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里,四阿哥胤禛听宣即位第一件事是用令箭放了胤祥,为什么?

老人头侃史


这个还得从康熙六十年,康熙的六十八大寿开始,远在西北的十四爷为康熙帝进献了一个写有“寿”字的陨石,让鄂伦岱带到京城去,鄂伦岱先去见八爷,八爷对十四爷打了大胜仗有所不满,他知道十四爷此时已经不是唯他马首是瞻了,也同样有夺嫡的想法了。

八爷就把这个寿礼的底座打开,换成了一只死鹰,康熙当众打开的时候,没看到寿字陨石,而是看到了一只死鹰(反过来谐音就是应死),康熙看了之后,一气之下就晕到了。

太子的师父王琰过来找雍正,他说他希望雍正去夺这个太子之位,而他会帮助除掉郑春华这个隐患,结果郑春华被王琰给羞死了,而王琰在家中也饮鸩身亡。康熙将四爷,八爷,张廷玉,马齐都罢黜了,种种迹象似乎表明,康熙想传位给十四爷。

雍正觉得自己没有希望了,但是邬思道却说,康熙之所以不调查死鹰的事情,就是求一个稳字,而稳就说明,康熙是想传位给雍正,邬思道提醒雍正,这个时候的关键在于九门提督隆科多还有军权上面。

邬思道拿出一个名单,是以前他跟十三爷一起列的,需要雍正赶紧到宗人府找十三爷,看看哪些人还能用,雍正赶紧去照办,十三爷就圈出了几类人给雍正。

康熙让人召见了隆科多,给隆科多下了两道圣旨,封他为领侍卫大臣和上书房大臣,让他得按照乾清宫的遗诏行事,如果不从的话,在张廷玉的那道圣旨就会要了隆科多的命。

康熙召众皇子前去见面,但是先只单独召见了雍正,跟他说了一些嘱托的话,然后最后在众皇子面前说了传位给四阿哥,可是九阿哥却说传位给十四阿哥,而另外的皇子坚持说是传位给四阿哥,两边坚持不下。

这个时候,雍正就将金牌令箭让张五哥找邬思道,然后把十三爷给放了出来,十三爷就带着这个金牌令箭去丰台大营,杀了丰台提督,掌控了丰台大营,然后带兵来到了畅春园,这时候隆科多拿出遗诏宣布康熙传位给雍正。

这个金牌令箭最大的作用,就是证明了十三爷是被康熙放出来的,而丰台大营一半的将领是十三爷带出来的,那么他们自然会相信有着金牌令箭的十三爷,而十三爷的丰台大营兵到了畅春园,隆科多才会彻底的支持雍正,雍正的继位才能成功。


历史简单说


针对这个问题,咱就不用电视剧的情节去解释了,咱换一个角度,从雍正帝胤禛在畅春园康熙驾崩后成功登基坐稳后对十三爷允祥的所作所为说起吧,那晚宣读继位诏书后的胤禛赶忙释放了软禁在宗人府的允祥,自小这位十三弟与四哥的感情极深,在九龙夺嫡的时候,老十三也是坚定的站在了胤禛的一边,从未有过动摇,但是他俩的感情基础确是在幼时打下的,据记载,老十三和他的四哥相差了八岁,他四哥当年还负责过老十三的数学课,自小就给允祥的聪明劲儿点赞,而且老十三不但讨四哥的喜爱,就连其皇父康熙也非常得意他,每次出行打猎,南巡都把他带在身边,而且四哥还负责照顾指导他的武术练习,人在儿时的单纯的感情,是最容易记在心里刻在脑海的,正如允祥死后,雍正帝在亲笔给他写的祭文中如是说:“忆昔幼龄,趋侍庭闱,晨夕聚处。比长,遵奉皇考之命,授弟算学,日事讨论。每岁塞外扈从,形影相依。贤弟克尽恭兄之道,朕兄深笃友弟之情。天伦至乐,宛如昨日事也。”

