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粮食不涨反降,农民该怎么办?

手机用户25656165407


粮食的价格波动起伏一直都不是很大,即使涨价一般也就是几分钱最多几毛钱的涨价,记得好几年前的粮食价格,比如说水稻就是一块左右了,到现在还是一样的价格,基本上涨势只有一两毛钱。

国家对于每年的粮食最低收购价格都是有一个保护价的,但是基本上很多地方的收购价都是按照最低收购价来的,所以一直以来粮食的价格上不去,当然粮食和别的商品是不一样的,粮食更多的是以服务性质的形式存在的,所以不可能大涨或者大跌的。不然就会引起社会的恐慌,

但是由于现在的各种物价上涨,种粮食的成本是每年都在增加,比如说人工,以前是几十块以前一天,一开始在农村请人帮忙还不需要钱,但是现在呢,一般的山区农村俩说一天的工钱基本上都是一百多了。涨了好几倍了。再说化肥,种子,农药,租地的费用等等一年一个价。所以种地的利润一直在被压缩,但是到了这个时候国家还是不能让粮食涨价太明显,于是就要进口来让供大于求,价格下跌。再就是补贴农民,激发农民种地的积极性。其实到了现在来说种粮食的积极性已经是明显没有以前高了,即使有补贴也是明显不行了。

所以说如果是现在的粮食不涨反降的话,首先就是严重的打击种植户的积极性,如果不增加补贴的话,那么种植户就是百分百亏本的,那么可能会导致一大片的种植户不选择种植粮食了。

对于老百姓来说粮食价格下跌的话,首先应该就是考虑种植别的,比如说蔬菜瓜果,或者是药材等等。其实这些作物的经济效益一直都是比粮食要好的,但是这些作为的风险更大,因为需要的技术更强,资金投入更大,风险更大。所以说还是有一些人选择种植粮食,相对来说风险会小很多。但是如果遇到粮食价格下跌的话,那么肯定就会考虑背的项目了。

其次就是选择放弃农业,其实这个可能选择的人会更多,比如说自己做点生意,或者是去打工,其实目前来说对于一般的农村种植户,不管是打工还是做点生意都是要比在家种植几亩地要好太多了。即使是一些种植户,有几十亩上百亩的土地,单单只是种植粮食的话,其实还没有一般的在外面打工的收入高。这个就是目前种植粮食户的尴尬。

当然肯定还有人会选择赌一把,那就是继续种植粮食,因为粮食价格不管是上涨还是下跌的话,影响都是非常大的,所以一旦价格下跌,时间持续肯定不会很长,说不定第二年就会大涨,那么肯定还有人会选择继续种植的。

其实现在来说粮食的价格还是可以的,基本上保持在大部分的人不愿意从事,但是少部分从事的人不愿意放弃。对于农业的发展趋势来说肯定只能是一小部分人来从事的,现在的中国农业也正朝着这个方向来发展。


张家界小伍


【粮食价格不涨反跌,农民该怎么办?】如果还是传统的小规模种植,可能没法种了,不如打工去!粮食价格是涨不上去的!现在油价进入8元时代,化肥、农药涨价了,粮食生产成本逐年上升,不能做赔本的买卖了!把土地流转出去吧!


农民还能怎么办?只能寄希望把粮食补贴标准提高一倍,希望政府部门对农民“多予少取”。说实在的,农民再不转行,日子没法过了。开放的市场对农业冲击力太大了,农民已经无法承受了,农业已经进入“冰河期”了,这农业不能再干了!

今年,我们当地“家庭农场”种植的水稻,虽然丰收了,但价格0.90元一斤,亏本赚吆喝,规模种植都亏本,更别说传统小规模种植了。这样下去,没人敢种地了,好在家家都把孩子送到城市打工,都有工资性收入,指望种地过日子,是“水中捞月”!


怎么办?树挪死,人挪活,活人不能被尿憋死!我们当地还是全国闻名“馒头之乡”,40岁左右的人基本上在外地做面点、快餐、小吃生意,一对夫妻一年在外能赚十来万元,“白色经济”被我们当地农民做出个大产业来了。开动脑筋,开始自救吧!


长江老农


粮食不涨反降。农民该怎么办才好呢?

