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孙殿英部队猖狂到什么程度?

健身运动知识库


孙殿英,“东陵大盗”四个字大概已经成为他永远的标签了。当年为了谋取军费,孙殿英带领部下一气之下炸开了西太后慈禧的陵墓,入墓抢劫,随后又进了乾隆皇帝的墓,连带着翻了个底朝天。因为国民政府没有处罚孙殿英,逊帝溥仪气的和日本人跑到东北做了伪满洲国皇帝,可见孙殿英多么的猖狂,连皇帝都看不惯了。

孙殿英到底从清朝两座皇陵里面盗走了多少宝贝,至今已经无人清楚,但孙殿英的的确确带走了很多宝贝。我举两个例子应该足以“窥一斑而见全豹”。

一个是乾隆皇帝的九龙宝剑,一个是慈禧太后的夜明珠。这两样东西都是孙殿英从皇陵里面带出来的,第一件九龙宝剑是乾隆的心爱之物,乾隆下葬的时候特地嘱咐一定要让宝剑陪葬。这把剑被孙殿英送给了戴笠,当时正值抗日,戴笠将剑交给军统北平站站长马汉三保管,后来马汉三又把剑献给了日本人。


第二件慈禧太后的夜明珠,十二郎已经好几次回答到了相关问题。孙殿英当时因为盗墓受到了全国舆论的谴责,国民政府打算将他处决,为了保命,孙殿英拖戴笠把这颗夜明珠送给了宋美龄。据说这颗夜明珠可以“生死人,肉白骨”,慈禧将夜明珠含在口中,宛如活人。宋美龄一见到就爱不释手,终其一生也没有放手。

有此两件足以证明孙殿英带出来了多少好宝贝,还有送给宋子文的“金玉西瓜”,其余的珍贵古玩,名人字画也是数不胜数。至于这些宝贝流到了哪里,国民政府的的高级人物受贿至少不下20%,孙殿英自己应该还留了一些,其余的大概充作了军用。

其实孙殿英除了盗墓之外也并不是一无是处。他投诚张学良以后,被收编为国民革命军40师师长,当时东北军在东北战场一退再退,只余热河尚在东北军手中,张学良调遣孙殿英援助汤玉麟部守住热河,结果汤玉麟弃热河而走,孙殿英部独自在热河打防守,以几千人的基础装备抗衡3万日军七天七夜,最终不支而退,孙殿英部损失大半。


我是头条作者历史十二郎,每天带你了解不一样的历史,希望大家给我点个赞,关注一下,路转粉,不迷路,谢谢各位啦。


历史十二郎


孙殿英确实能打啊,还敢干,盗墓后屁事没事,继续该干嘛干嘛。后来,他还与我军和睦相处,我军还为他解决了一些服装、弹药问题。这期间,他率新五军在河北、豫北等地多次与日军作战。1943年4月,日军大举进攻太行山区。4月23日,孙殿英部的防地被日军四面包围,孙殿英见难以突围,却率部投降日军,当了汉奸。


自此以后,他配合日军多次和我军作战。之后,日军将他送到新乡,在新乡设伪新五军司令部。不久,在日军的指使下,他诱降了庞炳勋。日军给他们一个“第二十四集团军”的番号,庞任总司令,孙任副总司令,均驻在新乡。 1943年,孙殿英被日伪任命伪第七集团军总司令。日方对孙殿英并不信任,恐其在防地对日军作战不利,特调他长驻北平。

此时,王定南已被北平日本宪兵逮捕一年有余。孙殿英到北平时,王定南在爱国人士营救下刚刚出狱不久,仍被严密监视,与日本特务同住一院,被捕时从家里搜出的钱也不发还,只能在日本特务控制下使用。孙殿英到北平后,王定南设法与他见了面,谈了自己的处境。孙殿英除供给王定南夫妇生活费外,还给监视他们的日本宪兵、特务送钱,并有意带王定南在公开场合露面。他对日伪头目们说:这是我朋友的儿子,请多关照。1944年夏,王定南混在孙殿英的随从中到了新乡。 为了稳住孙殿英部,争取更多的力量共同抗日,我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在自身吃用都十分紧张的情况下,给孙殿英部配发了大批军装。孙殿英部在八路军反击制造磨擦的石友三、朱怀冰、鹿钟麟等部时,亦采取了中立的态度。


