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国家是依德治国而不是依法治国(德大于法),会产生什么结果?

心心family


如何治国?

中国最早的夏商两朝开国早期都用仁慈的仁政治国,天下太平,后期都用残酷的肉刑治国,天下大乱。所谓肉刑,就是古代统治者对犯人实施的肉体惩罚手段,主要包括凿颠(在犯人头顶打洞)、黥刑(也叫墨刑在犯人脸上刺字)、劓刑(割掉犯人的鼻子)、刖刑(砍掉犯人的双脚)、笞刑(责打犯人屁股)、宫刑(阉割犯人生殖器)等。这些肉刑残无人道,在我国夏商时期是最为常见的国家刑法,到清朝都在沿用。

西周汲取了夏商两朝的经验教训基本废除了野蛮的肉刑,以仁爱安抚百姓,以仁政治国安邦。西周王朝800多年,都是以礼乐治国为主的,即以德治国为主的,以刑罚治国为辅的。这种治国方略,在西周早中期效果显著,国泰民安,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太平盛世一一成康之治,使西周王朝成为世人称颂的礼仪之邦,仁义之国,百姓安居乐业,社会繁荣昌盛,国家长治久安。但在西周后期特别是东周时期就群雄逐鹿、礼崩乐坏、天下大乱。克己复礼、恢复周礼的儒家文化应运而生。

只有诸侯国秦国在商鞅变法以后采用严刑依法治国,使秦国成为兵强马壮的战国七雄之首。秦国统一天下后继续沿用严刑依法治国,并企图通过焚书坑儒统一人们的思想,让秦王朝千秋万代世代相袭。结果只有15年就灰飞烟灭了!秦王朝的短命充分说明一个国家单单依靠严刑峻法是不可能长治久安的。

汉代用道家文化作为国家指导思想,顺其自然,无为而治,使汉代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太平盛世一一文景之治。但好景不长,汉景帝后期出现的七王之乱差一点就断送了汉代江山。汉武帝执政后的公元前134年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从此儒家文化成为封建社会国家指导思想长达2045年。法家文化、道家文化从此退出中国历史大舞台。但是法家文化、道家文化并没有消失,特别是法家文化依法治国的正确理念仍然是封建帝王治国平天下的重要理念。例如,汉武帝虽然独尊儒术,但并没有否定法家文化依法治国的正确理念。汉武帝实行内法外儒的治国方略,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把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伟大皇帝:

A、对朝廷官员用严刑峻法严格管理,依法治官,使各级官员勤政廉洁,效忠朝廷,从而实现依法治国的目的;

B、对普通百姓用儒学思想精华一一仁义礼智信的做人文化、孝敬父母的孝亲文化,推已及人的泛爱文化塑造百姓的道德灵魂,使百姓安分守己、安居乐业,从而实现以德治国的目的!

此后出现的唐朝盛世、康乾盛世都是实行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成功典范。

综上所述,

以德治国是安抚百姓的低成本、零成本的治人之策;

依法治国是惩戒官员的杀手锏、尚方宝剑!只要大小官员既勤政又廉洁,就能以上率下、身先士卒、身体力行,从而带出官场好风气,社会好风尚!


董海发


结果一定是遍地虚伪、专制独裁。

以德治国,这是典型的乌托邦,这既是反人类的,也是反科学的。

依法治国虽然也有缺陷,但是有明显的依据,清晰的尺度,易于识别,便于执行。法律即便有不近人情之处,但是可以通过不断地实操,加以矫正和调整。

以德治国看上去高尚完美,实际上是模糊了事实和感情的界限,必然为阴谋家所利用,独裁者所操纵,导致徇私枉法,甚至导向以人治的极权。

以德治国的历史案例同样俯拾皆是,多数成为专制政体的说辞和工具。

期望出现自律的道德圣君,是不可能的,同时恰恰是禁锢在人们脑海的魔咒。

请相信制度的力量、制约的精髓、法治的精神、科学的理性吧!


胡川徽永不驯服


以德治国——人治——独裁——专制——法西斯——战争——灾难!必须依法治国,必须依宪治国,必须民主宪政,必须民主宪政联邦,把法西斯独裁专制消灭在萌芽状态!


