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劍》李家坡之戰,李雲龍為何讓炊事班上戰場殺敵?

勞方運


第一,獨立團自副團長孔捷之下,皆是戴罪之身,全團都要戴罪立功。


孔捷的獨立團與山本特工隊遭遇戰,全團傷亡慘重,士氣低落。經過李雲龍的休整訓練之後,逐步恢復戰鬥力,並且在建制上還有了騎兵連。所以現在急需要一場戰鬥檢驗這支部隊。所以人人爭上前線的心態非常急切。

第二,在八路軍的隊伍裡,並不能保證炊事班不屬於戰鬥序列。


因為八路軍打仗善留預備隊。打到慘烈的時刻團部直屬機關,警衛連則都會被投到前線去的。而此次李雲龍要求全團上戰場,並未留所謂的預備隊。這說明李雲龍有把握一次性解決戰鬥,而且是全殲的那種。

李雲龍的判斷是有根據的。


因為程瞎子的772團已經在戰場上消耗了山崎大隊大部分彈藥和士氣。拿不下來的主要原因在於地型,在沒有重武器的情況下仰攻,事倍功半。而李雲龍早就考慮到了用土工作業掘進敵軍陣前,3000顆手榴彈的積聚效應就相當於重武器。所以只要一輪重武器攻擊,等敵人回過神的時候,所有的部隊已經都衝上去跟他們貼身肉搏了。敵人也就失去地勢的優勢了。纏鬥在一起,那就是看誰更有戰鬥意志了。

第三,給獨立團的騎兵連配戲。騎兵連作為李雲龍後來才發展起來的部隊,同樣需要一場戰鬥檢驗自己。


然而大家都知道,這種仰攻陣地戰。騎兵派不上用場,去只能給敵人做活靶子。這和騎兵本身素質無關。所以炊事班的人幹了件缺德事,去問騎兵連借馬刀。炊事班沒武器,跟你騎兵連借個馬刀去砍人,在他們眼裡合情合理啊!

但是騎兵連有意見啊。你這不是欺負人麼?非戰鬥序列的都上戰場可,我們這些屬於戰鬥序列的,卻要看家?所以騎兵連連長孫德勝發飆了,必須讓老子上戰場。

李雲龍也急了,騎兵是自己的心肝寶貝啊。打仰攻,不是白白送死麼?但是自己說了全團上,難道要不承認騎兵連不屬於獨立團戰鬥序列?李雲龍只能讓騎兵下馬參戰,排到全團最後面。說明了李雲龍對騎兵的重視程度啊。

《亮劍》中李家坡之戰是有歷史原型的,那就是”關家堖之戰”的序言部分。


此戰之兇險與慘烈,暴露得問題之多,遠遠沒有李雲龍在《亮劍》裡那麼瀟灑。日軍岡崎支隊500多人深入八路軍根據地腹地,沿桐裕河谷進入了黃崖洞,八路軍總部的水腰子兵工廠就在附近。幸好岡崎並不知道這兩個軍事目標,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然而在386旅的772團(《亮劍》里程瞎子那個團)和16團(按照邏輯就應該是李雲龍的獨立團了)打退了岡崎。

只是打退了岡崎,並非像李雲龍那樣3000 顆手榴彈,然後一頓衝鋒,殲滅了岡崎。岡崎則大搖大擺往西去,於1940年10月28日被迫撤到武鄉縣蟠龍鎮關家堖附近。正好剛打完榆(社)遼(縣)戰役的八路軍129師,此時就在蟠龍鎮附近休整。

於是彭德懷便決定堅決不能讓岡崎回到大本營,必須予以殲滅。便發生了著名的“關家堖之戰”。

八路軍動用了含王牌的129師386旅在內的3個旅2個團,在副總司令彭德懷在前線的親自督戰下,對日軍岡崎支隊500多人進行圍殲,血戰2晝夜,仍未能達成全殲。


最終以劉伯承都無法承受的高戰損比,結束了戰鬥,八路軍陣亡500餘人,傷1600餘人;日軍陣亡400餘人,受傷的自殺或被日軍自己殺死了。雖然日軍《華北治安戰》上記載日軍陣亡61名。但是當整理戰場光日寇屍體就280餘具,還有三大堆骨灰。

其實岡崎大隊並不簡單,他才是真正的特種部隊。

岡崎大隊是一個因任務組建的大隊,是由37師團、獨立第9旅團、獨立步兵第12大隊、獨混9旅團等等抽調的精銳大隊組成的,有重武器山炮大隊、輜重大隊、工兵、醫護後勤等等,配置齊全。目的是針對八路軍總部的追殺。所以即便現在戰史公開了,很多部隊的具體番號也無從查證。


此戰敵人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佔據了有利地形,並以山炮加持。而八路軍缺乏重武器,如果有《亮劍》裡陳賡加持李雲龍的重炮部隊,這仗也不至於傷亡那麼大了。


炒米視角


因為團長和炊事班有仇!