李三万的三万里


孙殿英于1889年出生于河南永城,幼年丧父,在母亲的溺爱下成长,从小就养成了他顽皮好斗的性格。由于他的性格缺陷导致了他在学校与老师的争斗,以致被学校开除。后来在他与母亲的乞讨生活中染上了天花,留下了满脸麻子,所以后来孙殿英又叫做孙大麻子。


1914年孙殿英当了土匪,进行鸦片买卖,后来在吴佩孚的禁毒令下被迫逃亡,后来投入了蒋介石门下,任国民革命军十二军军长。1928年,孙殿英率部进驻蓟县,随即包围了东陵几十里进行“军事演习”。在这几天的时间里孙殿英用炸药炸开了东陵慈禧太后与千古一帝乾隆皇帝的陵墓,将里面的宝藏洗劫一空。后来这些中华民族最为珍贵的历史文物宝藏有很多流落异国。造成了中华文化的巨大损失。所以说孙殿英可谓是中华民族的罪人,历史的罪人。


趣古今


孙殿英部队猖狂到末代皇帝溥仪咬牙切齿:“此仇若是不报,枉为爱新觉罗的子孙!”

1928年8月13日,南京《中央日报》报道孙殿英盗清东陵一事,乾隆和慈禧太后的尸体都遭到侮辱,溥仪看见之后,当场气的大哭起来,之后跪在祖宗灵牌面前,咬牙切齿的说出了那句话。

(孙殿英)

那么孙殿英又为何要盗取清东陵?

要知道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敢盗取帝王陵墓的人几乎是不存在的,可以说孙殿英做了所有人都不敢做的事,这种猖狂程度令人发指,当时事情被揭露后,整个社会一片舆论,溥仪认为自己被赶出皇宫都没有这么耻辱过,强制要求严惩孙殿英。

一:孙殿英部队被迫“猖狂”

1928年,军阀混战越发厉害,国穷如洗,民不聊生。当时的孙殿英又不是国民党正规军,作为杂牌军的孙殿英,蒋介石根本不看好,不仅不给军粮,还不断克扣孙殿英的粮饷,当时的孙殿英作为第十二军的军长,手底下大部分人已经很久没有发粮饷,为了防止军队哗变,孙殿英和部队人员商量,最后决定猖狂一次。

(决定盗取清东陵)

那就是盗取清东陵,以此解救燃眉之急,当时孙殿英的军队是驻扎在河北省遵化县境内,简直就是天赐良机。

二:猖狂到敲乾隆的牙齿、扒慈禧的红裤衩

1928年6月,在当地土著军人马福田的带领下,开始对清东陵下手。负责盗墓的是潭温江师工兵营营长颛孙子瑜,他们找到慈禧太后的地宫入口,炸金刚墙、毁金丝楠木棺椁、扔慈禧尸体,将慈禧的手扭到后背,抽掉慈禧身上所有的珠宝。

从慈禧嘴里拿出夜明珠,还扒掉了慈禧的红裤衩。准备撤退的时候,部队人员想起了不远处的裕陵,也就是乾隆的墓室,于是再次将魔爪伸向了乾隆墓。

进入地宫,将最后一道石门炸开,拖出乾隆的尸体,听闻乾隆嘴里含有“西藏黄珠”,两个得力助手一个揪着乾隆的毛发,另一个拿着锤子敲打乾隆的牙齿,最后将“西藏黄珠”取出,而乾隆墓室的其他几具尸体也被到处乱丢。

三:孙殿英部队的猖狂行径,外界强烈谴责

孙殿英部队盗取清东陵一事被揭露,举国震惊,各界强烈谴责,尤其是满清遗老,他们恨不得吃孙殿英的肉、喝他的血。

如果说孙殿英的部队此举猖狂,接下来的行为更是目无王法,孙殿英和手下商量,各自花钱消灾,他们用所得的珠宝贿赂上级,九龙宝剑给了蒋介石、夜明珠给了宋美龄、慈禧的金玉西瓜枕头给了宋子文、阎锡山获得50万两黄金、孔祥熙、戴笠、何应钦等人皆有宝物。

不得不说孙殿英的胆子够大,够猖狂,要知道万一其中有一人反对,孙殿英面临的就不仅仅只是谴责,而是有牢狱之灾。

四:欲盗康熙陵墓

原本在盗取清东陵的计划中,孙殿英和部下也将康熙陵墓计划在内,可是后来听当地人讲,康熙陵墓地下积水太深,更本打不开,况且之前有人盗过,宝物应该不多,所以才放弃了。当然究竟盗还是没盗,只有国民政府知道,有人说是国民政府故意帮孙殿英隐瞒。

(欲盗取康熙陵墓)

主要就是为了减轻罪名,如果康熙陵墓当时也被盗或者被揭露出来,怕是社会舆论压力更大。

那么孙殿英盗取的珠宝都去了哪里?

