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宣纸上写毛笔字时,怎样才能不洇墨呢?有哪些技巧呢?

四月天146750304


看到这个题目,我想起在北京中书协培训中心刘文华老师说过,有一些在全国展获奖的书法家在参加笔会时,用不了人家提供的纸。在宣纸上写字,要做到不洇墨,有工具的原因,更应该是技巧的原因。

从工具来说,我们写字使用的宣纸要生熟之分。而用于书法的多为生宣或半生不熟的,熟宣多用来画工笔画。生宣洇的相对要厉害一些,熟的成分越大越不容易洇化。因此,选取熟一些的纸自然可以达到不洇墨的目的。


从技巧上说,墨的浓淡、蘸墨的多少、行笔的快慢,都会影响到洇墨的程度。一般来说,墨浓一点、蘸墨少一点、行笔快一点,也可以达到不洇墨的目的。当然,在书写中,有时根据需要并不是一定不能洇墨。涨墨的效果,也是书法作品中常见的技法。


那么,具体到书法创作中,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通过以上工具与技巧的调整来达到理想的洇墨效果。真正能够做好,必须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积累。我们可以在日常学习中,多尝试一些纸张来进行学习。

欢迎朋友们多多批评指正,一起交流探讨。


景行书苑


湿染性是生宣的特性之一,笔落纸上,水洇化快,墨洇化慢,墨水分离,墨色变化,笔画的交叉处也可分辨前后笔,这也是书法之所以吸引人的原因之一。



但初学者掌握并利用其湿染性创作作品,尚有一个熟悉、熟练的过程。

洇墨,确实是初学者的一个难题。其原因大约有三个:纸的原因,墨中加水过多,行笔迟疑、速度过慢。

一、纸的原因。生宣中青檀含量过少,张力不够,纸张过松。解决的办法只有一个:换纸。


二、加水过多。解决的办法是,先往墨中少量加水,边加边用笔试,调到符合自己的习惯为止。

三、下笔迟疑。解决这个问题,要求在下笔前要先想清楚,不能等到笔落纸上还在思考下一笔怎么写。

一旦学会利用工具的特性来创作作品,你会发现,书法真的很奇妙。这方面,王铎是典范。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千年兰亭


在宣纸上写书法不洇墨的问题,是初学书法想解决而无法解决的难题,这与书法作者的技法、墨法和笔法都有一定的关注,要解决这个问题得从三个方面着手。

一是技法。也就是写字的技巧有关系,提、按、顿、挫要掌控好洇墨的问题会有所改变。该提笔时提不起来,过慢了自然会洇。二是墨法。墨分五色,书法高手用淡墨也可写字,如墨掌控不好,墨再浓也会洇。三是纸张。宣传本身就有吸墨的功效,初学者选纸最好用毛边纸,常时间练习不仅可练字法,更重要的是掌握纸的性能,为在宣传上创作打基础。






翟春


洇墨是书法的最大特性,墨+水就是书法的性格。

要想不洇墨,很简单,一是用全熟纸,二是墨不加水。但是,你会失去99%的乐趣,你写字就会想一盘没有放盐的青菜,食之无味!

书法是有个性的,是书家情趣的表达,通过的途径就是墨汁加水,不同比例的关键呈现出不同魅力的润染效果。当你拉长一条干枯的线条,会让人感觉到粗壮有力,苍劲的感觉,当你来一条湿润的线条,会让人感觉到流动、飘逸。这微妙的变化让你惊喜连连,所以,要爱上他,只有爱上了他,你才发现那是多么美妙的事情。

追求不咽墨更多的是应用在工笔、楷书的等方面。



重墨堂


宣纸大致分为生宣、熟宣和半生不熟宣,生宣吸水性强易洇墨,其次是半生不熟宣和熟宣。另外用的墨水中含水量也是洇墨的另一因素,水量大,一定洇墨,即使用熟宣书写也会产生水墨扩散的痕迹。

一般用生宣纸,写行书草书,写楷书或隶书篆书的也有。写行草书要多些,因用笔书写速度快,行笔流畅。但用墨不好掌握,得自己多试,多写。

半生不熟宣,适合书写楷书,隶书篆书。当然了,不是绝对的,关键在于你对宣纸和用墨的掌握程度。

熟宣,用的最多的是工笔画用宣,因它不吸水。

至此,学写毛笔字,也要了解宣纸的吸水性,和墨的浓淡,用多了也就熟练掌握了。


汉隶大叔





读书耕田人王七


会洇墨的宣纸是生宣纸,你想要不洇墨,可以用熟宣。还有一种介于两者之间的半生半熟的宣纸。效果比较好。

要在会洇墨的生宣上写而不洇,墨的浓度和书写的速度是不洇墨的诀窍。墨的浓度,不能淡,淡墨中的水份多,生宣的吸水性极强,淡墨一落纸马上就会洇开。也不能太浓。过浓的墨汁中胶质粘稠不下,墨不入纸,也不行。把普通的墨汁倒出来后,用墨条再研墨一会,研到墨条过去,墨汁不会马上合拢时,墨的浓度就刚好合适了。