此为十三爷允祥的画像,真别说,这眉宇间确实透着一股子机灵劲儿。


故而于情于理,雍正对允祥的情感都是情真意切,不是政治伙伴那般脆弱的关系,而在允祥被放出后的所作所为的历史记载,也足以证实了这段情感的瓷实,故而放允祥才是成全了胤禛的另一半,雍正元年,允祥就全心的投入到了振兴雍正王朝的事业之中,他在户部勤奋理事不稍懈怠,把康熙末年的弊端都加以解决并且实行了改革,许多国之命脉的部门如税收,盐业,水利全都开始大有建树,在官场政治上配合四哥雍正的方针整治腐败,肃清官场,老十三用尽全力的竭力而为的态度,使四哥对他更加敬重和重用兵部武选司,军需房,管领汉侍卫,督领圆明园八旗守卫禁兵,养心殿监理制造等等全部都赋予他全权,以至于连后来的身后事-选陵址也让允祥帮忙,如今的清西陵这块风水宝地就是允祥给雍正选的。但天不假年,雍正八年,胤禛真倚重的老十三便因病去世了,雍正这个从不休息的工作强人用辍朝三日来悼之,并且亲自在河北涞水为允祥修建了豪华的王爷墓,其规制在大清一朝无出右者,并且亲手把对老十三的评价《忠敬诚直勤慎廉明》刻在了允祥墓的神道碑之上。。。

下面是我实拍的十三爷允祥墓的照片,各位上眼。


老猪的碎碎念


这是小说中的一个“眼”,也是邬思道给胤禛夺位布局中最重要环节。

简单概括胤禛的计划,可分为三步:

第一,争是不争不争是争。表现出时刻从国家社稷出发,没有私心,来赢得老爹康熙的好感。包括举荐老十四出任大将军王。

第二,暗中布局,重要一步是由年羹尧出任四川,负责西北后勤,从而遏制了老十四的兵权。另一方面,偷偷去见老十三,带了一份邬思道整理的将领名单,询问哪些人可以信任。

第三,这是无心之为,弘历被康熙看重,从而增加了胤禛继位的筹码。


在康熙可能要归天的时候,紧急召见胤禛,邬思道做了最后的布局安排,孤注一掷——放出老十三。让胤祥出来去夺兵权。若康熙传位,也需要稳定局面。若不传位,也不排除可以拼一把。本打算是用胤禛的钦差关防去操作这件事。但康熙顺利传位,张五哥带来了皇帝调兵的金令箭,使得“矫诏”具备了合法性。剧情上给胤祥赋予了特殊魅力,一出手就杀了提督成文运,取得了丰台大营的兵权,带兵进入畅春园。


几苇渡


康熙帝驾崩了!《雍正王朝》中的畅春园紧锣密鼓,大变就在眼前,上书房大臣张廷玉、九门提督隆科多及众位皇阿哥齐聚在畅春园。

张廷玉作为上书房大臣、领侍卫内大臣、太子太保在按照康熙帝生前的安排镇定自若的布置着:

这是一场极具恐怖惊险的夜晚,大变就在眼前,即使是张廷玉这样的老臣也不免有些手忙脚乱,只听张廷玉喊到,隆科多;带几个人去乾清宫的正大光明匾额后面取先帝爷的遗诏,隆科多应声而去。

这时候八阿哥胤禩看势头不对,对张廷玉哄了起来,你想谋反吗?九阿哥胤塘也在推波助澜!
此刻,稍有不慎即有灰飞烟灭的可能,四阿哥胤禛镇定自若,叫到:张五哥,,,

你知道皇上的金牌令箭在哪里?这时候的四阿哥胤禛已经知道皇阿玛把皇位传给了自己,是否能坐的住就看这千钧一发的金牌令箭了!

这才是悟空问的大事,四阿哥胤禛要干嘛?他要让张五哥去自己的雍亲王府找邬思道,按照预先设计的方案到宗人府放了十三阿哥胤祥。
邬思道长出了一口气,他不愧为高手,马上做出了决定!


如此这般安排一番,张五哥一听是去释放十三阿哥胤祥,不禁动容。
只要十三阿哥胤祥出来,朝局就稳定了一半,因为他是一位带兵的阿哥,丰台大营的军官有大部分是十三阿哥调教出来的,听招呼。

张五哥很顺利的放出来了十三阿哥胤祥,胤祥快马加鞭的赶到了丰台大营,报名:我是皇十三子胤祥!
丰台大营提督成文运是八阿哥胤禩的人,想挡横。

成文运不禁问道;十三爷不是在宗人府吗?十三阿哥胤祥回答,爷爷我是在宗人府,可是皇帝把我放出来了,并且让我接管丰台大营!
《雍正王朝》的剧情是这样说的;这丰台大营是朝廷交给我带的兵马,岂能凭十三爷你的一句话就办了?这小子在孤注一掷。
看看;成文运就是这么硬挺

十三阿哥胤祥不紧不慢的拿出来四阿哥胤禛让张五哥送来的金牌令箭对成文运说:这是什么,你看清楚了!成文运傻眼了!

