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為何選擇溥儀繼位,而不選擇載灃?

艾小城


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十ー月初九,天氣冷得出奇。紫禁城太和殿內卻鐘鼓齊鳴,一派雍雍穆穆的景象。年僅3歲的小皇帝一一溥儀的登基大典正在舉行。然面這次登基大典舉行的卻是前所未有的荒唐。擁立了新皇上的文武群臣不但沒有露出開心的神色,反而一個個憂心忡忡。慈禧和光緒的同時崩薨,還沒有讓這些大臣們從震驚中清醒過來。登基大典上鬧出的鬧劇,讓這些國家柱石們的心頭蒙上了一層陰影。

很多年以後,溥儀在自傳《我的前半生》曾經回憶了當時的情形:

由於溥儀剛剛入宮,他是懷著恐懼的心情面對這一切的。天氣的寒冷也讓這個小皇帝早就受不了。他一個人孤零零地坐在須彌寶座上,聽著震耳欲聾的皇家音樂,看著一幫陌生人在自己的腳下手舞足蹈,三跪九叩,終於再也無法忍受這個場面。

正當登基大典舉行得熱鬧的時候,溥儀突然開始哇哇大哭,邊哭邊喊:“我不挨這兒,我要回家!我不挨這兒,我要回家!”說著就要從寶座上跳下來。

溥儀的父親,議政王醇親王載灃此時正單膝側身跪在寶座之下,扶著小皇帝。見溥儀如此折騰,也不敢動彈,只好死死地壓著溥儀。動彈不得的溥儀不斷地掙扎,哭喊聲越來越響,“我要回家”的聲音伴隨著盛大的鐘鼓聲在太和殿內迴盪。急得滿頭是汗的載灃只好連連安慰道:“別哭,別哭,快完了,快完了!對於歷來迷信的清廷官員而言,這些話實在是不祥之兆。他們交頭接耳,竊竊私語:“怎麼可以說“快完了”呢?”“說・要回家”是什麼意思啊?”

溥儀小皇帝一一年號宣統一一就這樣登上皇位,成為了大清王朝的最後一任皇帝。

傳聞溥儀之所以會當上皇帝,是慈禧病重之時,見光緒也病人膏肓,認為兩人隨時都有殯天的可能,由於光緒無子,挑選大清帝國的下一任皇帝的重擔便又落在了慈禧的肩頭。慈禧雖然深知自己已經不能再像從前一樣垂簾聽政,但她仍然要挑選一位和自己沾親帶故,關係甚近的皇族接替皇位。

根據光緒入宮的前例,自然是還要從奕環這一支中選擇。

此時奕環早已去世,接替醇親王爵的是其第五子載灃。慈禧為了籠絡載灃,又使出了她熟悉的策略,將寵臣榮祿的女兒認作了養女,並指婚給載灃。本來載灃當時已經訂親,但慈禧堅持如此,載灃只得聽從。這樣,載灃又成了慈禧的乾女婿。載灃和這位大小姐生了兩個兒子,薄儀和溥傑。慈禧立儲的時候,就挑中了年紀稍微大一點兒的溥儀。

不過,有了前車之鑑的醇親王府並不願意把溥儀交出去一-溥儀的親叔叔,現在的光緒帝載湉當初也是這麼被送進宮去,在宮裡活活地被折騰了30多年,此時馬上就要撒手人寰。都說當皇帝有享不盡的榮華富貴,可只有這些天皇貴胄才知道其中的辛酸。

奕環尚在人世的妻子,載灃的母親一聽說自己視若掌上明珠的大孫子又要被抱進皇宮去,當時就兩眼一黑昏了過去。醒來以後死死地抱著溥儀不鬆手,而溥儀則又哭又叫又喊又鬧一一整個醇王府一片混亂。所有的人都在盯著年輕的攝政王載灃,可載灃也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只是無可奈何地苦笑。亂了一陣子,有個乳母看溥儀哭得可憐,便過來給他餵奶,溥儀這才漸漸安靜下來。

