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中国人非要生儿子?

迎秋12


这确实是一个现实问题,有许多人就不惜一切生儿子,因为家庭总体思想停留这封建时期,那个时候,需要干农活,家里没有儿子,许多重活都做不了。

我最感同身受的是,我妈妈当初为了生我弟弟,真的是历尽千辛万苦,最后也 没有苦尽甘来。我出生在一个东北小城,我妈是老师,我爸是工程师。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东三省的计划生育执行得特别好,我所有的同学都是独生子女,无一例外。只有我,有一个小7岁的弟弟。每当我们一家四口走在街上,总会被人问起是否二婚。我就很无奈的告诉对方,我和我弟是一个爸一个妈生的。

按理说,我们家是不会有二胎出现的。但是为什么发生了这种事呢?要说起,我爷爷奶奶特别的封建,坚信一定要生个儿子才行。当初我出生的时候,奶奶特别嫌弃地我是个姑娘。我妈妈的好朋友在医院生了儿子,我奶奶巴巴地跑过去,特别艳羡。

我爸爸是独子,所以这个艰巨任务就落在了我妈妈身上。于是,利用关系,要了一个二胎指标。理由是,身为老大的我身体不好,容易夭折。好吧,这件事,还是我十几岁的时候,在我爷爷家的胡同里听到街坊邻居说的。因为他们也特别不满意我家能有二胎指标,就在背地里说三道四。

妈妈身体不好,生我的时候有了高血压。我小时候,我数次见到她被学校老师送回家,因为晕倒在讲台上。

后来,在我四五岁的时候,我有了个妹妹。但是,妹妹身体不好,出生几天都是在家一直哭一直哭,家里弥漫着无法消散的中药味。终于有一天,家里没有了哭泣的妹妹,妈妈和我说,妹妹被送到我家附近的方便面厂了。长大以后,我才渐渐明白,妹妹夭折了。

7岁的时候,弟弟出生了,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妈妈生弟弟的时候,也非常地凶险,当时已经陷入昏迷状态,胳膊上无法找到血管,只好在脚踝处的血管开口输血,这一幕我现在还记得。

说到底,妈妈受了很多苦,是因为爸爸是个愚孝的男人,妈妈是一个识大体的女人,所以才有了我弟弟。妈妈生了我们两个,身体后来一直不好,高血压伴随着她十几年,每天都得吃药维持。血压高得吓人,终于有一天,妈妈在清晨起床的时候摔倒了,眼角撞在了床头柜上。天大亮的时候,我和弟弟被爸爸叫醒,见到昏迷在卧室地上的妈妈,她就再也没有睁开过眼睛。

我当初刚生完女儿,刚出产房,婆婆就说,顺产好,过两年就能生二胎了,到时候生个儿子,怀孕三四个月回老家查一下,如果不是儿子就打掉。我内心也是无语了,如果这么想,也请不要这么说,因为要考虑下你儿媳妇的感受呢!


生儿子的根本原因,就是重男轻女的封建迷信。现在对于大多数父母,当然是生男生女都一样,没有特别的性别要求。但是在有些顽固封闭的地方,还是有一些人,依然希望自己的儿媳生的是儿子,好像他们家有皇位要继承一样。

其实,现在好多人都不愿意生儿子,想到儿子要给他买房子,带孩子,都够够的了。有个贴心小棉袄,成了许多妈妈们的最佳选择。当然,儿子女儿都一样的爱,关键是,一个懂事贴心的女儿,完胜一个不学无术的儿子。