高举公民的话语权


古今中外,没有一个国家是以德治国。

专制国家以暴力治国。

民主国家以法律治国。

只有专制国家才标榜以德治国。

这是统治阶级的骗术。

宣扬德能治国的人,要么无知,要么别有用心,


滨哥


伪君子遍地走,用崇高的道德去要求别人,自己却用下贱的标准要求自己,当法律对自己有利是,法律是真理,当法律不利于自己时就用道德去博得同情,当道德法律都不利于自己时就该撒泼打滚了


闷油瓶2650766


人治就是所谓以德治国。有哪个统治者不是通过舆论说自己德高望重,所以以德治国根本就是一个伪命题。统治者总是把自己弄到道德高地,结果就是专制,独裁。腐败。而法制就是统治者最讨厌的东西。所谓法制就是规定好能做什么而不能做什么,就这样简单。


我本善良17358


简单地说,以德治国的发展结果是人治,然后从人治演变为独裁专制?

道德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自发形成的行为规范,它没有强制力保障实施,是依靠大家所尊重的领袖人物带头遵守和大家自觉遵守而产生约束力。

如果久而久之,领袖人物出于自私懒惰的天性和无人管束的客观环境而违反道德规范,大家也一定是广而效之。

在因为大家不遵守道德规范而致使社会秩序发生混乱之时,领袖人物依其威望可能指责其他违背社会道德的人员。

可面对领袖人物违背社会道德,社会大众要么无力指责违背社会道德的领袖人物,要么违背社会道德的领袖人物不接受大家指责、甚至是打击报复对其进行指责的社会大众,这就是以徳治国导致人治或独裁专制的过程。

法治恰恰就是在德治过程中因为无力约束大家公认的领袖人物违背社会道德时的产物,通过大家的讨论通过,制定一定的行为规范,规定任何人都必须遵守,领袖人物如不遵守就重新选举领袖人物。这大概就是法治的起源和过程。

综上所述,在人类社会文明进展到一定程度(比如社会财富能够满足人们基本生活需求)时,在领袖人物在社会生活中自发形成的某些特权需要大众予以监督约束时,人类社会就会从徳治向法治过渡,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自然规律。违背了这个规律,人类社会就会呈现独裁专制。这就是题主所探讨的问题结果。


不糊涂时涂糊不


善于治国平天下的人物,真能随处摘出治国平天下的新方法来。比如,倡导依德治国而不是依法治国,甚至力主某种程度的德大于法,是知识界近年来一个浩大的舆论思潮。

这也许真的不是文人们的闲谈心曲。我们看到,在这场风行天下的舆论席卷中,有很多庙堂之上的阿爷们,亦或是这些阶层豢养下的专家们,当然还不乏一些松松爽爽的西崽们,明明暗暗地成了“王之爪牙”,不竭余力在推动它成为新的社会共识,乃至变现为机制设计。

国家治理与文明社会只能依靠法治来完成,这本是一个差不多全人类都已达成共识的的现代价值观。答案在一百多年前都是现成的了,如今的一些专家,偏要躲来躲去,偏要寻东寻西,大做很多狗屁不通的文章,挖法治的墙角,将依德治国的四字匾额,悬挂在礼堂中央,号称资政新篇。其脸皮的厚,也是合于古礼的。

俗话说,“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多少年了,还是这一套,看得我呆头呆脑。


专家们依德治国思想的再提出,理由倒也光明正大,就是应对社会上越来越惨淡的道德滑坡现象。

因为我们确实“人心不古”,于是乎,在提倡国货的声中,中国奴隶制时代提出的那套依德治国的口号,也被一些专家们搞了整容手术,改头换面,载誉归来。这群专家们告诉我们,如今社会的问题,基本都是由于道德失范引起的,比如地沟油呀,比如毒奶粉呀,种种失德事件会频频发生,究其深因是由于国人缺德。

因此,他们给我们免费开出药方,要提高大众的思想觉悟,要加强民众的道德水准与文明素养,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程度,必须在法治之外,重新抬回德治的大旗。他们还特别意味深长地强调说,依法治国是有缺陷的,即使是好法律也不能保证结果就好,还必须要有贤能的人来运用法律去治理国家。

