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西北——揭祕秦嶺真相

如果在您眼前有一張《中國衛星影像圖》,您的目光可以從東南西北四個方向,聚攏於衛星影像圖的中心腹地,在黃河、長江、淮河之間,您一定會發現一大片綠色區域,這就是中華民族的父親山——大秦嶺。

走進西北——揭秘秦嶺真相

大秦嶺與黃河、長江,構建起“一山兩河”地帶。大秦嶺是“一山兩河”地帶的核心。因在地理上是“中國之中”,在歷史上是“定鼎之尊”,大秦嶺贏得了無數讚譽:地理學家稱其為中國中央山脈,中國地理標識;地質學家稱其為地質博物館,東方的阿爾卑斯山;生態學家稱其為中國森林寶島,中國綠芯,中央綠肺,腹心水塔,野性天堂,自然課堂;生態倫理學家稱其為中華父親山,中國生態命門;遊歷學家稱其為中國人的中央公園;文化學者稱其為華夏龍脈,中華脊樑,中華聖山,中華精神標識;秦嶺學者則非常簡潔的稱其為——中國芯……

走進西北——揭秘秦嶺真相

如果您的敏銳目光能夠反覆掃描這一大片綠色區域,一定會注意到它的天然邊界。大秦嶺與平原相接的山域,以山腳所至為自然邊界。青藏高原,也是青藏山原,是群山聚會的地方,山域的界限只能以河流作自然邊界。在東部,鄭州至武漢一線的西側,豫西南之山,鄂西北之山,皆從屬於大秦嶺。在南部,湖北荊州至重慶萬州,峽江以北山域;重慶萬州至四川都江堰,以四川盆地的大巴山、岷山的坡腳為界。在西南部,以川西的岷江-黑河一線為界。在西部,以青海境內的黃河干流為界。在北部,以甘肅、陝西、河南境內洮河-渭河-黃河一線的山腳為界。大秦嶺全域約40萬平方公里,約佔全國的4%。其中,森林覆蓋率60%以上,森林面積約4億畝,約佔全國13%。

走進西北——揭秘秦嶺真相

以常識而論,大秦嶺如此之“大”,很多人不以為然。嵩山也是秦嶺,岷山也是秦嶺,不少人也深感詫異!然而,常識有時候是靠不住的!1979年版的《辭海》中,在“秦嶺”詞條下就記述道:“廣義的秦嶺西起甘、青兩省邊界,東到河南省中部。包括西傾山、岷山、迭山、終南山、華山、崤山、嵩山、伏牛山等。”

走進西北——揭秘秦嶺真相

大秦嶺與祁連山曾經是“古地中海”岸邊高聳的山脈,各自有著相對獨立的地理空間,有著清晰的山域範圍和山域界限。後來,青藏高原強勢崛起,並與大秦嶺、祁連山連為一體,崑崙山-大秦嶺成為“一脈相承”的中國中央山脈。因青藏高原隆起為“世界第三極”,特別是喜馬拉雅山,阻擋了印度洋暖溼氣流北上,加速了中國西北乾旱和荒漠化進程。於是,在大秦嶺以北,製造出了獨特的黃土高原。青藏高原與黃土高原的形成過程,也深刻的影響了大秦嶺。其中一個重要影響,就是使大秦嶺西部邊界日益模糊不清。大秦嶺毗鄰橫斷山的區域,與橫斷山有幾分相似,毗鄰青藏高原的區域,與青藏高原有幾分相似,毗鄰黃土高原的區域,與黃土高原有幾分相似,以至造成認知上的困難。

走進西北——揭秘秦嶺真相

大秦嶺地貌,呈現出較大差異性。如果您足夠細心,就一定能發現:以白龍江-漢江東西方向劃線,一體大秦嶺,南北兩部分,北部“伏羲山”,南部“女媧山”。於是,大秦嶺即是“伏羲女媧合璧山”。如果再以西漢水-嘉陵江南北方向劃線,“伏羲山”即分出東部的秦嶺和西部的西傾山;女媧山分出西部的岷山和東部的大巴山。於是,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大秦嶺分為“四個區”:西傾山、岷山、秦嶺、大巴山。好像是一母所生的“四胞胎”。

走進西北——揭秘秦嶺真相

秦嶺。大秦嶺的東北板塊,也簡稱“秦嶺板塊”。具體界限是,西漢水-嘉陵江以東,漢江干流以北,渭河-黃河以南的山域,分別在甘肅、陝西、河南境內。主峰太白山,海拔3771.2米。陝西簡稱“秦”,不少人認知的秦嶺,其實就是陝西省境內的秦嶺。“秦嶺板塊”濃縮了大秦嶺生態與人文精華,這裡是“秦嶺四寶”集中的棲息地,也是兩座千年帝都:長安與洛陽所在。因此,秦嶺是大秦嶺“四胞胎”中的老大,也常以“秦嶺”來統領“四胞胎”。

