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宣汉」探访马渡荔枝古道

「大美宣汉」探访马渡荔枝古道

唐天宝年间(742—756),唐玄宗为满足宠妃玉环食鲜荔枝,在涪州(今重庆涪陵)建妃子园,修整涪州至西安运输荔枝的驿道1000多公里。荔枝驿使把采摘的荔枝带叶密封于新砍的楠竹筒内,土法保鲜,二十里一换人、六十里一换马,日夜兼程,快速传送至京城,为今人留下千年荔枝古道遗产。

剑门蜀道、金牛道、阴平道、荔枝道、米仓道纳入蜀道申遗,四川史上最强力度推进蜀道申遗拉开序幕。达州境内荔枝古道申报世界遗产迎来了春天!

荔枝古道穿越宣汉马渡关老林壕、老林沟峡谷,民间流传“进了老林壕,荔枝要变少;过了老林沟,荔枝不被偷”。

贵妃生于蜀,好食荔枝,故每岁飞驰以进——《国史补》

「大美宣汉」探访马渡荔枝古道

《天宝遗事》云:“贵妃嗜荔枝,当时涪州致贡,以马递驰载,七日七夜至京。人马多毙于路,百姓苦之”。

马渡关民间流传“一条黄龙(火纸)出川去,一条白龙(棉花)入川来”的说法,表明荔枝古道曾是通商大道。

明《蜀中广记》对荔枝道线路祥载:重庆涪陵(妃子园)——垫江——梁平——四川大竹——达县——宣汉马渡关——平昌岩口乡——万源——通江——再入万源——陕西镇巴县——西乡县子午镇,进入子午道,到达西安。

「大美宣汉」探访马渡荔枝古道

马渡关南北朝时期的新安县遗址(石林古山城),唐天宝年间为荔枝道“阆英驿站”。

马渡关“男观音石像”——是我国最早的观音造像之一。佛教大约在两汉之际传入中国,传说我国现存三尊男观音石像,一尊在福州永泰名山室,一尊在重庆铜梁侣俸镇。

马渡关,古为北出秦壤、南达绥定的重要通衢,东汉建安十八年设关,南北朝时期置新安县,唐天宝九年荔枝道“阆英驿站”改置阆英县,先后置县342年。

忆昔南州使,奔腾献荔枝。百马死山中,至今耆旧悲——杜甫

「大美宣汉」探访马渡荔枝古道

「大美宣汉」探访马渡荔枝古道

《洋川志》载:荔枝道穿梭崇山峻岭,险要处“荔枝驿使以绳系腰,背驮荔枝,下至谷底”,印证了“为邀妃子嫣然笑,哪管黎民血泪潜”。

北宋时,荔枝道一度荒废,李复曾议修复,其《橘水集•与王楷书》云“自洋南至达州,往日曾为驿程,今虽坏废,兴工亦不难亦”。

明清时,荔枝道成为川陕客商的重要通衢再度兴盛。《三省边防记》称之“川陕要道”,明清两代禁止私盐、茶叶,大路均设关卡,严行查禁。

世界的《康定情歌》(成名前为《马渡跑马歌》)、马渡的李依若——1977年8月20日,《康定情歌》随美国“旅行者二号”宇宙飞船飞向太空播放,成为人类寻找天外知音的“宇宙情歌”;2009年9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世界十大民歌”,《康定情歌》作为中国唯一一首名曲入选;2005年10月17日,《康定情歌》伴随我国第一艘执行多人飞天任务、在太空完美演绎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飞向太空,向全人类播放。

「大美宣汉」探访马渡荔枝古道

「大美宣汉」探访马渡荔枝古道

「大美宣汉」探访马渡荔枝古道

马渡关——中国四大民歌《苏二姐》发源地。1931年8月,李依若为百丈村“歌仙”苏清玉创作的《苏二姐》,成为川东民歌的象征。1933年马渡关浪洋寺“彭(湃)杨(殷)军事政治学校”干部群众将其改编为《我随红军闹革命》,从马渡关唱响川陕苏区并唱响全国苏区;1950年,李依若在川北行署区音乐戏曲工作座谈会上,清唱的《苏二姐》不胫而走,传遍全国,不少报刊纷纷刊登,后被收入全国中师音乐教材;1951年著名作曲家、指挥家时乐濛把《苏二姐》全曲引用到电影《英雄们战胜了大渡河》里,更是一唱走红,家喻户晓;1957年《苏二姐》被达县地区文工团郝羽霞唱到莫斯科“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上获金奖……

山民说这是荔枝古道上“望郎石”,“二姐”苏清玉守望情郎鲁牛娃,郎到绥定做“背二哥”一去未归来。

「大美宣汉」探访马渡荔枝古道

「大美宣汉」探访马渡荔枝古道

曲调从来腹中藏,三餐挨饿又何妨?仰天一吐情须尽,且把山歌作食粮(游客赋诗)—— 马渡关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四川民间特色文化之乡、川东民歌之乡。川东民歌400首,马渡关占200首。

千年雨蚀未移形,黢面虬髯怒若霆。幸有将军神武在,一方厚土乐安宁。(游客为荔枝古道上张飞石赋诗,荔枝道成名前为三国时期“小巴间道”)

千年古道荔枝红,山歌嘹亮情意浓。 翼德横矛越马渡,二姐捧酒笑花丛。(游客为马渡特色文化旅游赋诗)

2015年4月,马渡关向四川世界遗产办申请将其境内荔枝古道纳入蜀道申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国家、省级专家先后3次莅临马渡考古和指导古道恢复。2016年3月,申遗工作专家再次来马渡,不吝赞美之情,在川陕渝荔枝道考古途中破例挥毫,并指出:“马渡关恢复4公里荔枝古道、6公里置县时期小道,在西部绝无仅有。要率先运用荔枝古道遗产发展特色文化旅游,打造西部自驾步游之乡、民歌之乡,争做世界遗产保护的示范,为荔枝古道四川段申报世界双遗挑大梁!”

「大美宣汉」探访马渡荔枝古道

「大美宣汉」探访马渡荔枝古道

结束语:“峰奇石怪岩悬,峡幽林茂藤缠。山峻寨雄路险,天高地远,民歌空谷遥传”。古道、山歌、石林、生态,这些农村人最不起眼的东西,在城里人眼中却是宝贝。更多的人应认识到:这些东西往往是旅游竞争力的法宝。不畏浮云遮望眼,吹尽黄沙始见金。马渡关,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原生态,坚持“占高地、抢先机、正根源、树灵魂”,正以30至70年代红遍大江南北的“苏二姐”为旅游核心文化灵魂,提升资源综合开发的独特效应,打造与广西刘三姐、陕北兰花花、湖北土家湘四姐类似而不可复制的文化旅游品牌,为达州山地旅游注入实质性文化内核,为提升达州旅游中远程市场竞争力探新路!

「大美宣汉」探访马渡荔枝古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