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曾国藩为何说“有德于我”?

_Terrific


这个问题很不错,明白曾国藩为何说“洋人有德于我”,可以初步了解晚清的很多问题。

曾国藩在1862年的一篇日记中曾经说过:"洋人十年(咸丰十年即1860年)入京,不伤我宗庙社稷,目下在上海、宁波等处助我攻剿发匪。二者皆有德于我,我中国不宜忘其二者,而怨其小者。"

在曾国藩看来,英法联军等洋人对满清政权有两大恩德,第一是1860年英法联军进入北京时,没有坚持摧毁爱新觉罗皇室,没有损伤太庙等建筑;第二是洋人在太平天国和满清政权之间选择支持满清,为满清剿灭太平天国出了大力。曾国藩认为,中国不应该忘记洋人的这两桩大恩,而去计较洋人火烧圆明园让中国割地赔款强制鸦片贸易合法化外国教会势力深入中国列强特权从沿海扩大到长江流域等等小事。

(曾国藩)

第二次鸦片战争给中国造成了深重的灾难,英法联军在占领北京的过程中,将圆明园这所富丽堂皇的皇家园林抢掠一空然后一把火烧掉。即使当时英法的有良知人士,也对英法联军的暴行进行了强烈谴责。

但要是站在曾国藩的立场上,觉得火烧圆明园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也可以理解。英法联军虽然火烧圆明园,但没有火烧太庙和紫禁城,也没有在北京进行屠城。相比当时的清军如曾国藩的湘军,英法联军已经算军纪不错了。易地而处,曾国藩的湘军肯定把整个北京城抢掠一空,在北京进行一场无差别的大屠杀,曾国藩的湘军攻陷天平天国的首都天京,就是如此做的。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先后签订的《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中国对俄国割让了东北、西北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对英国割让了九龙;对英法共赔款1600万两白银;实现了鸦片贸易的合法化,让鸦片横行无忌的毒害中国人;有特权的西方传教士可以深入整个中国传教,为后来的义和团等西方传教特权造成的冲突埋下伏笔;增加了更多的通商口岸,英国势力深入长江流域;确定了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中国单独对列强关税低税率,列强则对中国高税率)等特权。


不过,这一切,在曾国藩看来,都不过是小事,列强毕竟没有去消灭满清爱新觉罗皇室,让满清政权继续存在,这是洋人的巨大恩德。

曾国藩的想法,代表了很多晚清时代官员的想法。西方列强展示了强大的武力而没有去消灭满清政权后,满清政权转而全力配合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实质上已经沦为了西方列强在中国的代理人。

而对西方列强来说,中国相距太过于遥远,在19世纪的交通条件下,西方列强最多也就能动员两三万军队侵略中国。这点军队打败甚至消灭满清政权问题不大,但将中国变为殖民地是没有可能的。保留一个实质上成为列强傀儡的满清政权,符合西方列强的利益。

一直到甲午战争后日本崛起和20世纪初俄国西伯利亚大铁路通车,日本和俄国才有将中国大部变为殖民地的野心。

晚清时代的满清政权,已经完全站在了中国人民的对立面,成为列强侵略中国的工具。曾国藩的言论,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现在很多人极度反感太平天国,吹捧曾国藩等人乃至当时的满清政权。太平天国和满清政权都称得上野蛮落后,但说实话太平天国其实相比满清政权有一定进步性。如英法等洋人支持满清而不支持太平天国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太平天国严厉禁止鸦片而满清实行了鸦片的合法化,一个禁止毒品的政权总比让毒品合法的政权有进步性一点。


仁勇校尉



明天你会回来


曾国藩(1811~1872)是晚清“中兴四大名臣”(其他三个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之首,是湘军的创始人。最后官拜两江总督、直隶总督等职。

有道是“乱世出英雄”,假如没有太平天国的起义,没有洪秀全的存在,曾最多是个教书匠,换言之,曾内心是感激洪秀全造反的。



▲曾国藩

慈禧专权时,在僧格林沁被捻军杀死后,清廷几乎就没有一个能人可用,要消灭太平天国,慈禧只好依靠地方武装的汉人领袖曾国藩。由此可见:“洪秀全应该有德于他”。

曾国藩当然不敢这样说,但是他曾在日记中写道:“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有德于我”,这到底为什么呢?

