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興幹得過程維嗎?

餐飲實時內參


阿里做社交,騰訊做電商,都沒成功,可見跨界不易。如今美團和滴滴打破自己的界限,與阿里、騰訊當初的雄心壯志是相似的,而且這似乎是互聯網企業成長為巨頭的必經之路——今日頭條最近準備做企業級辦公軟件。
2018年3月21日星期三,美團打車服務在上海正式上線。也就是說,美團和滴滴第一次的商業競爭正面交鋒開始。之前美團已經在南京開啟了打車服務,但那像是一個正面交火前的消防演習。
美團和滴滴的競爭,本質上是雙方資本實力的競爭,也是商業模式的競爭
這兩者本質上是以商業模式和運營取勝,都沒有太高的技術壁壘用以作為“護城河”,業務邊界可以互相滲透和重疊。滴滴估值是800億美金,而美團目前的市值在500億美金左右,通過這組數據來看明顯不在一個層級上面。單單從資本成面看美團似乎比不過滴滴。
雖然看起來滴滴的商業模式和競爭門檻很高,但是實際上,在美團面前,滴滴的存在意義就是教育市場和作為服務參考標準。因為補貼它是獲取用戶,教育市場的一種方式。
美團開啟網約車服務後,只要你走出家門,就是美團的服務範圍
仔細觀察一下美團的整體佈局,其實就能看到,打車對於美團來說,正是補齊王興“吃喝玩樂一體化”的最後一塊拼圖。所以為什麼在滴滴已經取得絕對市場領先分額的情況下,美團會強行開啟戰爭模式的根本原因。
從技術角度來說,滴滴在美團面前毫無“門檻”可言;從流量角度來說,美團自然流量要遠比滴滴打廣告獲取便宜很多;從運營角度來說,美團的打車是天然結合目的地的附加服務;從商業結構來說,打車對於美團的意義是生活服務的一個補充,而對於滴滴而言,是其主要的盈利來源,進行競爭的代價太高。
2017年,應該是滴滴過的最舒服的一年,但就是因為舒服的日子麻痺了滴滴的公關,讓它在今年發生了接連的公關事故,該乾的事兒滴滴並沒有幹明白。
通常意義上,互聯網公司所做的,是通過網絡提供各種服務,滿足你不出家門的需求。而美團開啟網約車服務後,只要你走出家門,就是美團的服務範圍。在中國,從來都沒有任何一家互聯網公司像美團一樣對生活服務進行如此豐富的佈局。

首席發言者


王興在打車領域幹不過程維,但是王興在商業思維上是比程維高一個段位的,所以王興在目前幹不過程維。


王興為啥幹不過程維呢?

1、企業估值上美團落後一大截。滴滴估值超過800億美金,而美團估值在500-600億美金,二者今年將先後上市。

2、融資王興比程維少。滴滴目前融資已經超過200億美金,而美團只有70億美金,二者差了一個段位。

3、打車市場的延展性比美團高多了。打車領域有前後汽車市場,毛利相對較高,滴滴可以從司機抽成22%,而外賣領域則太低了,所以美團一直不能盈利。



4、打車領域美團打不過滴滴。美團進入上海,迅速佔據了30%的市場,但是隨著滴滴快速的補貼,美團打車現在不到10%的份額,目前行業已經平衡了。

4、程維是唯一一個在騰訊和阿里之間保持平衡的人。滴滴獲得了阿里和騰訊的雙融資,而美團為了從阿里領域跳出來魚死網破得罪了阿里巴巴,所以阿里巴90億美元收購了餓了麼用來制衡美團,程維的阿里人身份可比王興高明多了。

但是,王興已經三度創業了,創業經歷比程維好多了。

你認為程維和王興誰更厲害?我先來,程維


毛琳Michael


現在輿論一邊倒地看好美團、看衰滴滴,其實可以看出很多問題,一則,很多人認為美團吃喝玩樂一條龍服務,更容易產生打車需求,而一般人卻不會因為打了車就順便點份外賣。二則,滴滴一家獨大後確實有些“店大欺客”,這是行業壟斷的必然,乘客更希望出現一個競爭對手壓制滴滴,所以美團也更易得人心。

