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后孩子说“其实我都会,就是粗心了”,为什么孩子总是会粗心?

神經病LY_


粗心无外乎是孩子对自己某知识点薄弱的借口。

与其说是孩子本来就会,只是一时马虎,莫不如说是孩子对该项知识点掌握得并不牢靠才导致出现小问题的。

否则你何不想想,为什么孩子对1+1=?不会马虎?自己的名字为什么不马虎?常写的英文单词为什么不马虎?

避免孩子粗心的方法,只有多看多练多写,但是千万要注意“有效练习”。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总会出现种种问题,而作为家长经常会因为在辅导孩子学习过程中的种种“逆反”情况而逐渐失去耐心。一个做教师的朋友私下里和我讲:“我从没教过像我孩子这么笨的学生!”这也正是为什么老师家的孩子,自己却辅导不了的症结之一。

尽量给孩子缔造一个舒适与平和的学习环境,让孩子能够踏实的完成对当日知识点的复习与预习,并在此基础上反复训练,这才是正确而高效的学习方式。


鑫时空


您好,孩子粗心表面上说是不经意、不小心,偶尔的事情,大约有这几方面的原因:

1)孩子对所学东西掌握的熟练度,思考度不够,比如计算题,平时对基础计算掌握的熟练程度、思考度不够,在考试时在有限时间内计算就会出错。

2)孩子对所学知识的概念不是真正的清楚明白,只是一个模糊或是凌乱的概念,因此在考试有限时间内记忆里搜索到的是错误或不确定的概念。

3)孩子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平时学习没有时间观念、步骤观念、纠错改错观念等,比如做题准确率不高,做了不检查,步骤不清晰等,在考试有限时间内一限制做题的步伐就乱了,头脑就混乱了,就出错了。

因此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并且不要把粗心当成唯一的原因,考试之后或每次做题之后找找粗心的根源。


我是小小牛


前面看到已有很多友友谈了自己的观点,均可以借鉴。在这里补充说一下在我的咨询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情况,孩子所谓的粗心大意,除了与基础知识没有学扎实有关外,还有一个原因家长们并不清楚,是与遗传特质有关。

人的大脑区块一共四个,分别是额叶、顶叶、颞叶、枕叶,每个区块各司其职。单拿枕叶来说,它是负责看、阅读的,是对光影的明暗、线条的粗细、距离远近的一个判断力,与视力的好坏无关。

如果孩子的遗传中这一部分比较薄弱,那么,就容易出现错看、漏看的现象,即使孩子视力很好不近视,也容易出现这种状况。

这种情况若存在,那就会出现孩子即便基础知识掌握的很精准,但是在考试过程中,会因为错看与漏看而审错题、看错行、偏旁部首搞错,导致出现答题失误与成绩方面的损失。就像孩子说的:这题我都会,但是,我粗心了。粗心,是有原因的。

解决方案:特别简单,就是可以通过指读的方式,一个字一个字地去确认题目,切忌一目十行这样的浏览速度。指读,可以减少因为枕叶区块的薄弱而给孩子带来的成绩损失。

希望我的回复可以给您带去一些启发,祝好~


侯爱平1969


很多情况下,孩子所描述的这句话时,就是在欺骗家长,欺骗老师。

这个掌握不牢固,知识掌握不应用不会用,那么就造成了考试的时候一知半解,感觉自己会了实际自己不会在别人没有给他打叉号的时候,他自己根本就不知道如何处理,所以所有的答案都是在蒙。

班长拿了一张试卷,试卷上花花绿绿的打折卡号,然而在插好之后,家长没有做任何讲解和辅导,孩子就很容易的全部做对,有的家长就天津的一位孩子,本身就会,只是当时没有思考出来,千万不要这样想。

正确的答案是,孩子本身就不会,他只是在到处摸索答案,恰巧考试的时候他摸索错了,这情况比你看到的成绩更可怕,孩子成绩在摇摆过程中只能是更低。

所以说家长朋友一旦发现孩子这种情形,首先就要确立一个信念,孩子的知识非常不扎实,孩子的知识不会应用,考试虽然是一种形式,但是它检验的就是孩子的知识掌握度。

千万不要替孩子辩解,替孩子辩解,实际上在纵容孩子犯错,老师可以这样说是为了让孩子产生自信,家长那么就没有必要了。

有些情况下所有的教育并不是都是在夸奖中完成,我们还需要清醒的认识,正视自己,才是真正的教育。

表扬,批评,这些都是一些辅助的手段。但是如果家长可以为孩子隐瞒,刻意表扬孩子,那么孩子就会对自己要求越来越松。

让孩子清醒的认识自己,客观的评价自己才是最重要的,千万在任何时候不要为自己的错误推脱出一个让人可以接受的理由。


谈笑有白丁往来无鸿儒


粗心,真的是维护自己聪明脑袋的一个好词佳句,家长也掉入陷阱,常对别人说,我家娃脑袋瓜不错,就是有点粗心!一直到高考成绩出来了,才认错。

粗心,绝对是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熟练度上不够,比如初一数学的分配律去括号,常讲常错,不是漏乘就是错符号,英语三单,时态,一提醒就知道了,但下次也不能保证不错啊!

因为自己只是粗心,需要分析,理解的地方,以为自己会,考试灵活一点,就错误百出,归根结底是解题习惯不良造成的,没养成解题过程中,快速验算的习惯。

所以,分析学习情况,都要细到每个薄弱点!


idea-liu


一般这样会是两个情况:一是孩子真是粗心,有些孩子确实很聪明,很多东西学得很快,往往这样的学习不够勤奋,在学习上会比较马虎,认为自己够聪明,学习一会就能学会,不用像别的学生那么刻苦,所以每次到考试的时候就会出现粗心大意的情况,或者是没有彻底掌握这方面的知识,考试后才恍然大悟。二是这句话就是个借口,考试对每个学生来说,都是关于自己之前的努力的结果展现,也是自己的名誉最好的体现,会让每个学生都认真对待,当每个人都认真对待一件事的时候,粗心马虎就可以除掉,所以可以说考试后总说自己粗心的人很有可能是说谎话,也有可能是真粗心


邵W枫


其实粗心只是个借口,并没有所谓粗心一说,实质还是知识掌握不够牢固。问个简单的问题,如果你问孩子1+1等于几,没有几个会答错,都知道是2,而不会粗心地把答案说成其他。同样的的道理,如果知识掌握足够牢固,他的直接反应肯定就是正确的,如若不然,就说明知识还有欠缺。所以,粗心只是个借口,本质是知识还没有掌握。因此家长在面对孩子说都是粗心错的时候,要帮助孩子找出知识上的错漏,仔细分析原因,夯实相关的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多做相应练习,能做到举一反三。这样孩子再也不会把粗心做借口了。


唠叨老师


现在的孩子为什么粗心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1:老师教的知识未理解未渗透,又不好意思问老师2:思想未集中在做作业当中,总觉的做完就可以了不习惯复查。3:思想不在做作业当中,比如和小朋友去玩和在电子产品当中。


乡野林林


说粗心其实就是平时练习的时候眼高手低造成的,其实只要平时加强练习,就可以细心起来的


爱随行sweet


孩子粗心一是习惯问题,这个可以在老师和家长的督促下慢慢改过来,二是知识掌握不扎实,但是自己没意识到,这种情况需要孩子对错的知识点重新认真学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