绘本妈妈胖小兔


首先声明,我绝对没有重男轻女的意思。

以前的时候,家里需要壮劳力。儿子多的家庭不会被别人欺负。而且养老送终需要儿子来披麻戴孝摔瓦盆。所以大家但凡能负担得起,总要多生几个儿子。

那么现在家里不需要壮劳力了。每家都只有一两个小孩,没儿子的人家也不会被人嘲笑。而且小两口成家大都自己单过,不存在谁嫁谁娶的问题。为什么很多人还是想生儿子呢。

我想生儿子有个生物本能在里面,毕竟代表男性的y染色体只传男不传女。虽然我们没有皇位要传,但是下意识的男人们都希望生儿子来遗传自己的基因。

如果说我们东方人有传统思想在里面。我所知道的美国人其实也是喜欢生儿子的。所以不需要上纲上线到什么高度。虽然潜意识里面想要儿子,但是真的生个小姑娘还是很欢喜的。

这个只是我的闲聊,希望大家不要介意。


西雅图的武昌鱼


答:为什么中国人都非要生个儿子不可,致使孩子生地越来越,生活越来越困难重重?这个问题,首先是:重男轻女的思想还在致梏着缚束着人们的头脑,于是就出現不生个男孩誓不罢休,从而使孩子越生越多,致使家庭越来越困难。所以国家提倡:只生一个好!男女都一样!如今随着我国老龄化的趋势突显,所以政府又放开了生二胎的口子。这也使原先只个女娃的家庭也为生二胎积极这一行列中。生二胎.有的还生了三,四胎,若家里经济条件好还是能接受的了,养活得起。若家里条件差,你想一想生了这么多的孩孑咋养得起呢?亲爱的育龄夫妇你们可要具体问题具体解决哟,莫要一味地为了生个男孩而穷得叮`当响呀,/你们比一此,看一看,現在男女都一样!只要孩子们孝顺,生男生女.我们说:都一样!都一样!!!!


席梦江


中国人喜欢生儿子是因为,几千年的农业文明和传统思想形成的,越是在落后和闭塞的地方越严重,越是有大男子主义的人越严重。

其实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现在非要生儿子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

非要生儿子,无非就是传统思想作祟,认为儿子才能传宗接代,女儿生的孩子要姓别人的姓,认为儿子是自己家的,女儿嫁出去就是外人。这也是中国几千年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造成的,这种传统也有现实基础,在农业文明,男人在体力上比女人强,所以会占据主导地位。

其实纵观世界各国,男女不平等情况仍然存在,在一些宗教国家或落后地区,男女不平等情况还跟严重。

所以想生儿子可以理解,相信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非要生儿子的人会越来越少,越来越少。


嘟嘟宝贝


主要是传统认为,有些任务只能儿子才可以造成!

1''传承。这里包括姓氏传承和财产传承。

传统是孩子随父亲姓,如果生女儿这权利就没了。比如我一个女同事,姓“弭”,稀有一些,她生的是女儿,这个姓如果她没兄弟就很难传承下去了,毕竟自己女儿的孩子随外婆姓很困难。家族的概念力又用姓氏来划分,所以,没传承下去姓氏,好像家族就衰败了,而且中国讲究大家族,尤其农村,家族人少受欺负。

财产传承过程中,毕竟大额的财产多是被男性控制,比如家族企业等,所以觉得给儿子还在自己人手里控制,如果给了女儿,就被女婿控制了!

2''女孩有先天“劣势”。这个劣势不是女孩子不好不如男孩子等等。而是这个社会对女孩子深深的恶意。比如,性方面对女孩子的要求要比男孩子高的多。女孩小时候要防范的性侵害比男孩要多得多,青春期之后更是。成年后性经历过多,未婚先孕等等, 社会舆论等压力可以达到逼死人的程度。由于婚育等原因,事业上很难跟男性平等竞争。所以,生了女儿的家长,一面心疼爱护孩子,一面严防死守保护,最后看着很有事业心和报复心的女儿回归家庭,这时候可能觉得生个儿子更好。

3''有些社会规则规定就只有男性才可以享受“福利”。比如农村一些潜规则,有儿子的家庭霸道横行,欺负没儿子的,同乡是不会干涉,因为规则就是这样,逼着没儿子的家庭要生儿子。

4''传统的生活模式。传统家庭结构,女孩子是要去男人家生活的。人身上就完全加入男生家庭。和自己父母几乎是完全断舍离。

想想生了女儿的老人,辛辛苦苦养大女儿,完全送去别人家,创造的一切价值都归男方家庭,包括孩子姓氏,创造的财富等!养老都成问题。

不过,现在随着社会进步,除了老人根深蒂固的传承观念,其他的都在改进了!比如,农村种地不再像传统用很多劳动力,小两口结了婚也不一定和公婆在一起了,社会规则和法律也在慢慢进步提升对女性保护了!


34717431


哈,这个问题问得貌似带着情绪噢?

