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荣是蒋介石的老师,为何蒋即将兵败前黄金荣坚决不去台湾?

任一禾


说起黄金荣大家都知道他是青帮的大头目,与杜月笙一样是流氓大亨。他也算是蒋介石的靠山。在1949年的时候,上海解放前期,蒋介石曾叫人带来口信,叫黄金荣逃亡香港或者台湾。杜月笙也曾经写信叫黄金荣前往香港共商大事。

但是黄金荣都拒绝了,但是黄金荣为什么拒绝逃离上海这个具体的原因他自己并没有说。当然这时候很多人就开始猜测了。关于黄金荣为何不逃,基本有四种说法。



说法一:黄金荣舍不得自己在上海的产业

黄金荣在上海有一个大的经济来源,就是他经营的“大世界”。

大世界是就上海最大的游乐园,每天可以接收游客2万人。在1948年的时候,黄金荣花了很多钱与沙逊洋行签订了大世界

游乐场租地 10 年合同。 合同中规定,10年间大世界的不能转让给任何人,如果真的有什么意外发生,那么大世界的所有权重新商议。所以黄金荣想如果自己离开上海的话,大世界就不在属于自己了。很有可能被共产党没收,所以他要留在上海。



说法二:黄金荣舍不得他的三件套

黄金荣的最喜欢做的三件事是吸大烟、搓麻将、泡澡堂。杜月笙曾经叫黄金荣去香港,黄金荣就问杜月笙,去香港还能吸大烟,吸大烟肯定会被抓。 你叫我到香港去找碰铜棋的搭子?到了香港还能天天泡澡堂?哪个澡堂会容纳我这样的八十多岁的老头子。

杜月笙被黄金荣问的哑口无言。

据说黄金荣家藏了很多大烟,足够他下半辈子了,所以很多人猜测黄金荣不离开上海很有可能与这三件套有关系。



说法三:怕自己死在逃亡的途中

当时的黄金荣已经八十多岁了,他不是怕死在香港,而是怕自己在逃亡的路上一病不起,一命呜呼。所以他想,宁愿自己死在上海也不愿意死在海上。而且黄金荣觉得自己这一辈子总是化险为夷。现在他一个八十多岁的老头子了,共产党总不好太为难他吧,他相信自己也应该可以化险为夷。



说法四:共产党的宽大政策

当时我党的政策是只要这些帮会大佬老老实实不和人民作对,那么政府就会宽大处理。在此之前,杨虎劝说过黄金荣只要跟着共产党走,一切都是没有问题的。黄金荣也在犹豫,因为按照他之前的经历来看,这些话应该都是场面话。但是此时此刻,章士钊夫人也带来了共产党的口信:“只要不和人民作对那么就可以宽大处理。”所以黄金荣最终还是觉得留下来。



不过,一开始的时候黄金荣的日子倒也没什么过得还算可以。但是到了1951年镇压反革命运动的时候,很多市民开始要求处决黄金荣,而且呼声非常大。上海市政府出面跟黄金荣说,我们的宽大政策依旧有效,但是现在处理你的呼声很多发,希望你可以写“悔过书”求得人民的原谅。所以后来黄金荣写了悔过书发表在上海《新闻报》、《文汇报》。后来人民又说不能让黄金荣光吃喝不干活。所以又安排他扫地,扫的就是他之前的产业大世界的门口大街。



这就是黄金荣为什么不逃离上海的四种猜测,各位观众你觉得哪种才是真的理由呢?发表你的看法。


非说不凡


黄金荣当时已经81岁,风烛残年,垂垂老矣,故土难离,去了台湾未必比留下更好。


黄金荣与杜月笙、张啸林并称上海滩“青帮三大亨”,他成名最早、资格最老、势力最大,就连年轻的蒋介石都曾拜在门下给他当徒弟。

1921年,蒋介石与人合伙在上海开办证券交易所,后来生意倒了,血本无归,还欠下巨额外债,债主派人武力催逼,蒋介石无权无势,无依无靠,只得来到法租界寻求黄金荣保护,代价是拜黄金荣为师,也就是给他当小弟。