走進西北——揭秘秦嶺真相

大巴山。大秦嶺的東南板塊,也簡稱“巴山板塊”。夾於漢江、嘉陵江、長江之間的山域,包括米倉山、大巴山(狹義)、神農架、武當山、荊山。大巴山地貌,與北鄰秦嶺相似,但更加秀麗嫵媚。主峰神農頂,海拔3105.4米。長江三峽,也是大巴山勝景。大巴山也稱大楚山,是巴人、楚人的父親山。“巴山板塊”也是生物多樣性豐富區域,多年前就曾有神農架野人迷蹤、大巴山華南虎嘯等神奇故事。2016年啟動了神農架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意味著大秦嶺進入了國家公園時代。

走進西北——揭秘秦嶺真相

岷山。大秦嶺的西南板塊,也簡稱“岷山板塊”。夾於白龍江-嘉陵江與岷江-黑河之間的山域,部分山域的地貌與毗鄰的邛崍山相似。九寨溝、黃龍勝景,即在岷山之中。主峰雪寶頂海拔5588米,也是大秦嶺的最高峰。岷江曾是古代認定的長江之源。“岷山板塊”生物多樣性豐富,設有17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岷山,也稱蜀山,是蜀人的父親山。

走進西北——揭秘秦嶺真相

西傾山。大秦嶺的西北板塊,也簡稱“西傾板塊”。西漢水-嘉陵江以西,白龍江以北,黃河以東,洮河-渭河以南山域。西傾山的地貌與青藏高原相似。在大秦嶺四大板塊中,西傾山是唯一一塊草原面積大於森林面積的板塊。夏日迷人的甘南草原,蔚為壯觀的黃河第一灣,即在西傾山。主峰迭山,海拔4920米。

走進西北——揭秘秦嶺真相

秦嶺+西傾山=伏羲山,也即“北秦嶺”;岷山+大巴山=女媧山,也即“南秦嶺”;岷山+西傾山=西秦嶺,秦嶺+巴山=東秦嶺,也稱秦巴山。大秦嶺=伏羲山+女媧山=東秦嶺+西秦嶺=南秦嶺+北秦嶺。

走進西北——揭秘秦嶺真相

在大秦嶺“四胞胎”中,“秦嶺板塊”山域廣大,生態優越,文化發達,因而成為大秦嶺最典型地區。“秦嶺板塊”囊括了全部的“秦嶺四寶”,設有31個自然保護區,44個森林公園,10多個地質公園,以及若干風景名勝區。特別是麥積山、太白山、地肺山、終南山、太華山、龍門山、嵩山,濃縮了大秦嶺的精華。太白山——秦嶺主峰,地肺山——野性天堂,終南山——鍾靈毓秀,太華山、嵩山——分別是中國五嶽中的西嶽、中嶽,麥積山、龍門山皆是中國四大石窟之一。“秦嶺板塊”山腳下的西安、洛陽,皆是13朝古都,千年帝都。從古都長安通往荊楚的秦楚道,通往巴蜀的子午道、儻駱道、褒斜道、陳倉道、祁山道,密集穿越“秦嶺板塊”,被譽為“世界第九大奇蹟”。在漢江上,形成了串珠式水庫,如同“長藤結瓜”,是中國的生態瑰寶。在討論大秦嶺話題的時候,人們多以“秦嶺板塊”為大秦嶺模板,構建思維想象空間。“秦嶺板塊”的核心部分,從玉皇山到草鏈嶺,從嘉陵江、漢江源區到洛河、灞河、丹江源區,有人將其總結概括為“蜂腰狀”。這一“蜂腰狀”區域,即是人們常說的南山、周南山,它是大秦嶺的“傑出代表”,也是“常任代表”。

走進西北——揭秘秦嶺真相

水是大秦嶺最重要的生態產品。大秦嶺是黃河、長江、淮河的分水嶺。由西向東,秦嶺發源的黃河支流包括,大夏河、洮河、渭河、洛河等。其中,渭河是黃河第一大支流。秦嶺發源的長江支流包括,嘉陵江以及其重要支流白龍江、西漢水,漢江以及其重要支流褒河、湑水河、旬河、丹江。漢江是長江第一大支流。秦嶺是淮河河源區。秦嶺-淮河一線,構成了中國溫帶季風氣候帶與亞熱帶季風氣候的分界線,古北界與東洋界動物區系的分界線,中國南方與北方的地理分界線。在氣候帶分佈上,西秦嶺頗為特殊,呈現“三分天下特徵”,一部分處於青藏高原高寒氣候帶,一部分處於溫帶季風氣候帶,一部分處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帶。