洋人十年八月入京,不伤毁我宗庙社稷。目下在上海、宁波等处助我攻剿发匪,二者皆有德于我。——引自《曾国藩日记》

以上就是曾国藩日记说到的“有德于我”的出处。

“洋人十年八月入京”指的是咸丰十年八月洋人入京(1860年,10月)。这个时间点正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期,由于一件意外事件,一手造成了火烧圆明园的发生。这件事是这样的。



▲上僧格林沁、下巴夏礼

1856年,英国和法国以“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为借口,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洋人凭借坚船利炮,仅用两年时间就占领了南方诸多城市。

1858年,英法联军打到天津城下,扬言进攻北京,清政府连忙派恭亲王奕訢议和。清廷没有能力和洋人讲条件,于是签定了丧权辱国的条约。

1859年,英法公使各率领一支舰队进京换约,也就是必须由咸丰帝盖章才能有效。咸丰为了自己天朝上国的尊严,坚决要求以巴夏为首的公使团人员在觐见的时候行跪拜礼。但是巴夏礼却说:“我们英国人没有这个习惯。”最后双方为礼节问题闹崩了。巴夏礼于是带着公使团打道回府。

巴夏礼的举动,激怒了仅存最后一点尊严的咸丰皇帝,他密令僧格林沁在英国使团回去的路上设伏,把他们一行人全部拿下投入了大牢。



▲咸丰

这次可让这些所谓的“文明人”尝到了满清的“十大酷刑”滋味。洋人“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语。”39个人的公使团,只有18个人侥幸活了下来。包括7名泰晤士报记者。 在洋人攻击下,清廷迫不得已奉还了这些使团的俘虏,当英国人看到使节团多人惨遭虐待至死,决定报复清廷。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占领圆明园。咸丰帝以“木兰秋猎”为名,自圆明园仓皇逃亡热河。留下六弟奕訢收拾残局。

从第二天开始,英国军队首领额尔金、英军名义统帅格兰特以清政府曾将英法被俘人员囚禁在圆明园为借口,在圆明园疯狂地进行抢劫和破坏。最后火烧圆明园。

有日记中看到,曾国藩对火烧圆明园好像有点幸灾乐祸,认为洋人此举有“德于他”。



▲签订不平等条约

仔细想来。首先曾国蕃认为“两国交兵不斩来使”是历史规律,两国交兵也要讲究策略,不能胡来。再就是曾国蕃崇拜儒家思想,崇尚仁、义、礼、智、信。咸丰帝的做法不符合他的儒家思想。抛去前因后果不说,咸丰让僧格林沁扣押公使团这个做法不妥。曾国藩庆幸的是,损失一点国宝没问题,关键是老祖宗的宗庙没有被破坏。

其实洋人火烧圆明园时,清廷的高官龚自珍的儿子亲自为洋人做翻译,领着洋人抢国宝,甚至有的老百姓为洋人扶梯子,背洋人过河,这一切都说明“国不知有民,民不知有国”的道理。那时候老百姓,包括曾国藩在内,头脑中没有国家这个概念,认为洋人抢的是大清的国宝,咸丰帝家的国宝,洋人抢这些,关我什么事?

曾国藩认为大清祖宗的牌位和宗庙倒比圆明园的宝物值钱。再有就是洋人曾在南方资助他火炮攻击太平天国。他对洋人感恩戴德,这也是他眼光短浅的地方,洋人为什么帮他消灭洪秀全呢?还不是为了洋人在南方的利益不受损失?



曾国藩不是完人,从这样事看出,“洋人有德于他”不过是着眼于他个人眼前利益,咸丰也确实是个扶不起的阿斗,曾国藩只好自我安慰。

【不一样的历史解读,不一样的知识分享。欢迎转发、留言、关注】


秉烛读春秋


曾国藩这句所谓的有德于我,与自己当时身处的境遇、社会环境和自己的知识结构有关系。

历史事实本来就是复杂的,曾国藩有写日记的习惯,也留下了他的认识。


1860年,正当太平军如火如荼之际,英法以亚罗号事件及马神甫事件为借口,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联军10月侵入了北京。

他们杀人越货,焚烧圆明园,掠夺珠宝无数,秩序岌岌可危,大片领土被割让,可以说是犯下了滔天大罪。然而,1862年5月7日,曾国藩在日记中写道:

第一,余以为欲制夷人,不宜在关税之多寡,礼节之恭锯上着眼,即内地民人处处媚夷,艳夷而鄙华,借夷而压华,虽极可恨可恶,而远识者尚不宜在此等处着眼。吾辈着眼之地,前乎此者。

