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安、麻城、新縣近現代出過哪些著名人物?

君230835428


紅安、新縣都是中國十大將軍縣,紅安、麻城則是黃麻起義爆發地,這裡走出了數之不盡的開國將帥、革命先烈,個個大名鼎鼎,戰功赫赫。

1927年11月爆發的黃麻起義(黃安、麻城),打響了鄂豫皖地區武裝反抗國民黨右派的第一槍,組建了中國工農革命軍鄂東軍,後改編為中國工農革命軍第七軍、第十一軍第31師,並創建了鄂豫邊蘇區,成為以後紅四方面軍和鄂豫皖蘇區的重要來源和組成部分。

伴隨這次黃麻起義,湖北熱血男兒投身革命,在漫長的革命生涯中浴血奮戰,不怕犧牲,付出了生命的代價,也取得了重大的成功。據統計,參加黃麻起義的紅安、麻城、黃陂三縣走出的國家領導人和開國將軍就多達125名,還不算後來授銜的將軍和地方領導幹部。

湖北紅安,原名黃安,中國第一將軍縣,200個將軍同一個故鄉

紅安是中國第一將軍縣,迄今為止出了2名黨和國家領導人(董必武、李先念),223名將軍,其中開國將軍61名,包括上將6名,中將10名,少將44名。

黨和國家領導人2名

1,董必武,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中共一大代表之一,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之一,黨和國家的卓越領導人,建國後先後擔任政務院副總理、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全國政協副主席、國家副主席、代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等職。

2,李先念,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黨和國家的卓越領導人。土地革命時期參加黃麻起義,參與創建鄂豫皖革命根據地和川陝革命根據地,成長為紅四方面軍名將;抗日戰爭時期,領導創建鄂豫邊區抗日根據地;解放戰爭時期,領導中原軍區,實現中原突圍和重返大別山,建國後先後擔任國務院副總理、黨中央副主席、國家主席、全國政協主席等職。

開國上將6名

1,韓先楚,紅四方面軍名將、四野名將,開國上將,解放戰爭期間率四野三縱打出“旋風縱隊”的美譽,個人得名“旋風司令”,極具戰略眼光,率軍一舉解放海南島、協助彭總指揮抗美援朝,先後擔任福建軍區、蘭州軍區司令員,被譽為“上將之名,大將之能,元帥之才”。


2,陳錫聯,紅四方面軍名將、二野名將,建國後歷任人民解放軍炮兵司令員、瀋陽軍區司令員、北京軍區司令員、國務院副總理,中央軍委常委,一度主持中央軍委日常工作。

3,王建安,紅四方面軍名將、三野名將,開國上將,被稱為“軍政雙全”,與許世友並稱“山東雙雄”,建國後歷任瀋陽軍區、濟南軍區副司令員、福州軍區副司令員。

4,周純全,紅四方面軍名將,傑出的政工和軍事後勤保障工作者,開國上將,抗美援朝期間參與組織領導並建設了一條打不爛、炸不斷的“鋼鐵運輸線”,後歷任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第一副部長兼副政治委員、共和國武裝力量監察部第一副部長。

5,郭天民,畢業於黃埔軍校,開國上將,一生歷經廣州起義、長征、百團大戰、淮海戰役、渡江戰役等。重大革命軍事事件,建國後曾任人民解放軍訓練總監部副部長。

6,謝富治,紅四方面軍名將、二野名將、開國上將,與陳賡組成的“陳謝兵團”聞名遐邇,令敵人聞風喪膽,建國後歷任西南軍區副政委兼昆明軍區司令員、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司令員兼政委、國務院副總理兼公安部部長、北京市委書記、北京軍區第一政委等職。

開國中將10名

1,劉飛,紅四方面軍名將,三野名將,曾任上海警備區副司令員、南京軍區顧問。

2,詹才芳,紅四方面軍名將,四野名將,建國後曾任廣州軍區副司令員、顧問。

3,張仁初,三野名將,曾參加抗美援朝,回國後曾任濟南軍區副司令員。

4,徐深吉,紅四方面軍名將,曾任北京軍區副司令員、顧問,曾組織編寫出版紅四方面軍戰史、紅四方面軍人物誌等。

5,李天煥,曾參加西路軍西征,建國後曾任人民解放軍第二炮兵部隊政委。

6,徐斌洲,紅四方面軍名將,四野名將,曾參加抗美援朝,建國後任國家一機部副部長。

7,張天雲,紅四方面軍名將,四野名將,建國後曾任福州軍區司令員、解放軍總後勤部副部長。

8,王近山,紅四方面軍名將,二野名將,以打仗英勇著稱,人稱“王瘋子”,被認為是《亮劍》中李雲龍的原型,建國後曾任北京軍區副司令員、公安部副部長。

9,胡奇才,紅四方面軍名將,四野名將,建國後曾任解放軍工程兵副司令員、顧問。

10,劉昌毅,紅四方面軍名將,二野名將,曾任濟南軍區、南京軍區、廣州軍區副司令員、顧問。

開國中將中的聶鳳智、吳先恩原是湖北紅安人,後因區劃調整,分別歸屬湖北大悟、河南新縣。

另有開國少將44人,具體名單略。

河南新縣,中國第七將軍縣,開國將帥

河南新縣與湖北黃安、麻城緊緊相鄰,形成三足鼎立之勢頭,新縣就是從湖北黃安、麻城和河南光山縣各劃出一部分而成立的,因此深受黃安、麻城兩縣影響,是中國第七大將軍縣,共有開國將軍43人,其中上將1人,許世友;中將4人;少將38人。

