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农村养牛常说的“望三折二,涨四捆六”是什么意思?

老张谈三农


以前农村养牛常说的“望三折二,涨四捆六”是什么意思?

我家里原先曾养过几头牛,小时候还常给牛割草,近些年来村里散养牛的人家也越来越少,倒是有集中养殖的,成为了养牛专业户,养牛就要了解牛的一些生理现象,对牛的年岁也要知道,以免买到了太老的牛不但难以赚钱,可能还会赔本。


牛的寿命一般来说大概在10年到15年之间,太老的牛是没人要的,过去养牛多数还要用它干活使用,老牛不但干不动,就连吃草都困难。那么关键来了,如何判断牛的年龄呢?“望三折二,涨四捆六”这句话就是对一头年龄的判断俗语。

把控牛的年龄一般都是从牛的槽牙上看,过去买牛的人都会扒开牛的嘴看它的牙齿状况。“望三折二,涨四捆六”也就是对一头牛从出生开始所有牙的辨别,如有奶牙的牛当属小牛了。牛的牙也是成双对称的,所以又被分为对牙、四六牙,还有边牙、圆口牙等。对于六牙之前的牛都属于青年牛,有了六牙之后到圆口期间,还是属于壮年牛,到了老圆口的牛就属于老牛了。

这些常识过去养牛的老人最精通,但随着农村家庭中养牛的人越来越少,像这样的养牛常规知识就很少有人知道了。


农大知事


以前农村养牛常说的,望三折二,涨五捆六是什么意思?是养牛人对牛的年龄判断的诀窍,是他们积累多年的经验总结。

牛是农民当年最忠实的朋友,是种地干活最好的帮手,农民们对待家里的牛会很上心,所以日子久了就了解了牛的很多习性。

农民们深刻掌握了牛的各种生活习性,以及它们的生理功能,从牛的神态上,还有它们的各项生理指标上,农民能判断出牛的身体是否健壮,牛的年龄大概是多少。

曾经的买卖牛的市场上,不少农民盲目去买牛,没有养牛经验,只是想买头牛回来帮忙耕作,于是在牛市场他们是用眼睛来选牛的,往往注重一头牛的外表是否看着强壮。

而这样买回来的牛很多农民可能选择了上了年纪的老牛,还没到老态龙钟的样子,单丛外表是看不出来它是老牛。

买到那样的老牛对于农民来说,那可真是瞎了眼睛。那么有经验的农民是怎样选牛的呢?这就用上了,老话‘’望三折二,涨四捆六。

怎么个运用老话法呢?就是看牛的牙齿,在集市上,真正懂牛的农民会去掰开牛的嘴巴,从牙齿上来探究牛的年龄。

牛的牙齿是左右对称的,所以农民会把它们的牙齿分成对牙,四六牙,边牙,还有圆口牙。

奶牙尚在的自然是小牛,涨四捆六的四牙和,还有六牙以前的是最好的青年牛,而有了六牙,六牙以后到圆口之前的就是壮年牛了,也还行,但圆口往后的牛就是老牛了。



农民买牛是为了让它干活的,若一不小心买了老牛,那可真是得不偿失了,能懊恼死人。

所以这句老话:望三折二,涨四捆六是用在买牛时看牛牙齿的老话,对于经验农民来说,是很有用的一句话。


悠然见东山



仲秋481


好像没有听说过,你是哪里的,我回去再多问问我们这里的老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