生必须跑,不给学生自己丝毫自主学习的空间,虽然培养了大批可以在高考场上叱咤纵横的应试尖子生,但以应试的大棒压抑学生天性,培养出来的人并不一定是综合素质很好的人才,而仅仅是考试机器而已。

就事论事来说,这种质疑是有道理的。高考这种应试教育本身就有这样的弊端,而衡水中学则把这种弊端放大了,把应试教育几乎做到了极致,遭到质疑,实属正常。

然而,这种问题不止衡水中学一家有,其他著名中学,乃至全国各地的重点中学,几乎都有这样的问题,只是程度有所差异而已。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衡水中学这样地处小地方的中学,除了进一步挖掘自己适应应试教育的能力的路子以寻求脱颖而出之外,并没有太多的选择空间。不但是学校,对于大多数高中学生及家长而言,除了努力让学生适应这种应试教育并在高考中获得较好成绩之外,也并没有太多的其他选择空间。多年来,一直如此。

所以,“衡中模式”应运而生。不但有衡中模式,还有毛坦厂中学模式,甚至还会有其他什么中学的模式。这些模式,说来说去,殊途同归,都是以强力的管理让学生能提高高考应试能力。而这种强化管理,其实全国各地普遍存在,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所以,把板子打在衡中一家身上,其实并不公平。在应试教育模式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的大前提下,是根本无法避免“衡中模式”的出现的。衡水中学在高考中的辉煌恰恰是应试教育本身的悲哀。是应试教育制度催生了“衡中模式”,也是这一制度导致衡量一所好中学的唯一标准就是能培养出一流的高考应试学生,这些中学唯一能让学生和家长趋之若鹜的就只是能考一所好大学这唯一标准。

唯有改变应试教育本身,才能真正让“衡中模式”失去吸引力,否则,无论怎样折腾,始终只会治标不治本。


风雨燕园之百二十载


做为前衡中学生的家长(2018己毕业),我觉的我有发言的资格。

衡中管理是比较严格,但绝不是没人性,在提高学习效率与保证学生休息时间的关系上,衡中作的比绝大多数学校做的更好。

说点实在的,我家孩子和我亲戚家的孩子中考时成绩都差不多,我们选择了衡中亲戚家孩子选择了本市的一所挺不错的学校(因为衡中收费比较高,那个学校基本上不用花钱)两个孩子一个是住校一个是走读,今年高考我们孩子考了650+亲戚孩子考了560+。事实证明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有多重要!(同时我也相信绝大多数家长教育孩子的水平远不如教师水平高)

孩子上大学后一样参加了两三个社团,同时也没丢下学习(好大学管的严,孩子也知道比自己优秀的人比自己还努力,自己没理由不努力。)认真学习也是一种习惯,是需要培养的!!!

再说一下衡中拉高分数线的问题。即使没有衡中,也会出现这个中学那个中学,家长会为孩子的教育去用脚投票。哪个县、市、地区、省没有顶尖中学?所有的孩都能去读吗?既然改变不了现行教育制度那就要去适应这个制度。不然你想上天吗?

现阶段真的不要提什么素质教育,那就普通学生的坑,巨大的坑。你认为如果文化学习比不过家庭条件好的学生,那些素质教育选项你就能比过人家?告诉你,更没戏。资金、人脉、圈子、见识及家长的言传身教,普通学生哪一样比的过人家?只会拉开更大的差距。

不要让高考这个目前唯一还算比较公平的突破玻璃天花板的制度倒下。大家真的认为如果让各大名校完全自定标准去招生,我们的孩子会比参加高考进入名校的机会更大吗?



碘盐9746478


我本身是衡中的,就我自己的感受说一下这个问题。看了大量留言,总结出衡中模式之所以受到质疑,主要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极其严格的军事化管理模式,二是掐尖式侵略式的招生模式。

首先说第一个问题,很多人认为这种管理模式压抑了天性,扼杀了兴趣,在他们看来,衡中的学生和家长是值得同情的。客观得说,衡中模式确实是将老师和学生的大部分精力都集中在学习上,而疏于文学、艺术、体育等方面,如果就这一点进行攻击,不能说没有一点道理。但是存在即合理,持这个观点的人(不包括别有用心者)可能并不了解河北教育的现状和家长的心理,除了通过努力学习考大学之外,并没有其他快捷有效的渠道能让孩子有一个光明的未来。暂不说家长有没有条件让孩子课下学习钢琴,书法,绘画等“素质”科目,就算有,高考的指挥棒下,学历的敲门砖下,谁又敢去赌这样的所谓的“素质教育”的含金量?所谓两害相权取其轻,在这种条件下,学生生存权优先于受教育权,先考上大学才是王道。对于仅仅因为同情孩子而质疑这一点的人,我想说,你们的好意并不适合衡水。