这通言论,客客气气,细针密缕,说的人又都是高级知识分子,是油光粉面的高等华人,是衣冠楚楚的博士和学者,“里面个个都是人才,说话又好听”,踞着高座,昂然说法,单方面听他们舌灿莲花,真的会越听越有理,甚至会感觉到一种豁然开朗的顿悟,一种思想革命的刺激,像听了一场高质量的传销演讲洗礼。

但是,你稍微仔细一想,也许就会回过神来:现今那些失德的社会问题,像假冒伪劣、像信用危机,像毒奶粉之类,论其核心,到底是个人道德觉悟不高,还是法治监管不够呢?如果一个社会,法治真的健全,有真正公正的权威,有真正威慑的力量,还有人敢如此大面积集体知法犯法吗?

因此,一个推论就出来了:一个社会和国家,假设法治建设都还在起步阶段,就要鼓吹靠道德教化来改善经济市场秩序,来净化社会环境,到底是现实的忧国忧民,还是别有用心的帮闲威吓 ?


戳穿皇帝新衣,德治这种思想,实质其实是人治。只是“城头变幻大王旗”,弄了另一种可接受的说辞。

所谓德治,它试图说服大众的根本落点,就是说,即使是好的法律,也不能也不能保障好的结果,因此还必须像过去一样,“选贤与能”,依赖这些优秀的人,相信他们的良知,托付他们运用法律来实现良治国家。

这套德治思路,在操作上的核心问题在于,它意在通过道德感化来治理国家的思路,其实就是希望依靠个人权威和崇拜来实行政治统治。它只能是一种冠冕堂皇的理念,而无法成为有效的治理实践。因为德治是很微妙的东西,如果一定要说它是什么,那么它就是一种中庸之道。它的秘诀在于:有适当的人,对适当的子民,在适当的时候,出于适当的动机,作出适当的事情。一切分寸感和标准都掌握在统治者手中,社会的治理也只能祈祷治者可以英明神武,民众的幸福生活也只能哀求他的大发慈悲。

所谓德治,其实也是“古贤之遗教”,像过去的“礼治”的口号一样冠冕堂皇,而其实都是人治的障眼法。中国的政治文明,历经专制——人治——法治的艰辛历程。德治即人治化这一套戏法,我们过去不是没有尝试过,甚至不是没有大搞过。中国曾也是世界文明重镇,历史璀璨,可到了近代却沦落为“东亚病夫”,成了落后的代名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长期的人治统治。这一套散弃在封建王朝乱坟岗上的残骸,大众还需要零零碎碎贩运回来当宝贝吗?

时代前进,教训也已经那么多了,人也应该是更聪明起来的。五千年来无数次的变革、革命、启蒙,修修补补,可到头来,仿佛又回到了夏商周时代的原点。这绝对不能说是制度的进化,而是中国历史的软肋。


中国人骨子里都“素重人治”,但那么多漫长而幽怨的实践经验,都足以一次次证明德治是多么的不靠谱。

这个不靠谱,主要的着眼点,就是说:所谓依德治国,从施行实效上看,因为人性的不可信任,必然会在实际施行过程中,让统治者拿崇高的道德标准去苛求民众,而自身却用下贱的准则满足自己的贪奢淫欲;而从国家治理层面上看,所谓的依德治国,最直接的结局,是让法治制约松懈下来,甚至是被消解为玩具布娃娃,从此堕入人治的冰窟,形成独裁专制的局面,进而造就整个社会反抗、分裂与动荡。这些例子,最常见于中国的历史,所谓秦皇汉武文景康乾,喊德治比谁都起劲,其实都是一家子。所以德治,把遮掩的幕布撤掉,就是家长制和臣民制。

其实,不用阴阳怪气,也可以说明白:让国家的法治体系健全、完善,并在此基础上力求立法公平,执法公正,本身就是最大化也是最优化的依德治国方案,根本无需多此一举另立名目。再说的浅白一点,法治就是民治,民治就是德治。让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管你是马云爸爸一样的阔人,还是村头乞讨的王二;让所有潜规则都曝光在阳光底下,这些举措对于民众来说,就是最大的仁慈和正义。