众将士见了皇帝的金牌令箭如同见了皇帝一样,齐刷刷的跪倒并愿意听命于十三阿哥

十三阿哥胤祥点着三个将军的名字:毕力塔、张雨、殷富贵你们三个怎么还是一个付将,跟我十三爷不会吃亏的!

这位十三阿哥胤祥是真有一套,开始封官许愿了!

直接把那几位升为副将,干大事不拘小节,这可是紧急关头不能马虎,生死攸关。

要去畅春园保驾去,四阿哥胤禛已经听宣,是隆科多宣布的遗诏,“皇四阿哥胤禛,人品贵重,着继位于大统”。这就是四阿哥胤禛拿着金牌令箭放了十三阿哥胤祥的真正原因。不知您看了是怎么想的?
(以上图片来自影视资料)

请关注《邸晓居MBA侃历史》欢迎网友们一起互动、评论、批评、评论必回复!


日尧居k古史



在雍正王朝的世界里,决定京城大局的有两支军队,一是负责京城防务的步军统领衙门二是京城近郊的丰台大营和西山锐建营。康熙帝驾崩四阿哥胤禛受命继位时,八爷党是不甘心的,所以九阿哥十阿哥非要狡辩说康熙帝说的是十四阿哥,八阿哥也在哪里推波助澜总之就是不承认四阿哥是继承人,这时候就要看谁的拳头大了,步军统领衙门首领是四阿哥派系的隆科多,而京城外的两营隐约控制于八爷党手中,不在四阿哥的控制之中,这时候军中素有威望的十三阿哥胤祥就是关键了,所以四阿哥第一件事就是急匆匆的放了十三阿哥出来帮助他。

康熙帝驾崩之际,朝廷局势风云变幻,当时分为两派,一派是冷面王爷四阿哥胤禛,他这方有着十三阿哥的支持,可惜十三阿哥还被囚禁宗人府,他是势单力薄。另一派八爷党拥有八阿哥、九阿哥、十阿哥、十四阿哥,起初八阿哥是有希望继承皇位的,但是康熙帝一废太子选择新太子之时,满朝文武基本上都选择支持八阿哥,威胁到康熙帝的地位加之八阿哥在处理事关太子废立一案中的欺上瞒下所以为康熙帝所厌恶,八爷党转而支持十四阿哥,在八爷党在支持下,十四阿哥出任大将军王,以天子亲征的规格出征西北,拥有兵权,可谓一时风头无两。


四阿哥当时拥有的优势也就是掌管步军统领衙门的九门提督隆科多是他派系之人,但是京城外的丰台大营和西山锐建营并非在他的控制中虽然剧情中没有明确交代清楚,但是隐隐表现出这两营已经被八爷党所控制,所以康熙帝病重时,四阿哥就冒着巨大风险见了十三阿哥说了当时的局势,在雍正王朝的设定中十三阿哥早年统兵作战过,在军中素有威望,还有很多旧部,所以四阿哥才在当时的敏感时刻见了十三阿哥,十三阿哥也给了四阿哥一份名单,上面有可用之人。

四阿哥在康熙帝病重之时就已经开始未雨绸缪了,康熙帝临危将江山社稷托付于他时,他当时面对八爷党的不服,还有自身安全的考虑,当然第一时间放了十三阿哥来助他一臂之力,果然十三阿哥到了丰台大营后凭借着自己的威望还有旧部的帮助轻而易举的将提督拿下,这时候大局才算真正定了,不然八爷党控制下的两营如果真的进军北京,就算有步军统领衙门的支持,那也不好说,因为两营不论兵力还是战力上都占据优势,四阿哥的皇位也坐不稳啊。


十三阿哥的出局就搞定丰台大营使大局定鼎,之后又尽心尽力的帮助登基为帝的四阿哥胤禛,四阿哥继位后第一件事就是放了十三阿哥绝对的不亏,是个明确选择。

个人见解,谢谢观看,更多精彩动动小手点个关注~


宋安之


兵权!胤禛怕老八他们狗急跳墙,趁他根基不稳,带兵谋反。这也是胤禛登基前最危险的时候。于是,胤禛第一件事就是要放胤祥出来,去夺取丰台大营的兵权!



