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提倡农业机械化,但有些农村的土地不连片,怎么才能实现?

厚德载物7505


首先来看下我们国家从2005年到现在农业人口的情况:

2005年农村人口7.45亿;

2006年农村人口7.31亿;

2007年农村人口7.14亿;

......

2016年农村人口5.89亿;

2017年农村人口5.76亿;

每年递减一千多万农村人口,这些人到哪去了?都进入了城市。他们由原来的第一产业转移到了工业、服务业第二、第三产业上去了。农村从业人员快速减少,年轻一代又不愿意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成天风里来雨里去,还没稳定的收入。

国家要发展经济,城市化是必然。城市化导致农村空心化,只有留守老人和部分儿童,随着大批五零六零后渐渐进入中老年,种地将后继无人。

机械化作业可以大量地减少劳动力,一部甘蔗或棉花收割机每天的工作量抵得几百上千个人的劳动量。水稻、小麦、棉花、花生玉米、大豆、辣椒、西红柿等都能使用收获机。如果成片种植,喷洒农药都使用无人机,省事方便又廉价。

城市发展了,农村问题不解决,五亿多的农民仍然不是小数目,农民是与土地有关的,解决好土地的良绪发展非常关键,土地问题解决好,农民增加收入,农村建设的更加美丽,中国也就真正的富裕了。这其中有这几个方面需要解决:

1.用更少的人种更多的地,还要减少繁重的体力劳动。这就要涉及到农业机械化问题。

2.改变几千年来农民靠天吃饭的境况。

3.减少农业种植的土地污染,过量的化肥、农药等等。

机械化最重要的条件是要土地连片,平整,越大越宽广越好。很多地方已经进行大量的平整土地,把原来不连片的连成片,把原来高低不齐的土地推平整。然后再重新按原来的比例分到户。这样经过整治的土地大多都有人愿意整片地承租,农民也乐得不再去天天在土地上劳作,一年还有稳定的收入。

土地平整便于大型机械耕作,这当然远远不够。有些地方已经在土地上安装各种基础设施、智能设施,比如滴灌技术,集成现代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对现场如土壤温度、湿度、水分等的适时监测监控,最终向智慧农业生态农业发展,防治污染,使我们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生态趋于平衡。从而让乡村变得更加山美水美,蓝天白云,让我们重新回到纯洁的大自然。



yungkey


关于农业要机械化这个问题上,上个时期根居中央农民承担土地三十年不变的情况下,那时期中国的的大型机械正在研发时期,利用的是小型机械耕种,象四轮小拖,小型收割机,就是一亩半亩都能耕种和收割,象浇地一台小型抽水机就能完成,给农民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和省去了大量度的体力,农民也深受欢迎。但三十年过去了,我国的大型机械也完成了国家给它的使命,各种大型机械问世,这时又迎来了中央关于农村土地第二轮,三十年承包不变的政策,面临小的农业机械被淘汰,大型问世,象现在农村收割时,大的机械无法收割,就是加价也不去的情况下,这时刚好赶上了第二轮承包。在这次承包时,应该把以上零星分配的小地块,好多户去分的情况下,化为一个整体,有原来多户分的情况下,化为一户分配去种,按分配实有面积多余的部分折价为经济付出,归所有农户所有,因地质不一样,在分配时按土质好坏论价,以总有价在去按人头分取,这样就完全解决了土地分散零星,大型机械没法耕种,收割的问题 。另一方面也可以农户谁和谁合得来,又能一同走到一起,组成小型农户连体,因都在一块合得来才走到一块的,可以统一种植,这样就更完善了大型机械的本能,在大型机械耕种上对大型地块采取优惠价格,迫使引导农户连体,这样对农户,大型机械都有好处。我想采取以上几种方式完全可以解决大型机械耕种难的问题。谢谢!


