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了癌症后经常运动,会不会使癌细胞扩散更快?

瀶苜瑾


癌症以后经常运动:是否受益完全取决于你会不会运动!

一,无论什么人,健康也罢,有病也罢,力所能及的适量运动一定受益

这里“力所能及”是关键。解读就是:在你体力允许、意识能动性控制范围之内的运动,能加速血液循环、提高心跳速率、适度增加呼吸…有力增强新陈代谢。在这样平缓运动中,由于血液循环加速,相当于各个组织、器官获得更多营养供应,工作能力提升,从身体机能到心理感觉都会有立竿见影的改善。

长此以往,机体就能形成一个“体能记忆”,保持这样一种良好状态。

这样的适度,被养生专家总结为“有氧运动”,这是非常准确的。有氧运动,就是机体各部分特别是骨骼肌在体力支出中,能量供应不必动员应激机制的糖酵解功能,而是完全依靠消耗氧气的氧化磷酸化产能。这个过程没有任何糖酵解产物乳酸产生,不会带来腰酸腿疼的过度运动感觉。

癌症病人,非常提倡进行这样的运动。从改善心态到保持体力都是非常受益的。

二,任何人要杜绝用超量运动健身

即使运动员,也是用科学的渐进超量恢复法,逐步提高体能。

一切超量运动,都伴随机体的应激反应。在这应激刺激下,自由基爆发是必然结果。

自由基爆发的危害,是极为巨大的!它能带来全身性伤害。在各种能力已经下降的中老年人,超量运动能迅速带来从四肢关节到心脏功能的病变。并且会是无法逆转的病变。

所以,已经确诊的癌症患者,已经身体某个部位处于确定的薄弱状态,这时是经不起任何伤害刺激的。超量运动必须坚决避免。

见过很多人,听说某种运动能带来某种好处,就开始相信运动越多越大量越好,这是非常错误的认识。保健养生,只有适度运动是正确操作。

刚刚看到,有专家发文说“每天一万步毁全身”,要“每天6000步健身刚刚好”。这个说法虽然比每天一万步有了改进,但是照样是错误的。

6000步?走多少步根本不能对不同的人列出同样的指标!有人可以6000,有人3000最好。这完全决定于个体感觉。


春雷滚滚2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预防部主任郑莹介绍:以前,我们见到的肿瘤患者大多因为肿瘤的发展,变得很瘦。但现在,据估计有60%-80%的患者在治疗期间都会体重增加,并且有大量的研究发现,患者超重和肥胖会增加肿瘤复发转移,发生第二原发肿瘤和死亡的风险。看来,肿瘤患者进行适度的运动必不可少。

肿瘤患者如何适度运动?

但是,有些患者有一些错误的想法。比如,他们传说“如果运动的话会导致细胞在体内乱窜”,事实上,适度的运动是可以帮助癌症患者控制癌症进展的。问题的关键不是能不能动,而是肿瘤患者如何适度运动:

首先,挑一种自己能够坚持的运动方式,比如快走、慢跑、骑自行车、游泳等。

其次,确定运动时间。一般来说最低要求是每周运动5次,每次超过30分钟,这个是最低要求,可以根据运动后身体疲惫的情况进行调整。

再者,确定运动量。如果运动后晚上睡一觉,第二天精神非常好,体力恢复得非常正常,这个就是适合的运动量。如果第二天休息以后觉得非常疲惫,就要适当地减少运动量。

最后,要把握每次的运动的强度。一般推荐中等强度的运动,也就是当运动的时候呼吸稍有急促,有一些出汗,但是运动停止以后适当休息就能恢复正常心率的状态。


海上名医


不会!癌症越来越多,治疗手段越来越多,癌症幸存者越来越多。癌症幸存者如何避免复发永远是一个话题,各种防癌复发的新闻和小道消息层出不穷。其中,运动锻炼就是其一。癌症患者该不该运动?有的人说好处多多,必须运动,可有的人却持相反意见,运动会导致癌细胞活跃进而扩散。究竟谁对谁错?