据了解孙殿英部队盗取清东陵,当时进行分赃,孙殿英一人独得11箱珠宝,全部珠宝用了30多辆卡车运走。

据统计,定东陵和裕陵的珠宝价值总额高达2亿5千两白银,这只是初略估算,当时溥仪状告孙殿英,孙殿英怕蒋介石责怪,就拿出大部分珍宝送于他们,还有两箱被好友骗走,其余大多用来上下打点。

最后解放军在河南汤阴战役中俘虏了孙殿英,还发现随身携带的两箱珠宝。

最后在战犯收留所中病逝。

但是孙殿英和部队进行的猖狂行径,大部分人还拍手称赞,用孙殿英的话说,就是替国人报仇了。

【每天更新,更多有趣的历史新知识,期待您的关注】


羽评郡主


对于孙殿英而言,大多数知道他是中国的一个军阀,而且干了一件震惊世界的大案——盗取清东陵。所以,很多人提到孙殿英往往都称其为“东陵大盗”。

虽然,孙殿英这辈子也不能摘下这个帽子,毕竟这是他自己造下的罪孽。但是,孙殿英本人的一生中,却不是仅仅当了一次“摸金校尉”这么简单。尤其是手下一群骄兵悍将,更是让他在军阀混战的年代里可以风生水起,虽然很多人欲处之而后开,但是却又对他无计可施。

孙殿英是出生于河南永城,其成年后参军入伍,过起了亦兵亦匪的生活。虽然也有各实力派招揽他,但是对于当兵吃粮这个行当似乎他领悟不深。直到1925年加入“镇嵩军”之后,当上了第五混成旅的旅长,孙殿英的军阀生涯就此拉开了帷幕。不过在军阀混战的大背景下,孙殿英这个“小山头”就如同雨打浮萍,只能随波逐流。于是,孙殿英带着自己的部下除了打仗之外,就是干着投降和“转隶”这样的勾当。今天加入入“镇嵩军”和冯玉祥打仗,明天就成为冯玉祥国民军的悍将进行驻防,转天就成了直鲁联军的师长,再度与冯玉祥为仇作对。

直到1928年,接受蒋介石的改变,摇身一变成为“国民革命军”第六军团第十二军军长。经过多年的战乱,此时的孙殿英明白了一件事,只要手下有枪杆子,走到哪里都不怕。可是,当时的孙殿英已经是进退失据之时,随时有可能被蒋介石裁剪。对于“有粮好聚兵”这个常识了如指掌的孙殿英,于是对东陵进行了疯狂的盗掘。虽然,天下哗然。但是,由于孙殿英一方面用盗取的宝物贿赂各个高官,同时也让自己的实力和财力愈加稳固,所以蒋介石一时间对他还真没办法。

不过,孙殿英此时已经更换了“主人”,投靠了冯玉祥,并参加了中原大战。结果,冯玉祥和阎锡山战败,孙殿英再度被张学良收编,并驻防晋城。由于财力雄厚,孙殿英在晋城经营的非常出色,不仅建立了小型兵工厂,还能生产很多武器装备,更是将自己的武装扩大到了近6万人。人说,“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面对这样一支武装,阎锡山只好想尽办法“礼送出境”。

于是,在1934年,由蒋介石任命孙殿英为青海西区屯垦督办,让其带着自己的人马前往青海。一心想要当成“西北王”的孙殿英,立即带着部下向西北进发。但是,孙殿英的举动,让盘踞在青海、宁夏、甘肃的马步芳、马步青、马鸿逵、马鸿斌等西北四马感到了威胁。于是“四马”联合对孙殿英发动了攻击。在地理不熟,民风不熟的情况下,结果经过四个月的鏖战,孙殿英虽说全军覆灭。直到1936年,在宋哲元的邀请下,孙殿英才重新出山。