其次,再说掐尖模式,这个就更加质疑的没道理了。马太效应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与其说衡中霸占了优势资源,不如说优势资源选择了衡中。如果说衡中破坏了河北的教育生态,那是不是各地市一中、县一中破坏了各市各县的教育生态?除了教育领域,哪个领域不存在优势资源的强强联合?政府、银行和开发商炒房客的联合直接导致了房价的疯长,割了全国的底层老百姓的韭菜,比起这样的不公平,衡中掐尖导致的这点儿不公平还值得一提吗?如果有条件去好的学校,享受好的资源,谁又会为了公平放弃呢?世界上永远不会有绝对的公平。衡中的强势也是二十年来所有老师和学生不断努力的结果,其中的辛苦也是可想而知。因此,对于质疑这一点的,还是先提升自己吧,弱者永远没有讨要公平的权利。

话止于此,一家之言,欢迎指正。


好好学习84773


我现在对衡水的中学真的是深恶痛绝,仅仅是一个衡水中学吗,整个衡水地区的中学都被 套上了光环 衡水二中 衡水14 中,甚至衡水市 枣强县高中都 成了外地孩子趋之若鹜的 学校。我所在的 一个唐山县级市 今年中考 前250人 几乎都去了衡水读书。不可否认 衡水的 管理模式确实出成绩 可是 各个大学在河北的招生指标 是固定的 。

军事化管理 现在是河北高中的 普遍模式,都是学衡中 女生短发 必须露出耳朵 和眉毛,校园里不许跑步,不许穿紧腿裤,一个月放假一次……各种规定把孩子圈在框框里,我的孩子上高一 回家和我说的都是 :我又得了张白条 我同学又违纪了 我们班有集体违纪了,我同学回家反省了。我问她为什么不说说 学习的事 ,她说 没什么好说的,学校是学习的地方 不是军队 至于这样管理吗。

衡中 会继续存在 我只是发发牢骚罢了。


七里田间72860713


我家孩子在福建

学前学:语训,快板,葫芦丝

小学学:笛子,声乐,参加了福州市的少儿合唱团

中学:学小提琴,画画,去美国当义工

现在:在衡水复读

现在我想问问:

哪个学校的老师能天天早上5:40分到晚上10:00都在学校陪着孩子?

你们的孩子能为了学习一个星期只洗一次澡吗?

早上5:40分起床,6:00晨跑.5:50基本上都到操场,且人手一本书,大声晨读(争分夺秒),有多少人能做到?

再说素质教育,请问努力与付出,坚韧与拼搏,不也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吗?


LUKE的不惑


作为一个河北2018应届高考生,我感觉应该是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的。(我不是专业写手,就不找图了)

衡水何以优秀,都明白——生源好。所谓的衡水模式就是一群优秀的学生加一群激情的年轻老师。他们的老教师是不教课的,专门出题。

不可否认的是衡水确实给了一些寒门希望,但,在衡水真正的寒门又有几个呢?从招生模式来看,没几个,工薪居多。衡水全是优等生,那种看书能考学,教教上985的不计其数,是自己逼自己努力。

衡水透露出来的是一种别样的精英教育,虽然现在还有寒门在参与,以后可能就少了。当然社会的阶级固化是不可避免的,我所在的县城现在就是私立小学比较好一点,以后会是初中,再以后是高中。衡水破坏了河北的教育生态,再任其自由招生,恐怕精英教育会过早地到来,河北的经济发展不算很好,如何避免初高中私立的过早到来,要比关心衡水模式更有意义。

本人在本县上的高中(很一般的高中),现就读于新疆大学。


一个普遍读者


我的孩子今年参加了高考,分数643,他们班有两名学生,高三被学校送去衡中加强训练,我的孩子排名考试考了第三名。前两名去了衡中,当时我确实很羡慕,后来一个小女孩受不了紧张,年初又返回了本校,另一名考生今年高考678分。我问过孩子,如果他去了,能不能考得更好,孩子说,不一定,但是分数更高的可能性大一些。只要身体素质挺得住,肯定能提高。


黑山老妖141935790


强烈建议成立衡水省,或者变为计划单列市,将衡水从河北省剥离出去。

我不想罗列衡中以及衡二武邑等中学厉害到什么程度,因为这众人皆知。我只知道从衡中参加高考的学生600分还要参加补习,我只知道河北的孩子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像别的省高三的孩子一样学习了,他们没有白天黑夜的区别,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有人说,怎么没有?有了呀?是有了,但是他们星期天和节假日或许比上学时间还要忙。