说到粮食的价格问题,我们作为农民心里面也是一阵阵的刺痛,因为辛辛苦苦耕种来的粮食却在不断的下降价格,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现在我们给大家说说我们针对于这个问题的观点。

更换种植的农作物。

我们觉得针对于现在农村里面种植的粮食,我们觉得应该要换个转变的思维和方法。


毕竟现在粮食的价格很低,即使我们不断的努力的去种植粮食。但是最后获得的回报,收回的收益是非常低的。

所以我们觉得应该更换农作物,例如说种植蔬菜水果或者是其他的农副产品。

因为在市面上很多的农副产品和蔬菜价格都比粮食的价格贵上许多。虽然说累一点,但是有的比粮食的周期还要短,有的呢价格比粮食高上一倍两倍。

所以针对于农村的农民应该怎么办?我们应该想方设法往这个方面来转变自己的思维。

外出打工。

现在真对于农民来说,我们可以看得到,你可以了解一下农村里面种植粮食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那么对于现在年轻的主力军基本上都外出打工。


因为外出打工而言,在外面工作两个月,所得到的薪水,足够我们在农村里面忙活一年,所卖出去的粮食的收益。

所以在这个种植粮食不挣钱的时候,我们应该要解放自己的劳动力,而不是死死地盯在自己家里面的一亩三分地上面。

开展养殖业。

针对于现在养殖业的发展来说,农村里面也逐渐的成型或者规模化养殖。所以我们觉得如果自己在农村里面能够掌握一定的养殖技术。

我们觉得在农村里面承包土地来养殖一些动物或者水产。这样获得的收益都远远比种植粮食的收益高一些。


所以在农村里面,趁现在还没有多少人在农村里面开展养殖业,我们抢先占领这个优势占领时期,然后投入到养殖方面,我们觉得都是情景非常可观的一个行业。

所以我们觉得在农村里面,我们农民依靠种植粮食生活艰难的时候,就应该想办法改变我们的生活现状,这样才能够使得我们在生活的经济来源基础上面获得更好的收入。

关注懂农帝是关注农村的状况,懂农帝与大家一起关注农村】


懂农帝


粮食不涨反降,农民怎么办?这个问题确实稳定比较无奈和心痛,粮食作为我国必须生活的物质基础,粮食从以前的食不果腹到现在人人吃饱饭的转变,可以说科学家为我国粮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心存感激。



粮食作为一种大宗商品,它同时也是我们一切生活的基本保证,如果没有粮食,那么一切生产活动将无法进行下去。古人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由此可见粮食的重要性。然而粮食确实我国广大农民辛辛苦苦种植而来,如今粮食不涨反而下降,确实不知如何是好。



其实国家安全战略角度出发,我国粮食价格是不会出现大幅度波动的,即不会出现大幅度上涨,也不会出现大幅度下跌,不管哪种情况的发生,对于我国人们生活将是极大的影响。由于多年来我国稻谷一直呈现供大于求的局面,因此国家通过以最低收购价进行托市收购,通过宏观调控改变稻谷价格。



如果国内粮食供应不够,那么国家也会对粮食进行临储拍卖,大量投放到市场,降低价格,不过这几年我国粮食一直都是比较充足的状态,因此这个政策没有使用,但是在玉米市场却经常使用,其实都是一样的道理。我觉得既然粮食价格偏低,农民应该常识更多的发展空间,比如做养殖、外出打工、发展乡村旅游、农家乐等等增加收入。


乡村波比


如果粮食不涨价反而降价,那么有些农民会欲哭无泪,有些农民会心里乐开花。

在家种粮食的农民,辛苦一年,本来就整不了多少钱,如果粮食还要降价的话,这就要了农民的命了。因此会有更多人不想种粮食。田地也会荒芜。

有些农民会很开心,那就是不种地的农民,现在很多农民都外出打工了,不在家种地。因此要是粮食降价的话,本来一天的工资可以买100斤粮食的,现在一天的工资可以买150斤了,买粮食花钱少了,你说他们会不会开心?