疑點一:1941年大年三十夜,團長命炊事班必須每人半斤餃子,可是沒有面和肉,班長無奈之下命令手下燉了一鍋白菜湯。

疑點二:據說這個炊事班每個成員都往家拿東西。

疑點三:聽我太姥爺說過,那個炊事班每個成員的前身都是皇協軍投降過來的,作風不好,團長想借這一仗把他們報銷了。

戰鬥結束後,這三個疑點都沒調查出來,因為整個炊事班都立了大功。

據說第一個舉菜刀那夥計在三個日本兵面前毫無懼色,一招“橫掃千軍”,將三個腦袋削飛。

那個拿大鏟的最快,第一個衝上了戰壕,一劈一掛,將豬頭小隊長劈成兩半,一戰成名。後來全團都知道一件事:他姓魯。

系圍裙那個更厲害,用圍裙帶兒勒死了一個機槍手,後來才知道,他打仗從來不用槍,是武林高手。

其他成員都有建樹,平均下來,整個炊事班在此次戰役中共殲滅日軍“87個…半”(被大鏟劈兩半兒那個日軍那一半兒沒找著),而整個日軍小隊才188個。

又據說在後來的幾次戰鬥中,炊事班都衝在最前面。特別是舉菜刀那夥計,每次用的那招都是“橫掃千軍”,將日本鬼子砍的人仰馬翻,後來被升為大刀隊隊長。


驍勇34


你太小看炊事班了,部隊裡什麼兵種最厲害,特種兵?錯了,是炊事班,平時一樣的訓練,額外還要背大鍋,扛糧食,又餓不著,訓練最大,營養最充沛,這是部隊的底牌和王牌,據傳一次炊事班往陣地上送飯,一看弟兄們都光榮的死球了(順溜原話)這時敵人衝了上來,炊事班拿起傢伙就幹,一個班幹翻了大批敵人,最後贏得了勝利。

李雲龍之所以讓炊事班上,是真急眼了,他的部隊太需要這場勝利了,所以一開始就動用了自己的底牌,一戰成名之後,這支部隊就被李雲龍雪藏了,因為需要他們出手的敵人已經不多了。

據說炊事班都拜賀龍,因為賀龍元帥當初的成名兵器就是一對鑌鐵菜刀。


李虎79079


電視劇《亮劍》中,李家坡之戰是對李雲龍帶領獨立團作戰進行的一次特寫,在此次作戰中,李雲龍還讓炊事班上了戰場,這是為什麼呢?

緣由大抵分為以下幾點:

一是雖然日軍人數少且經過連續作戰,但其實力仍然不可小覷,尤其是拼刺刀階段,我軍的訓練水平以及單兵作戰能力遠不如日軍,因此只能採取人海戰術。

其次就是為了一雪前恥,鼓舞士氣。因為獨立團之前也是一個主力團,但因為一些原因被總部稱為發麵團,團長被撤職,因此,李雲龍急需一場壓倒性的戰役來告訴官兵,獨立團仍然是一支了不得的部隊。

還有就是此次作戰務必全殲日軍是總部的死命令,前面也說了,我軍的單兵作戰能力遠遠不如日軍,因此只能採取人海戰術,更何況根據李雲龍的戰役節奏安排,最後階段是白刃戰,因此,為了形成壓倒性優勢,只能從人數上來下功夫。





天帝賴元和


李家坡上面的山崎大隊有500餘人,雖然經過陳瞎子的九次進攻,山崎大隊的人員已經傷亡了大半,但是仍然具有很強的戰鬥力。李雲龍的獨立團只有1000多人,為了對付山崎大隊,彌補人員的不足,李雲龍讓炊事班參加戰鬥。同樣的道理,到了萬分危機的時刻,指揮部裡面的參謀人員也得掏槍上前線。

我軍繼續傳承和發揚了這種傳統,現在部隊裡面的炊事兵不僅能燒出香噴噴的飯菜還具有較高的軍事技能,由於長時間背大鍋,其體能一般超出其它戰士。因此,不要小看了炊事班的人,這裡面藏龍臥虎。



歷史軍魂


我在部隊幹了16年,獲得了衛國戍邊金質紀念章,其中有近一半的時光是在炊事班度過的,從炊事員到炊事班長到司務長,我想我對炊事班這個特殊群體還是很有發言權的。我們單位是一個汽車團,老牌的技術型部隊,常年穿梭於西藏的峻山險路,至於炊事班的戰鬥力嘛,我就不多說了。到我退役的時候,大家覺得,四級軍士長夠不夠,特三級廚師和高級汽車駕駛員的國家職稱夠不夠,專業技術標兵和紅旗車標兵夠不夠,優秀共產黨員和優秀汽車教練員夠不夠……


天路漫漫任我行



火燒口渴可樂



任有新2


用現在的不對眼光去看,炊事班特別是尖刀連對,不是一般人能去的,都是體能素質特別好,拔尖的,而是炊事班平時行軍都是揹著鐵鍋分量也不輕,而是戰士們休息他們在做飯,或許更累,用當時李雲龍的眼光去考慮,獨立團就是把鋼刀,在吹衝鋒號的突擊的時候哪怕是伙伕你也要奮勇殺敵,哪時候就沒有分作戰非作戰之說,都是部隊的有生力量,


風情漸漸依舊


炊事班不也是戰士嗎?哪有光做飯不打仗的炊事班?炊事班戰士犧牲了可以讓其他戰士進入炊事班做飯,做個飯也沒有啥難的,八路軍吃飯又不是天天炒幾個菜,估計平時就是吃米飯或餅子再燒一大鍋湯,半天就學會了,真實的關家惱戰役連延安大學的軍校學生都衝上去了,犧牲了不少,區區炊事班又何足道哉?劉伯承請求彭武夫不要讓軍校的學生上前線,代價太大了,結果彭武夫大怒,還說“拿不下關家惱殺頭不論大小”,都是彭武夫意氣用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