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人应该定期做血液肿瘤标志物检查?检测报告单要如何解读?

VE-诺芯


癌症在这个年代,总是一个沉痛的话题。今天有一个阿姨找到我,要出具疾病证明、费用清单和出/入院记录报保险,我就问她患者是谁,她说是我之前管的一个直肠癌患者叫某某某。我问她患者情况,她说出院后一个月就去世了。那一刻我不禁唏嘘,曾经那个说买好老鼠药,买好鞭炮,就等我判死刑的阿叔竟然走了……

回归话题。

肿瘤标志物是打开癌症大门的第一把钥匙,有些早期癌症其实还没有表现出症状,但是肿瘤标志物已经明显升高。我记得有一个同事的父亲,就是体检时候发现肠道肿瘤标志物升高,然后加做了肠镜检查,就发现了早期高分化的肠癌,现在手术后已经将近5年了,依然健康如故。

什么人需要查肿瘤标志物?怎么解答?

①健康人群年龄>30岁,需要每年体检查肿瘤标志物,如果条件允许,可在25岁时就开始查,作为健康体检筛查。

②有经常便秘、解血便、腹痛、慢性腹泻患者,要每年定期检查肠道肿瘤标志物,主要查CEA、CA19-9,排出有无肠道肿瘤。

③有肠息肉者,每年定期复查肠道肿瘤标志物(CEA、CA19-9).

④有反复胃痛、胃反酸、胃胀、恶心、呕吐患者,需要查胃肿瘤标志物(CEA、CA19-9、CA72-4)等,如果明显升高,还需要做胃镜进一步排除有无胃癌。

⑤有乙肝、丙肝、脂肪肝、酒精肝、肝硬化等问题者,每年复查肝功能,肝功能中包含着甲胎蛋白,是肝癌的肿瘤标志物。

⑥有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胆囊息肉等问题,需要每年复查胆道肿瘤标志物(CEA、CA19-9、CA50)。

⑦肥胖、酗酒、抽烟、暴饮暴食者,需要查肿瘤标志物(CEA、CA19-9、CA50),排除有无胰腺癌。

⑧经常抽烟或家里有人抽烟者,需要查肺肿瘤标志物(SCC、NSE)。

⑨有吞咽困难、反流性食管炎、反流性咽炎等患者,需做肿瘤标志物SCC检查,排除食管癌。

⑩有乳房胀痛、乳腺增生、乳腺肿块、月经不调患者,定期复查肿瘤标志物(CEA、CA15-3、CA125),排除有无妇科相关肿瘤。

⑪有排尿费劲、无力、排尿困难、检查发现前列腺增生的男性患者,需要定期复查肿瘤标志物(PSA、FPSA),排除有无前列腺癌。

肿瘤标志物的检查,只是作为筛查手段,并不能作为疾病诊断的标准,如果检查出相关的肿瘤标志物升高,还需要针对性进一步检查。同时,并不是所有的癌症都会有肿瘤标志物升高,我就见过很多个肠癌患者,其肿瘤标志物一切正常。

★若本回答有帮助,请点赞支持!若有相关问题,请关注后在评论区留言咨询。

胃肠肝胆外科曾医生


肿瘤标志物阳性就一定是肿瘤吗?不一定是肿瘤;肿瘤标志物是阴性就一定没有肿瘤吗?也不一定;那测这个还有什么意义,有意义的。不一定所以人都要测量吗?不是的,需要根据患者情况制定测定项目。

目前,人类发现的肿瘤标志物已有百余种,但临床常用的仅有20多种,能用于大规模人群普查的肿瘤标志物则更少。对于肿瘤的筛查方法也有很多,比如:肿瘤标志物、肿瘤早筛、基因检测、ctDNA等。肿瘤标志物在诊断恶性肿瘤时灵敏性和特异性大多不够高,故目前主要用于肿瘤的辅助诊断;不能仅凭肿瘤标志物阳性(或升高)进行确诊;也不提倡对无症状人群进行普查[除甲胎蛋白(AFP)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外],但可用于高危人群(如60岁以上,有家族史,长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或肿瘤高发地区等)的筛查。


下面是部分肿瘤标志物及意义:

甲胎蛋白(AFP),AFP中度升高常见于酒精性肝硬化、急性肝炎等。AFP还有助于睾丸癌、胃癌、卵巢癌、胚胎性瘤的鉴别诊断。

癌胚抗原(CEA),是乳腺癌、肺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胰腺癌、胆道肿瘤等诊断和治疗的指标,有助于检测肿瘤的复发,判断预后。

糖类抗原CA125,是上皮性卵巢癌的主要标记物。

糖类抗原CA153,在乳腺癌、肺癌、卵巢癌、胰腺癌、结直肠癌均可升高。

糖类抗原CA724,可见于胃肠道癌、卵巢癌、肺癌、胰腺癌、肝硬化、肺病、卵巢良性疾病等。

糖类抗原CA199,见于胰腺癌、卵巢癌、淋巴瘤、肺癌、胃癌、食道癌和乳腺癌等。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小细胞肺癌的首选标志物。神经母细胞瘤、支气管癌、精原细胞瘤、良性肺病和中枢系统疾病,NSE也可升高。

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用于子宫颈癌、肺鳞癌、食道癌、肛门、皮肤、口腔癌等鳞状上皮细胞癌的诊断监测。


