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当前人民币总量是多少,人均能破万吗?

好哥128


多得吓死你。还人均破万,早破10万了。

货币供给量M2不需要科普吧?简单地,说M2就是居民、企业手中各类定期、活期存款。国际上,M2是一个公认而广泛采用的反映货币供给量的指标。

截止2018年9月底,我国M2余额是180.2万亿元。这个规模是全球第一,什么美国日本,比中国差远了。2018年底,美国M2是14.25万亿美元,折合约为100万亿元人民币,只有中国的55%左右。有统计说,中国M2数量已经超过了美欧之和。

根据2017年统计公报,我国去年年末人口为13.9亿。平摊下来,人均M2接近13万元。我的乖乖,人均13万元。

这还不算什么,关键是我们货币供应量还以8.5%左右的速度在递增,市场上的前越来越多。可是,我国的GDP增速只有6.5%。两者之间还有一个2%的差距,哪里去了?转化为了物价上涨幅度了。

那是不是意味着居民和企业手中真的有这么多钱,人均13万。想多了!2017年末,我国境内住户存款为65.2万亿,折合人均4.6万元,还不及13万的一半。

人均4.6万元也未必是真财富。2017年末我国个人消费贷款(不包含房贷)31.5万亿元,人均2.3万元。也就是说,即使人均银行存款有4.6万元,其中的一半也是未来要还掉的。

中国的房贷数据更是惊人。目前最新房贷余额约为21万亿元,人均1.51万元。以平均3.5口为一个家庭的话,平均每个家庭房贷5.3万元。

每位中国居民肩上负有的贷款(消费贷+房贷)为3.81万元,4.6万元的人均存款就只有7900元了。也就是说,中国人均在银行净存款只有7900元。


红谷新视界


截至今年5月,当前人民币M2存量为174.31万亿元,而同期本外币存款余额为176.16万亿元,人民币存款余额171.02万亿。

而根据国家统计局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人口总数为13.33亿人。因此,简单地计算平均的话,人均人民币M2存量为13.08万元,人均人民币存款为12.83万元,人均本外币存款为13.22万元。


但是,简单地做平均并不能体现出真实的人均财富,我们需要综合其他更多指标才能更好的了解人均财富。


中国人民银行6月1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15万亿元。分部门看,住户部门贷款增加6143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2220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3923亿元。而1月份的数据是:新增的9016亿居民贷款中,短期贷款增加3106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5910亿元。

显然从中长期贷款来看,今年以来居民加杠杆买房的情况缓解许多。在国内,居民中长期贷款基本可以视为房产按揭贷款。如果计算人均的话,今年5月份全国每人平均仅增加房贷约295元,1月份则为443元。


都说居民的存款被房子吃掉了,这个确实不假,数据说话:2016年2月,我国居民的净存款达到历史峰值29.87万亿元,此后逐渐下行。到2017年底,居民存款总额64.38万亿元,贷款余额40.5万亿元,净存款仅23.88万亿。而到今年1月份,居民净存款又减少了340亿。


如果计算人均的话,2017年底,全国每人平均净存款仅为1.79万元。你没看错!除去负债,相当于“人均净资产”不到2万元。到今年4月份末,这个数据为24.6万亿,平均一下也就1.85万元。


那咱们老百姓的钱都去哪了呢?往下看。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5162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7.6%。不过同期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815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8.8%。也就是说,居民收入增加速度都大于居民消费支出,这样的话存款应该增加才对啊!但是:


据测算,中国的居民储蓄率从2008年的53.2%,一直下跌,跌到2017年的7.7%。而在这10年当中,楼市经历了大概4轮周期,从以前的几千涨到现在的几万甚至十几万,几十万。


前不久,深圳南山区华润城悦府抢房大战刷爆朋友圈,而同在深圳蛇口老工业区的某个路口,那块标牌,现在看起来是有多么的讽刺!


