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曉雲:要捻管 沈尹默:我反對!

學書法的人應該都聽過或讀過一本書,叫《書法有法》。此書法是中國書協副主席孫曉雲女士寫的。書中大篇幅論述捻管:書法有法的法指的是筆法,而且是捻管之法。

“書法是否也和劍法、槍法、刀法一樣,有秘而不傳的要訣”《書法有法》在開篇中提出這個命題。

文中,孫曉雲女士以其學書法上下求索的過程告訴世人:古代相傳的筆法,都是模糊的形容。說起來簡單,實踐起來很難。後人漸用高桌而古筆(捻管)漸失。書法所有的妙處都要在捻管中實現。

孫女士在最後總結說:用筆寫字時,筆桿在拇指與食指之間轉動,所以才能形成那麼神奇的書法作品,而書法的關鍵就在怎麼捻管。

寫書法到底要不要捻管,我們不妨先看看歷史上主張捻管的說法。

沈尹默先生有文章認為晚唐的盧肇主張的“推、拖、撚、拽”四字訣,就是轉指法,也就是現在我們說的“捻管”。唐宋以後,其實並未有人根據這種方法去寫字。直到清朝乾嘉年間鄧石如的出現,提出八字“懸腕雙鉤,管隨指轉”的捻管之法。後來鄧石如的門生包世臣、張裕釗等人沿襲鄧氏學說,都主張書法要轉指、捻管的書寫。

包世臣綜合黃乙生、王良士、鄧石如諸人筆法,皆用捻管之法給學生相授。其門徒在當時可謂是桃李滿天下,所以影響巨大。所以轉指、捻管的技法就慢慢擴散開來,一直沿襲到了今天。

孫曉雲:要捻管 沈尹默:我反對!

關於捻管,沈尹默先生和潘伯鷹先生都曾撰文表示反對。

沈先生講:“我對轉指是不贊成的”。其理由是:指是專管執筆的,它須是常靜的;腕是專管運筆的,它須是常動的。假使指和腕都是靜的,當然無法活用這管筆;但使都是動的,那更無法將筆鋒控制得穩而且準了必須指靜而腕動的配合著,才好隨著隨處將筆運用到每一點一畫的中間去。”

潘伯鷹先生亦認為:“執者持也,執而勿失,不可轉動筆管。因為如若在寫字時用手指轉動筆管,則筆毫勢必由於轉動而扭起來,好像繩子一般,那就沒有筆鋒了。”

孫曉雲用一本書專講捻管的重要性。

包世臣一門都是捻管的實踐者。

沈尹默先生又表示反對捻管。

我好為難吶……我們到底該咋辦呢?

別急,我們先問問為什麼要捻管?捻管的作用是什麼?

其實轉筆、捻管無非是為了調峰。作用就是使筆鋒正中運行。這個觀點不知各位看官同意不?不同意的話就此止步(後面可能都是廢話)

包世臣一門主張捻管,也在實踐著捻管。究其原因,就是清代以後盛行羊毫搭配生宣的書寫。大家都知道羊毫是很軟的,加上生宣又很柔弱,這樣寫字時有很大的缺陷就是筆毫彎下去起不來,轉折時不好調鋒讓筆保持中鋒運行。

而我們現在使用的狼毫等健毫筆(包括清以前的筆都偏硬)在轉折時只需手腕的轉動或靠提按筆毫就會彈起、筆鋒也能順利地轉換。也不會絞起來,光憑運腕即能使轉自如。所以也就沒有必要多此一舉非要“捻管”了。

孫曉雲:要捻管 沈尹默:我反對!

其實包括沈尹默先生和孫女士在內,很多人對捻管法的分析和運用都走進了具體問題不能具體分析而一概而論的誤區。如果你用雞距筆寫《蘭亭序》而非要時時捻管,勢必就會像潘伯鷹先生所說的“筆毫勢必由於轉動而扭起來,好像繩子一樣”,寫出的筆畫同樣也會由於轉動而扭起來,好像繩子一樣,將不成其字了

毛筆作為書法的書寫工具,我們選毛筆時,首先要考慮看它能不能更好滴表現自己所追求的書法風格。以及在此前提下的得心應手。“管隨指轉”只是為了“隨時將筆鋒運用到點畫的中間去”,是克服軟毫筆彈不起來的缺憾的一種辦法,僅此而已。

制筆工藝發展到今天,各種類型的毛筆都有其專門的用法,也各有其長處和短處。工具是死的,手是活的,書法的表現效果才是最終目的。讓每種毛筆發揮不同的性能,讓每種筆法(包括捻管)在到具體的書寫實踐中檢驗。對錯與否一目瞭然。

筆法不是枷鎖,毛筆同樣也不是,如果一味地盲目書寫而沒有具體問題具體對待就是“盡信書不如無書”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