但是個人覺得這並不足以令王興“幹翻”程維,也不能就此認定滴滴就做不了外賣。

滴滴之前,優步的食品配送服務 UberEats 已經在 108 個運營城市的其中 27 個,截至 2017 年 7 月,順利實現盈利。而且新上任的執行總裁 Dara Khosrowshahi 對公司進行了優劣勢評估,並計劃在未來 18 至 36 個月後上市。

一開始,優步做外賣也是面臨了美國原有一些外賣平臺的競爭,當時很多人也不認為優步會成功,然而現在它卻做到了。雖然優步很少深入透露其外賣業務的具體細節,但這個例子起碼說明,打車平臺未必不能做外賣。當然,很多人認為滴滴外賣上線倉促、沒有充足,有可能只是想“噁心”一下美團,但若是這場戰長久持續,滴滴必然會加大力度。

再說美團打車,商業邏輯上比滴滴外賣更為成熟,而且現在豐厚福利也吸引了不少司機和乘客。不過有幾個明顯的問題,將有可能影響到它能否做大。一則,資金夠打多久的仗?

據今日資本創始人徐新向《財經》測算,美團此役估計需要花費20億-30億美元,另有消息稱,美團單城月燒近一億美元。要知道之前O2O補貼大戰背後有大財主支持,但現在投資方似乎並沒有意思要介入這下半場。而且值得注意的一點是,美團這兩年一直擴大業務邊界,這就說戰線拉得太長,也有可能會在資金上不足夠充裕。

但另一方滴滴已經有了100億的資金儲備。總而言之,美團的補貼力度與時間,關係到運力搶奪,也關係到用戶體驗,得看美團能撐多久。

二則,美團打車唯一的打法就是補貼,若是在此刺激之下,滴滴也開始增加福利,美團將會變得非常被動。據相關媒體瞭解,在補貼下降之後,南京市場確實出現了波動。一些司機在補貼初期會選擇嘗試美團打車,但滴滴的補貼也會隨之上漲。當美團新司機一旦變成老司機,待遇就降了,而滴滴的單量會更多,他們最終還是會回到滴滴平臺。

總而言之,滴滴、美團的戰爭剛開始拉開帷幕,對任何一方來講都不好過。


歪道道


看看滴滴是怎麼處理乘客投訴的就知道答案了


木京5


我和朋友去過美團公司一次,他是在裡面上班的,工作強度和壓力都很大,晚上十一二點下班都很正常。但在外人看來,他們都像一群狼崽子,做事情幹練,很有戰鬥精神,嗷嗷的叫去拼,用勝利來證明個人的牛逼。

滴滴我也去過,給人的第一印象是很熱鬧,進進出出人很多,大家都很匆忙,接觸過會發現這家公司對數據的要求,極盡嚴苛,算得上是互聯網公司中堅持數據驅動理念最深入的公司之一。

美團和滴滴,本可以坐擁各自的天下,但奈何,王興是出了名的鬥士,將擴張的範圍延伸進了打車市場,而滴滴也毫不示弱,也開始做滴滴外賣。

現在說美團一定能成,滴滴必死這樣的話,為時過早。滴滴是剛從戰爭中走過來的勇士,刀口的血還未擦拭乾淨,一個習慣了打戰的公司,即使面對高競爭、白熱化的市場,也絕不會怯場而手足無措,更重要的是滴滴如今手裡有的是錢,和美團打十年都不成問題。

前兩天有獵頭打電話給我的朋友,說是滴滴招產品運營,願不願意過去,我的朋友拒絕了,和很多人的擔憂一樣,滴滴是家做打車的公司,就沒有送外賣的基因做不成。

但是,互聯網最大的法則就是不要給自己設限,每天都在激烈的變化,今天可能是知乎、B站,明天卻是快手、抖音,後天是不是美團打車,滴滴外賣呢?!一切皆有可能,積極擁抱變化,在動盪的市場中才有機會。


張知悅


與第一梯隊相比,滴滴外賣仍存在較大差距。


4月之前,外賣市場還是“美團VS餓了麼+百度外賣”的雙巨頭格局;隨著滴滴外賣在無錫的橫空出世,外賣市場一改往日寧靜,泛起一波漣漪。

很快,無錫市工商局緊急約談美團、餓了麼、滴滴三家外賣平臺,要求立即停止不正當競爭和壟斷行為,外賣市場又逐漸趨於平靜。

如今,滴滴外賣正式進軍外賣市場已過去一個月之久,現在的它怎麼樣了?