第二,洋人十年八月入京,不伤毁我宗庙社稷。目下在上海、宁波等处助我攻剿发匪,二者皆有德于我。我中国不宜忘其大者而怨其小者。


我们知道,英法联军发动罪恶战争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扩大中国的市场,攫取利益,迫使当时内忧外患的清政府服从,而且也有看到了中国的虚弱,炫耀武力的层次。

太平天国运动兴起,清廷应接不暇,处处掣肘。英法等国为了保住自己在长江流域的利益,帮助湘军剿灭太平军,这绝对不是什么仗义相助,而是利益导向,保障自己的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往来,促进鸦片贸易合法化,降低关税。但是,前线打仗不易,曾国藩身处军旅,自然就有自己的考虑。太平军兵锋凶险,湘军与朝廷的江南江北大营两次被破。

湘军部下一些军火也是从洋人那里购得,在各种利益共享下,因此曾国藩在南方和英法等国是有部分合作的。这其实也是无奈之事。作为湘军统帅的曾国藩,面对千年未有之大局,也因为传统的价值观,自古宗庙为大,英法未毁灭祖宗门庭,他就认为洋人也有可圈可点之处。况且,湘军平定太平天国,洋人也辅助了,曾国藩就自然春秋笔法了。

清政府忙于镇压天平天国,没有太多的精力处理英法战役。毕竟,无论是对于清廷还是曾国藩来说,清朝的存亡大于一切,至于受点屈辱,老百姓吃点苦,都可以接受。而通过签订各类不平等条约,勉强维持了着自己的统治。

秦右史,原创通俗历史,专注民间文化。


秦右史


曾剃头的所谓“洋妖火烧圆明园而不曾毁及清妖宗社,助功发匪而有德于我”的论调,暴露了以他为首的封建统治阶级,对世界大势的无知和对人民起义的痛恨的心情。


在曾剃头看来,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却“不曾毁我宗社”,是“有德于我”,显示了它对基本的国与国之家的契约关系的无知。它的脑贷中的国家之间的关系,还停留在春秋战国时动zhe斩杀对方来使,扣留对方国君的层次准则上!留在北京城中与英法谈判的奕訢,也是如同曾剃头的一样无知愚蠢:它曾几次准备当场处斩英法的对华交涉使节。整个清妖精英阶层的无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无穷的祸害,曾剃头也不例外。


在曾剃头的心目中,英法夷妖虽然破坏了圆明园这个人类的共同财富,但她的价值竟然比不过清妖皇室的身家性命,以及埋葬清妖帝后的陵寝,揭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消极、腐朽、反科学的一面对曾剃头的深刻影响。至于曾剃头所谓的洋妖在“上海、宁波助攻发匪,实有德于我”的论调,它鲜明的表现了清妖“宁赠友邦,不与家奴”的卖国作风,绝非统治阶级中的个别人才具有的行为。相反,它是绝大多数清妖的精英人士的普遍行为。忧国忧民,抗御外侮如左公者,在清妖的精英阶层中,是属于凤毛麟角般稀有的。


孤独的人209381559


八国联军火烧园明圆,曾国藩说:有德于我。这是一种典型汉奸言论,为了屠杀太平军,曾剃头对洋人卑恭屈膝一付卖国贼的奴才相。蒋介石在日本鬼子侵占东三省也同样叫嚷:攘外必须先安内,仍然对红军进行围剿。本人对曾剃头的书从来不读,那是婊子偷人又立牌枋的言论,害人不浅。


木子白丁


曾国藩这句所谓的有德于我,与自己当时身处的境遇、社会环境有密切的关系。

历史事实本来就是复杂的,曾国藩有写日记的习惯,也留下了他的认识。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与民族而言,与国家而言可以说是民族之悲,国家之殇,但正是由此,清政府意识到八旗子弟已经不堪大用,曾国藩等人才应运而生,汉族士大夫地主阶级才又一次触摸到权利的核心。

湘军,淮军,总理衙门,这场轰轰烈烈的王朝自救,也成就了曾公之名。


小年流觞


还有这事??1860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曾国藩正在努力平定太平天国运动!


琢磨君


各族数辈血汗,供帝王腐败,天怒人怨。


lzz170405233


曾国藩的“德”,就是杀人放火!所以这样说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