溥儀即位之後,由於年紀太小,載灃掌握了大清朝實際的權力。對於這個兩代為帝的家庭來說,所謂樹大招風,因此不得不韜光養晦,低調做人。前文已經說過,老醇親王奕環在光緒即位以後,便辭去了全部職務,希望以此遠離政治鬥爭。然而,光緒長大以後與慈禧的對立還是讓奕環的處境極為尷尬。一方面,他與榮祿等人甚為友善,最後還結為親家;另一方面他和支持光緒的翁同穌等人關係也很不錯。為了不讓慈禧對他有任何意見,他甚至放棄了所有原則,在督辦北洋海軍的建設時,挪用經費給慈禧修造頤和園。載灃也繼承了其父的此種家風。小心翼翼,明哲保身。朝中大事,幾乎都由慶親王奕劻和其他軍機大臣做主。他則擺出一副超然世外與世無爭的架勢。

不過,載灃雖然低調如此,有一件事情他卻始終耿耿於懷:那就是光緒的失勢,他始終認為,如果不是袁世凱關鍵時刻倒戈,百日維新就不會失敗,而光緒也就不會受到慈禧的百般凌辱,最終鬱鬱而終。因此,他處心積慮要為光緒報仇。一時間,民間流言四起,傳說載灃已經將袁世凱秘密處死。

然而,流言終究是流言。事實上,載灃要想除去實力已經異常強大的袁世凱,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他只能團結一幫年輕氣盛卻沒有任何政治鬥爭經驗的少壯派滿族親貴來籌劃此事,然而這一舉動卻遭到了慶親王奕劻和張之洞的堅決反對。

據說,當載灃和幾位軍機大臣碰頭,把自己的計劃和盤托出時,所有的軍機大臣都嚇了一跳。慶親王更是連說不妥。他認為,袁世凱雖然現在已經被奪了軍權,但北洋新軍都是他的手下,段琪瑞、馮國璋、王士珍等人都是他一手提拔起來的。如果這些人造反,帶兵進京,誰擋得住?

最後,萬般無奈的載灃只好同幾位軍機大臣達成妥協,以袁世凱患“足疾”為由,將其免職,令回原籍。載灃自以為從此可以安然無恙,然而過了不久,革命的風暴席捲全國,已經對清廷徹底失望的袁世凱捲土重來趁勢奪取了政權。這就是他所想不到的了。

就這樣,大清朝的政局,愈加動盪了。

清政府推行新政時,定下了預備立憲的計劃,但由於慈禧的去世,繼續推行這一計劃的權力,交到了載灃的手裡。由於這也是光緒遺詔中所關心的事情,載津並不敢怠慢。宣統元年(1909年),如期舉行了各省諮議局的選舉;第二年,資政院也宣告開院。


歷史說是非


這便是慈禧非常高明的一個手段了,玩弄權術這方面慈禧真的是非常的高明。那麼為什麼非要讓溥儀繼位不讓載灃繼位呢?首先我們來看第一個原因,載灃多大歲數,溥儀多大歲數?而且在當時載灃的勢力其實是不小的,如果真的讓載灃繼位了,那麼慈禧還能控制他嗎?還能將大清朝的實權拿在自己的手中嗎?實際上這個原因是最膚淺的一個原因,大多數人都能看得出來,也就體現不出慈禧權術有多麼高明瞭。

慈禧讓溥儀繼位之後,還有一個命令,不知道有沒有人注意,那便是讓載灃攝政,換句話說就是讓載灃在某種程度上掌握了不少的權利,同樣的換來了載灃的忠心,同時載灃還會為自己的兒子去制衡奕劻等人,在當時權臣出現了不少,甚至還有個袁世凱在虎視眈眈,有趣的是這個時候袁世凱已經不是想除就能除掉的。因此他要防止有人和這些權臣們勾結,自己又想拿住權利不放,讓載灃去制衡是最好的選擇,這便是一種權利的平衡。


慈禧為了防止權利全部倒去載灃那一邊,她私底下還交好奕劻,讓兩人互相去制衡,不得不說這個女人的確有幾分帝王姿態。實際上按照理法來說,即使在溥字輩裡選接班人,也是輪不到溥儀的,比如溥偉,恭親王的孫子,可惜這個人是個成年人,而且他家和慈禧略有過節。