日前,互聯網數據中心DCCI發佈《無錫市網民網絡外賣服務使用狀況調查》報告,對無錫市網絡服務外賣平臺在4月份的表現,以及整體市場特點進行了盤點分析。

數據顯示,美團外賣和餓了麼仍佔據無錫市場份額大頭,分別為51.6%和34.8%;新入局者滴滴外賣的市場份額僅為6.9%,與其“已拿下無錫市場份額第一”的說法有較大出入;百度外賣則以6.3%的市場份額與滴滴基本持平。

DCCI稱用戶在選擇使用外賣平臺時,容易受到價格、商家數量和餐品豐富度等因素影響,68.7%的用戶使用網絡外賣平臺主要是因為便宜優惠。

滴滴外賣初步進入市場時,曾掀起一股補貼熱潮。不只是用戶可享受紅包優惠,商戶和騎手兩端都有相應補貼,尤其是騎手端。36氪此前報道,有自由騎手在4月9日一天收入1192元,另一位全天僅完成5單的騎手也能得到168元收入,平均每單收入33元。

根據DCCI調查結果顯示,滴滴外賣用戶受價格波動影響較大,因便宜優惠而使用滴滴外賣的用戶佔比為80.1%,高於市場平均水平68.7%。因而DCCI認為,儘管滴滴採取低價高補貼策略在短時間內迅速招攬了大批用戶,但這部分人群也更容易受到價格影響而流失。

DCCI報告還指出,在不考慮補貼因素時,滴滴外賣使用人群佔比由原來的6.9%下降到4.8%,與補貼時相比減少了30.4%。而相同情況下,美團外賣和餓了麼市場佔有率表現較為穩定。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有多家媒體報道稱,滴滴外賣在江蘇無錫訂單暴跌超50%;同時,滴滴騎手單筆報酬也進行了大幅度下調,系統派單量驟減。業務尚未全國鋪開,滴滴外賣就已遭遇“滑鐵盧”。

對此滴滴給出的回應是,訂單下降50%沒有任何依據,滴滴外賣平臺當前用戶數在穩步增長。相關主管部門叫停補貼後,整個行業都受到了一些影響,多家外賣平臺訂單出現短期變化也屬於正常現象。滴滴正計劃開一批新的城市,很快會在新的城市招募騎手。

再來看看配送人員服務態度、配送能力與追蹤服務能力的滿意度調查結果。美團和餓了麼由於配送機制已相對完善,因而用戶評分較高,但滴滴外賣就沒這麼幸運,追蹤服務滿意度一項不足4分。

根據36氪此前報道,滴滴外賣確因運力不足,各項機制尚未完善,出現過騎手日接單量翻番,較多訂單延遲和取消的情況。AI財經社也報道稱,滴滴騎手不能隨意取消訂單,否則一單扣500元。另外,滴滴外賣功能尚未完善,用戶評價功能暫未開通。

從DCCI的這份調查報告來看,無錫的互聯網餐飲外賣格局已基本形成。作為外賣市場的新入局者,滴滴外賣前期實施補貼優惠,在短期內獲得了可觀的用戶規模。但是受制於補貼力度下降、用戶體驗不完善等因素影響,滴滴外賣仍舊沒有突出重圍,與第一梯隊還存在較大差距。


36氪



幹不幹得過不知道,反正我開始刷美團打車補貼咯


達索工作


看了一下回答,大多數都支持王興,理由無外乎王興做了充分的市場調研,準備充分,得人心者得天下。

我只想說:很傻很天真。

滴滴是靠什麼發展起來的?燒錢、併購。

滴滴成為一家獨大了,他取消補貼提高單價是很自然的事情。更何況現在對網約車管得還比以前嚴。說滴滴不得人心、太黑的,就是現在這樣,滴滴都還沒說盈利了,王興進來就能不黑賺錢了嗎?

美團要進來,肯定要燒錢搶司機,拉攏顧客。如果滴滴跟進燒錢會怎麼樣?這就變成比拼誰錢多的戰爭了!

