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後,我是怎麼把985這一手好牌打爛的?

羅振宇從中央電視臺離開後,有一次電視臺的一個欄目製片人約他吃飯。

對方開門見山地問他:“外邊好混嗎?”

羅振宇只答了兩句:

一、不出去你不知道外面有多精彩。二、不出去你永遠不知道,你所有的社會地位、良好感覺,哪些是背後的巨無霸給予的,哪些是自我稟賦。

羅振宇這話雖然是說的他自己,套在大學生身上卻同樣適用。

現在很多頂著“高學歷”、“名校”光環的畢業生,在學校裡叱吒風雲,總誤以為自己很牛,找工作時卻屢屢遭遇打臉。

也許是他們忘了問自己:當光環褪去,你又是誰呢?

這個問題要是找不到答案,“985”們就只好次次都在尋找“理想”的路上,被“不理想的工作”給截胡。

本文由LinkedIn原創,作者旺仔。


畢業後,我是怎麼把985這一手好牌打爛的?


坐頭等艙會比經濟艙

先到達目的地嗎?

很多時候,大學生們喜歡錯將學校背景等同於個人能力。覺得能拿到高校文憑,自己怎麼也算個優秀員工種子選手,只需要坐等好工作砸到自己腦袋上。

我的一個同學,985高校的應屆畢業生,頭頂校學生會主席的名號,校招剛開始那段時間卻屢屢碰壁。

覆盤面試過程,他發現,五次面試裡有三個面試官都問了同一個問題:

“你沒有工作經驗嗎?”

他說,那時候腦子裡突然蹦出一句和室友的調侃——“我們要應屆生,但你要有5年工作經驗”。

這句話聽起來有些不近人情,但卻是當代大學生應聘失敗的主要原因。

2018年6月11日,麥可思研究院發佈《2018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其中一段關於2017屆應屆生畢業去向的數據引人注目。

畢業後,我是怎麼把985這一手好牌打爛的?


引自:《2018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

2017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約795萬人,“畢業即失業”人數比例佔到7%——根據樣本總數換算,56萬名大學生一畢業就變成“無業遊民”。

縱向剖析這個龐大群體,網易雲課堂發佈的《中國大學生就業難人群畫像報告》給出了層次分明的特徵及成因。

畢業後,我是怎麼把985這一手好牌打爛的?


引自:《中國大學生就業難人群畫像報告》

刨去在學業、社團、實習皆無建樹的“三無學生”,就連社團經歷豐富的學生竟然也佔了“就業難”群體總數的四分之一。

這說明職場上更看重工作能力,而找工作需要的“經驗”,校園經歷並不能代替。

武漢大學校長竇賢康說過:“現在已經不同於20年前,大學生不再是天之驕子,需要調整好心態。”

市場競爭激烈,本科生、碩士一抓一大把,每個求職者多少都有點活動經驗,一點也不稀奇。

甚至有時候,過於豐富的“經歷”還會成為求職路上的絆腳石。

有HR就直言,“我對學生會主席沒有任何好感”,因為學生會在某些語境下意味著“官僚”氣息嚴重,學生會里出來的幹事、主席自視甚高。

畢業後,我是怎麼把985這一手好牌打爛的?


圖源自微博

比如前段時間某高校學生會群裡,有同學只因問了開會時間並@學生會主席,就被群裡提醒“注意身份”。

大學生總愛將學生會看作校園生活的頂點,天天這會那會的把自己忙得不可開交,卻忽略了實踐經驗才是職場真正的敲門磚。


畢業後,我是怎麼把985這一手好牌打爛的?


熬很苦的日子一點不難

因為我知道它會變好

除了缺少實戰經驗,期待過高也是貼在畢業生們腦門上的大難題。

馬雲在一次接受採訪時說,熬那些很苦的日子一點都不難,因為我知道它會變好。

但是,我們“985”畢業生不想熬啊!