其實退一萬步來講的話,說白了慈禧就是不想放棄自己手中的權利才選擇了溥儀繼位,否則的話怎麼算都不應該是溥儀接班。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 喜歡歷史的讀者們不妨關注歷史雜貨鋪,如果有不對的地方歡迎指出,請多包涵。


歷史雜貨鋪


主要有這三個原因。

載灃的輩分

載灃跟同治、光緒同是載字輩的,要是連續三任皇帝都同一輩份,以後祭祀祖廟的時候就尷尬了。而選擇溥儀,從宗法上講,從選中的這時候起,溥儀就不再是載灃的兒子了,就相當於把溥儀過繼給同治當兒子,當然同時也過繼給光緒當兒子,以後就可以名正言順地祭祀同治、光緒了。根據溥儀的自傳來看,他對載灃的稱呼一般都是“王爺”,而君臣名分一旦定了之後,載灃也是要對溥儀行大禮的。

溥儀的母親

溥儀的生母蘇完瓜爾佳氏(裕隆皇太后)是慈禧的內侄女,當初溥儀的老爹載灃都已經訂親了,被慈禧強行干涉,硬指定蘇完瓜爾佳氏與他成婚,載灃被逼的把之前的親事都退了。而指定溥儀登基,這樣一個不滿三歲的小皇帝,蘇完瓜爾佳氏就完全可以名正言順地以皇太后的身份輔佐,重演“垂簾聽政”的故伎。這樣權力的核心就一直掌握在她們葉赫那拉家族的手裡。

權力是主因

說到底還是為了權力。光緒重病的時候載灃都已經26歲了,政治上已經非常成熟,已經有足夠的能力駕馭皇權了,再不可能啥事都被慈禧操縱了,所以她要是立了載灃,不僅自己權力不保,就連她苦心安排過去的蘇完瓜爾佳氏也就只是個皇后而已,無法再名正言順地干政了,這樣一來慈禧苦心經營這麼多年的皇權就有可能旁落他人,這當然是慈禧所最不願意看到的結果。


慣與長夜


慈禧太后:政治手腕高明,權力慾極強

慈禧太后生於1835年,卒於1908年。葉赫那拉氏,咸豐皇帝的妃子,同治皇帝的母親。1852年入宮,1856年生皇長子愛新覺羅·載淳(同治帝)。

1861年咸豐帝駕崩後,她聯合慈安太后、恭親王奕訢發動辛酉政變,誅顧命八大臣,奪取政權,打壓恭親王奕訢。是清朝晚期的實際統治者。統治滿清時間長達47年,近半個世紀之久。



她自幼聰慧,熟讀詩書。對政治頗感興趣。咸豐帝看到懿貴妃如此有才幹,便將群臣的奏摺交給她批閱,處理的倒也妥當。就這樣,她對政治,對權力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咸豐架崩以後,公元1861年,她的兒子載淳即位,就是同治皇帝,慈禧成為聖母皇太后。失去了批閱奏摺的權力。轉而代之的是以載垣,端華,肅順為首的八大輔臣。

慈禧太后心有不甘,便同慈安太后以及被冷落的恭親王奕訢密謀發動政變,處死載垣等人,剷除了輔政八大臣,將清朝的統治權牢牢的握在自己手中。


1873年,同治即將年滿十八歲。慈禧太后歸政於同治皇帝,在那時,慈禧已經垂簾聽政了十二年。

在此期間,她重用漢臣,依靠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等漢族大臣,先後鎮壓了太平天國、捻軍、苗民、回民起義,暫時緩解了清王朝的統治危機,使清王朝得到暫時穩定。

同時,出於維護清朝的統治,她又開啟洋務運動。先後以“自強”和“求富”的方針,大力開展近代的科技工業。創建海軍,訓練新式陸軍。開啟了中國的近代化的大門。具有重要的意義。這一時期,清朝的軍事和工商業有所提高,被稱同治中興。