小白读财经


根据央行公开数据,截止2017年1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67.68万亿元,同比增长8.2%。

如果按照这个数据计算,167.68万亿/14亿=11.977,约等于12万。也就是人均高达12万人民币。

我们用最粗暴的算法,如果你年薪不到12万元,那么你就是“落后分子”。

同样,截止2017年12月末,我国本外币存款余额总计169.27万亿元,同比增长8.8%。

按照这个数据计算,169.27万亿/14亿=12.09万。我国人均存款还是差不多12万元人民币,与人均M2非常接近。

不过,本外币存款余额总计169.27万亿元中,主要是企业存款,大概是105万亿。个人存款64万亿出头;人均大概4.5万元。

如果你在银行存款达到4.5万元人民币,那么你就没有拖后腿;如果你在银行存款达不到4.5万元,那么你就拖后腿了。

但其实实际上来说,银行存款算不上财富的标志。因为可能你在银行只有贷款:你买了房子里。或者你不在银行存款,购买股票了。甚至你将自己的资产,转为在企业里拥有股份,没有现金,那么你依然是有“钱”人。有钱人不是有现金的人,而是有财富的人,现金不一定带来收益,财富却可以持续创造价值。

因为银行存款收益太低了。比如活期存款利率,只有0.3%;三年定期也就2.75%左右,所以更多的人将自己的资产,转移到投资上,比如买房,购买理财产品,购买股票等。

但总而言之,如果你银行存款+投资的资产达不到4.5万,可以肯定,你还没有发家,更没有致富,还在奋斗的路上。

有关机构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千万富豪人数达到158万人,有186万家庭资产超过千万。而中国百万富豪人数,已经超过千万里。

如果你还没有实现百万,不要急,总是有机会的。改革开放带来的红利还在继续,国民经济增长依旧保持在中高速发展,而且质量越来越高。

相信国家,相信自己,相信未来!


波士财经


首席投资官评论员门宁:

通过央行今年7月公布的数据看,截至7月末,流通中货币(M0)余额6.95万亿元,狭义货币(M1)余额53.66万亿元,广义货币(M2)余额177.62万亿元。

M0是指流通中的现金,M1指现金与活期存款,M2指现金、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通常使用M2来衡量一国的货币总量。

因此截至上月(2018年7月)底,我国人民币总量达到了177.62万亿元,按照13.9亿人口计算,人均货币价值12.78万元。但这个并不能代表居民手中的财富,因为在我国,企业才是储蓄大户,居民存款总额为只有64.38万亿元(2017年末数据)。

根据这个数据计算,平均每个人的存款仅有4.63万元,这和大家的认知就比较相符了。

那么剩下的100多万亿货币,都算在了企业的头上,是不是说明企业很富裕呢?其实并不是的,企业占款总额大,只是说明了企业的经营活动对资金需求量大,有很多资金在企业之间流转。

举个例子,现在房地产三强都已经做到了上万亿的总资产,年销售金额可以突破5000亿,但实际上他们并没有什么钱。收来的钱最后要归还银行贷款,支付工程费用,缴纳税费,所谓的万亿仅是虚胖罢了。

真正有钱的,恐怕是那些处于垄断地位的国有企业吧。


首席投资官


目前人民币总量接近170万亿人民币,我国按14亿人口算,人均大概12万人民币,按平均一个家庭四口人来算,每个家庭平均的人民币应该在48万,但是按目前的房价来算,48万只够在一个四五线城市买一套小户型,有些地方只够付首付,目前房子价格大涨,房子数量越来越多,总价值是多少还学要计算统计,而且目前大量的财富集中在少部分人的手里,也就是说有一大半的人手里的人民币达不到这个平均值,所以他们想买房子就只能通过贷款,这样来看确实是大部分人都处于负债的状态,未来十年乃至二十年他们都需要在还债中度过,这样的高负债水平确实会影响国内的消费水平,造成内需疲软,而且是长期的,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会产生不利因素。希望大家要看情况不要盲目跟风,选择自己承受得起的消费方式,不要过度背债,否则会影响我们的生活水平。