走進西北——揭秘秦嶺真相

也許,當您第一次聽說,大秦嶺統領著岷山、巴山時,一定感到詫異,甚至大惑不解。確實,這嚴重挑戰了傳統思維。如果您手頭有一張《戰國形勢圖》,也許您就不再困惑了。岷山、巴山,原本是古蜀國、古巴國的勢力範圍,以蜀文化、巴文化為特色。公元前316年,秦惠文王的大軍跨越大秦嶺,滅了蜀國、巴國。從此,岷山、巴山歸入秦國版圖,開始推行秦國的郡縣制。在西秦嶺,公元前384年,秦獻公的大軍滅了西戎部族的狄、桓,建立狄道、桓道二縣,秦國向西擴張至此。在秦並六國之前,岷山、巴山、西傾山大部分山域,已經在秦國版圖。岷山、巴山不僅在地理形成上與秦嶺具有一致性,而且在文化含義上歸順“大秦嶺”,也在情理之中。公元前223年,秦國大軍滅掉了楚國,巴山全域歸入大秦版圖。可見,大秦嶺以秦國之“秦”命名,順理成章。

走進西北——揭秘秦嶺真相

假如您以大秦嶺為中心,將目光逐步向四周發散,您會發現,大秦嶺鏈接著若干重要的地理單元。在西南方向,大秦嶺以岷山與橫斷山之邛崍山鏈接。接下來,就讓我們順時針巡視大秦嶺,西秦嶺連接著松潘高原,遙望崑崙山支脈巴顏喀拉山;接下來是西傾山與崑崙山支脈阿尼瑪卿山隔黃河對視,再往西北隔黃河谷地與祁連山華北平原相望;再由西向東,大秦嶺與黃土高原鏈接,經太子山、木寨嶺、鳥鼠山、朱圉山至“天水豁口”;離開“天水豁口”後,進入與大隴山(六盤山)毗鄰的渭河大峽谷地帶;再之後,大秦嶺與渭河一起進入關中平原;離開關中後,黃河再次來到大秦嶺腳下,與大秦嶺深情香吻。由潼關而函谷關,大秦嶺隔黃河與中條山守望。此後,大秦嶺進入華北大平原,繼而是江漢平原,及至與長江親密接觸,沿長江三峽而上,與雲貴高原的東延部分在鄂西南的恩施相會。之後,進入四川盆地,復接橫斷山之邛崍山。

走進西北——揭秘秦嶺真相

從行政單元直觀看,大秦嶺連接著青海、甘肅、陝西、河南、湖北、重慶、四川等6省1市,大秦嶺腳下的西安、鄭州、武漢、成都、西寧等省會城市,特別是甘肅的甘南、隴南,陝西的漢中、安康、商洛,四川的廣元、綿陽,湖北的十堰、襄陽,河南的洛陽、三門峽,其全部或大部處在大秦嶺之中。如果從曾經的大行政區單元來看,大秦嶺連接著西北、西南、華北、華中等4大區。任何其他山脈,皆沒有大秦嶺這般氣勢。

走進西北——揭秘秦嶺真相

“三千里大秦嶺,五千年中華史”。從中華文明視野來看,5000至7000年的“仰韶文化”,其分佈以黃河與秦嶺“親密接觸”的華山為中心,集中於渭河、洛河、汾河三大支流。特別是在渭河流域的關中腹地,“仰韶遺址”佔全國的40%以上。這就不難理解,華夏族是以“華山”而名。大秦嶺承載著中華民族聖母華胥氏的故事,承載著伏羲女媧摶土造人的故事,承載著伏羲“一畫開天”的文化傳奇,承載著周、秦、漢、隋、唐五大關鍵朝代,承載著長達2000年的中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中國文化,從《易》出發,而諸子百家,而儒家、道家、法家、墨家、陰陽家、縱橫家……也許,支撐華夏族傳承的,並不是生物DNA,而是文化DNA。中華文化的源代碼,即是伏羲“一畫開天”,即是《易》,《易經》,《易傳》……即是“大道之源”。

走進西北——揭秘秦嶺真相

大秦嶺是絲綢之路的“東方起始點”,世界崑崙山的“東方龍首”。不僅東西方貨物在大秦嶺腳下貿易流通,而且東西方文明也在大秦嶺腳下碰撞激揚,互聯互通,互學互鑑……因此,中國文化海納百川,有佛教、伊斯蘭教、基督教、天主教……或許,這就是已經融化在中華民族靈魂靈深處的“秦嶺精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