丰台大营的兵,一直是老十三胤祥带领的。很多高级将领都是老十三提拔上来的,老十三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可想而知,也只有胤祥能收服他们。

当胤祥到军营收兵权的时候,丰台大营提督成文运已经接到八爷党何柱儿传来的口谕,命他率领全军至畅春园勤王。此时,成文运正在犹豫,毕竟八阿哥连个字条都没给,他也怕消息有误,给自己落下谋反的把柄。此时,偏向胤禛一方的十七爷也来牵制成文运。


等胤祥到达大营时,直接安排副将们兵分三路,一路去畅春园护驾,一路移防通州,第三路剿灭白云观。

成文运不服气,认为胤祥越权,抗旨不遵。胤祥直接让鄂伦岱一刀弄死了成文运,成功接收兵权。下面的参将副将,也都听胤祥的。


兵权在手,胤祥直奔畅春园,给胤禛撑腰。此时,八阿哥也知道大势已去。


勇战王聊历史


雍正帝能顺利的即位,离不开老十三胤祥的大力协助,可是很多人也有疑问,老十三胤祥已经被圈禁了整整十年之久,外面的世界已经变化了,为什么老四胤禛一即位就马上放出了老十三胤祥,他真的相信已经被关了十年之久的老十三还能接管军队?

一、

老十三胤祥在雍正王朝这部剧中,简直是BUG的存在,而这个BUG主要体现在对军队的控制力上。其实在众皇子里面,能控制军队的主要有这么几个皇子:

一个是老大胤禔,他曾经随康熙帝远征葛尔丹,战功显赫。

一个是老十三胤祥,在剧中他同样也是跟随康熙帝远征葛尔丹!其实真实历史上并没有这么回事,康熙帝最后一次征葛尔丹是康熙三十六年,而那时的老十三胤祥只有十二岁,是不可能带兵杀敌的,所以老十三胤祥对军队的控制力并不够强,但是剧中做了适当更改,老十三胤祥也是跟随康熙帝远征葛尔丹的皇子之一。

再有就是老十四胤禵了,这个剧中有详细的体现,也是正儿八经的大将军王!

当然还有一个太子胤礽,不过他的军队影响力不够大,主要是靠着储君的身份控制军队。

在康熙帝驾崩之时,此时的老大胤禔早已经被永久圈禁了,所以,即使他对军队仍有控制力,但是已经被限制了自由;太子胤礽一样的道理,此时仍然处于监禁之中,而且曾经的军队部下也早被挫骨扬灰了;老十四胤禵此时远在大西北,况且被年羹尧牢牢的控制住了粮草,鞭长莫及;老十三胤祥被刚刚即位的雍正帝放出,跑到丰台大营,并牢牢的控制住了丰台大营!

那么老十三胤祥已经被圈禁了十年时间,为什么一出来就可以控制丰台大营呢?

二、

在老十三胤祥出来之前,老四胤禛曾经见过他一面:

当时的老四胤禛已经被康熙帝免职,心中没底的他抱着一坛子酒来到了宗人府。

这里大家要学习一下老四胤禛运用的炉火纯青的萝卜大棒手段:

大门口一个小太监看门,老四胤禛先拍了拍小太监,看到小太监对自己瞪眼,他心中就有点底了:

“你是新来的?”

小太监回答是啊,你想怎么着?

老四胤禛随手就是一个大嘴巴:

“四爷赏你一嘴巴,让你知道知道!”

这一巴掌就把小太监打蒙了,老四胤禛还不停,巴拉巴拉说了一大通,说他竟然敢挡爷的门?

其实小太监啥都没说,啥都没干,甚至都没有挡着他,无缘无故挨了一巴掌,外加一脚,蔫蔫的给开了门。老四胤禛进去后,随手丢下了五十两银票……

雍亲王不愧是雍亲王,趁乱摸鱼啊,先是判断小太监不认识自己,又知道他是新来的,不知道谁才有权限可以进去。更不知道老四胤禛已经被免职了,这才让老四胤禛顺利的混了进去。

三、

老十三胤祥已经被圈禁十年之久了,他怎么会知道哪些人可以用,哪些人不能用?

其实老四胤禛已经知道老八胤禩他们在控制丰台大营和步兵统领衙门的人,也正是这句话刺激了老十三胤祥,他站起来说了一句话:

“只要我在外面,他们有多少兵马,他们也不敢作乱!”

从后面的真实情况来看,老十三胤祥并没有说谎,只要他出去了就能控制局面,可是他哪里来的自信呢?