有一项对156例癌症生存者在抗癌治疗期及治疗完成后进行运动锻炼指导教育,按生活质量(QOL)评定标准进行测评。结果:接受运动健康教育的癌症生存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为癌症生存者提供正确的运动健康教育,有助于预防营养不良及肥胖,最大限度改善癌症生存者的生活质量,促进癌症生存者康复、预防肿瘤复发。对于早期癌症术后,运动绝对有好处,即便有潜在的癌开始萌芽的时候,此时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免疫机制,有可能将癌细胞消灭掉。

癌症存活者中,很多都接受了多种治疗,包括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等。这些治疗能够延长生存时间,但同时也会带来很多急慢性的副作用,危害健康,影响生活质量。适度运动锻炼对癌症患者有正面影响。但运动与癌症的研究仍在路上,什么样的癌该做什么样的运动,运动处方不亚于药物处方,上述问题的回答至关重要。需要进一步关注……



肿瘤何大夫


患了癌症,经常运动,使癌细胞扩散更快?我估计有的人是这样想的,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嘛,所以癌细胞会扩散更快。这显然是凭空的想当然,没有任何的证据支持,理论上也说不通。

患癌后可以正常运动,但显然,运动要量力而行,适可而止,不能任性而为,其实没得癌症的人运动也要量力而行,适可而止。当然,患癌症的人在运动时有一些要注意的事项:

1、运动要根据病情而定。像很多癌症早期,如果手术,手术后当然有个恢复期,待恢复之后,就可以回归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当然也就可以正常人一样运动,但也不能过度运动(所有人都不应该过度运动,并不只限于得过癌症的人)。如果是晚期癌症,如果体能允许,当然可以适量运动,但也不适合激烈运动,而对于病情较重,则只能慢走,甚至要卧床休息为主。只要病情允许,癌症患者可以并鼓励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形式,进行适量运动。

2、在运动时也要注意,如果体内有肿瘤,则要尽量避免对肿瘤所有部位有挤压的动作,挤压确实不排除导致扩散甚至肿瘤破裂大出血的可能,有的肿瘤可能会因激烈运动导致蒂扭转、破裂、大出血、急腹症等而威胁生命。


肿瘤专科医生


可能有的人会觉得多运动会促进血液循环,有可能会加速癌细胞扩散,这个想法没有科学依据。纯粹是想当然的臆想。

恶性肿瘤细胞的浸润特性决定了它容易发生扩散,肿瘤细胞像张牙舞爪的螃蟹一样向组织器官中伸出无数触角,其中部分细胞脱落,进入管道,尤其是血管和淋巴管,引起血行转移和淋巴结转移。当细胞脱落至器官表面,可形成种植转移。可见肿瘤的扩散是癌细胞本身的特性决定的,与运动没有任何关系。

很多癌症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可以回归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同时也需要进行适度的运动,适当的运动能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体能,运动不仅能促进食欲、改善睡眠、改善人的情绪,更是最好的镇静剂和安慰剂。所以每天适度的运动对癌症的治疗和预后是有很大好处的。运动不仅不会促进癌症扩散,坚持每天有氧运动反而会减少多种癌症复发转移几率,包括乳腺癌,结直肠癌,前列腺癌等。这是因为:运动可以降低胰岛素和雌激素的水平,以及某些与癌症发展相关的生长因子的水平;运动有助于预防超重,运动减少超重带来的有害影响,特别是胰岛素抵抗;同时运动可以提高机体免疫系统功能。

美国癌症中心最近发表论文,通过对美国和欧洲144万人的大数据分析,发现长期锻炼的人至少13种癌症发病率都显著更低。可见对癌症病人来说运动好处多多。不过运动强度需要量力而行,不能过度疲劳,运动方式以休闲为主,比如打羽毛球、太极拳、广场舞、游泳、散步等等。术后恢复期以及化疗期间的病人以多休息为主,不能强行运动。晚期癌症患者,如果体质较差,最好是根据情况休养,或者适当下床在房间走动,不适宜户外运动。


胡洋


首先,这个是不会的。

大家凭着直观的理解,可能感觉运动后血液循环加快,是不是癌细胞也就随之加速了在体内的移动速度,从而会更快的发生转移。

其实不是这样的,癌细胞的转移和和运动本身没有任何联系,如果癌细胞进入到了血液,随着心脏的搏动,血流会在极短的时间把癌细胞送到全身各处,这个时间点基本上以秒计算的。所以,如果癌细胞发生种植转移,就会在入血后很短的时间完成迁移,根本就不需要靠运动加快心搏来完成加速,运动也不会导致癌细胞的脱落入血。

一般来讲,癌细胞的转移有四种途径,直接侵犯临近组织,脱落种植,淋巴转移和血行转移。

这四种转移途径都是癌细胞团在增殖到一定数量后的必然结果,其中最严重的转移就是血行转移,也是癌症“扩散”最主要的途径,理论上随着血液循环,癌细胞可以到达全身各处,所以,也就有可能在全身任何部位发生转移,但这些都是癌细胞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能结果,和运动本身没有关系。

反倒是经常运动能改善人体体质,增强免疫力,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适当运动也是防癌抗癌的一种必要手段。