1875年同治病逝,慈禧太后立她的侄子載湉即位,就是光緒皇帝。

我們都知道,光緒皇帝自始至終就沒有掌握過最高權力,慈禧太后以訓政之名,又統治清王朝了數十年。

等到光緒駕崩。此時的她身染重病。準備立溥儀為皇帝。

第一,溥儀年紀小,離親政尚需時日,給自己繼續垂簾聽政找個理由。

第二,溥儀的聖母是慈禧的侄女,即便以後自己不再執政,葉赫那拉氏卻依然可以活躍在清朝的政治舞臺。

第三,載灃在那會兒年紀大了,有了自己的主見,不易掌控,最重要的,他跟同治,光緒是同輩,於祖宗的禮數不合。

第四,載灃的能力也談不上多突出,相比於幾位朝中的漢族大臣還是相差太多了

而且載灃一旦當了皇帝,那麼隆裕太后能否像她姑姑那樣殺伐決斷,掌控全局,答案是否定的。載灃肯定會靠著自己攝政王的身份來排除隆裕太后對政務的干預。權力的中心肯定不會再有葉赫那拉氏什麼事兒了。

故而,慈禧必定會選溥儀而不是載灃


小王看歷史啊


慈禧選擇溥儀繼位,有以下幾點原因:

1.輩分承繼而言:溥儀屬於同治帝與光緒帝的侄子輩,所以溥儀有輩分上的優勢,就是父死子繼的傳統;

2、親情方面而言:同治帝無子嗣,當初沒有選擇晚一輩,而選擇其堂弟光緒帝繼位,是為了慈禧不至於成為太皇太后而大權旁落,好繼續垂簾聽政,光緒4歲進宮,也為了能夠以養育之恩,控制皇帝。因此當慈禧去世的時候,為了讓自己的親生兒子有承嗣,便選擇小一輩的溥儀,過繼給同治皇帝,兼兆光緒,這樣同治帝便有了名正言順的承嗣體系。

3、政治方面而言:慈禧之所以未直接選擇載灃成為繼承人,政治方面的目的是為了平衡掣肘隆裕太后與載灃直接的關係。也就是為了避免載灃一家獨大,然後激進,或者作出為光緒復仇的行為。因此選擇載灃為攝政王,總理國事,但大事要與太后相商。

4、個人經歷方面:慈禧經歷了咸豐、同治、光緒三朝,尤其以同治朝和光緒朝為主,在此期間,親兒子同治常常忤逆她的意願,做出她不喜歡的事情,更別說光緒要政變的傳言。所以,他對於成年男性皇帝,充滿了忌憚,在位時,可能大家都對她忠心不變,一旦她離世,誰能保證成年人真正掌權後不會秋後算賬。所以因為個人經歷方面,慈禧繼續選擇了幼主繼位。

仰閣說:專注華夏禮儀、漢服文化、在歷史中承繼未來


仰閣說


慈禧是咸豐的老婆,咸豐叫奕詝,同治皇帝是咸豐和慈禧的兒子叫載淳,同治死後繼承皇位的是光緒(慈禧的侄子),光緒叫載湉,載灃是光緒的弟弟,溥儀是載灃的兒子。

看著有點亂,其實他們都是道光皇帝的一脈,但是到後面就有點人丁不興盛,尤其是同治的時候,死的太早沒留下後,光緒、溥儀也沒有後,所以在同治死後的皇位繼承人的選擇上出現慈禧干預的情況。

那麼,慈禧為何選擇溥儀而沒有選擇載灃呢?

看第一段的名字就明白了,同治、光緒是載湉、載湉,所以不可能讓溥儀的父親載灃繼承皇位,因為清朝不是兄終弟及的皇位繼承,載湉、載湉和載灃其實都是一輩的,所以,儘管載灃年齡剛剛好,而且很有抱負,在當時已經有一定的影響力,但是恰恰是他的輩分阻擋了他。

如果載灃不叫載灃,而叫溥灃,那他有沒有機會呢?其實還是夠嗆!

慈禧選擇皇儲的時候,包括光緒和溥儀在內,都是年齡特別小的,因為什麼,因為慈禧還想操縱政權啊,如果皇帝的歲數大的話,反而不容易控制(當時慈禧雖然要死了,但是萬一要起死回生了呢?人總得給自己留條後路啊!)

