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節養觀賞魚,使用加熱棒注意這些問題,避免不必要的麻煩

隨著現在全國範圍的慢慢降低,很多魚友開始考慮觀賞魚入冬的問題。最近經常遇到一個情況就是,魚缸的加熱棒的添加問題。也就是發覺很多魚有等到覺得天冷了再開始放加熱棒。當然這樣做是為了省電也是可以理解的,不過這樣做還是有一些風險的。

首先加熱棒的作用,除了給魚缸的水裡加溫之外。還有另外一個常被我們忽略的作用,那就是保持水溫的恆定。在飼養觀賞魚的過程中,保持水溫的恆定是非常重要的。就像我們人一樣,如果在忽冷忽熱的環境下是容易感冒那麼觀賞魚也是一樣的,這種情況下他們就會容易得一種病,叫白點病。就是由於水溫變化太劇烈所造成的。

秋冬季節養觀賞魚,使用加熱棒注意這些問題,避免不必要的麻煩

特別是最近入秋以來,好多魚友反饋說,怎麼魚缸水溫也是有二十度左右,然後無緣無故魚就生病了呢?而且有一些表現出食慾不振的情況。其實這些都是水溫沒有穩定到位所導致的。

尤其是北方的朋友其實晝夜溫差還是比較大的,白天可能有20多度,但是到了晚上可能就只有10℃以下,那其實溫差變化這麼大,如果沒有放加熱棒的話,一些體質比較差的觀賞魚,是很容易得白點病的。

所以我們不能等到自己感覺天氣很冷了,手放到魚缸的水裡面,覺得冰涼冰涼的,在加熱棒。那個時候已經太遲了,有一些熱帶魚可能已經被凍傷,這個時候再放加熱棒進去,可能已經回天乏術。

秋冬季節養觀賞魚,使用加熱棒注意這些問題,避免不必要的麻煩

另外一個由於市面上加熱棒的質量參差不齊,有一些加熱棒裡面的溫度顯示是不真實,不準確的。所以還要配一個比較精準的溫度計,測量一下魚缸裡面的水溫,這樣才是比較精準。所以有時候我們看到加熱棒上面的溫度,其實只能作為參考,還是要以實際的溫度作為準確的依據。因為最近有一個魚友說,家裡的鸚鵡魚都不怎麼吃東西。檢查了水質也沒什麼問題,然後看自己的加熱棒,溫度是顯示26度,但是用手伸進去卻感覺比較冰涼。跟另外一位朋友家裡的水溫也是顯示26度,手伸進去的感覺是不一樣的。那麼這樣就很明顯,這個加熱棒的溫度是顯示不準確的。所以大家也要避免這樣的問題。另外一個,平時在買的時候買一些質量比較好的加熱棒,也是比較安全。

最後一個提醒大家的是,如果家裡的魚缸比較大,一定要匹配功率相當的加熱棒,免得如果功率不到的話造成局部加熱,也很可能造成缸裡面的觀賞魚生病的。甚至有必要的話,還可以魚缸兩邊各配一個加熱棒,這樣左右兩邊的溫度就比較平均了。希望大家家裡的觀賞魚都能平安過冬,加熱棒該用的時候還是需要提前用的。

秋冬季節養觀賞魚,使用加熱棒注意這些問題,避免不必要的麻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