5年后,咸鱼翻身的蒋介石以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身份回到上海,老谋深算的黄金荣不敢以“老师”自居,还特意将拜师帖送回蒋介石,但师生之谊还在。

解放前夕,有权有势之人纷纷外逃,就连杜月笙也携家带口跑到了香港,很多人奉劝黄金荣跟着蒋介石跑去台湾,但他却选择了留下,似乎不怕打击,其中原因有三点:

一是故土难离,乡情难断。

黄金荣生于苏州,在上海滩摸爬滚打、生活居住了将近60年,上海以外的地方都很少去,就像一棵枝繁叶茂、根系庞大的树木,深深扎根在这片土地上,让他离开生活一辈子的地方,就好像把一棵古树挪走,等于要他的命!

二是风烛残年,不经折腾。

黄金荣解放前夕已经81岁,黄土都埋到脖子了,俗话说“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无论跑到哪儿也没几年活头,所以黄金荣看的很开,与其客死异乡,还不如死在故土。

三是老奸巨猾,眼光犀利。

解放军曾做过黄金荣的工作,相比蒋介石的国民党,他更相信解放军,留在大陆比跑去台湾更安全。无独有偶的是,青帮三大亨中,除张啸林当了汉奸被击毙,杜月笙也没跟着蒋介石去台湾,可见他们对蒋介石并不信任。

解放后,黄金荣他虽然失去了往日风光,但也没有遭遇大规模的秋后算账,最大的惩罚就是象征性地扫扫大街,整体生活还算平静。1953年,黄金荣在上海黄公馆去世,终年85岁。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狄飞惊


“我已经是快进棺材的人,生在上海,长在上海,不想埋骨他乡,死在外地”。

1949年5月27日,人民解放军进入上海,当时留在上海的国民党大人物,民国金融界大佬和黑帮大佬人物面前都有两个选择是“走”还是“留”,孔家,宋家走了,杜月笙走了,此时的黄金荣内心也十分纠结,到底是走还是留,他选择了留下。

按理说,黄金荣是最应该走的那一个,他是蒋介石的师傅,国民党在上海这么多年,黄金荣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不去台湾去香港都是一个好选择,他的拜把子兄弟杜月笙都去了,不管怎么看,留在上海都是下策,可黄金荣留下来了。

黄金荣是一个上海人,他的一生和上海联系在一生,年轻时在上海打拼,终于坐上了青帮大佬的位置。抗日战争的时候,日本鬼子来到了上海,黄金荣受尽威胁也没有离开上海,装疯弄傻过了那么多年。好不容易等到光复,解放军又来到了上海,黄金荣当时已经是个老人,落叶归根是所有传统中国人共同的想法,黄金荣没有走正是如此,正是“七十老翁何所求”,这是其一。

其二,黄金荣其实相信人民政府不会难为他。解放军进入上海以后,黄金荣一直待在“黄公馆”,因为他相信解放军刚刚进入上海,需要稳定人心,他的存在对于就在上海的银行家,资本家还是有作用的。确实解放军刚进入上海的时候得到了指令“不要动这些人,观察一段时间”。

1951年上海人民政府长黄金荣宣传宽大政策,当年五月黄金荣便写下了《忏悔书》发表于《文汇报》和《新闻报》,名字叫做《黄金荣自白书》。认罪悔过的黄金荣还留下了那张著名的扫大街照片,1953年6月20日,黄金荣以86岁高龄在上海病逝,比起把兄弟杜月笙也算善终了。