溥儀還擔當著同治和光緒的兒子

其實慈禧選擇光緒就有點違背祖制了,沒有繼承同治的廟號,所以當初選擇光緒的時候,實際是將光緒過繼給了咸豐,也算是自己的兒子了,這樣也就說通了,自己也能垂簾聽政,但是,這裡有一個問題就是,如果讓載灃繼承皇位,可能同治和光緒都絕後了,光緒她倒不擔心,但是同治是她親兒子啊!或者光緒有了兒子,那麼同治還是沒後,所以,光緒有孩子,慈禧也不會讓他登上皇位。

因此,新繼任的皇帝必須是溥字輩,然後過繼給同治,使同治有後,慈禧最後讓溥儀同時兼承光緒帝之祧,一人祧兩房,其實也算讓光緒有後了。

哎,皇室禮儀這種東西,實在是複雜,我自己都繞蒙了,不知道你們蒙不蒙。


史論縱橫


看到題主的問題,剛好想到一個故事。晚清的吏部主事胡思敬在《國聞備乘》中記載,慈禧臨終前,召世續和張之洞定策,確定光緒死後的皇位繼任者人選。

慈禧和二人說了自己的決定,立溥儀為嗣。世續和張之洞二人合詞奏曰:“國有長君,社稷之福,不如徑立載灃。”

慈禧聽後,解釋說:“卿言誠是,然不為穆宗立後,終無以對死者。今立溥儀,仍令載灃主持國政,是公義、私情兩無所憾也。”

一、

像慈禧臨終定策這種大事,胡思敬作為一個小小主事,當然不可能親見。上面這個故事應該是當時京官圈子裡的一個小道消息,但空穴來風,也非事出無因。張之洞等人勸慈禧立載灃為帝,也有可能是真實發生了的。

然而,慈禧堅持要立溥儀,也有她的理由,即所謂“公義、私情兩無所憾。”

下面,我們簡單談談這“公義”、“私情”分別指的是什麼。

二、

清朝走向衰落,與晚清時期皇嗣的凋零不無關係。從咸豐朝開始,就已經顯露出了這種跡象。咸豐皇帝30歲駕崩,只留下了一個皇子。皇位候選人只有一個,讓清朝立賢不立長的家法失去了意義。

而咸豐的長子同治,剛好不是一個有為的君主,不僅不賢,而且不孝,因為私生活不檢點早早地患病去世,連後代都沒有留下。

在為同治選擇繼承人時,清廷內部就經歷了一次爭論。最終決定讓慈禧的外甥光緒來繼承皇位,是引來了一些非議的。其中爭論的焦點,是光緒為同治堂弟。讓光緒繼承皇位,相當於讓同治絕後。當時為了平息爭論,兩宮太后曾下諭旨向天下臣民保證,日後光緒生下兒子,會過繼回給同治為後。

如今光緒也沒能誕下子嗣,假設再立載灃,等於打破了過去的承諾。在清朝已經搖搖欲墜的情況下,立載灃為帝更容易讓清廷內部出現裂痕。所以慈禧說立溥儀為帝,再讓載灃監國,於“公義”上,能說得過去。

三、

至於“私情”,大約可以分為三個方面。

第一,同治生前,與慈禧的母子關係很不好,這也是導致同治早亡的原因之一。但不管怎麼說,同治終究是慈禧的親兒子,讓同治絕後,相當於讓自己絕後。溥儀雖是過繼給同治,並非親生,但終究也算同治一脈的香火沒有斷絕。

第二,溥儀的母親,是晚清重臣榮祿的女兒。由於載灃與光緒是親兄弟的關係,慈禧一直有個擔憂,即自己死後,載灃會為當年戊戌政變事件翻案。而榮祿是慈禧的心腹,讓榮祿的外孫來當皇帝,可以保證戊戌政變事件不會再被重提。

第三,慈禧的侄女隆裕是光緒的皇后,立溥儀為帝,同時繼承同治和光緒兩人之祧,可以讓隆裕不失太后尊位。如果立載灃為帝,隆裕就成了尷尬的“皇嫂”身份。皇嫂比之太后,相差不止萬里,為了這個侄女考慮,也是立溥儀為上策了。


