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界曾经的三大重镇,大师云集,风光无限,如今令人唏嘘

相声界曾经的三大重镇,大师云集,风光无限,如今令人唏嘘

马志明和黄族民,表演《大保镖》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和八十年代,是中国相声极为辉煌的岁月,大师犹存、名家云集。曲艺团、说唱团,是当时大师、名家们正式的工作单位,也是他们互相切磋、传承技艺的场子。其中最为突出的,便是中国广播艺术团说唱团、天津市曲艺团、中铁文工团说唱团,这三大团汇集了中国相声界最为优秀的一批相声演员,引领中国相声半个多世纪,演员们留下的经典至今还在给观众带来欢乐。

可惜,随着大师逝去,名家老去,本应扛旗的青年一代热情散去,再提相声重镇,人们的第一反应,早已是德云社。

相声界曾经的三大重镇,大师云集,风光无限,如今令人唏嘘

侯宝林、刘宝瑞、马季在北京电视台表演相声

中国广播说唱团:中国曲艺第一大团,成立之初聚集了中国曲艺界“四大金刚”

中广说唱团成立于1953年,成立时聚集了中国曲艺界的“四大金刚”:相声大师侯宝林、单口相声大王刘宝瑞、西河大鼓金嗓子马增芬、京韵大鼓大师孙书筠。老一辈相声演员郭全宝、郭启儒也在中广说唱团。

说唱团成立后,又培养了一大批相声界新秀:马季、于世猷、唐杰忠、郝爱民、李文华等,马季在50年代调入说唱团后,更是享受了“一徒四师”的特殊待遇:由侯宝林、刘宝瑞、郭全宝、郭启儒共同担任他的老师。70年代末80年代初,马季接任说唱团第四任团长后,又培养出姜昆、冯巩、刘伟、赵炎、王谦祥、李增瑞等新一代相声演员,马季也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新时期相声的领军人物。

中广说唱团在中国相声界一直扮演着主流引领者的角色。上世纪五十年代,是改进相声的先锋,由侯宝林带头,创作了一大批新相声;80年代,是电视相声、新相声的主导,大量相声演员登上春晚、登上电视,涌现众多家喻户晓的相声演员。

1985年的“十大笑星”评选中,中广说唱团更是占据五席,达一半之多。

如今,这些相声大师、相声演员悉数退出舞台,冯巩则担任了中国广播艺术团团长。他和门下学生也逐渐转场至小品、影视领域。

相声界曾经的三大重镇,大师云集,风光无限,如今令人唏嘘

马三立和马季

天津市曲艺团:集中了一群有能耐的相声艺人,培养出的年轻演员在80年代末纷纷调入北京

天津本就是相声的发祥地,50年代天津市曲艺团成立后,更是集聚了一群有能耐的相声演员。

从相声辈分看,第四代相声大师张寿臣、马三立属于天津市曲艺团;第五代相声演员赵佩茹、常宝霆、白全福、朱相臣、王凤山、“少马爷”马志明、杨少华、谢天顺属于天津市曲艺团;第六代相声演员“文哏大师”苏文茂、有“小神童”雅号的李伯祥和搭档杜国芝、马志明搭档黄族民、常宝霆儿子常贵德、徒弟王佩元属于天津市曲艺团;第七代相声演员戴志诚、赵伟洲、刘俊杰、刘亚津等也曾属于天津市曲艺团。

天津市曲艺团的相声演员们能耐多、活路宽,传统相声的功底也都打得扎实,在懂相声的天津观众当中人气很高。在电视相声时代,很多人的名气却被落在了后面,也导致1985年“十大笑星”的评选中没有天津相声演员入选。

相声界曾经的三大重镇,大师云集,风光无限,如今令人唏嘘

“文哏大师”苏文茂

曾经的三对台柱子:马三立和赵佩茹、常宝霆和白全福、苏文茂和朱相臣,更是凭借各自独特的舞台风格,留下众多经典,令观众称赞。

80年代末90年代初,很多年轻的相声演员脱离,开始调入北京,如王佩元调到北京搭档常贵田;戴志诚进入中广说唱团,搭档姜昆;赵伟洲和杨少华合说《枯木逢春》成功后,进入中铁文工团。

相声界曾经的三大重镇,大师云集,风光无限,如今令人唏嘘

侯耀文和石富宽,2007年在北京周末相声俱乐部说相声

中铁文工团说唱团:侯耀文带领下一度扶摇直上

中铁文工团说唱团在80年代开始兴起,当时的相声名家主要是侯耀文、石富宽、笑林、李国盛。

2002年,侯耀文担任文工团副团长,开始引入大批人才。李嘉存、陈寒柏、马云路、刘际、王敏、单联丽、高玉庆、牛成志等人纷纷加入,甚至郭德纲都一度成为签约演员。当时中铁文工团风光无两,甚至有超越其他两个团的势头。

无奈天妒英才,侯耀文2007年逝去,曾经的风光与势头开始渐渐褪去。

如今,再提相声重镇,可能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已是德云社。

相声界曾经的三大重镇,大师云集,风光无限,如今令人唏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