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皇帝溥仪为什么总是戴眼镜?

末代皇帝溥仪为什么总是戴眼镜?

按照一般人的理解,出身在皇室家庭一定是非常幸福的,至少吃穿不愁。这话不假,但是皇帝不一定都是幸福的,也有可能是非常苦命的。

有这么一位皇帝,一生当中三次登基,但是三次都是被迫的,一生之中大部分时间都是为别人而活。活了61岁,换了5个老婆,但是膝下一直没有孩子。

不仅如此,他的一生还为病痛所折磨,每天晚上睡觉前都必须打激素才能睡着。这个人是谁呢?

他就是中国最后一位皇帝,不到3岁就成为皇帝的溥仪。

末代皇帝溥仪为什么总是戴眼镜?

关于溥仪,中国人是非常熟悉的,也有各种各样的标签一直贴在溥仪身上,比如中国最后一位皇帝,比如傀儡,比如汉奸等等。不过,那都是后来人对于溥仪的看法,有些在某种程度上是失真的。

有这样一位外国人曾经长期担任溥仪的英语老师,他在回到英国后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写下了关于溥仪皇帝的回忆录,在书中作者介绍了一个不一样的溥仪。

这个人就是清王朝唯一的一位外国人帝师庄士敦。按照庄士敦的回忆和描述,溥仪具有以下一些不为人知的特质。

溥仪不守旧,实际很新潮。

溥仪不软弱,实际很勇敢。

溥仪不奢侈,实际很简朴。

......

在书中,作者主要告诉人们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溥仪是如何被选中当上皇帝的?

第二个问题:溥仪退位后在皇宫里面做了些啥?

01 小屁孩如何被选中当皇帝?

溥仪生于1906年2月,1908年11月14日,光绪帝去世当天,因为光绪帝没有孩子,不到3岁的溥仪被慈禧太后选中成为皇位继承人。可是没想到,11月15日,慈禧太后也去世了。

而在当时清朝的爱新觉罗皇室成员中,符合继承条件,并且已经长大成人的大有人在,但是慈禧太后为什么会选择溥仪这么一个小屁孩呢?

这首先得从溥仪的身世谈起,溥仪至少在当皇帝之前,清廷当中没有多少人认识他,谁也不会想象这么个小屁孩会掀起什么大浪。

末代皇帝溥仪为什么总是戴眼镜?

但是溥仪的爸爸,也就是后来的摄政王载沣,大家都认识。而载沣有一个哥哥,他就是众所周知的光绪皇帝。

因为光绪帝一直生不出孩子,所以慈禧太后就想从光绪帝的兄弟的儿子当中找一个合适的人选来做皇位继承人。

载沣的儿子自然就是不二人选。根据庄士敦的回忆,在载沣从德国访问回来不久,慈禧太后就为载沣迎娶了她的心腹荣禄的女儿,并且向载沣许诺,只要他后面生出儿子,他的儿子以后就可以做皇帝。

1906年2月,溥仪出生,自然也就成为皇帝继承人的不二人选。

不过,溥仪出生后并没有立即进宫。

1908年下半年,光绪帝的身体急转直下,进入病危状态。慈禧太后于是下令将溥仪抱到宫里面居住培养。很快,光绪帝暴毙身亡。

光绪帝一死,慈禧太后就以光绪帝的名义颁布了遗诏,遗诏中宣布光绪帝是按照慈禧太后的旨意,立溥仪为皇位继承人。

可是庄士敦表示,光绪帝实际上并不知道这个遗诏,至于到底是谁继承了皇位,光绪帝也很有可能不知道。

末代皇帝溥仪为什么总是戴眼镜?

当然,慈禧太后也有自己的私心,那就是选择一个小皇帝,比较好控制。但是人算不如天算,光绪帝一死,慈禧太后仅仅隔了一天也去世了。

只能说冥冥之中,历史总是会充满巧合。

就这样,啥都不知道的小溥仪就当上了皇帝。他的爸爸载沣也当上了摄政王,载沣当时多大呢?25岁。

不过,好景不长,溥仪仅仅当了三年皇帝,武昌起义一爆发,清王朝很快就走进了历史。

末代皇帝溥仪为什么总是戴眼镜?

在溥仪退位之前,隆裕皇太后受到了袁世凯的蒙骗,签下了《清室优待条例》,其中规定溥仪皇帝退位后可以继续居住在皇宫里面,也可以继续保留皇帝的尊号,民国政府每年向逊清皇室提供400万两的经费。

这400万两在当时可是一笔巨款,相当于国家一年财政收入的百分之五,数额相当之高。

02 溥仪退位后在皇宫里面又干了些啥呢?

就这样,1912年之后,溥仪就一直居住在紫禁城里面,直到1924年10月,在前线打仗的冯玉祥突然回到北京发动政变,在景山上架起了大炮,勒令溥仪在两个小时内搬出紫禁城,溥仪随后狼狈的离开了。

那么,溥仪在这12年里面又干了些啥呢?这一点,作为溥仪英文老师的庄士敦是非常有发言权的。

不过,庄士敦是1919年才进入紫禁城的,关于前面几年的时间溥仪在皇宫里面干了些啥?虽然庄士敦没有亲自经历过,但是在他进入紫禁城之后,也是有所了解的。

因为,在此之前,溥仪还有其他几位老师教他汉语和满语。

溥仪每天早上6点由十二抬金色大轿抬到毓庆宫上课。先上汉语课,后上满语课。一直到11点结束。

庄士敦进宫之后,下午一点半开始上英语课,大概要上两个小时左右。可见,小皇帝的学习生活还是比较辛苦的,而且假期也不多。

溥仪学习也是比较认真的,小小年纪就有近视眼,平时还会经常性的头痛,庄士敦认为这是眼睛疲劳所造成的。

在庄士敦的建议下,溥仪皇帝戴上了眼镜,这就是为什么后来我们看到的溥仪的照片都有眼镜的原因。

末代皇帝溥仪为什么总是戴眼镜?

不过在溥仪结婚之后,他就不在毓庆宫上课了,而且假期也开始多起来。夏天有一个月的暑假,农历春节也会有三周的假期。

溥仪在宫中居住的十多年间也遇到过危险,1917年张勋复辟,溥仪重新登基。不过很快张勋就失败了,段祺瑞率领军队打进了北京,双方在紫禁城里面有过交火,子弹一度在紫禁城里面乱飞。

但是就在这种情况下溥仪依然坚持每天上课。可见溥仪还是比较勇敢的,这跟一些影视剧里面描述的一个软弱的溥仪形象不一样。

溥仪皇帝虽然一直身处宫中,但是他对紫禁城墙外的新鲜事物是非常感兴趣的。

比如溥仪曾经对当时社会上兴盛的新文化运动非常感兴趣,还结交了几个新文化运动的领袖,这其中就包括后来大名鼎鼎的思想家胡适。

1922年5月的时候,溥仪在宫中接见了胡适,胡适在进宫前还向庄士敦询问过紫禁城中的礼仪。在得知溥仪不会要求他下跪时,他才放心进宫。

溥仪还向当时的报纸投稿,因为他自己写了一些诗歌。按照现在的话来讲,虽然是皇帝,但是溥仪是一个十足的文青。

末代皇帝溥仪为什么总是戴眼镜?

好景不长,1924年10月,溥仪被冯玉祥的军队赶出了紫禁城,此后一直到溥仪去世,虽然回过几次紫禁城,但是再也没有在紫禁城居住和生活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