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先有艺术的概念还是先有艺术品呢,你怎么看?

马口鱼的诱惑


先有艺术的概念,还是先有艺术品?这个问题跟世界上先有男人还是先有女人一样无厘头,一样令人纠结,谁也无法说清楚所以然。但肯定的是,所有跟艺术有关,跟审美有关的物质,首先都来自生活,来自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发现。

早在5000多年前的原始社会时期,原始人捡到一块有美丽花纹的贝壳,或者一块有美丽花纹的石头,觉得很美,就把它们穿孔后,戴在脖子上。在原始人心里,这些玩意就是艺术品,具有增加美感和装饰生活的作用。

但在原始人心里,此时并没有艺术的概念,人们不知道究竟什么样的东西才可以称作艺术。从这个论据来看,应该是先有艺术品,即贝壳和石头。在这个基础上,人们才有可能通过形而上的思考,发现某些规律,这些规律就是艺术的概念。

又比如,原始人发现一个水里游的动物,暂且把它们笼统地称作“鱼”,“鱼”是一个概念。原始人在进一步认识中,发现不同的鱼有不同的特点和不同的审美趣味,就进一步把它们称作鲤鱼、鲢鱼、鲟鱼、鲫鱼,等等。在这种情况下,是先有了概念,才有了相应的品种。所以,还是难以区分是先有艺术的概念,还是先有艺术品。

个人觉得,应该是先有某种审美媒介,即现实的、漂亮的、具有彰显高雅特征和美好趣味的物品,把这些物品可以暂且看作“艺术品”。人们再通过对物品一步步分析和总结,归纳出它的优点和长处,形成一套客观的标准,这个客观标准就是艺术概念。以后对所有事物进行分析时,都可以参照这套标准,让人们方便快捷地发现“艺术品”背后感人的地方。


鸿鹄迎罡


很显然,这个问题很简单,已经不是鸡生蛋蛋生鸡,这样的喋喋不休无休无止的争论了!毫无疑问,当然是先有艺术作品,才有艺术概念了,而且,艺术作品要比艺术概念先出现成千上万年。可以这么说,自从人类起源以来,就有艺术作品了,而艺术概念则是语言文字出现之后才产生的!至于系统的艺术理论和艺术教学,准确地说,是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才形成的,之前的都是小打小闹罢了!随着殖民地的扩张,西方系统艺术理论开始走遍世界各地。二十世纪初,徐悲鸿留学法国,主攻艺术,回国后开办艺术学校,给中国传统艺术带来了新鲜血液,为中国现代艺术打下了基础!中国第一位获得国际艺术展金奖的是一位伟大的女性,叫做潘玉良!自从欧洲文艺复兴以来,产生了各种各样的艺术流派,大师和巨作。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安格尔,雷阿诺,梵高,毕加索等,许多艺术大师为世界艺术留下来许多佳作,这些都是人类文化的宝贝!











hi123


原本艺术品不叫“艺术品”,而是叫做“生活用品”或者叫“娱乐用品”,“艺术来源于生活”这是千古不变的真理,古时候用的很多“锅碗瓢盆”到现在就成为了艺术品,民间的很多“山歌”现在也成为了艺术品,唯独小孩子的画画成不了艺术品,这说明艺术品是有衡量标准的,

那么到底是先有艺术的概念还是先有艺术品呢?这是个很有争议却很严谨的问题,追根寻源,人类文明没有诞生之前,就有了很多类似艺术品的东西,比如“壁画”,为什么我要说壁画是类似艺术品呢?因为人类没有艺术概念之前,壁画就不是艺术品,

具体说明一下,远古时代的壁画是人类思想意识完全没有发育成熟就有的,看到什么画什么,就像现在的小孩子一样在墙壁上乱涂乱画,由于时代久远,后人认为壁画有一定的

历史价值所以称之它为艺术品,

现在小孩子的意识也和远古时代的人一样没有发育成熟,可是小孩子的画画就不是艺术品了,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人类文明诞生之后,艺术的概念形成了,自然而然就有了衡量艺术品的标准了,技术达到极致的程度就成为了艺术,


确切的说“先有艺术的概念,然后才有艺术品”,然而艺术品要具有历史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才能称之为艺术品,艺术概念起到科普艺术的作用,音乐艺术、绘画艺术、舞蹈艺术……都有相关的艺术知识,这也是艺术的严谨规范,


诗夜城主


就命名的生成法则来看,是概念先于艺术品。简单来说,当你觉得它是艺术品的时候,它才是艺术品。它是不是艺术品是由你形成的概念决定的。

首先我们统一一下对词的定义,(因为概念是一种抽象的、普遍的想法),将概念理解为指明实体,事件或关系归类为某一指定范畴,即我们面对一个实体存在时,我们是否把它归类为据有艺术价值的物品或工业制品或垃圾等。

虽然按照逻辑而言,是先有的“艺术品”,然而在概念还未形成前,它(艺术品)在我们的意识里并还不是艺术品。这个从概念到艺术品复杂迂回的过程或许是转瞬间的,或许需要很长时间人类认知的沉淀才能形成。