历史十二郎


1868年出生的黄金荣,到1949年上海解放的时候,已过耄耋之年,本来也没有几年的活头,肯定不愿背井离乡。大是大非上,他没像张啸林一样投靠投日做汉奸、也没像杜月笙那样参与迫害共产党。再者,蒋介石到达台湾之后,局势未知。综合上述,留在大陆对黄金荣来说是个权衡之后的选择。反观另外两位大亨,就只能跑路了,张潇林彻底了沦为汉奸,即使活到解放,也没其他选择。而一生左右逢源的杜月笙,大概也没想到国民党会崩塌的这么快,虽然他也做过一些抗日救国、甚至帮助共产党的善举,但都不足以弥补四一二事变杀害汪寿华及工人武装力量的罪过。因此,他也只能选择跑路香港。

事实就是这么多变,有人煞费苦心经营、有人嘻哈人生,孰成孰敗?百年之后,都入黄土。但,善恶终有报,天道好轮回。不信抬头看,苍天饶过谁。




智千虑


黄金荣、张啸林、杜月笙被称为上海“三大亨”,而以黄金荣资历最老。

三人性格不同、出身不同,最终命运各异,但民国时期组成了上海滩实力最强、影响力最大的新式流氓帮集团。

建国后,80岁的上海青帮大佬黄金荣在上海扫大街,轰动一时,蒋介石把黄金荣、杜月笙比作一对夜壶,此比喻恰到好处。

世人谁能离开夜壶,但夜壶毕竟是污秽之物,岂能登大雅之堂。想当年黄金荣、杜月笙二大青帮大佬为蒋介石的上位立下汗马功劳,确实“功不可没”的黄金荣为何没有逃往香港、台湾,要说起这个事,不得不从一件事情说起。

1946年春,黄金荣的大弟子据说得到了已长了700多年的吉林野生人参,此奇物黄金荣没舍得自己享用,于是借花献佛给了蒋介石。

谁知送人参的人是暗杀大王王亚樵的旧日心腹赵九高,王亚樵因行刺蒋不成,已被蒋派戴笠暗杀。

赵九高一心想为恩师报仇,于是有此机会,焉能错过,便用注射器往人参当中注射了无色无味的剧毒药物。按理来说,蒋介石的人参多的是,但为了表示对黄的恩宠,便特意让医师陈云龙切制成参片,以备服用。

但这个医师在切的过程中发现有异样,便进行检验,发现该参竟含剧毒药剂,立即呈报蒋介石,蒋介石大怒,黄金荣为何要暗算我?立马让毛人凤严加监视,必要时可对黄采取“特别手段”。黄金荣得知后,又惊又怕,忐忑不安,便忙命人将赵九高五花大绑,押至南京,交蒋介石发落 。

这个赵九高也是讲义气,觉得改头换面到黄金荣门下后,黄待他不薄,便坦率的承认了此事与黄金荣无关,把事件的来龙去脉和盘托出。

误会虽然已经解决,但是蒋介石与黄金荣二人从此心生芥蒂,有了这么一段瓜葛,黄对此一直耿耿于怀。

所以老蒋兵败大陆时,黄金荣没有随之去台湾,也因为当时国民党在香港还有势力,也不敢贸然赴港。

历史传讯社,基于共享理念下的历史学人社区。我们团队立足于原创,书写历史,资鉴现实,努力建设为一个有情怀和质量的新传播媒体,欢迎大家点赞、评论与交流!

秦右史


黄金荣,与张啸林,杜月笙并称为上海滩青帮三大哼之一。作为三人之中年纪最大的一个,黄金荣发迹比张啸林和杜月笙要早,杜月笙都曾出自黄金荣门下。


而据说蒋介石曾拜在黄金荣门下,还递过帖子。不过黄金荣也算是识相,蒋介石发迹后,立马将帖子偷偷还给蒋介石。所以说黄金荣是蒋介石的老师并不对,按照江湖规矩应该叫师傅。

1949年上海解放前夕,有人劝黄金荣离开上海,前往香港。黄金荣拒绝了,说:“我已经是快进棺材的人了,我一生在上海,尸骨不想抛在外乡,死在外地。”



黄金荣一生,流氓出身,可以说作恶多端,双手沾满了人民的鲜血,十恶不赦也好,罪大恶极也罢,上海解放,反正他逃不脱。

以黄金荣的阅历,他不可能不知道这些,但他不走。1949年,黄金荣已经82岁了,就像黄金荣自己说的,已经是快进棺材的人了。


中国人讲究落叶归根,黄金荣自知自己是将死之人,又能再活几年?与其埋骨他乡,还不如留在上海,要杀要剐,反正一把老骨头!

