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軍能打敗百萬之眾的太平軍,卻為什麼打不過數萬八國聯軍?

說起晚清清軍的戰鬥力,只要熟悉歷史的的人都會知道,晚清的清軍打過的勝仗簡直是屈指可數,不然也不會簽下這麼多不平等條約。其實當時大清軍隊戰鬥力並不很差,他們能打敗勢頭強勁,號稱百萬之眾的太平軍,卻為什麼打不過區區數萬入侵的洋人呢?

清軍能打敗百萬之眾的太平軍,卻為什麼打不過數萬八國聯軍?

清軍與太平軍鏖戰

大家都知道太平軍的失敗,其清軍的主力並不是八旗和綠營兵,這兩個大清的軍團當時已經腐朽沒落暴露無遺。而真正作為平定太平軍主力的清軍是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等漢人大臣趁勢崛起。

他們紛紛自己組建鄉勇抵抗,曾國藩的湘軍,左宗棠的楚軍,李鴻章的淮軍嚴格意義上說都是他們自己的私人武裝,與其說他們和大清的關係是隸屬關係,不如說更多的是合作關係。

天平天國運動興起之後,大清的嫡系八旗軍形同虛設,曾國藩等這些朝廷大員能在朝廷上安身立命的根本,就是自己的軍隊勢力,打仗不行當然也就沒有了話語權。

清軍能打敗百萬之眾的太平軍,卻為什麼打不過數萬八國聯軍?

清軍中的私人武裝陣營

對戰太平軍時,也就是這些私人武裝向朝廷證明自己的時候,那都是拼了命來搏資本。當然他們把人看得很重,一次衝鋒中湘軍損失數千人,曾國藩捶胸頓足,此後他要求就是去打呆仗,把自己一方的人員傷亡儘量減到最小。

曾國藩還提出口號:結硬陣,打呆仗。就是部隊打一個地方都要挖戰壕和敵人對抗,絕不主動出擊,絕不魯莽冒進。冷兵器時代,這種打法無疑是不可取的,但是曾國藩手中有著先進武器,這種打法真不怕。

湘軍用的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武器,這些武器是一個什麼水平呢?就是美國內戰中,北軍的標準裝備。前裝線膛步槍,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武器,由於它的槍膛內有來復線,所以射擊的準確性大幅度提高。

清軍能打敗百萬之眾的太平軍,卻為什麼打不過數萬八國聯軍?

衝鋒中的清騎兵

而對手太平軍拿的火繩槍,射程不超過五十米,和湘軍的武器一對上完全是碾壓式的被屠殺。後來面對八國聯軍入侵時,想到對方的武器和自己相當,要想勝利就得用大量人員傷亡來置換時,這些大人寧可不取勝也要保全自己的實力。

但太平天國之後,湘軍被基本解散,但是淮軍卻得到了保留。但後來和八國聯軍正面對抗的卻是僧格林沁,他曾經用自己得意的陣法連破了北伐的太平軍十幾個大陣,殺得他們片甲不留。交戰前,他準備用同樣的方法來對付八國聯軍,對於勝利他很有信心。

按照他的估計,英法聯軍的火炮,會在500到200米的距離上,殺傷他一千多名騎兵,然後衝到一百米左右的時候,敵人的排槍射擊,可能會打倒他一兩千名騎兵,但是他們只有一次射擊機會,剩下他的一萬多騎兵就可以衝入大陣,殺他們個片甲不留了。

清軍能打敗百萬之眾的太平軍,卻為什麼打不過數萬八國聯軍?

歐洲的排槍戰法

可是當僧格林沁揮動了黃旗,兩萬多騎兵同時發動了衝鋒時,出乎他意料的事情發生了,敵人的火槍兵,不是在一百米左右才開始射擊,是在四五百米外就開始了齊射,他不知道英法聯軍使用的並不是老式的滑膛槍,而是先進的線膛槍和米尼彈。

而且由於使用了火帽技術,裝填速度加快,每次齊射的間隔只有七八秒鐘。這意味著他的騎兵衝到對方陣前,要遭遇對方十幾輪齊射,而不是想象中的一兩輪齊射。

那一天,所有的持矛騎兵都還沒有衝到對方陣前,全部被射落下馬,而剩下的弓騎兵,面對著對方的刺刀陣,不知道該如何是好,紛紛被對方刺落和射落馬下。

清軍能打敗百萬之眾的太平軍,卻為什麼打不過數萬八國聯軍?

八國聯軍入侵圖

結果清軍大敗,折損了將近兩萬人,而英法聯軍只損失了幾十個人。僧格林沁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他將是清軍歷史上,最後一個發動全線衝鋒的將領。

僧格林沁的戰敗,證明了早年漢族大臣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顯然比僧格林沁更有智慧,不衝鋒,用先進武器打呆仗才是正確的。

在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之後,清廷痛定思痛,以淮軍為基礎,組建了北洋新軍。但朝廷對這支軍隊的掌控力很小,甚至軍隊完全不聽從於朝廷,只效忠於本軍將領。因此,淮軍這種傳統的私人武裝特性為清廷的覆滅埋下了隱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