深蓝医生


这个问题应该辨证的说。其实肿瘤细胞是一种异常生长的细胞,主要表现为不受控制的生长和向远处的转移和扩散。导致肿瘤细胞转移和扩散的原因非常多。人们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比如说肿瘤微环境的改变,血管的生成等等都与肿瘤的转移相关。

另外,免疫系统的破坏也是肿瘤发生扩散的一个重要原因。

因此得了肿瘤以后应该加强营养,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并经过科学的治疗才能预防癌细胞的扩散。运动对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适当的运动对免疫功能的维持是有好处的。也就是说,适量的运动和锻炼可能对预防癌细胞的扩散是有一定的好处的。

但是,如果运动过量,导致人体疲劳,从而造成免疫力下降的话,可能对预防癌细胞的扩散,就并没有什么好处。

所以,得了癌症以后,我们的建议是进行适当的运动和锻炼,不要让身体感觉到疲劳即可。生活中也要做到劳逸结合。


胸外科乔贵宾医生


“快乐的小大夫”为您解答。欢喜关注

这个问题其实是很多人困惑的,但明白癌症的机理和病因就好办了。

癌症的出现不是因为运动导致的,每个人身体内都有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当身体的一些细胞由于遗传因素,外界的物理因素,比如放射线等,化学因素,生物因素比如病毒等,的影响,导致癌基因表达,细胞癌变,身体就会出现癌症。

所以运动不会导致癌症,同时适当的运动能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体能,对治疗癌症是后很大好吃的,没有癌症会因为运动导致扩散更快的。

但并不是说有的癌症患者都能够耐受经常运动的。

比如癌症晚期患者,不运动都很虚弱,就没法运动了,这样的患者唯一目的就是减少患者的痛苦。

还有一些癌症患者,刚刚做完手术的时候,也没法运动。

还有就是放化疗期间的患者患者都很虚弱,也不是和消耗性的运动。

对于癌症患者,在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做运动没有害处。但也要遵循一些原则。

1、适量,癌症患者往往是消耗性的,一般不要做距离的运动,多选择有氧运动,比如走路,太极等。

2、规律,一般最好每天坚持,固定的时间、运动方式,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3、出现不良感受适可而止,由于患者病情可能有变化,当运动时有不良感受时,立刻结束就医。

现在有一部分癌症,特别是早期癌症,患者恢复往往很好,甚至和正常人无异,这样的患者可以和常人一样运动。

“快乐的小大夫”每天为您推送健康医学知识,分享病例,不要忘记点击右上角关注呦!


快乐的小大夫


这个需要看你运动的方式。

运动本身会增加身体的免疫力,增加身体对抗癌症能力,改善生活状态,增加癌症治愈几率的一种特别有效的辅助方式,如果不会运动,有的时候确实会起到反效果。

适合癌症的运动

适合癌症的运动主要是一些有氧运动,尤其推举运动式游泳和快步走,还有就是强度相对较低的健身操。这些运动的好处是对身体的负荷低,而且全身的肌肉都能均匀的运动到,运动风险低,可控。

有一点我需要说明,为了防止运动损伤,运动前一定要做好充足的拉伸准备。

癌症患者怕什么运动

绝大多数癌症患者不能进行高强度运动,高强度运动先稍微长一些,会让身体处于极度虚弱状态,理论上真的这个阶段免疫力会下降,这个时段身体对癌症的抵抗能力会变弱。

癌症患者抵抗疾病损伤的能力比正常人要弱得多,一旦出现运动损伤,极难恢复,甚至有一定几率会加重癌症。所以癌症患者,比正常人,更要保证运动的度。

超级谣言

有人说,运动会加速体内血液的流通,从而加速,癌细胞的扩散。只说一句话,如果癌症真的是这样不经实验就可以随意判定,每年以亿为基础单位得癌症研究经费,花的还有意义吗?

营养海贼团船长~肖云涛

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

营养学会会员

衡膳营养讲师、营养大使

擅长上班族营养、癌症营养

想了解靠谱营养,欢迎关注我们,上贼船


营养海贼团


                         背 水 一 战

                   ----我的抗癌经历

        老汉我今年58岁。身体素质一向很好,快走、慢跑、游泳和健身都是我喜爱的运动项目。每天坚持运动30分钟以上,心率保持在50~60下之间。但是因为便血,2017年2月经医院确诊患上了直肠腺癌。曾采用中医治疗,未见好转。于2017年3月底进入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广东省胃肠肛门医院)住院治疗,确诊为因肠息肉病变引起的中段直肠癌(三期,pT3N2aM0-ⅢB)。4月10日采用微创手术切除,医用术语为“经肛门腹腔镜下直肠癌跟治术”。4月19日出院,出院医嘱其中一条为2周后返院化疗。