表面上,这样的机制很冷血,但是它对于一个国家公平公正、文明秩序以及道义上的稳定,是最有力的保障,也是大众最拥护的治国方针。惟有用思想的力量,才能彻底战争剑的力量。


所以说,平等公正就是最大的德治。因此,要实现公平正义的社会,要想德治的理想见效,最要紧的不但不是以德治代替法治,而是推进法治之国的养成。

所谓德治,是封建背后射来的毒箭,是先前的事,又有了新的经验。制度的进化,本身最可怕的是有强烈的路径依赖性,往昔的传统、制度、意识即便已经落伍,但会阴魂不散,时刻想着卷土重来。

任何国家,如果有国民不敢坚持法治,要么是因为愚蠢,要么是因为怯懦,不敢正视事实。好在爱新觉罗氏离开龙椅毕竟已经上百年了,据说紫禁城也早已被粉刷一新,所以专家们口中的德治,喊一喊倒也没什么。

最怕的是,厚厚的城墙内,人还是那个不靠谱的旧人。对付一切魑魅魍魉,法治就是做好、最便宜的照妖镜。

2018,11,25,晚闲谈

感谢大佬们赐阅。会勉力每天都写三两篇随感。欢迎关注、点赞、留言批评——虽然我是不会改的

刘愚愚


德,本就是一个没有边际的标尺。而法却是最底线的约束。

暂且不谈法,就论德。

德的范围就超级宽泛,我今天就讲两个,一个是“孝”一个是“淫”。这两个中国人最愿意提,最喜欢评价的。在孝的方面,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一家人,两个儿子。大儿子就是普通员工,每个月赚5000块钱,小儿子是个老板,每个月赚几十万。

大儿子每个月给老人2000块钱,本来已经很尽力了,可是,小儿子一个月就给1万块钱。

这时候就有人评价了,还是小儿子孝顺,大儿子德行不好!说的有没有道理?从钱上看,很有道理啊!可从收入比例上看,却没有道理。

同样,大儿子就是普通员工,每个周末都可以去看望父母。而小儿子业务忙,俩三个月才回去看一下父母。结果又有人说,大儿子孝顺,小儿子德行不好,只认钱不管爹妈!

那么各位看官,你们说,到底是大儿子孝顺还是小儿子孝顺呢?

再说“淫”这个字。

还是举个例子。

一群男生坐一起,这时候过来一个美女。这几个男生表现不一样。

有吹起口哨的,有眼睛一眨不眨的,还有入定如老僧的。还有胆子大,去要微信电话号码的。

怎么评价这几个人?难道要电话号码的就是淫贼?还是老僧入定的就是圣人?谁有能保证入定那个不是心理在意淫?

现实当中多少人在没有扒出来的时候,贞洁牌坊立着,就差当圣人楷模了,可一旦爆出来了,人设崩塌!

所以说,以德治国,纯是扯蛋,只能当成一种信仰,但用来约束人,那就是完全没有规则。只有用法制,才能把人的底线束缚住。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一个活着的圣人,想让人做到圣人标准,那只能是死人。


白志雅


一个由少数特权人物操纵政治,在黑暗中决定一切的特权世界,根本就没有自觉的道德可言!尤其是特权在握,肆意放纵自己的虚伪政客!没有任何自觉自律道德可言的社会,又何以可言道德治国?!又何以虚妄的幻想德大于法的实施会产生什么结果?!看看这世界,制订法律者,执行法律者,往往都因为自己手中掌握法制权威,无视法律的存在,甚至肆无忌惮的知法犯法,执法犯法,就可以明白,以这样毫无自觉自律道德品质的特权世界,任何关于道德与法律的理论、辩论,全都是自欺欺人的伪善理论。如果哪一天,拥有特权的人,都能以道德自律,成为道德的典范,自觉的成为服务于社会服务于民众的,真正意义上的人民公仆,那就无须讨论德治法治孰是孰非,既便没有法律制度,没有道德昌议,人民也一定会在榜样的作用下,自觉自律于道德,而社会也必定会绝对圆满与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