阿酷带你看世界


在经济学中,M0、M1、M2、M3都是用来反映货币供应量的重要指标,在这几个指标中,M2是公认和广泛采用的反映货币供给量的的指标。M0是流通中的现金,即流通在银行之外的现金。M1即狭义货币,是M0+企业的活期存款。而M2指广义货币,是M1+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用M2来代表我国人民币总量是最合适的。

那么我国人民币总量如何?人均能破万吗?其实想想也知道,人均破万是毫无疑问的。2017年我国GDP达到了827122亿元,人均GDP近6万元,虽然我国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没有人均GDP高,但是也有近2.6万元,而且每家每户多多少少也有点现金和储蓄吧,所以我国人民币人均破万是毋容置疑的。

根据最新数据,截止今年10月末,我国广义货币(M2)余额179.56万亿元,同比增长8%;狭义货币余额(M1)54.01万亿元,同比增长2.7%;流通中货币余额(M0)7.01万亿元,同比增长2.8%。2017年末,我国总人口约为13.9亿,这样算下来,我国人民币人均不仅破万,还破10万,约为12.9万元。

从M2/GDP的角度来看,我国M2/GDP从1978年的0.32增长到2015年的2.057,这几十年来扩大了近7倍。而且这一数据也显著高于美国和日本。从货币总量上看,目前我国的M2位居世界第一,目前相当于欧洲和美国的2倍,日本的3倍。我国社会在发展,GDP在增长,人口也在增长,所以这都需要有充足的不断增长的货币来提供继续发展的动力。


锦绣中源


我国当前的人民币总量大概170多万亿,如果按14亿人口计算,人均大概13万不到。这13万就是一年能从你手里流动的钱,也可以理解为收入,但不能理解为存款,因为13万最后能存下的少之又少。


很多人说自己并没有13万的收入,这也正常,因为这是平均值,有人可能一年就一万多的收入,而有人一年几十万,几百万,甚至上亿的都有。按二八定律来说百分之二十的人掌握百分之八十的财富,这样来算普通人也就3三万左右。也就是说排除北上广深这些发展比较好的城市,中国人的普遍月收入在3000左右。听到这里是不是平衡点了。

而北上广深人均收入又比其它城市高,所以更多的人选择去北上广深工作奋斗,这就抬高了房价,因为市场太大,而供应量跟不上,就像深圳,如果按现在的建设速度,要满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商品房,而一套房子住三个人,在人口不增长的情况下需要大概需要50多年。更可悲的是深圳还没那么多地给你建,所以只能向周边扩张。



自住投资惠州东莞深圳可以私信我。


小二楼视


有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8月,我国M2余额为177.62万亿,全国人口总数为13.90亿人。因此,简单地计算平均的话,人均持有人民币为12.78万元。

M0是社会上的现金,M1是M0+企业的活期存款,M2就是M1+全国的定期存款,所以用M2代表我国人民币总量是最合适的。

对比2008年,中国的M2是47.5万亿,人口总数是13.28亿,则人均持有人民币为3.58万,2018年是2008年的3.57倍。可以看出,我国货币总量和人均持有货币的增长都是很明显的。

但是从经济总量来看,2017年为82.712万亿,2008年则为30.067万亿元,2017年却只是2008年的2.75倍,货币的增长比经济增长还快,货币是否超发了?

货币增发是必须的?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财富的增加,货币需求也同样在增加,为了满足这种交易需求,维持物价相对稳定,所以央行需要增加货币供给。而当货币供给稍大于货币需求的时候,也是经济发展的效果最好的时候。

如果把国家比作一个超市,M2的增长也就是货币总量的增长,GDP的增长可以简单看作是整个超市内货物数量增长。这就跟我国目前的经济情况差不多,我国M2增速快,是因为经济增长得也快,但如果货物的增长速度跟不上钱的增长速度,货少钱多,货就会涨价。

也就是会出现通货膨胀,通货涨价的幅度就是CPI的涨幅,目前已知的是发行过多的货币会导致货币贬值,物价上涨。

货币增发是把双刃剑?