開國上將1名


許世友,紅四方面軍名將,三野名將,傳奇將軍,少年時曾在少林寺出家,刻苦練習武功,功夫修為極高,尤其是輕功超一流,是我軍著名的功夫將軍,建國後曾任南京軍區、廣州軍區司令員、國防部副部長,傳奇故事在我軍廣泛流傳。

開國中將4名

鄭維山,紅四方面軍名將,傳奇將軍,長征過程中曾三爬雪山,三過草地,兩次會師,歷盡艱險,曾任北京軍區、蘭州軍區司令員。

吳先恩,紅四方面軍名將,長期從事且始終專注軍需保障工作,曾任北京軍區副司令員。

張池明,紅四方面軍名將,四野名將,後曾任人民解放軍炮兵部隊政委。

範朝利,紅四方面軍名將,四野名將,建國後曾任濟南軍區副司令員。

另有開國少將38名,具體名單略。

湖北麻城,35名開國將軍

麻城緊鄰紅安,著名的黃麻起義在這裡爆發,因此也走出了很多開國將帥,麻城市的乘馬崗鎮則是開國將軍最多的鄉鎮,被譽為“中國第一將軍鄉”。

開國大將1名

王樹聲,紅四方面軍猛將,二野名將,著名神槍手,當代36名軍事家之一,新中國軍械裝備建設和軍事科學研究事業的奠基人和領導人。

開國上將2名

陳再道,紅四方面軍猛將,二野名將,建國後曾任福州軍區副司令員、鐵道兵司令員。

王宏坤,紅四方面軍猛將,二野名將,人民海軍的創建人之一,建國後曾任海軍副司令員。

開國中將7人

王必成,紅四方面軍猛將,三野名將,曾在孟良崮戰役指揮擊斃張靈甫,建國後曾任南京軍區副司令員、昆明軍區、武漢軍區司令員。

李成芳,建國後曾任武漢軍區副司令員、昆明軍區第二政委,參與組織編寫紅四方面軍戰史。

張才千,紅四方面軍名將,建國後曾任人民解放軍副參謀長,武漢軍區司令員。

周希漢,建國後曾任人民海軍參謀長、副司令員。

鮑先志,優秀軍隊政工人才,建國後曾任南京軍區、濟南軍區副政委。

另有開國少將25人,具體名單略。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狄飛驚


吳煥先,河南新縣人。一九O七年生於箭河四角曹門村,一九三五年犧牲於甘肅涇川的涇水河畔。吳煥先是黃麻起義的領導人之一,紅二十五的締造者之一。吳煥先是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創始人之一。他在鄂豫皖邊區的早期革命鬥爭中,在紅四方面軍主力西去後重建紅二十五軍和實現戰略轉移北上抗日的長征中,都作出了卓越的貢獻。他善於作政治工作,加強了黨對紅軍的領導和紅軍的思想建設;他英勇善戰,堅定果斷,身先士卒,臨危不懼,屢立戰功;他以身作則,公而忘私,團結幹部,關心士兵,實事求是,執行政策,堅持真理,修正錯誤,是我黨我軍的一位卓越領導人。他的革命精神和高尚品德,永遠值得我們學習。除了著名的吳煥先之外還有著名的戴克敏、戴季倫、戴季英、蕭永志、蕭永銀、蕭永正、董必武、陳潭秋、曹學楷、王樹聲、高敬亭、陳定侯、鄭位三、許世友、石生才、詹以賢、徐朋人、王秀松、徐海東、王宏坤、徐誠基、何耀榜、李先念、韓先楚、謝富治、詹才芳、陳再道、陳錫聯、陳伯鈞、郭天民、洪學智、王建安、周純全、秦基偉、胡奇才、李天煥、劉飛、劉昌毅、王近山、吳先恩、徐斌洲、徐深吉、張仁初、張天雲、陳海清、程彪、戴修福、鄧運興、董紹明、鄧家泰、易良品、王必成、李成芳、張才千、周希漢、鮑先志、鄭維山、張池明、李德生、範朝利等。另外早年在鄂豫晚的著名領導人還有潘忠汝、吳光浩、曾中生、許繼慎、蔡申熙、鄺繼勳、徐向前、劉光烈、鄭行瑞、曹大駿、王志仁、王平章、郭述申、張國燾、陳昌浩、周維炯、鍾漆偉、熊受暄、李昂茨、李榮桂、廖業棋、王培吾、姜鏡堂、蕭方、餘篤三、沈澤民、劉士奇、王奠川、劉文蔚、吳寶才、徐其虛、廖榮坤、潘遐齡、宴仲平、江子英、吳心信、焦復光、吳永選、徐百川、陳瀚香、蘇井觀、胡朋政、劉英、朱亞倫、漆海峰、王文生、孫永康、舒傳賢、甘元景、孫永康、程昭續、薛騫、陳奇。


君230835428


董必武 李先念 王樹聲 韓先楚


摯愛141671240


沒有鄂豫皖就沒有新中國。


兲兲幵乀心


話說,敦煌莫高窟,好像是一個麻城的道長髮現的吧?有這回事嗎?


黃州乄胡方


新縣的許世友、鄭維山、李德生、高厚良很多很多,新縣可以說每一個山上都埋有忠骨,能記錄下來的不多,紅二十四軍、二十七軍都是新縣發起來的


明月心清


太多了,數也數不清的大人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