再者,黄金荣的儿媳在上海解放前夕,将黄金荣一生的积蓄席卷一空,跑了。留给黄金荣的只剩下金荣大戏院之类的不动产。

所以在种种因素之下,黄金荣选择留在了上海。


胡史乱翔


黄金荣生于苏州,祖籍是浙江余杭,在旧上海时期和张啸林、杜月笙并称青帮“三大亨”。

(青帮三大亨剧照)

黄金荣5岁时随父迁往上海,及至稍长后,整日无所事事,混迹于上海滩,沉溺于赌博,干些偷鸡摸狗,坑蒙拐骗之事,惹得天怒人怨,百姓视其为“过街老鼠”。

16岁时,黄金荣的姐夫实在看不下去,强迫他在自己开设的画行里打杂。但好逸恶劳的黄金荣,吃不了苦头,也做不了裱画的精细活,于是重操旧业,又干起了鸡鸣狗盗的事。

在一个偶然的境况下,黄金荣靠老乡关系,混入了法租界巡捕房,从盗贼摇身一变成为捉贼之人。其后,黄金荣凭借自己精明的头脑和一些小把戏,取得了法国主子的信任,爬到了华人督察长的位置。

就这样,黄金荣从一个小混混漂白了自己的身份,成为了“白道”上的红人。但他欲壑难填,深知在上海滩混,如果没有黑道背景,迟早是混不下去的。

于是,黄金荣转而盯上了臭名昭著而又势力庞大的青帮,冒充自己是青帮“大”字辈张镜湖的徒弟,开帮收徒。

至此,黄金荣左手拿着巡捕房的手铐,右手握着青帮的黑枪,在上海滩呼风唤雨,得吃得喝。通过开赌馆、建青楼、办剧院、贩卖毒品,黄金荣的财富像滚雪球一样迅速累积,成为了上海滩势力最大的流氓头子。

(黄金荣旧照)

也就在此时,落魄的蒋中正也来到了上海,和当时上海商界小有名气的虞洽卿,合伙开了一家名为“恒泰号”的证券物品交易所。由于经营不善,交易所不但很快倒闭,还欠下了一屁股外债,被人追得东躲西藏。

蒋中正走投无路,央求虞洽卿指条生路。虞洽卿把蒋中正带到了黄金荣的面前,希望黄金荣能收下这个门徒。黄金荣知晓蒋中正革命党人的身份,也想为自己再找个靠山,就答应了虞洽卿。

蒋中正找了个所谓“黄道吉日”,递上写有“黄老夫子台前,受业门生蒋志清”(蒋中正当时的名字)的拜师帖,恭恭敬敬地投帖拜师,正式成为黄金荣2000多门徒之一。当然,讨债的人碍于黄金荣的面子,就此放过了蒋中正。

时间转眼来到了1949年,上海被我军顺利解放,杜月笙等大流氓望风而逃,藏匿于香港。已成强弩之末的蒋中正,被迫溃逃台湾。

黄金荣却出人意料地留在了上海。

那么,身为蒋中正的老师,黄金荣为什么没有随蒋中正出逃台湾呢?

