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一個不生氣的好媽媽?

Nguyen_You


作為父母,第一步要 認識孩子,接納孩子,瞭解了孩子的性格,做到心中有數,媽媽會知道自己的孩子因為慢性子容易出現什麼問題,因為急性子又容易出現什麼問題,發揚孩子性格中的優點,並同時儘量幫助孩子彌補他性格中的不足。然後和孩子一起面對這些問題。

溝通的方式要注意:蹲下來平視孩子的眼睛;多用徵求意見的問句並避免命令語氣;使用禮貌用語等。其實,換位思考,我們也是喜歡別人用同樣的方式對待自己:尊重和理解。


樂羽媽媽


1.尋求幫助:媽媽不是超人, 在壓力大、碰到工作難題,或特別勞累的時候,記得尋求親友的幫助。哪怕就是聊天傾訴,把壞情緒提前排解出去,對和孩子的健康互動也有幫助。

2.有重要安排時,提前和孩子溝通:有時候我們的日程安排中會因為孩子小而被忽略了。 我們不可能要求孩子只在臨時通知一聲的前提下就可以乖乖配合自己的行動。 如果提前和孩子說話: 寶貝,明天我們需要早晨五點起來趕飛機,媽媽需要你的幫助,早點起來。 態度要真誠,大部分孩子會感受到媽媽的心情,主動配合的。

3.溝通的方式要注意:蹲下來平視孩子的眼睛; 多用徵求意見的問句並避免命令語氣; 使用禮貌用語等。 其實,換位思考,我們也是喜歡別人用同樣的方式對待自己: 尊重和理解。

4.媽媽的態度要理智,不發火但不能軟弱, 雙方都要講誠信。我們說不能發脾氣,但並不表示放棄原則。愛孩子是無條件的,但必須講原則。 如果雙方商量好了一件事, 就按照商量好的執行,媽媽不能毀約,孩子也不要賴皮。 這一定程度上也是在幫助孩子學習正確的處事方式。

5.媽媽要懂得向孩子示弱:媽媽懶了,不事事代勞,孩子才有機會提高動手能力;媽媽笨了,不事事明白,孩子才會主動思考;媽媽慢了,不時時嘮叨,孩子才會靜下心來, 仔細準備。 媽媽要如同水一樣,配合並滋養著孩子的成長。

在此,還想特別指出的一點是,偶爾發脾氣是正常的,媽媽不要自責, 但是平靜下來後要和孩子溝通。 你會發現,帶著愛溝通過後,孩子會很理解並且馬上原諒媽媽對自己生氣,是的,孩子真的是我們生活中的天使,心中充滿了純真和善良的美好,總會選擇相信和原諒媽媽。

05 生活中的小例子

我想舉一個例子。女兒在三週歲多第一次跟我飛美國,在洛杉磯轉機過安檢時,我們需要排隊一個多小時,因為勞累和睏意,她一直要求抱抱。 後來有了這次經驗,去年和她一起再來美國,我提前就和她說明白了可能會碰到的困難,需要叫醒她,需要排隊,我說: 媽媽要女兒的支持和幫助。 因為我當時孕期七個月,很難中間抱著她。 結果,我們轉了兩次機,路上經歷25 小時, 我累得腿水腫,四歲的她竟然咬著牙和我堅持到最後,再困再累,都沒有哭,我既感激又感動。孩子,是非常善解人意的!

06 結語

在《 少有人走的路》 裡,作者斯科特· 派克說:“ 人生苦難重重。” 只有在接受了這個現實後,才會更加有勇氣地面對生活。那麼,在育兒方面,孩子就是天性調皮, 他們需要慢慢成長。作為媽媽也要接受這個現實, 靜下心來,與孩子一起面對他的困惑和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