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满月都有什么习俗?

泰极兄弟


婴儿满月都有什么习俗呢?做为一个民俗爱好者,我做回答如下。

一,女人坐月子,必须在自己家里,如果在别人家生孩子,对主家是很不吉利的。当然,现在都是在医院坐月子,此项风俗就已经基本不存在了。

二,孩子出生回家后,要在门口挂一红布条,谢绝处人进入。孩子满月后,摘掉红布条,恢复正常。

三,出生三天,要在头上用剪刀剪下三缕头发,用红布包住缝成辣椒状,缀在小孩的衣服上,可以辟邪保健康。

四,用已故老人的旧衣服或缝送老衣的下脚料,给孩子缝制成衣服,名曰子孙衣。有祖先保佑,孩子可以健康成长。

五,量嘴。小女孩,以口小为美,生下十二天后,用秫秸杆劈下的席明儿,或“铺炕的苇席皮”量一下嘴的长度,然后依长度断开,置于褥子下面,可使小孩成为樱桃小口,名曰封嘴。

六,枕书。在小孩满月前,拿一本书置于小孩枕头底下,名曰枕书。意在孩子勤奋学习,知书达理。

七,挤奶。小孩出生,奶头都是凹陷的,要把它挤出来,也可以用嘬奶器将乳头嘬出,免得岁数大了,挤不出来,一是影响美观,二是小女孩结婚生子后,孩子无法吃奶。

八,报喜,孩子出生后,要向娘家人报喜。报喜时要抬食箩,儿子内置书,喜帖、饼条等,姑娘内置花束、喜帖、小米等。有的地方只带喜帖和钱,生了儿子将钱放在桌面上,生了女儿将钱放在条几上。

九,孩子出生十二天,或半月,二十天,一个月时,要选择一天请朋友喝喜酒,名曰过满月或送米。而参加喜宴的人也不会空手,要带四升以上的小米做为贺礼。所以孩子过十二天、满月等被人称之为送米。 主家将人送来的小米不能全丢下,要回一升到两升米,名曰返富贵。寓意为凡参加喜宴的人都会沾点喜气,将来大福大贵。如果 关系较近的除送米外,还要给几尺布,关系最近的,还要给见面钱。

现在条件好了,送米变成了送钱。坐席也不在家里了,都是去饭店,好吃好喝好招待了。

十,挂弓箭。如果生的是儿子,乡亲们会在做满月的头天晚上,在事主门上挂弓箭。也就是用一张弓,在箭头上插一本书,意在孩子文可读书,武可挽弓。

十一,孩子满月前,家中只能进钱进物,不能出钱出物。如有非出不可的礼物,则先由亲友代垫,等孩子满月后再予以偿还,如果有借钱的,就只能谢绝。

十二,住对月。孩子过完满月,要跟妈妈一起去姥姥家住一个月,名曰住对月。

地域不同,风俗各异,你们那里都有什么风俗呢?请不吝赐教。




石韮花开放的季节


我老大满月的时候,就请亲戚朋友吃了顿饭,他们给包了红包,亲近的500,远点的200。就过去了。

今年老二满月的时候,我舅妈给我来了个“全套”的满月仪式。

头天晚上,我舅妈蒸了锅馒头,其中一个特别大的,三个中等的,剩下的正常大小,这个叫:斗饽饽。说是应该用斗装着饽饽,可惜现在找不到斗了。最大的馒头由我舅妈(应该是姥姥)拿着在孩子头周围转转,然后要给奶奶吃,好让奶奶有力气带孩子(我觉得应该给我吃)。



中等的三个饽饽,像汉堡那样,夹了两层肉,让我面向门外坐着,一口咬下去,五层都要咬到,意思是来的人再说什么,都不会影响我的奶。当时觉得特别好玩,这种仪式感还是需要的,要不就是干巴巴的吃顿饭,没有意思,记不住。当然了,重头戏还是吃饭,送红包。


可太太爱疯


我的坐标是闽东乡下,我就来说说闽东乡下婴儿满月有什么习俗。

1、剃满月头

一般是由外婆帮宝宝剃头,剃完头,拿一个煮熟的鸡蛋在小光头上滚,一边滚一边用方言唱着:鸡蛋头鸭蛋脸。预示宝宝长大是帅哥或美女。

2、洗澡

给宝宝洗澡通常也是由外婆完成的。准备好艾草煮的水,给宝宝洗澡,洗完后要换上外婆准备的小白衫。

3、吃红蛋

白煮的鸭蛋染成红色,这个红色不是用染料染的,材料是我们这里特有的红曲,是一种可食用材料,搜索古田红曲就可以了解。

4、戴金银器

金银器是由外婆准备的。


5、外婆准备衣物,一般外婆准备的衣服够宝宝穿一年的,周岁的时候还会准备。所以宝宝过个满月,外婆要破产啰,

6、满月酒

给宝宝庆生的满月酒,也是答谢外婆侍候月子的辛苦。


感谢阅读,欢迎关注“我爱手指画”。还有我没提到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补充,谢谢亲。


我爱手指画


中国各地聚在一起应该有六个习俗,下面我们就来说说这六个习俗具体都有什么?