一、黄金荣实在放不下他偌大的财产。

黄金荣在上海拥有最大的鸦片公司——三鑫公司,在他只手遮天的庇护下,三鑫公司不但垄断了上海的毒品贩卖,还开设了数十个烟馆。这种黑色毒品给黄金荣带来了巨额财富,他又用这些不义之财在上海滩狂购房产和地皮。

在黄金荣的鼎盛时期,他所拥有的房产连自己都数不过来。

黄金荣特爱听戏,于是他又开了很多家剧院,知名的剧院就有大世界、黄金大戏院、荣金大戏院等。

黄金荣的住所在龙门路均培里,是一座独幢三层洋楼,有几十个房间,除了他的一大家子外,保姆、保镖、厨子、司机、秘书、工匠等数十人都住在这里。

这些财产,大部分都是不动产,无法带走。因此,黄金荣就抱着要钱不要命的想法,赖在上海不走了。

(老年黄金荣旧照)

二、我党的宽大政策。

在上海即将解放时,我党曾派人召见过黄金荣,向他明确传达了对待这些旧上海大流氓的政策,只要他们改邪归正,配合政府改造,不再肆意妄为,给新生的人民政权添乱,我党就会善待他们,不会轻易动他。

三、黄金荣知道蒋中正败局已定。

在蒋中正败逃台湾后,虽然仍不死心,叫嚣着“反攻”大陆。但黄金荣明白,国民党终究不得民心,必将被历史所抛弃,跟着这样的反动势力,最终是无法善终的。

四、黄金荣年岁已高。

上海解放时,黄金荣已81岁,风烛残年,走路都要人搀扶,这样的年龄已不容他辗转流离,说不定还会魂断途中,死无葬身之地。

因此,他说:“我已经是快进棺材的人了,我一生在上海,尸骨不想抛在外乡,死在外地。”

不过,黄金荣晚年也尽力接受了政府的改造,不但在1951年写下了《黄金荣自白书》,向上海人民谢罪,还亲自在“大世界”剧院门前扫地,接受记着采访和拍照。

1953年6月,黄金荣在自己的洋楼里病逝,终年85岁。


张生全精彩历史




“我已经是快进棺材的人了,我一生在上海,尸骨不想抛在外乡,死在外地。”

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春风缓缓吹向上海,杜月笙曾劝黄金荣同去香港,黄金荣沉吟不语。此时,国民党蒋介石已经决定退守台湾,曾组织中华共进会为国民党效力的黄金荣,也许更好的选择是随蒋介石去台湾。但是,黄金荣最终却选择留在上海,这在当时不得不说很出乎人的意料,因为留在上海,便意味着他曾经犯下的罪行极可能会遭到清算。

黄金荣对此只是声音低沉地说:“我已经是快进棺材的人了,我一生在上海,尸骨不想抛在外乡,死在外地。”

黄金荣没有与杜月笙去香港,亦没有跟着国民党跑到台湾,真的仅仅是因为不想埋骨异乡吗?这方面的原因自然是有,但并不尽然,或者说这并不是最重要的原因。



黄金荣:首鼠两端的流氓。

黄金荣生于1868年的苏州,12岁时便随父亲到上海谋生,自此后始终生活在上海,上海对于黄金荣反倒更有故乡的味道。黄金荣背靠帝国主义势力,同时在发妻林桂生的帮助下,发展自己的帮会势力,最终成为上海青帮的头头,与张啸林、杜月笙并称“上海三大亨”。

当国民党势力逐渐伸到上海后,黄金荣为保证自己的权势和利益又急忙向国民党示忠,与张、杜携手组织中华共进会,同时配合国民党发动“清党”行动,我党称为“四·一二事变”。在这次事变中,黄张杜血腥屠杀镇压上海工人武装,杜月笙更是活埋上海工人领袖汪寿华,堪称罪不可恕。

黄麻皮这边傍着帝国主义势力,那边又捧着蒋介石的臭脚,可谓两头吃香,在上海即将解放的风声吹来的时候,黄麻皮则又将船舵使向了我党。这位麻皮金荣可真是个善于观风向的人物。