当然,这个军阀在抗战中也曾经屡立战功。在热河保卫战时,热河省主席汤玉麟不战而逃,到是孙殿英与日进真刀真枪的拼了你死我活之后,才不得不撤退的。到了1937年之后,孙殿英再度收集各种力量,成为了所谓新五军的军长,也曾经和日本人进行过几番较量。不过到了1943年,在日军的重重包围下,没有选择战死沙场,反而投降当了汉奸。

抗战胜利后,孙殿英再次投靠我蒋介石,不过在1947年被我军俘虏,然后病逝于战犯收留所,结束了他传奇而又罪恶的一生。


潞州节度


孙殿英是军阀中的一个另类:他不仅公开发掘过清皇陵,也参加过抗日战争,最终还是投降了日军,日军战败后他又投靠蒋介石反共,最终被解放军击毙。他的一生可谓毁多誉少,是一个典型的投机取巧负面人物。孙殿英之所以出名,还是因为他公开发掘了清朝皇陵,取了许多珍宝出来,还毁坏慈禧太后的尸身。

孙殿英是一个江湖大盗出身,善于钻营,多次投靠各路军阀,成长为一方势力。1928年孙殿英投靠国民政府,奉命去剿灭土匪马福田,而当时马福田正在清东陵盗墓,孙殿英以保护清陵为旗号,以军事演习为掩护,也参与了盗窃东陵。孙殿英命令部队大规模发掘乾隆与慈禧的陵墓,取得无数珍宝,光拉运珍宝的车都有30辆,参与盗墓的士兵都能拿出46颗珍珠,可想孙殿英盗取了多少财富!

没有不透风的墙,孙殿英在销脏的过程中被发现了,大部分财富都被国民政府收归国库。孙殿英为了逃避军事法庭制裁,又将自己珍藏的部分财物送给了国民政府要员:宋美龄获得慈禧太后口中的夜明珠;孔祥熙和宋霭龄各获得宝石一串;戴笠获得乾隆皇帝的由108颗珍珠组成的朝珠;蒋介石与何应钦各获得乾隆皇帝的九龙宝剑一口;阎锡山则获得价值50万元的黄金。

孙殿英从清朝皇陵里盗了多少珠宝无人能知道,只知道一个定性的数据是天文数据。这些珠宝我估计50%左右被国民政府收归国库,10%左右被孙殿英个人占有,20%左右被孙殿英部下占有,20%被国民政府的达官要员占有了。乾隆与慈禧太后陪葬品都是收刮的民脂民膏,被盗也是合情合理的。清东陵里的珍宝如此之多,如果能用来发展军事,强大国家,何至于死后不得安宁?


大秦铁鹰剑士


孙殿英是一个起于乱世的枭雄,虽然他的军队规模、战绩并不一定比得上当时的很多军阀,但是因为他曾经在清东陵猖狂无比地盗宝,他的名字却被载入了史册之中,就如同五代十国的温韬一样,凭借着挖掘皇帝陵的事情,名气超过了当时很多实力比他们强悍的军阀。

虽然说孙殿英是军阀,但是他从来都没有自立为王的资本,他这一路的走来,其实都是依附在各大军阀、各派强大势力阵营中的。

孙殿英部队的第一种猖狂

孙殿英的手下有一支自己的军队,这支军队跟着孙殿英一直不停地转换阵营,先是军阀张宗昌,后来是蒋介石、阎锡山、张学良、然后又是蒋介石、日本、蒋介石。


在这个过程中,孙殿英为了自保、为了利益,他不会讲究什么信仰、忠义。

他只在乎谁给他的利益更多、只在意保住自己的军队,所以这才有了他这么复杂地连翻转换阵营。

从上面他的投靠序列来看,想必大家都发现了一件事情。

那就是孙殿英投靠过蒋介石三次,而每一次接受孙殿英的时候,蒋介石都没有追究他以前背叛自己的过错,由此大家就可见当时孙殿英之类的部队有多么地受欢迎了吧?

其实这也是孙殿英部队猖狂的一部分表现,要是其他的直系部队,如果反叛蒋介石一次,将领早就被枪毙,军队早就被拆散到其他部队中去了。

而孙殿英的部队在背叛之后不仅一点事都没有,更是能在每一次重新投靠的时候,都能获得更高的价码,这何尝不是一种猖狂的表现?