第一:先从头开始说,剃胎毛。孩子刚生下来难免带着“血污”,剃了发代表着去了污秽,这是一种带有迷信的说法。并且理发的师傅也要找一个慈眉善目,和蔼可亲的师傅来给孩子理发,代表着孩子以后也是温柔可人。

也有为了长大后头发浓密的说法。



第二:吃红蛋。孩子满月吃个红红的蛋,(象征性的,孩子满月还不会吃东西)意味着从今以后红红火火,一路高升,平步青云。


第三:出门起名字。什么叫出门起名字呢,就是孩子满月那天上午,姥姥要抱着孩子出去走走,古时有很多地方都是孩子出去后第一个遇到的动物是什么就叫什么(比如说,出去第一个遇到的动物是狗,就给孩子起名字叫“遇狗”或“碰狗”),好玩的很。


第四:抱着上厕所逛一圈,意思是以后宜住姥姥家,不至于一去姥姥家就生病。


第五:买金锁。一般都是奶奶给买,是奶奶对孙子的一种祝福,希望宝宝以后大富大贵,长命百岁。


第六:中午的满月酒。亲戚朋友聚在一起,举办满月酒,也是对宝宝的一种祝福。人多福多。


第七:午饭后到姥姥家住。这叫挪尿窝。


以上就是满月的一些习俗。


倾心辣妈


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习俗,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习俗也在发生着变化。

我们那里是农村,但婴儿满月的习俗已经比较淡化了,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办满月酒,或称为“待客”。一般提前十天左右通知亲戚,“待客”当天,每户前来的亲戚先来到家里,给宝宝包红包,现在一般是200块钱,也有100的,也有300、500的。然后快到饭点的时候大家一起赴家宴城吃酒席,吃完就地散场,走得比较近的可能再到家里坐坐。



二是衣着方面,满月前宝宝不穿裤子,且用襁褓包着;满月后开始穿全套的衣服。

三是理发,剃掉胎毛,然后用艾蒿熬水,给宝宝洗澡,这个不一定是在满月,也不一定必须进行,也没什么仪式。

三是坐双月子,主要表现宝妈身上。月子做满了,宝妈娘家人来叫,宝妈带上宝宝回娘家坐“小月子”,时间根据约定而定,可以是十天半月,也可以是一个月,届时婆家人再来接回去。


小强妈妈


在古代,医疗条件有限,刚降生的婴儿很容易夭折。所以一旦满月了, 主家会举行一些仪式来庆祝。这种风俗延续至今。


满月当天,给孩子洗澡。洗掉所谓孩子头上的舅舅屎(所谓舅舅屎,其实是对娘家人的亲近寓意)。再邀请理发师傅上门来给宝宝理发,所谓的“去胎毛”,宝宝的胎毛比较柔软,在古代都用来做毛笔,现在一般也都不留存了。

满月当天给孩子抓周。就是在孩子的周围摆上各种各样的东西,如书本、笔、算盘、剪刀、锅铲等,宝宝抓到的第一个物品,就是宝宝以后的生活技能。


最隆重的应该算是满月酒。宝宝满月这天亲朋好友聚在一起共同举杯祝福宝宝健康成长!在过去,生活拮据,亲朋好友带些鸡蛋、小米、馒头之类的来祝福,吃完酒席主家会给亲朋好友回一些红鸡蛋。现在生活好了,大家都随礼钱了,主家也相应的回十元小的红包,寓意十全十美。


雪之恋150555826


婴儿的出生带给我们太多的欢乐,也知道了当合格的父母有多么不易。



满月的孩子都会在当天举行满月宴,请来亲朋好友三五知己,共同为这个新的生命庆贺,这时孩子也大多被带出来,让大家看一看,长辈和亲属都要给孩子压岁钱,类似过年时的样子,但寓意都是美好的。


满月的孩子都会照一张照片,让美好的回忆永远流传。

满月的孩子会在当晚,将胎毛剪掉,家长都会珍藏起来,我不知道大家作何感想,当我拿着孩子第一次剪下的头发,心情很激动,那种用语言表达不出的感觉,有欢乐有泪水,这是我的孩子,要用一辈子去保护他,愿他远离疾病痛苦,多些快乐健康。