滴滴出行的最近融資情況如下:

2017年12月21日,移動出行平臺滴滴出行宣佈完成新一輪超40億美元股權融資

2017年4月28日,滴滴宣佈完成新一輪超過55億美元融資以支持其全球化戰略的推進和前沿技術領域的投資。此輪融資後滴滴估值超過500億美元。但滴滴方面暫未透露投資方。

2016年6月,滴滴宣佈,已經完成了新一輪45億美元的股權融資,新的投資方包括蘋果、中國人壽及螞蟻金服等。騰訊、阿里巴巴、招商銀行及軟銀等現有投資人也都參與了本輪融資。

本輪除股權投資外,招商銀行還將為滴滴牽頭安排達25億美元的銀團貸款,中國人壽對滴滴進行了20億人民幣(約3億美元)的長期債權投資。這也意味著,滴滴本輪融資的實際總額高達73億美元。

美團點評融資情況如下:

2017年10月19日上午消息,互聯網+生活服務平臺美團點評宣佈完成新一輪40億美元融資,投後估值300億美元。

2016年07月,戰略投資,融資金額未披露,投資方:華潤創業聯和基金

2016年01月,E輪,融資金額33億美元

可以看出來,論財大氣粗,還是滴滴莫屬啊,美團點評燒他的外賣就差不多了,現在還來燒打車,能贏得了滴滴?

而且,滴滴和美團背後都是騰訊,這兩家燒錢,騰訊來買單,馬化騰真的同意嗎?

美團之前花13億買支付牌照,想取代微信支付,市場上就傳言騰訊棄投美團了,雖然10月份還是投了。


倫理君


我還是比較贊同你的觀點的。以下是我的看法:

第一 王興主打外賣多年的市場,積累了很多的外賣經驗,不是對手可以短時間內可以學習到的。

第二 美團外賣肯定是經過了深思熟慮,細緻的調查分析,真實的實踐和長期的準備,有了很大的把握才實施的這個打車項目。

第三 滴滴打車這幾年來,一直專注打車服務行業,也可以說經驗豐富,形成了幾乎打車壟斷的地步,導致了很多人對它的不滿,無論是乘客還是司機。

第四 程維的打車對於外賣的瞭解知之甚少,很多東西不是他短時間內能理解和做到的,對手是 勢在必得 打了一場很有把握的戰爭。

第五 美團外賣 日活躍率要比滴滴多很多,開通了打車服務後,真正實現了衣、食、住、行,更好的服務了大眾。

第六 我的觀點是程維的滴滴打車,不要急於做外賣,而是優化自己現有的業務,利用自己的優勢,儘可能的減少損失,提高打車方面的競爭力,在自己做好充分準備的時候再開始做外賣。


開心與麻花


王興和程維的爭鬥,其實就是新美大和滴滴的鬥爭!

美團,團購業務發家,現在涵蓋團購,外賣,到家服務,酒店,旅遊出行,票務等,吃喝玩樂的綜合平臺!滴滴,出行界的扛把子,出租,拼車,順風車,專車,快車,包括佈局3公里出行的ofo,和未來的無人駕駛,智能出行!


美團,滴滴,現在看來都是屬於騰訊系投資的企業,也都是靠著騰訊這家巨大的流量入口來一步一步起家,而微信支付也讓出行,團購等業務更為便利。現在美團佈局出行,滴滴佈局送餐,也是對相互領域的探索和自身業務拓展!

美團出行,在登陸上海不到3天時間,就有超過30萬單業務,距王興說,已經佔領了30%的市場,可謂潛力無窮!而滴滴打算做送餐,雖然打出來月薪萬元的旗號,但是想要在外賣領域獲得發展,並不是易事! 先說市場,出行領域從滴滴和uber的合併已經形成,滴滴一家獨大,市場已經培養好了,並且有了一大批專職司機。美團也是從美團和大眾點評合併市場已經形成,並且加入一大批商家,成為美團的支柱。 現在滴滴因為壟斷,口碑不是太好,加上最近的大數據殺熟,讓滴滴在輿論上不佔上風,同時,加上滴滴把市場已經培養起來,美團的大量補貼,美團在業務上形成上下互補,讓用戶在服務領域更加便捷,也是美團首開得勝的原因。

不過,一個城市只是開始,其他城市的路,滴滴的堵截肯定更加嚴重,而滴滴的地位,撼動絕非輕易!

滴滴估值600億美元,美團估值550億美元,手機現金儲備都在100億美元左右,一場大戰不可避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