孙殿英部队在清东陵盗宝中的猖狂

当然,如果要说到孙殿英部队的猖狂,清东陵的事件永远都是无法避免的。


1928年,当时正是孙殿英带领部队第一次投靠蒋介石的时候,那个时候正处在北伐战争期间,天下局势纷乱万分,各种盗匪穷出不穷。

为了能安抚民心,蒋介石当时在和北洋军阀对阵的时候,他不仅把精力放在了正面部队上,还派了一部分的军队去铲除祸乱四方的盗匪。

其中孙殿英这支杂牌部队就被调到了河北清东陵一带清除盗匪。

在孙殿英赶走了一帮正准备对清东陵动手的盗匪之后,他立马化兵为匪,连开了两个大墓。


这两个大墓就是慈禧太后和乾隆皇帝的墓,在挖掘了这两个大墓之后,孙殿英通过其中丰富珍贵无比的金银珠宝变卖成了无数的钱财,更好地装备了自己的部队。

更是通过贿赂国民政府的上层、贿赂军阀阎锡山,从而成功逃过了满清遗老遗少的追讨,然后离开了蒋介石的阵营,成为了阎锡山阵营中的一名将领。

孙殿英部队在赤峰口抗战中的“猖狂”

后来,孙殿英又投靠到了张学良的手下,在张学良丢掉东北,日本人又准备进攻热河的时候,孙殿英又“猖狂”了一把。

不过这一次的猖狂是非常有意义的猖狂,是值得人们认可的猖狂。

在热河省的备战中,张学良的东北军根本不敢和日本人对阵,每一次和日本人接触就被吓得四处溃逃、接连不断地往后撤退。

这诺大的东北军在当时,竟然没有人能挡下日本人侵略的步伐。

而在这个东北军不断溃逃的过程中,孙殿英表现出了自己的“狂”。

他在赤峰口这个地方带兵死死堵住了日本人,不顾自己手下的伤亡,成功地阻击了日本人七天的时间,如同一堵铁墙一样牵扯住了日本人进军的步伐。

正因为孙殿英这一次的“狂”,导致了那时候人们对他的印象大为改变,在一片欢呼声中,把孙殿英奉为了抗日英雄。

这就是当时孙殿英部队的“猖狂”,狂到不畏惧武器的差距,选择了跟日本人一战到底。

这时候的孙殿英名声是非常好的,他改变了人们对他盗墓的不良印象。

孙殿英的投敌以及蒋介石的原谅

不过在抗日战争后期他投靠日本人的行为却覆灭了他这一片好名声。

在太行山中,在日本人的乌泱泱大军包围下,在看不到生路的时候,孙殿英选择了向日本人投降。


从此之后,他先前建立下的名声崩塌了,又开始重新走上了一条名声极度不好的道路中去。

在美国人的原子弹投下、日本人投降之后,孙殿英又重新给自己找了一条后路,他带着自己的部队又投靠回了蒋介石,蒋介石也没有惩罚他,很快就放过了他一马,并让他重新为自己誓死效命了起来。

从这方面来看,这也是一种狂的表现,因为孙殿英不担心蒋介石会惩罚他,他知道蒋介石需要他这样的人、需要他手中的军队,所以他才会重新加入了蒋介石的部下。

所以说这就是孙殿英部队的猖狂,猖狂到不惧惩罚,在受命铲除盗匪的时候挖掘了清东陵两座大墓,“猖狂”到在所有军队都崩溃的时候,毅然对抗起了日本人,猖狂到了不畏惧自己投靠日本人的后果,再度投靠到了蒋介石的部下。


孤客生


孙殿英这个以盗墓闻名于世的军阀,他其实并没有什么实力,孙殿英唯一嚣张的就是对付死人,正如冯玉祥所指:孙殿英跟死人做对,我冯玉祥则拿活人开刀。因此,冯玉祥进北京将末代皇帝溥仪赶出了紫禁城,孙殿英挖掘了清东陵盗取了慈禧太后的陵墓。



从某种意义上讲,孙殿英虽然是个军阀,但是他只能算是一个小军阀。说他的部队猖狂就是表现在河北马兰峪盗取清东陵墓的时候。

当时孙殿英的部队正好路过马兰峪地区,狡猾的孙殿英发现了清东陵,饥渴难耐的他顿时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那就是盗取清东陵。于是孙殿英就把部队驻扎在陵墓附近,对外宣传要在这里进行军事演习,以此来掩人耳目,并在此地实施了戒严,不许外人进入。一切准备就绪后,孙殿英率部队开始了猖狂的掘墓行动。





后来盗墓之事,东窗事发,全国一片哗然,被骂的狗血喷头的孙殿英经过多方打点贿赂,最终还是逍遥法外。



孙殿英,(1889~1947),归德府永城人,行伍出身,早年投靠国民党,任国民党第六军团第十二军军长。1930年,在参加中原大战时以失败告终,后来投靠过冯玉祥,阎锡山,张学良等人。

孙殿英一生基本上是以贪图享乐为主,只要能得到钱财,他什么事都干,坏事做绝,他干的最可耻的一件事就是这件盗掘清东陵慈禧太后墓,成了臭名昭著的“东陵大盗”


任驰赢天下


说起孙殿英这个人的猖狂,简直令人发指!