自2007年以来,中国的货币供应总量M2连续超越了日本、欧洲和美国几大经济体,目前相当于欧洲和美国的两倍,日本的三倍。中国的M2已经相当于这三大经济体的M2总量的70%左右。

由于我国社会在发展,人口在增长,GDP也在增长,这些都要有充足的不断增长的货币来提供继续发展的动力。

增发货币,可以降低利率,也就是用钱的成本,这样就可以促进投资,投资增长可以推动经济增长。经济增长了才能带动就业增长,于是人民收入水平提高。

但是一昧地发行货币也是有隐患的,比如津巴布韦在经济不好的时候,其政府没有税收,无法维持政府机构和军队的正常运转,但津巴布韦政府还是采用了违背经济常识的方式,超发货币来支付政府部门的工资,以及其它的政府活动,最终导致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

类似的例子还有委内瑞拉,也是超发货币导致这个石油丰富的国家陷入危机。

总的来看,在正常情况下,增发货币都是为了刺激经济的活力,这个增发都有一定的限度,即达到了刺激经济的目的,又不会让货币贬值太多;但非理性的增发货币,不管出于何种目的,无节制的增发货币,都会对经济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金十数据


11月央行发布2018年10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报告显示,10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79.56万亿元,同比增长8%,预期8.4%,前值8.3%。增速为近几年低点,M2被广泛认为是货币存量。按照14亿人口来平均的话人均肯定是过万的,约为12.8万每人。我刚好统计了M2从改革开放以来的统计表,大家可以看下变化情况。

以上是我的回答欢迎交流。



坐井观牛


我们当前人民币的总量一般是有三个数据,分别是流通中的货币m0、狭义货币m1,广义货币m2。

截至8月末,我们流通中的货币m0余额是6.98万亿元;狭义货币m1,余额是53.83亿元;广义货币m2达到了178.87万亿元。


截至2017年底数据,全国人口数量约为13.9008亿人。

如此计算起来,现在人均手也就只有5000元现金,这是从m0的角度计算。流通中的货币本身就是指银行体系以外,各个单位的库存现金和居民手中的手持现金之和。

而平时我们说你有钱,并不是这种定义。有些财富并不是用现金来体现的。

狭义货币m1,是指流通中的货币m0+单位在银行的活期存款+农村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类存款。所以使用m1计算也不准确。

较为准确计算我们一个人的财富,应当是使用广义货币供应量m2。一般等于m1+企业存款中定期性质存款+居民储蓄存款+外汇储存存款+信托类存款。

这样人均货币数量应当是12.86万元。

不过人均货币数量并不是我们的存款数量。真要看存款的话,到2018年8月底,我国居民储蓄余额已经连续三个月超过43万亿元,其中活期存款超过16万亿元,定期存款超过27万亿元。也就是说差不多人均存款3.1万元左右。也难怪,这些日子德国安联最新财富报告中提出,拥有6.12万元存款就可以认为是中产阶级了。

也就是说,我们大家并不是想象的那么有钱。

不过按照央行公布的数据,截至2018年8月,我们的住户存款是68.7万亿元。只看存款不看贷款是不公平的。我们的住户贷款余额是44.88万亿元。


其实告诉大家一个秘密,我们向金融机构贷款的平均利率也就5%-6%左右,但是央行公布的2017年通货膨胀率是7.5%,2017年12月货币增速是8.1%。所以,如果我们欠银行的钱是相对贬值的,贷款购房的人都赚了。

所以,我们当前人均人民币数量根据统计口径不同,是不一样的,总体平均数是从5000元到12.86万元不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