就在于虽然老十三胤祥被圈禁,但是并没有断绝跟外面的联系,因为没等老四胤禛提出来,他就主动提供了狐朋狗党的名单。

那么我们可以判断,康熙帝虽然圈禁了他,可能并没有断绝他跟外面人员的书信来往,不然的话,他不可能仍可控制这么多旧部。

再有一个细节就是,康熙帝此时已经到了弥留之际,这个时间点上偏偏换了看守老十三胤祥的守卫,而且剧中也只有这么一个小太监守门,会不会是康熙帝刻意安排他俩相见呢?不得而知!

而且老四胤禛也说了,自己是硬闯进来的,按理说小太监应该马上汇报上级,除非他真的是新的不能再新了,而且还不把自己的脑袋当回事,除此之外,只能解释成,他的上级也默许老四胤禛的这种行为。

四、

老十三胤祥能顺利接管丰台大营的几个前提:

老十三胤祥要想顺利的接管丰台大营,需要几个条件的:

第一个条件,他不能在康熙帝驾崩之前去接管,也就是说老四胤禛不能提前释放老十三胤祥。因为时间点上如果提前,老八胤禩一伙必然会提前起事,或者说利用康熙帝还活着,联络老十四胤禵,让他进京勤王,趁乱夺取皇位。老十三一旦提前放出来,就等于给了老八胤禩一个清君侧的理由。

第二个条件,丰台大营不能有其他的阿哥存在,这个问题很重要,而老八胤禩两次起事都是因为疏忽了这一点而惨败。当老十三胤祥去接管丰台大营的时候,其余阿哥都在畅春园听宣,假如老九或老十在丰台大营,我想老十三胤祥能不能顺利拿下兵权还得打个问号!而邬思道也拦住了打算也去听宣的十七阿哥,担心被一锅烩。反观老八胤禩一伙,虽然后来的老九胤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可是被雍正帝拦住了,随后侍卫拦下了他。

第三个条件就是老四胤禛必须拿下皇位。假如老四胤禛没能拿下皇位,即使他放出了老十三胤祥,老十三胤祥也跑到了丰台大营,可是他怎么夺兵权?

真的靠自己这张脸吗?

当然不是,他之所以能拿下兵权,完全靠的是手中的金牌令箭,金牌令箭只有皇帝才能有,是可以调动天下兵马的,如果老四胤禛没有即位,邬思道是打算让老十三胤祥拿着老四胤禛的钦差关防去控制丰台大营的,但是成文运等人也不是傻子,届时谁被谁杀就真的不一定了。

等到老十三胤祥带着兵回来,雍正帝悬着的心也终于落地,一个踉跄差点跌倒,也说明了他心中对老十三胤祥能不能顺利接管兵权,还是存在疑问的。不仅雍正帝心里踏实了,连张廷玉也终于坐下来,同时进来的,还有一直静观其变的隆科多……

所以,老四胤禛马上放出老十三胤祥,一方面有自己的愧疚在里面,另一方面老十三胤祥是铁定支持自己的人,而且在军队中也有威信。更重要的是,放出老十三胤祥,其实是康熙帝的主意,目的,也是为了保障老四胤禛顺利继位,不然的话为什么张廷玉会支开其他人,给雍正帝安排的时间,隆科多又为何迟迟不宣布遗诏,偏偏等老十三胤祥到了才宣布,说不定就是执行康熙帝的旨意,拖住老八胤禩一伙,给老十三争取时间。

所以老十三胤祥真正能接下丰台大营的原因,并不完全是里面有自己的旧部下支持,更重要的是他手拿金牌令箭,代表的是皇上!

我叫杨角风,换种视角解析《雍正王朝》,原创作品,不喜勿喷!


杨角风发作


其实十三爷的重要性,在康熙爷驾崩前的那一夜,四爷胤禛和邬先生的一番密谈中已经说的很明白了。

四爷这么多年了一直以孤臣的方式独立于朝堂,现在的关键时刻,手里一无人可用,二无兵可派,如果不想点措施,即使康熙爷把皇位给胤禛,胤禛也坐不成,而如果掌握了丰台大营和西山锐健营及步军统领衙门,就是皇位不传于四爷,胤禛也能够把皇位夺过来。说白了,就是兵权在谁的手中,谁就有把握争到皇位。