中原大战之后,本来依附冯玉祥阎锡山的孙殿英率部投奔张学良,驻防山西晋城,1932年,进步人士宣侠父来到晋城,孙殿英亲自出城迎接,须知,宣侠父是冯玉祥1927年“礼送出境”的人物,也就是说,冯玉祥为了不触老蒋霉头,当年也不敢收留,可孙殿英硬是收留了半个月,任凭宣侠父给他讲了半个月“团结抗日”的主张。

在当时那种形势下,孙殿英可谓是猖狂透顶!

后来冯玉祥听说孙殿英收留了宣侠父,向他要人,孙殿英张口就要两百盒子炮,连老长官也敢敲诈,孙殿英该有多猖狂!

全面抗战时期,太行根据地与孙殿英驻地很近,其他国民政府军石友三部、鹿钟麟部多与根据地军队有摩擦,显然都是奉命行事,而孙殿英所部死活不与根据地搞摩擦,反而多次提供军服、军火接济,如此胆大妄为,孙殿英简直猖狂出天际!

说孙殿英最最猖狂的一次,当然还是热河战役。

九一八事变后,张学良将军“顾全大局”,一退再退,在国民政府再三恳求其抵抗的背景下,连最后的锦州也拱手相让,退入关内。

1933年初,日本发动日军与伪满联军共10余万人,进逼热河,热河抗战打响。

响应张学良的号召,孙殿英所部千里驰援,也赶赴热河,他面临的形势岌岌可危。

张学良的精锐嫡系与日伪联军一触即溃,汤玉麟避走,崔兴武投降,千里驰援的孙殿英部孤悬在外,被敌军包围。

孙殿英在这关键时刻,没听张学良的主张,因为他想起了宣侠父和李锡九的讲过的“抗日救国”道理,孙殿英同时想到的,还有四五年前因为东陵盗宝“万众唾骂”的场景,面对“战”还是“避”的选项,他选择了“战”。

孙殿英部与日军展开了殊死搏斗,在赤峰等地与日伪军相持七天七夜,交战十几天后,日军大部队相继赶来,孙殿英率部且战且退,凭借一部孤军与日军激战兼旬,

怎不嚣张、何其猖狂!

从九一八事变开始计,到1945年日本投降,中国十四年的抗日战场上,有哪位将军坚持领兵抗战长达十年?屈指可数。

但孙殿英做到了,这就是他“猖狂”的本钱。


历来现实


民国初年,我国动荡不安,军阀割据,大的军阀如张作霖等人,而孙殿英在当时仅仅算得上是一位小军阀。虽然孙殿英做的不大,但是这个人却在军阀中脱颖而出,使后人无不知道他。但他的出名可不是能打仗,对人民好,而是盗墓。



孙殿英原本只是河南西部的一个小头目,但是这个人肯下血本,愿意打点,贩卖各种商品到上海,期间结识了不少流氓地痞。后来孙殿英又投靠了军队,自己在军队里混的有声有色。混到了一定职位之后,自己手下有了兵,便脱离部队,自己占山为王,极速的扩充自己的队伍,无论什么三教九流,流氓地痞,统统收下。一时间队伍人数急剧增加。


孙殿英的部队到底有多猖狂

孙殿英部队鱼龙混杂,由于孙殿英军费紧张,便起了盗墓的心来。孙殿英假借盗墓之名,将守护皇陵的所有人员驱逐出去,自己挖不开墓,便借演戏埋地雷直接炸墓。率领自己的部队,大肆洗劫乾隆的裕陵和慈禧的东陵,所获珍宝不计其数,仅仅慈禧东陵就拉出了20多车珍宝。

盗墓的人很多,但是敢公开盗清朝的皇陵的墓那可是屈指可数,由此一件事情不难看出孙殿英的部队有多么猖狂。

本文由楼笙发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