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女人用了这几招,使得涪陵贫困户全村人致富

1985年,时年20岁的周召兰嫁到了同乐仁寿村,这在当时,或许没什么值得好说道的,但谁也没有想到,就是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周召兰,二十多年后却改变了整个村子!她勤劳朴实,盖起了村里第一栋新房,她聪慧过人,助力村子脱离贫困,成为人人钦佩的乡村书记!


这个女人用了这几招,使得涪陵贫困户全村人致富


刚到仁寿村之初,丈夫家里上有多病的公婆,下有两个妹妹还未出嫁,一家六口挤在70平方米的简陋土房里,两个小姑子只能打地铺。贫寒的家境让当时只有20岁的周召兰心里凉了半截!“当初只看上他人好,哪晓得恁个恼火!”


这个女人用了这几招,使得涪陵贫困户全村人致富


“只要肯下力,我就不信过不上好日子。”周召兰和丈夫承包了20亩地,种谷子、包谷。每天天不亮,她就起床给双亲做好饭,喂猪喂鸡,然后两口子就上山种地。荒坡边角周召兰也不放过。周召兰嫁过来当年,张家的生活就有了明显改善,梁上挂起了腊肉,家里有了余粮。但周召兰也明白光靠种粮不能致富。1989年,村里号召村民养蚕增收。大家都还在观望时,周召兰毅然拿出家里仅有的几十元钱买了蚕种,第一年就结了40多公斤蚕茧,收入近400元钱,不少村民见后也纷纷开始养蚕。


这个女人用了这几招,使得涪陵贫困户全村人致富


夫妻俩的辛勤劳动终于在2003年有了回报。家里盖起了两楼一底的新房,成为村里率先脱贫的家庭。那时,周召兰心里就想自己光自己富了不行,她还要带动村民一起富起来!

2003年,周召兰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2007年,周召兰被村民高票选为村文书,3年后当选村委会主任,2013年,她成为村党支部书记。


这个女人用了这几招,使得涪陵贫困户全村人致富


要致富、先修路!仁寿村位于涪陵西南边缘,距城58公里,地处偏僻、道路不通,交通闭塞是贫穷的首因,周召兰决定硬化村道路、修建到各户的便道。由于国家补助资金有限,需要村民集资,但有的村民对集资修路不理解。为此,周召兰带领村社干部,逐户做工作听意见。“走烂了两双胶鞋哟。”周召兰说,“好在乡亲对我们很信任理解,连在外务工的仁寿村村民都捐款了的”2015年,在仁寿村全村人的齐心协力下,村里集资修路的工程顺利完成。


这个女人用了这几招,使得涪陵贫困户全村人致富


有了路,得有产品呀。仁寿村过去都是以种粮食为主,没什么特色产业,如何让村民增收致富?周召兰经过多方考察,发现种植胭脂萝卜有很好的经济价值!于是她先进行了试种,发现效益确实不错,于是她决定推广胭脂萝卜,但在推广过程,70多岁的贫困户潘大爷却让周召兰犯了难,“胭脂萝卜长不大,又卖不到好多钱,种起来划不着。”汤大爷说到。为了能说服潘大爷种植胭脂萝卜,周召兰带着潘大爷查看她自家的胭脂萝卜种植情况和收益情况,花费了两年时间,终于说服了潘大爷,现在潘大爷家里已经种有5亩地的胭脂萝卜。不仅如此,她还千方百计联系上涪陵某公司,采取订单收购的模式,2014年仁寿村实现了整体脱贫。如今,从仁寿村辐射周边村落,已经种植有2000亩胭脂萝卜了,仅凭这个项目,全村人均增收900余元。


这个女人用了这几招,使得涪陵贫困户全村人致富


2015年,周召兰又带领大家开始种植油茶,找到了油茶协会,采取公司+农户的合作模式,农户将土地拿出来用于种植油茶,油茶协会免费发放油茶苗,并雇佣村民做油茶的管护工作,贩卖油茶的收益按比分成。如今仁寿村已种植1300亩油茶。“再隔几年就是油茶的盛产期了,以后村民的日子会越过越好的。”周召兰坚定的说到。


这个女人用了这几招,使得涪陵贫困户全村人致富


周召兰,从踏入丈夫家门开始,从不埋怨,也从不丧气,先扫一屋,帮助婆家从一穷二白到脱贫致富;担任村干部以后,致力于解决村民难题,修路、发展产业带动大家脱贫;周召兰,不但是仁寿村的榜样,同时也是广大领导干部的榜样。衷心的希望,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可以涌现出更多周召兰这样的领导干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