很简单的例子,一件雕塑或一幅画作,出现在我们的面前,几千年的概念已经写入我们的认知——这是一件艺术品,然而像很多观念艺术或行为艺术就没这么幸运,这类艺术品还依旧在“艺术品”和“吃饱了撑得”的概念上下徘徊。或许是这些艺术的概念边界还并未完善,这也是对人的想象力和共情能力的检验。

因此,就现在的艺术体系来看,之所以是艺术品的最重要的环节是反馈体系,包括艺术市场,艺术批评系统和观众,这更是确定了概念先于艺术品。艺术市场需要确定它的艺术价值是足够投入市场的,批评家要确认艺术品的“内容”是有充分的讨论价值,而对于观众,这件作品是能够引发“审美体验”的,并且在这个确认过程是以普遍为前提。所以我们不能把任何绘画都当做艺术品,我们也不能因为展览馆展示的艺术品以看不懂为由而否定它属于艺术品。

此时概念就成为先于艺术品的条件。

观念艺术就以此为标准,当做一种创作手法作为艺术的一种方法论,将言语上的观念在短时间内传达的方式来革新艺术技巧中心论。比起被人反复研究的历史中的艺术品来说,现在的艺术品几乎就是在证明概念先于艺术品。

1965年,艺术家约瑟夫·科苏斯(Joseph Kosuth)展出《一把或三把椅子》。作品由三个部分并置起来:一把椅子、一张椅子的照片和一张印着辞典上对“椅子”一词的解释。实体存在,一个形象,和词条解释三个不同的形式都指向我们大脑中对“椅子”的概念(关于这件作品的论述或创作原因,暂不赘述,感兴趣想深入了解的可以上网查)。即使对于艺术家而言,在创作之前要有自我学科系统的建立才能敢在创作之前,就确定自己做的就是艺术品,这是必要的职业要求。讲笑话之前你得觉得它算是个笑话,能不能逗人笑看自己的语言功力,和对方的接受能力。

所以,或许一件艺术品其实是唤起观众对艺术品的概念。


透明流动虚无


到底是先有艺术的概念还是先有艺术品呢?我的回答是肯定的:先有的艺术品,然后才有的艺术概念。

在远古时代,人类处于茹毛饮血刀耕火种的原始状态。这时还没有艺术概念,但艺术品已经存在。大自然的巧作天工,人类制作的简单的工艺器具以及原始的舞蹈,都可以归纳为自然的和人工的艺术品。而且人们已经从这些艺术品中得到了智慧的启迪和精神的愉悦。

随着实践的积累和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类的认识也在不断的提升,渐渐到后来形成了艺术的概念,开始对艺术进行总结指导和规范。

从哲学范畴讲,认识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既先有实践后有认识。我理解,艺术品是在实践中先产生的,艺术概念是后来对艺术品的认识理解。



谁怜一灯影


艺术概念也就是艺术理论。艺术概念和艺术作品那个是前后,应该是艺术作品在前,艺术概念在后。


在原始社会里,人类在岩石上、陶罐瓷器、兽骨猎皮、金属玉石等所创作的各种图画和符号,反映出人类朴素的理想,对大自然美好的向往。这些各种图画和符号就是艺术作品的雏形,有它发展成为艺术作品。

到了古代时期,人们把原始社会保存下来的原始社会图画和符号,进行整理、归纳、编成用文字记载形成了艺术理论,就是艺术概念。对后人创作艺术作品影响力很大。艺术家在创作艺术作品中,应该是运用艺术的基本方法和艺术概念相结合,没有必要分那个在前,那个在后。创作出反映社会生活的供人们审美理想的艺术作品


黄智637


先有色情。原始得目的并不是什么艺术。只是上流社会给自己龌龊加上一个美丽得修饰


上下85


艺术概论是艺术批评的人玩儿的,我举例说明:美术史上的任何画派任何形式都是先有啦之后人们才归纳总结出理论,然后供后来的人们借鉴,用理论去支撑实践。eg:巴比松画派,是一群画家在甘露林集中画画形成的一种现象,理论家们把它叫做巴比松画派;印象派在画之前也没有去想我今天画印象派,只是在画完后展览过后,理论家们的一套说辞;中国的什么海派,岭南画派,金陵画派这些都是先有画家和画,形成的一种现象,再比如,写实主义,达达主义,立体主义,超写实主义,什么巴洛克,洛可可……种种!但是,艺术史上凡是后来的什么画派,什么主义等现象,(所有新的现象)都有一个共性,就是都是从前人的东西里脱胎换骨出来的,换言之就是有出处。包括那些抽象主义的,什么冷抽象热抽象等等。


秃笔涂鸦


先有作品,品出味道了,才称艺术品。


赵日金141


历来都是只有艺术品。艺术概念是说教。艺术是因人因地因时因事因境因机因情因景而异而变化多端的天赋展示表达。不是理论教条总结。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是人类文明创造。有天赋才算艺术家。艺术是心灵感应。灵感源于生活实践。反复实贱反复思考熟能生巧,才能创造出独一无二艺术品。没有天赋天才,艺术只是手艺和技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