而十三爷多年带兵,丰台大营,西山锐健营和步军统领衙门里,有一半的兵是他带出来的。所以,要想在这次夺嫡战争中取得胜利,在没有隆科多的支持下,十三爷是重中之重。

其实不光是四爷和邬先生想到了这些,人家八爷胤禩也想到了,他把丰台大营安排给了自己的心腹成文运,并且又让老九,老十去笼络隆科多,只不过他没有想到,这两边都出了岔子。

于是四爷胤禛先急匆匆的拿着名单去见十三爷,让他指定那些人可用,那些人不可用。等事情安排妥当了,康熙也不行了。

事情果真都如邬先生所料,帝位传给了四爷,老八一群人也不安分了,狡辩说什么没听清楚。

幸好胤禛抢先了一步,让邬先生拿金批令箭释放了十三爷,十三爷闯到丰台大营没费什么力气就杀了成文运,牢牢地掌握了丰台大营。

而八爷一群人看到前有隆科多掌握着步军统领衙门,后来又有十三爷带着丰台大营的兵来给胤禛护驾,知道大势已去,只得乖乖的低头叩拜新君,四爷胤禛才成功登顶。


风雨中的小草


首先我们要明白一件事:老皇帝的传位诏书基本没个卵用,传位那天谁掌握了兵权谁才是真正的九五至尊!



所以,当弥留之际的康熙皇帝说出“传位于四阿哥”后溘然长逝,几个兄弟便把皇阿玛的尸骨丢在脑后,开始争执起谁是新皇帝的事。九阿哥十阿哥二位皇子坚持认为康熙并未传位给四阿哥,而是十四阿哥,老八胤禩虽一言不发,但很显然早已胸有成竹,因为他们早已将京畿的两股重要兵力掌握在手中,那就是丰台大营和西山锐健营。

但老八唯独忽略了两个人:老十三胤祥和九门提督隆科多。

他觉得老十三还在圈禁中,根本不构成任何威胁。但他并不知道,机敏的张廷玉将四阿哥胤禛移往偏殿时,偏殿就放着那把象征着最高皇权的金牌令箭。胤禛连忙用金牌令箭赦出了仍在圈禁中的十三爷胤祥。



久在军中历练的胤祥很轻易地就利用手中的金牌令箭和自己的威望夺回了丰台大营和西山锐健营的兵权。

而此时,老八老九老十还在和其他几个阿哥以及上书房大臣们争执皇阿玛究竟传位给谁的问题。按理说,他们应该赶紧传消息给城外的丰台大营和西山锐健营啊,但事实上他们根本没法离开畅春园,因为整个宫廷和北京九门都被九门提督隆科多封锁了。



老八以为自己搞定隆科多很容易,但没想到老爸康熙比自己精明的多,他在临死之前用两道诏书收服了隆科多,隆科多得以心甘情愿为新君办事。他一方面封锁宫廷和九门,另一方面迅速将康熙的传位诏书取了过来。

当老十三带兵进驻畅春园时,隆科多又恰好送来了康熙的传位诏书,老八老九老十意识到自己输给了四阿哥胤禛。



在隆科多的逼问下,三人只好跪下朝拜新君。爱新觉罗•胤禛顺利继位,是为雍正皇帝。


达摩说


电视剧《雍正王朝》康熙畅春园传位和十三爷丰台大营夺兵权是剧情的一个小高潮,极为精彩!

为何胤禛听宣继位后要第一时间放出十三爷接管丰台大营兵权。原因分析如下:

第一,虽然康熙遗诏传位给胤禛,但是这时候一切都还是待定状态,外界对此一概不知,丰台兵权在老八手里,老八随时可以把老四干掉,自立为帝或者篡改遗诏都不是难事。

第二,十三爷是老四铁杆,又是带兵的人,在军中威望甚高,只有他掌兵权老四才能放心,皇位才会做得稳。

第三,在老四继位之前,曾怀疑隆科多是老八的人,那么隆科多的步军统领衙门便不受老四信任,只有让十三爷率领丰台兵力接管京城防务才能万无一失。

第四,雍正抓住了成事的有力工具——金牌令箭!虽说十三爷在军中威望甚高,但如果没有金牌令箭恐怕夺兵权也不那么容易!因为康熙驾崩和传位老四这时外界是不知道的,谁有金牌令箭谁就代表康熙皇帝亲临,说的话就是圣旨,这就是为什么十三爷到丰台大营一亮出金牌令箭,丰台提督成文运说话就不好使了的原因。

最后,请大家注意一个细节,老九想借故离开去丰台大营报信被老四呵斥,并命令图里琛看住在场所有人,谁动逮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