健康浩声音


肿瘤标志物是否适用于所有人群尚还有争议,但对于以下5类人群提倡进行肿瘤标志物检测以达到肿瘤预警或是预后判断的目的:(1)癌症家族遗传因素,例如一个家庭中的母亲和或姐妹得过乳腺癌的女人,患乳癌的危险比没有家族史的人要高得多;(2)具有慢性病史、病毒感染等因素,如80%的肝癌患者有乙肝病史,长期患胃病的人属于胃癌的高危人群。另外,感染幽门螺杆菌(Hp)、人乳头瘤病毒(HPV)、EB病毒(EBV)分别于胃癌、宫颈癌和鼻咽癌发病相关;(3)高危职业因素,如果工作中经常接触放射性物质、有毒物质,或者工作环境污染严重,更容易患癌症。此外,有长期不良的生活习惯的人,如吸烟等,也属于癌症的高危人群;(4)身体出现了“癌症信号”者;(5)癌症患者用于判断预后和转归、评价治疗疗效、随访观察、监测复发等。


康爱在线


段医生讲科普☞带你一起涨知识!

肿瘤标记物和肿瘤的关系是“肿瘤标记物升高不一定是肿瘤;有肿瘤,标记物也不一定升高”。

肿瘤标记物的意义就在于提高肿瘤的早期筛查、鉴别诊断、判断预后、监测复发。



不同肿瘤的高危人群不同,选择肿瘤标记物的监测项目不同,具体如下:

一、肝癌

(1)高危人群:慢性乙型或丙型肝炎、酗酒、脂肪肝、食用被黄曲霉毒素污染食物、 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硬化、有肝癌家族史等的人群,尤其年龄40岁以上的男性风险更大。 (2)检查项目:甲胎蛋白AFP。另外异常凝血酶原、甲胎蛋白异质体、α—L岩藻糖苷酶是作为AFP的补充诊断。 (3)判断标准:AFP≥200ng/mL或AFP<200ng/mL,但进行性升高。需排除慢性或活动性肝炎、肝硬化、睾丸或卵巢胚胎源性肿瘤以及怀孕等。

二、大肠癌(结肠癌和直肠癌)

(1)高危人群:年龄大于40岁,多见于男性;吸烟;炎症性肠病、大肠癌家族史、肥胖、糖尿害病、长期大便潜血阳性或便血等。

(2)检查项目及意义:癌胚抗原CEA、CA199。特异性较差,可用于监测复发。

三、肺癌

(1)高危人群:年龄55 - 80岁;吸烟指数≥400 支每年(或每年20包);高危职业接触史;有恶性肿瘤病史或肺癌家族史;有慢阻肺、弥漫性肺纤维化和肺结核病史;长期咳血、咳痰;胸部不适。

(2)检查项目和意义: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胃泌素释放肽前体—小细胞肺癌;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CYFRA21-1—非小细胞肺癌;癌胚抗原;鳞癌抗原SCC—肺鳞癌。

四、乳腺癌

(1)高危人群:年龄大于40岁女性,有乳腺癌家族史;既往有乳腺中、重度不典型增生或小叶原位癌;既往行胸部放疗。

(2)检查项目及意义:CA153和CEA联合监测价值更大。用于治疗效果和复发监测。

五、前列腺癌

(1)高危人群:年龄大于50岁男性,尤其是有前列腺癌家族史、酗酒者。

(2)检查项目及意义: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前列腺酸性磷酸酶PAP——特异性诊断指标,>4 μg/L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六、宫颈癌

(1)高危人群:40岁以上女性,尤其是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多产等有关。

(2)检查项目及意义:鳞癌抗原SCC,超过1.5ng/ml 被视为异常。

七、卵巢癌

(1)高危人群:卵巢癌家族史、工业污染、未产、不孕等30岁以上妇女好发卵巢上皮肿瘤。年轻妇女及幼女好发卵巢生殖细胞肿瘤。

(2)检查项目及意义:CA724联合CA125提高诊断率。CEA对上皮肿瘤较敏感。

八、鼻咽癌

(1)高危人群:鼻咽癌好发于EB病毒感染、遗传因素、中年人、种族易感性(黄种人较白种人多)。

(2)检查项目:EB病毒抗体EB-VCA-IgA是主要的筛查指标;EB病毒DNA浓度能判断疗效;鳞癌抗原能判断疗效及预后。

九、胃癌

(1)高危人群:40岁以上;胃癌高发区;幽门螺杆菌感染;既往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癌前疾病;胃癌患者一级亲属;其他高危因素(高盐、腌制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

(2)检查项目及意义:CA724

价值较高,用于监测治疗效果。CEA诊断价值不高。

十、胰腺癌

(1)高危人群:胰腺癌好发于高蛋白、高脂肪、嗜酒、吸烟者、肥胖、糖尿病、以及慢性胰腺炎等。

(2)检查项目及意义:CA199 、CEA。其中CA199对胰腺癌的诊断比较敏感、特异性好,常用于判断复发。



至今为止,还没有一个完全能符合理想条件(敏感度和特异性均极好)的肿瘤标记物。

因此,肿瘤的诊断必须结合临床、影像学、病理、内镜等综合判断;肿瘤标记物能提高肿瘤的早期监测、鉴别诊断、判断预后、监测复发。

☞关注段医生☞健康又养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