还有些囤货的粮商就惨了,高价买,低价卖,这也是他们咎由自取,应该的。


农村偏偏


我国人口众多,粮食的安全、保障粮食供应关系到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

而粮食价格不升反降,有其多方面因素:既与国家重视粮食生产,持续加大对农业的补贴政策,粮食连年增产丰收有关,同时国外低价格粮食的进口也有一定因素,而普通粮食品种需求量降低,库存压力大,为去库存,调整粮食种植结构,国家因此开始对农民种植的常规粮食品种调低收购价格,农民种田的收益无疑会下降,这对农民的种田积极性当然也有很大影响。

面对不利因素,农民应该怎么办?以我个人之见,从国家的战略安全出发,首先离不开国家持续不断并加大对农业的投资力度,增加对种植的补贴政策,牢牢把粮食供应掌握在自己手中,社会才会安定。此外,农民朋友也应调整种植结构,调减常规粮食品种,多种植绿色、优质粮食,优良品种才能卖出好价钱,种田经济效益才会提高。

与此同时,当种田的收入只能解决温饱而不能满足家庭开支的需要,农民朋友也应顺应而为,广开思路,有能力在外找到工作,才会有更多的经济收入,生活才会迈小康,完全可以把自己的承包地流转出去,既可得到流转土地的租金,在外也可安心打工、做生意等,把土地让种田的行家里手搞规模化经营,一定程度上也能降低种植成本、增加收益!


和风细雨言


粮食如果真的不涨反降,只会进一步降低种地的积极性。

现在的农民,已经不是80年代以前那样,只是靠着种一点粮食,讨一个温饱,现在的农民更多的被换了一个称呼——农民工——这个带着一定彩色梦幻的称呼!

中国地大物博,然而,可耕种土地却十分匮乏,人均土地面积也非常少,很多地方人均不到一亩,按现在产量一亩1200斤稻谷1100斤小麦,1元均价(其实平均下来可能不到)计算,一年的收入除去肥料、种子、机械、人工、农药等成本,几乎持平,即使规模化种植,获利也非常小,所以出现很多地方干脆抛荒那里,或者只种一季够吃够养一点家禽算事的情况,这也是国家大力扶持农业,给与农业补贴的根本原因。

但是,看着那么多土地抛荒,作为一辈子在土里刨食的农民就甘心吗?显然不是这样,出于对粮食价格的失望,各地农民想出了各种方法来改变种植结构,比如很多地方把传统粮食种植。改成蔬菜种植,有些地方把传统粮食种植,改成经济作物种植,还有人把土地变成了养殖场,更厉害的是,东南沿海城市周边,更是把土地直接变成房地产、开发区等,大批量的中国最好的良田变成了工厂、商品房、人造旅游景点等等。不得不说,中国人的思想永远在求变中发展着。

粮食价格的高低,并不是决定农民出路的唯一标准,现在的农民或者确切的说是农民工们。对家乡的土地保有的,可能只剩下那一点点的眷恋,以及最后的一丝念想吧?更多的农民不是在变成农民工的路上,就是在培养孩子在变成农民工的路上。为什么这么说呢?难道你们没有发现这样一种情况吗?现在结婚,第一个条件,必须在城里买房,至于是县城还是省城,都不会是农村自建房。既然在城里安家了,即便拥有农村户口,拥有农村的土地,让他们种地的可能也已经微乎其微了~

所以,总结来说,粮食价格的高低,已经无法影响农民很多,至于那些流转了大批土地种地的种粮大户们,我个人认为,他们已经不属于农民的范畴。用古时候的话来说,他们算是地主一层的精英人士了吧?


清风明月柳一村


该怎办,还怎办你能怎样,你唯一能作的是弃耕,你能作吗?


手机用户50454451570


最好是没有价,农民种地产出粮食保证全国吃饭,然后国家负责农民的一切事情,比如说五险两金,和国企,事业单位,行政单位都一样,农民也就不用发愁买房,孩子上学,娶媳妇等等事情了,难道这样啊好吗?为什么不这样做呢?全国人民幸福满满,一片祥和,中国成为人类最幸福的家园,多好啊!翘首企盼!


手机用户62815847768


粮食降价了土地也没有人愿意流转了,只能靠国家补贴来维持生活了。不赚钱谁也不可能再去种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