纯正农家蜂蜜人


连片不连片并不重要,土地连在一起容易耕种节约时间,连片有利于机械化的操作,土地承包到户时由于地有一二三等所以形成小片分割,经过中间一次的调整能够掉换的已经调换合并了。

如果是因为土地不能连在一起机械化无法操作,农民会根据实际情况自愿结合合伙耕种不影响机械的使用。况且现在有小白龙等小型农械,农民种地并不影响。

至于节约了时间,农民有的是时间,农民有的是时间农民的时间不值钱。人均二亩地轮作起来不过三五亩,一半天的功夫农民搭的起。过去牛耕牛种也就是三两天的功夫,

大型机械化的耕种并不能降低种地的成本,让人耕种工费一亩也得成百元,加上化肥农药种籽种地的成本并没有被降下来,反而比过去多花了犁种钱,又少了养牛种地牛粪能上地,在八十年代左右家家户户家里有牛,有猪,农家粪和化肥结合着使用的诸多优势。

土地连片机械化耕种,好。但不是根本只是形式的改变,结果没有变。振兴乡村我们要的是结果不是形式。

有人说土地连片了,可以流转给合作社,但是无论谁种土地都需要人来管理,我们不是美国地广人稀完全要靠机械化,我们中国农民多,农民要生活还得要靠土地生存,流转给种粮大户目的应该还是要让农民来为他打工解决农民的就业问题,只是让他来为农民牵个头,不是让他来赚农民的钱,我们不要有利捞一把没利卷铺盖不负责任的大老板,我们要的是能够带领农民致富为农民谋幸福的带头人。如果是为了赚钱我估计你想错了。

土地连片机械化耕作是提高农业效率的一个方面,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尽量连在一起,我国还是丘岭山区较多,应该发展大片有大片耕作机械,小片有小片的耕作机械,逼免找客观一刀切的形式主义,扎扎实实搞农业。


流年似水204840998


农民穷农村穷城乡差别农民一盘散沙的在社会最底层这个命运看起来还得持久的延续下去,不然的话你让他挪挪窝比上刀山还难,我在农村几十年农民没有不想变市民的,如果不想当市民为什么省吃俭用供孩子上学呢,目的不还是让后代走出农门吗,现在农村的实际情况是即使孩子考不上一本、二本,那怕能考上三本或大专也是很高兴的,只要能不在农村种地心里也就满足了,没发现一个说就不让孩子上学,心甘情愿跟老爸不用机械而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土里刨食。

农民不愿进城根本原因是:1观念落后,在农村习贯了,房前屋后虽说不值钱总是有感情了,不舍得丢弃,2城里门连门都不相往来感到生活孤独没有人情味,3到城里能力有限拿什么挣钱糊口畏难有压力,4最根本的是买不起商品房,在农村十几万、二十来万就可建个小楼,在城里不够首付的,就这一条立刻打消进城的念头,如果能和农村建房造价差不太远而得到住房,能和城市最底生活保障农民是愿进城的,我居住的小区一、二、三期的房子全部卖完还不够,是学区房价格不底,大多数是农民,也有一部分退休的教师,他们离农村老家近的也有30多里,远的有140多里,青壮年到外地域市打工,把老人和孩子安到城里陪孩子读书,毫无凝问农民的辛苦努力是把第三代完全脱离农村作准备,谁也不想在农村一亩三分地里搅着屁股去刨食。可以预见的十年八年农村是没有劳动力进行农业生产的,农一代所剩无几,农二代进入高龄期,农三代是进城务工的主力军,农四代是完全的脱离农业的城市人,农业不想集体化、机械化、科技化、生态化都不行,必须是农业公司领导下的家庭农场制,也必须抛弃小农单干的落后模式,不管你有什么政治光环,都将被历史所证明,只是迟早的事。


用户8226104698413


这个需要土地资源整合 把荒地盘活 只能这样才可以农业机械化




农业温室科技有限公司


记住:农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有一条铁的规律必须遵守,四个字“因地制宜”。意思就是不能一刀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区别对待。

题目说政府提倡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的种植效率,这个倡议没有错,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具备条件的可以,但如果两块地之间有座山,还能把山给推了,能实现但是太可笑。实际中国的耕地中优质的耕地面积很小,也就是三大平原还可以,大多数的土地零散贫瘠,所以说中国有保护耕地的法律,原因就是优质的土地太少。

既然实现不了就不要实现了,强扭的瓜不甜。


天一阁农业



老葛话乡村


农业机械化肯定好,但我们农民没钱买不起有什么用,眼看几十亩地十五年没深翻过一次也没有办法改变现状


海之恋154015551


去找设计师找答案吧,包产到户,大块地变小块,大路变小路,机械能过的。


老树待发芽


现在好多地方,

已经在进行土地的规划!

实行一户一田,

化零为整的土地调整!

进一步方便农业机械化的操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