高中好友盈盈畢業於國外一所世界排名前100的高校,但因為所學專業有點冷門,回國之後,一直沒找到心儀的工作。

父母三番五次催她回老家,但是盈盈不甘心,覺得家裡拿出很多錢送她出去見世面,結果卻只能回到三線小城市做一份閒差,這不是她想要的人生。

於是她在北京找了一份工作。海龜回國,面對的卻是稅後4500的工作,同樣讓她懷疑起當初出國留學的意義。

盈盈的問題也是很多職場小白的困擾,握著高學歷卻拿著低薪,投資回報率慘不忍睹。

根據趕集網調研數據顯示,2018年95後應屆畢業生期望薪資的均值為6174元, 40%的畢業生希望月薪超過8000元。

畢業後,我是怎麼把985這一手好牌打爛的?


數據來源趕集網

然而,95後應屆畢業生的實際薪資平均值為5429元,80%的畢業生實際薪資在8000元以下,真是理想高高在上,現實卻低到泥土裡。

我們不甘心一畢業去個小公司拿低薪,總擔心進入大公司的機會錯過了就是一輩子,其實哪能呢?

先就業再擇業,有了一技傍身,哪怕“不理想的薪資”也能成為高薪的跳板。

就比如一次BBC報道的,留英學子宋永朝在巴斯大學(University of Bath)電子通訊碩士專業畢業後,準備在英國找工作。

起初他申請了很多知名手機通訊公司都被拒絕,無奈之下他進入了一家小型公司,做了一名普通程序員。

在開始工作短短半年的時間裡,他就解決了該單位遺留許久的重大技術問題,這為他以後的事業轉機奠定了基礎。

畢業後,我是怎麼把985這一手好牌打爛的?


兩年後,他的技術水平被西門子公司看中,成功加盟西門子。

對職場新人而言,校招進大公司並不是找到理想工作的唯一機會。

大公司一個蘿蔔一個坑,能鍛鍊到的能力有限,而小公司結構扁平,做出成績需要的週期相對更短。

那麼何不選擇“從小”做起,慢慢積累工作經驗呢?

畢竟只有提升自己的價值,才會讓優秀的企業更容易找到你。

現在,工作一年的盈盈跟我說:

現在的工作雖然很累,但是能學到很多東西,這是小城市不能帶給我的。我現在覺得這段工作經驗帶給我最大的影響就是思維更廣闊了,想事情的角度更全面了,遲早有一天我會成為我想成為的人。



畢業後,我是怎麼把985這一手好牌打爛的?


人生/工作的結果=

思維方式×熱情×能力

沒有工作經驗,想求高薪都無可厚非,但是離開象牙塔已久卻還甩不掉學生思維,才真的讓人頭大。

互聯網公司的營銷總監李桐給我講了他們最近失敗的招聘經歷。

他的部門來了一名應聘者,北京Top2大學畢業,參加工作3年,聽起來非常靠譜是不是?

但是在他這個效率至上的部門,所有人都不喜歡這位新同事。

因為每次分配工作時,他的第一反應永遠是問“為什麼”。

“倒不是說追根究底的思維有錯,只是在我們這裡真的不合適。我需要的是一個有自主思考能力的職員,而不是什麼事都想求導師幫忙的好學生。”李桐說。

後來他把這位同事推薦到了其他部門。

我想比起“為什麼”,一名聰明的員工會問:“需要我做什麼?”

畢業後,我是怎麼把985這一手好牌打爛的?


公司是結果導向,需要的是能迅速完成工作,達成目標的職場人士。

歸根究底,現在很多職場小白對薪資、職位不滿意,主要還是對自己在市場中的位置沒底,高估了自己的競爭力,造成了現實與理想的差距。

《2018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指出,雙一流大學(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畢業生對自己的工作不滿意程度更高,也就是說優秀大學的畢業生期望值更高。

畢業後,我是怎麼把985這一手好牌打爛的?


引自:《2018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

但過高的期望往往也帶來更大的失望。

學生與職場人士最大的不同是,學生有老師教,但是職場沒有。

每一個boss都想要創造價值的人。想要以最快速度適應工作,就要捨棄學生時代什麼都等著老師喂到嘴邊的想法。

不要再拿“我剛畢業”當擋箭牌了,職場交際與學生會不是一回事,工作更不是考試上課,快速進入角色,才不會把加班變成唯一晉升途徑。

最後,我想把知名金融自媒體傅蔚岡的一句話分享給大家:

畢業多年以後,很多人發現這輩子最輝煌的時刻居然是接到名校大學錄取通知書的那一刻,這樣的人一輩子都很遺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