黄金荣:我是蒋介石在黑社会拜的老头子,我不敢去台湾。

我们可能想不到,鼎鼎有名的蒋校长竟然混过黑社会,而且还混得很糟糕,最后不得不向黄金荣投了门生贴,让黄金荣帮他摆平债主。蒋介石也真是无耻了,竟然借助黑恶势力为自己赖账。

当蒋介石再次出现在上海的时候,已经成为了国民党的掌舵者,手里握着北伐军。黄金荣紧张得直冒汗,这蒋介石会怎么对待自己呢?黄金荣什么也没敢说,只是悄悄将蒋介石的门生贴退还给蒋介石,蒋介石沉静的目光看着黄金荣,心想,这老小子还挺懂事。最终,蒋介石为了借黄金荣的手清理上海的共产党并巩固国民党在上海的势力,没有动黄金荣,反而任命他为国民政府少将参议、行政院参议。

蒋介石虽然没有对当年的门生事件说什么,但是那确实是蒋介石的污点,黄金荣对此始终耿耿于怀,甚至是惴惴难安,只好认认真真为国民党办事让蒋介石放心。自古以来,上位者为掩盖自己曾经的污点而杀人灭口的事可不少,当时蒋介石需要借助黄金荣稳定上海局势所以没有动他,可是去台湾以后呢?黄麻皮不敢冒这个险。



黄金荣:我是即将睡棺材的老头,心中尚存侥幸,我不想去香港。

为什么说黄金荣心中还存着侥幸呢?黄金荣留在上海最怕遭到清算的便是“四·一二事变”,但是我们知道,在抗战爆发以后,黄金荣没有选择投靠日本人,拒绝为日本人做事,在这点上黄金荣还是值得肯定的。黄金荣靠着帝国主义的支持发家,在上海打出了自己的“品牌影响力”,国民党到上海后要借助于他,那么共产党到上海后又会怎样?会不会也像国民党那样选择与他合作?谁执政不需要代理人?同时,黄金荣手里仍然掌控着黑帮势力,他相信共产党为了维护上海秩序,亦不会轻易对他动手。这便是黄金荣当时存有的侥幸心理。

此外,在抗战取得胜利以后,黄金荣立即复出,继续发展自己的事业,维持自己在上海的影响力,这说明什么?说明黄金荣还不服老,利益心过重。如果他跟着杜月笙去香港,便意味着他要放弃在上海的所有,但是黄金荣舍不得上海的富贵和地位,所以他不想去香港。



黄金荣:繁华落幕后的“扫街人”。

黄金荣不敢去台湾,又不想去香港,所以他只能选择留在上海,期待自己的侥幸会成为现实。

事实上,黄金荣的侥幸心理还是有道理的。我党进入上海后,确实没有急着动黄金荣,即使当时要求处理黄金荣的呼声很高,但是为了保证上海社会秩序的稳定,刘少奇同志建议对黄金荣“观察一段时期再说”。当时的情况是双方互相观察,我党在观察黄金荣,黄金荣也在观察我党的政策。当黄金荣看情局势后,什么也不敢说,什么也不敢做,只是叹了口气,然后在家安安静静地等着。

当时我党对他提出警告,要求他老老实实在家待着,服从安排,不许生事,严格约束自己手下的门徒,不许破坏上海社会秩序。这时的黄金荣又松了口气,因为他终于确定自己不会死了。同时,上海政府还要求黄金荣公开登报发表悔过书,向人民认罪和悔过,即《黄金荣自白书》。黄金荣在悔过书中表示:

我坚决拥护人民政府和共产党,对于政府的一切政策法令,我一定切实遵行。现在,正是严厉镇压反革命的时候,凡是我所能知道的门徒,或和我有关系的人,过去曾经参加反革命活动或做过坏事的,都应当立即向政府自首坦白,痛切承认自己的错误,请求政府和人民饶恕;凡是我的门徒或和我有关系的人,发现你们亲友中有反革命分子要立即向政府检举,切勿循情。从今以后,我们应当站在人民政府一边,也就是站在人民一边,洗清个人历史上的污点,重新做人,各务正业,从事生产,不要再过以前游手好闲,拉台子,吃讲茶乃至鱼肉人民的罪恶生活。这样,政府可能不咎既往,给我们宽大,否则我们自绝于人民,与人民为敌,那受到最严厉的惩罚,是应该的了。