     5月3日转入该院内科时,医生曾建议除了12次化疗外,放疗也要作25次,但我选择了只作化疗的方案。6日开始第一次化疗,8日结束,之后便是两周一次的化疗循环。第6次化疗后,曾做过腹腔增强CT和核磁共振检查,结果全部OK!因此,至9月3日结束第9次化疗后,根据自己身体的康复情况,勇敢的跟医生说,剩下的三次化疗我不做了。半年后2018年3月7日的复查,指标全部正常!下面谈谈自己的心得和体会,供借鉴参考,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一、心态

        患了癌症,心态要好。这是人尽皆知的道理,无需多言。但是仅仅是心态好,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没有采取相应措施和办法去积极应对,那也只能是等吃等睡等死。话虽难听,但事实如此!

二、饮食

        化疗期间,我从不忌口。饮食的多样化,才能保证营养吸收全面。并辅以海参煲粥作为早餐来保证营养供应,所以我的体重能迅速恢复到术前水平。

        刚开始化疗时,我主要的不良反应是排便困难,不可控制,排便时肛门口刺痛,甚至让人有痛不欲生的感觉。排出的粪便粘稠,不易冲刷。再有就是跑步或爬山后,脚底四处起水泡。排便时出现的症状,不禁让我想起曾经因体内湿气太重,也有过类似的经历。经中医诊断,服用同仁堂的“皮肤病血毒丸”后,症状消失。此次,不曾想一试即灵,治疗期间,最多时一天服用60粒药丸。再辅以菊花、金银花冲水服用。

        所有化疗的病人,医生都会要求多喝水,而我恰好在患病前就比常人喝水量大很多。每天早上起床后空腹一口气能喝下2升水,一天喝水至少4升以上。喝下去的水,一定会通过尿液、汗液等渠道排泄出体外,同时带走废弃物。只是切勿随意模仿,未经长期训练,如此大量喝水会引起“水中毒”。

        蜈蚣为五毒之首。春夏之交时节,每天早上天不亮爬白云山时,就在爬山的步道上,时常会遇到。查阅相关资料后,得知蜈蚣酒对肿瘤有抑制作用。因此捕捉了一些蜈蚣泡酒,隔三差五喝上一小杯,想必也是有一定疗效的。

四、运动锻炼

        手术后大伤元气,化疗更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要想尽快恢复元气,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唯有运动锻炼。手术后,当拔掉滞留在身上的管子,就开始下地走动。不挂瓶时,就爬楼梯。术后第9天出院,开始爬白云山,术后第12天即可登上海拔382米的白云山最高峰——摩星岭。从此,每天爬一趟白云山,并逐步加大运动量,一年以后已经可以一手提握一个4Kg重的哑铃爬山。以此来抵御化疗对身体所造成的伤害,并尽量使每次化疗的毒副作用不叠加。化疗住院时,背着吊瓶(自带压力)爬楼梯,30层高的楼梯一口气能上下两个来回。运动能使人大量出汗,通过汗液带走体内的有害物质。

        除了运动外,每天练习站桩,从最开始的几分钟,到现在一次能站30~40分钟。站桩是一项非常古老有效的健身方法,它能疏通血气,调理阴阳平衡。在此不多赘述,网络上有很多相关资料可供查阅。

        我还有一个非常健康的业余爱好——钓鱼,它能让人修身养性,身心愉悦!  

      因此治疗期间,我身体的各项指标均在正常值范围之内。

五、结语

        有一个流行说法,癌症的病人有1/3是给治死的,我认同这个观点。住院治疗期间,见到过很多病人,脸色苍白,毫无血色,说话气若游丝。却依然在做化疗,试问,如此的身体状况,又如何去抵御其他疾病的侵蚀。所以说有很多的癌症病人并非死于癌症,而是死于并发症,这绝非危言耸听!

        人病了,说明你身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出了问题。癌症病人经过第一阶段的治疗后,一定要通过运动锻炼和适当调理让体能恢复到术前水平,甚至超越!这样才能给你提供足够的抵抗力和免疫力,防止它再次兴风作浪!

        癌症的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唯有背水一战。后退半步,都是死路一条。而我目前最多只能算取得阶段性胜利,但我坚信以我目前的身体素质和体能,并保持上述健康的生活方式,坚持运动锻炼,就不可能有癌症复发或转移的空间!

                                    

                                 2018年3月9日 于广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