搞哥讀史


載灃之像

一,一般而言,作為幼童的皇帝是無法控制朝局,亟待外戚專權或者重臣輔佐。在清朝一代,外戚專權已有發生。佟國維等一族長久把持朝政,索尼一族也是朝政重要決策者。因此,外戚專權在晚清自然會被避免。載灃的妻子作為榮祿的女兒,一旦載灃登位,勢必聯合榮祿控制朝野。這不僅是慈禧不願意看到,也是其他漢族大臣所不願。重臣專權使得清朝吃盡苦頭,平三藩費盡心思。後來八大臣輔政也被慈禧聯合恭親王剷除。因此,慈禧選擇皇位繼承人必須是能夠控制住。載灃資歷尚淺,即便坐上攝政王,也有隆裕太后和慶親王等人分權。但是載灃一旦登基,就有了直接控制政權的名義和實力。


後來充任偽滿洲國的溥儀

二,載灃繼位就會使得老醇親王一脈出現兩個兒子繼承皇位。這在清一代絕無僅有。也不符合慈禧控制朝局的思路。隔代繼承一方面可以說是直接接了同治皇帝的班,再次接了光緒帝的班,並且同治皇帝在前。這使得慈禧的親兒子明位更加好聽。當然,也體現出慈禧對光緒帝的不喜歡。

三,當時能夠繼承大統的只有近支醇親王,恭親王兩家。恭親王一家後被慈禧閒養著在家十年。定然不會是他們家繼承皇位。另一方面,載灃早在出使德國之時,已經被列為未來清朝的柱石之臣。贏得了大臣們的讚許。但是,由於載灃能力和眼界有限,無法控制朝局。尤其是慈禧知道載灃資歷尚淺,根本無法掌控張之洞,袁世凱,瞿鴻機等人。因此,逐漸將慶親王提升,一方面分割載灃之權力,另一方面鞏固皇族實力。



張之洞之像

四,最為重要的是,慈禧本人並沒有預料到自己會過早死去。她本希望自己能夠繼續左右中國政局。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

溥儀的繼位並沒有使得大清走向中興,反而不斷走向滅亡。


學海滄瀾


於公,名位大義所在,溥儀是繼承同治帝的大統,肩祧光緒,此二帝與載灃是同輩,以載灃繼位不合祖制。之前同治、光緒兄死弟及,已是違祖制,如若再違,天天悠悠之口難防。。。

再者,載灃已成年,載灃的人生成長過程,給自己人生立位只逍遙賢王,其並沒接受過,嚴格的帝王術的灌輸與培養。而年幼的溥儀,相較而言,可鑄性就更強了。

於私,慈禧太后是將血脈親情看得較重的人,當然要為自己的侄女隆裕太后打算。若立載灃,隆裕身份變得很尷尬,即使確定名位,也不可能撈到多大權力。如今立了溥儀,隆裕作為太后,可以代表皇帝做出最高決策,實際上慈禧太后也是立了遺訓,國事有重大決定,要請隆裕太后懿旨。

另外,慈禧身後局面,對隆裕很有利的,比如此前大力培養、提拔的鎮國公載澤,即隆裕的姐夫,當時已是度支大臣,是行政系統裡慶王之下的二號人物,載澤通過自己的手段,已經打造出圍繞在他身旁的,一群強有力的政治盟友,這些人隱然已形一股後黨勢力。隆裕當時的條件,比同治帝登基時的慈禧,好到那裡去了。當然,隆裕須要自身具備較強政治頭腦與手腕,方能破繭而出,重走慈禧登極之路。


一羽凌霄296


1.慈禧尋思著選個小孩當皇帝,又可以繼續垂簾聽政,把控朝政了,如果選載灃當皇帝,一個成年人不好控制,2.再者載灃是同治皇帝和光緒皇帝的同輩,如果載灃繼位,咸豐、同治、光緒三帝就無人奉祀了,而溥儀是載灃的兒子,是同光二帝的侄子,以溥儀入繼穆宗之後,以穆宗兒子的身份來繼承大統,兼祧德宗,咸豐、同治、光緒三帝的香火就有人奉祀了!所以選溥儀,不過國家不安定,還是有長君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