墨汁的浓度调好了,那么书写的速度就是要解决的问题。在生活上练习,对书写速度练习昰个非常不错的方法。假如你的书写缓慢,生宣就能逼着你把速度加快。不快墨就洇。快只是一个相对的值。太快的话,笔画漂浮,也不行。


生宣上写的字不宜写小。如小楷、小行书、小草书等都不要用生宣。在生宣上宜于写十公分以上的大字。字越大,生宣的表现就越好。十公分以内的字,用半生半熟宣,写起来会比较得心应手。

纸性的选择,因各人的书写习惯不同,写出来的作品质量也大不相同。习惯了生宣的人,在熟宣上写,很难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习惯了熟宣上写的人,同样也难于在生宣上有上佳的表现。平时写多大的字,把纸选择好,对提升书写质量,形成自己的书习惯。有利于发挥到最佳状态。



子衿书法



题主似乎对宣纸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多,因为熟宣是不洇墨的。洇墨的是生宣和半生半熟宣。一般写毛笔书法多用生宣和半生半熟宣,当然也有用熟宣的。要想保证在生宣或半生半熟宣上书写不洇,有两种方法,一是用浓墨。二是会蘸墨。三是调整书写速度。

通常情况下主要采取在用墨的控制和把握上做文章。用浓墨,由于墨中胶量相对多些,基本上是不会洇的。主要问题在于我们在墨中加水太多,就会产生洇的情况。也可能购买的墨质量有问题,墨和胶、水比列不对,一般劣质墨就有这种情况。所以在用墨时一定要控制好用水的问题和尽可能购买正品优质墨汁。



在者就是蘸墨后的问题。过去常听有人说饱蘸浓墨,畅快淋漓,一挥而就。实际上不是这样的。特别是在宣纸上创作作品,用墨量一定要控制或调节好了,方能得心应手。我们在蘸墨时,一定要控制好量。不能一下把毛笔全部按到墨汁中,要先蘸毛笔笔头的一半,然后,根据毛笔笔头的的墨量在砚台内进行调墨 毛笔要尽量转着圈抹几下。要保证毛笔笔头上蘸墨后能够仍然保持毛笔原来笔头的基本形状。毛笔竖起后不见有欲滴落的垂露,仍然可以看到笔锋。当然,这只是个大概,真正做到会用墨还需要自己根据经验反复实践和总结经验。因为墨的情况还是比较复杂的。如夏天温度高,易挥发等问题。

还有就是书写速度的问题,就用墨方面说,墨浓用笔速度可以满一些,以免出现枯笔。墨淡,书写速度可以快一些。还有就是,行书用墨易淡,楷书用墨易浓。

上面主要是针对生宣说的。半生半熟宣的用墨相对容易一些。

还有一个问题是纸,如果我们使用的纸保存的环境不一样,如过干或过湿,使得纸的干湿有细微的变化,可能也影响用墨的问题。包括新纸和老纸。

用墨,不是什么大的难题,关键在于自己要注意实际,反复实践几次,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就可以了。

就像画国画用墨用水的控制和把握同样需要自己反复实践。



翰墨书道


这个问题需要从以下专业角度来分析。

首先需要挑选纸张,初学者不要选用生宣,因为生宣本身就是洇墨的,不熟练很难掌握。应该选用半生熟宣纸(比如:毛边纸,洒金纸,构皮纸),此类宣纸既有生宣纸的效果,有能很好的控制水分。

其次需要挑选墨汁(比如:红星牌墨汁,一得阁墨汁,香山墨汁),现在市场上的墨汁产品鱼龙混杂,甚至假冒伪劣产品很多,如果墨汁质量不好,也会出现洇墨的情况。

最后需要自己根据选购的宣纸类型,调试墨汁的浓度,进行合理的运用。











豫皖情文化艺术中心


谢谢

想不淹墨

熟宣写

半生半熟宣写

笔别蘸太多墨

走笔快点

如下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