就这样,从一年级开始,唯一的爱好就剩下了学习,直到高考。600分,这分要在其他省份,名校随便去,而在河北,上不了211,只能勉强上一本。

青少年是人的黄金时期,是丰富多彩的,然而,在河北,孩子们只剩下了苦逼的学习,到头来,又不能考上理想的大学。

衡中的军事化管理属于不正当竞争。虽然没有法律规定不允许学校实行军事化管理,但也没有法律支持这一做法。学校有学校的特点,军队有军队的特点。把军队的一套拿过来,让学生唯命是从,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在军事化管理的高压之下,学生变得只有听话和服从。



学校将应试教育玩到了极致,这与国家大力提倡的素质教育背道而驰。虽然有人出来反对,衡中的各种活动很多啊,体育课每周三节呀,别的学校体育课还不上啊!

但这丝毫掩盖不了衡中应试教育的本质。这种危害到底有多大?我就说一点,衡中的整个教学模式就是在揣摩出题人出什么题,判卷人怎么给分。学习本身的乐趣没有了。一篇很好的文章,你正准备兴致勃勃的读,然后有人给你从里面编出30道题去做,你还有兴致读吗?一碗红烧肉你正准备吃,一个人在你旁边唠叨一气糖尿病胆固醇之类的事,你还能津津有味的吃下去吗?

这都不算什么,我最担心的是,衡中出来的学生会不会养成揣摩领导心理的坏习惯,那样的话,其他地方毕业的孩子在职场上恐怕得多留点心眼了。

国家为什么不实行全国一套卷,全国统一招生录取,就是因为地区发展不平衡。而现在,在河北,衡水的教育已经甩了其他市县好几条街了,清华北大等名校基本垄断了,这种不平衡现象对河北省的其他市县来说非常不公平,所以国家应该出台一些政策进行平衡,尽快扭转这种不正常的状态。


爱河北人


衡中就像一个巨大的传销组织,把学生挟裹在其中,把每一分精力都投入到学习中,学生考试能力其他中学无法与之抗衡。这些学生上大学以后发展如何,有专门的研究和调查吗?


牧歌637


首先,衡中的模式,一是极其严格的军事化管理模式,二是掐尖式侵略式的招生模式。除非改变教育宗旨,取消选拔式考试,消除区域教育资源不平衡。否则,衡中就只不过是把这种选拔的应对方式做到极致,有什么可指责的。难道不要努力,别去参加选拔或在选拔中处于落选状态,这就是应该,就是正常?


其次,看看支持衡中的网友们对此事的看法:先看看作息时间表:

1 很多人说白了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天天拿所谓素质教育说事,具体啥叫素质教育她们还搞不明白,告诉你们吧,对于普通人来说,考不上大学啥都是扯淡!

2 支持,有本事把自己的教育水平提上去,别黑衡中,你不喜欢可以不去相对于;

3 现在的自主招生,衡中掐尖也还是相对公平的。

4 衡中本身没有错,它是最适应当前考试制度的。穷人家的孩子不这样将来就没机会了。

最后,看看不支持衡中的网友们的看法:

1 衡水压榨式学习不可取,培养不出有创新力的学生的,仅分数高些而已。他们在大学表现相对差。群里某985大学的学生也这么说的。普遍大学表现:会考试,用功,拔尖的少,优秀率低!

2 就是个怪圈,一群五谷不识,事故不通,手无缚鸡之力的课本书呆子,这就是精英的未来?脱离课本,什么都不会,这不是未来,是末日!

3 衡水中学是不招收农村学生的,可能是因为农村学生的基础比较薄弱吧!另外,经济条件差的学生也是不可能去衡水中学的,而且,衡水中学的教育模式就是学习机器,培养出来的学生高分低能的较多,根本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4 全国已经一多半的高中在实行衡中模式,衡中死了有什么用,千千万万个衡中站起来,教育考试制度不改革,衡中永生。

5 谈谈自己的体会:在孩子上高中时(河北的,不是在衡中上的),我也挺认可衡中的教学模式。但在孩子考入某985高校后的入学考试(很重要,涉及分专业,分重点班),学校规定本人与本省考生最高分的相对成绩作为入学考试成绩,我才体会到衡中只不过是对河北教育形成了一个剧场效应。结果学生学得很辛苦,可是再辛苦也只是在河北省内部竞争。现在几乎河北所有的中学都在学衡中,整个河北学生跟衡中学生都差不多。这些学生每天只能圈在学校里学习,无暇顾及其他爱好,到了大学综合素质方面与其他一些省市就会有一定差距。所以说衡中给河北考生带来只是高考成绩在全国方面的傲娇,但他无法提高重点高校在河北省的录取率。他束缚式教育对河北考生的伤害却是潜在的,长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