后来,黄金荣又为了证明自己认真悔过,积极配合政府进行改造,以83岁高龄象征性地拿着扫帚扫大街。

黄金荣能得善终,确实很幸运。


吾与吾国


黄金荣是蒋介石老师的事情,发生在蒋介石落魄凤凰不如鸡的时候,其实等到蒋介石在政治上起势,黄金荣早就托人还了拜师帖,不(敢)认这个徒弟了!(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历史三日谈)


黄金荣自己归还拜师帖,这都是江湖人识相的做法,以黄金荣的江湖资历和能力,他就是再流氓,想要沾蒋介石的便宜?早晚叫他吃大亏!

就黄金荣和蒋二人来说,什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说法都是废话,历史上没有那个枭雄或者伟人认这个理。

想当年蒋拜黄金荣为师,不过是为了依傍黄金荣的名声和地位,改善下生活。这要在平日,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就是靠着这个流氓讨生活,谁也说不出来啥,哪怕就是被人戳脊梁骨。

但这是失势的时候,你很难讲一个政界名流(最闪耀的那颗星)不要脸,不爱惜羽毛、名声,因此,蒋与黄金荣划清界限是情理之中的。

至于说最后蒋即将兵败,黄金荣坚决不去台湾,按黄金荣自己的话来说:我老了,他们能怎么样?

他们(共)能怎么样的事情先不讲,黄金荣确实不想折腾了,他成长于上海滩,成名于上海滩,也终将埋进上海滩的泥土里!

这与他的兄弟杜月笙有这天壤之别,杜月笙是谁也不相信,觉得谁也靠不住,因此他选择避居香港,甭管好坏,都是一种选择。

其实黄金荣的选择也不无道理,都到了七老八十,折腾来折腾去没啥意思,黄金荣的心态比杜月笙好的多。

一世浮沉,看破――才是最高的境界!


历史三日谈


黄金荣是民国时期上海滩叱诧风云的人物,青帮头目,与张啸林、杜月笙并称上海三大亨。黄金荣发迹于上海法租界巡捕房,是一个通吃黑白两道的人物。蒋介石早年落魄于上海,也曾投靠黄金荣门下,拜其为师。

(黄金荣像)

1949年共产党解放上海,黄金荣并没有逃往台湾,也没有像杜月笙一样跑去香港,而是选择继续留在上海。究其原因,黄金荣此时已是八十二岁高龄,又体弱多病,他自己也知道时日不多,所以不愿意离开上海。再加上旅途奔波劳碌,说必定还没到港台就死在路上了。所以呆在上海是最安全的选择。而且解放军进入上海后,黄金荣也是积极配合新政府,改掉了过去豪奢腐烂的生活,还主动交出了四百多名帮会头目的名单,用实际行动支持共产党接管上海。不久黄金荣又在《文汇报》上发表“自白书”,坦白过去的罪行,希冀获得政府、人民的原谅。新政府见黄金荣表现良好,对他进行了宽大处理。

上海解放后,黄金荣在钧培里的老宅里安度晚年,早晨吃茶、晚上泡澡,偶尔到“大世界”门口扫马路,结束劳动改造。1953年6月20日在上海黄公馆辞世,终年85岁。

与其他两位上海大亨相比——张啸林投靠日本当了汉奸,1940年被人刺杀,终年63岁;杜月笙拖家带口跑到香港,1951年病逝,终年63岁——黄金荣选择留在大陆,并安安稳稳度过了自己的晚年,寿活八十五岁,实在是一件幸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