满月婴儿的习俗有很多,不知你家乡的习俗如何。


大通辽人


老家坐标粤西茂名乡下。

在我们老家,谁家添了男丁,第二年正月就要摆扣灯酒。家长拿上男宝宝的八字给算八字的挑好良辰吉日,然后早早腊好一个猪头以酬拜神灵。

因为我生的是男丁,家公早早准备了扣灯的事。我妈妈更是在我做完月子不久就买好了一定的量的衣物以备扣灯那日拜神用。为图吉利,我妈妈送衣服来我家前在衣服、裤子、帽子、背带、被子、袜子都包了红包用红绳子挂在上面。

春节期间,家长通知亲戚前来喝扣灯酒。因为风俗比较多,娘家要准备的东西也蛮多的。要包粽子,做各种不同花样的糍粑,水果饼干大米烧酒都要有一定的量。在摆灯酒的前一天,我妈打发我哥我弟送来宝宝的衣服,还有糍粑、粽子、生猪肉、大米等两大箩筐东西,外加一对鸡


到了扣灯(挂灯)那天清晨,我给宝宝穿上他外婆送的衣物,然后让老公背着男宝宝,老公他弟担着酬神用的猪头等东西,就着挑好的时辰去“社主公”(即土地神)跟宗祠拜神。

首先拜的是社主公。我们那里的社主公一般周围都种有树,拜完神就要在上面挂一个花灯(一般纸扎的)。

哪个社主公的花灯多,就意味着这个村子的男丁多。



当天来喝灯酒的亲戚,都会包红包,或者直接用钱折成花状用红绳子绑好挂在我家宝宝的脖子上。过去的人一般会买礼品或者宝宝的新衣裳,或者带礼金来,要有个人专门收礼品做好记录,当这位亲戚吃了灯酒回去,就要估算礼品的价格回礼金。现在一切从简,一般亲戚都直接包红包给宝宝。一般挂到宝宝脖子上的红包都不回礼,全部接受。

灯酒跟其他的宴席不同,每席菜肴九碗,也称“开灯九大簋”,而且每席上都一碟拜过神的猪头肉。


扣灯三朝(第三天)要杀鸡拜神,而且要过守灯守到正月十六。这期间如果要带小孩去走亲戚必须当天回家,不能过夜。正月十六还要再拜一次神。扣灯这个风俗仪式才算真正结束。

通常而言,我们那生了女孩,是不摆灯酒的。这完全是重男轻女的封建习俗。但我们已经习以为常,毕竟这风俗是旧时代一直继承下来的。

当然,同一个市甚至同一个县,风俗都不同。我高中同学是另一个镇的,但他们无论生了男孩还是女孩,都摆满月酒,但不摆灯酒。

我们那里,即使在外地出生,小孩没满月,也要叫自家的亲族帮忙办扣灯仪式。

不知你们那小孩满月有什么风俗,是不是也摆灯酒呢?


美妈很帅


关于满月的习俗,不同的省份和地区区别很大,甚至在同一个省或市内,做法都会有所不同。

本人坐标在闽东的一个小县城,我简单描述一下我们的婴儿满月习俗。

满月那天,会给婴儿剃光头,俗称“满月头”,然后会将剃下来的胎发悬挂在门户高处,寓意是希望孩子将来胆大气壮。现在很多家庭都不摆“满月酒”了,但有些富裕的家庭还是会摆“满月酒”,一般是吃午饭,在满月那天,会将婴儿打扮一番,穿上喜庆的衣服,戴上金银首饰(衣服和金银首饰按习俗都是外婆送的),然后抱出内室与亲友见面,同时煮蛋面款待来宾(面用的是线面),并向亲邻分送煮熟的红蛋和糕饼,俗称送“剃头蛋”。亲邻则于满月前后分别送礼物往贺。


爱笑的丫头Abby


我是东北辽宁的,我们这里婴儿满月要办满月酒,邀请亲朋好友前来祝贺。一般要把婴儿带到酒席现场,让婴儿见见世面,也是让亲朋好友看一看新的生命。满月酒也是对亲朋好友前来祝贺的答谢宴。再一个习俗就是新妈妈要带新生婴儿去姥姥家住几天,新生婴儿第一次去姥姥家,姥姥要给新生婴儿脖子上挂一桄白线,并且线上要拴钱,以前条件不允许拴10元,现在拴100元,也有给拴更多的。挂线寓意祝福孩子长命百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