首先,得更正你一条,不是所有的中国人都非要生个儿子的。孩子是爱情的结晶,也是生命的延续。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是幸福的。我相信大多数家庭的父母都是这样想的。

其次,回到你这个问题。之所以有这个问题存在,是和少数人的封建思想有关系。过去社会中,男尊女卑,尤其是在农村,不生个男孩,就是被人所不耻,还有就是缺少重要劳动力。其实,我想说,谁说女子不如男!过去时,修水坝,筑路,下田务农,哪个少了女子的身影?女人同样能顶半边天。

最后说说身边人有这种情况的家庭。同事一家八个姐妹,为啥?就是因为父亲一心想要儿子,结果事与愿违,生一个是女儿,最后第八居然都哭了,狠狠地说,老天爷和他作对!现在啊,他偷偷乐吧,这八个女儿对他可孝顺了。当然,女儿们都记得成长过程中的父母养育之苦。八个孩子,吃喝穿都是个问题啊。所以说,还是计划生育好啊。

最最主要的要说,其实生孩这事和有没有文化有直接关系,思想在变,行为也在变。现在的人,你让她生,她还得考虑考虑呢,孩子的存在,那就是告诉你要一辈子都辛辛苦苦,不敢停歇噢。

嘿嘿,怎么说着说着,有些怀念我们小时候了呢😄。日子虽然不容易,但是有小伙伴啊,我还觉得有些少,只有一个妹妹😊呢。哈,人多热闹,或许那时候父母也这样想过呢,也说不准噢,你们说呢?


虹静的静生活


看到这个问题,我一时还真答不上来,但是有一点得纠正你,并不是每一个中国人都追求生儿子的,你这个问题的出发点太主观了。

从历史方面来讲,古代君王的王位都是传男不传女,儿子才是承袭自己血脉和事业的接班人,这一点过多的去讨论它没有什么意义。就类似“左、右”两个字一样,为什么中国从古至今都说男左女右,因为左字含工,意思是工作的意思,而右字含口,意思是女性主要负责生活饮食方面。瞧吧,从很久之前开始,男性的社会地位就高于女性。

历史必然会影响到文化,有多少女人一边感叹当女人不易的同时,还要为生儿子而奋斗!往往一边埋怨男人的不体贴,自己的命苦,但是她们骨子里更看不起的是生不出儿子的自己。这种事例在很多农村地区都不是新鲜事,甚至于她们还会自卑,女性+生不出儿子=双重自卑!

从遗传上来讲,女性提供X,男性提供Y,只有Y会一直伴随家族往下流传,打个比方:太祖父--祖父--爸爸--儿子--孙子,他们作为男性,他们身体里的Y基因是一样的,如果某一代生的是女儿,那么也就意味着,这个Y基因的流传到此为止。

讲一个真实例子,我爸爸单位的一个叔叔,因为超生被单位开除,和妻子做起了小生意,他家一共有5个孩子,在计划生育的那个年代,你可想而知他们当时被罚、被处分是多么严重,但是他就是要生。我妈当时也挺费解的,就问那叔叔,你生这么多孩子图什么呀?那位叔叔回答:“等我死的时候,哭的人多,热闹一些!” 这个世界,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外貌不一样、性格不一样,思想就更不可能一样了!不要拿自己的衡量标准去判断别人,过的好不好,只有他们自己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所图、自己取舍!


小捣蛋鬼的养成记


目前非要生一个儿子的传统想法已经慢慢减少,以前农村的想法多生一个儿子增加劳动力,不生一个儿子人家看不起。自从国家实行二胎开放,是有不少家庭追了二胎,个个都想追求一个好字成双。多一个小孩热闹一点,但有的人想法简单,生那么多干嘛?累死自己。确实,小孩生了出来,必须要对他负责,把他培养成人,作为父母,我们都知道养一个小孩累的过程只有我们才能体味。

我曾经去敬老院做义工,面对众多老人我也经常跟他们聊天。少数老人来敬老院是因为没有子女,身边没有人照顾。有子女的有的不想麻烦子女,选择敬老院养老。但有部分老人对子女是相当不满,平时几个凑在一起就说自家的子女呀,媳妇呀怎么样怎么样,说到伤心处老泪纵横。人呀,一辈子真不容易。张伯有四个儿子,几年前老伴走了,单位房拆了就去大儿子家住,没多久媳妇有意见。张伯不爽,就去小儿子家住,小媳妇也不爽。怎么办?再去其他儿子家也会碰到这样的问题。他想算了,一个人跑敬老院来了。他时常叹气,养那么多有什么用?老来竟然没有一个容易之处,心寒呀。更别说生病了要他们照顾,平时在敬老院都很少来看他。陈伯也养了三个儿子,老大,老二过得比较好,老三差一点,开出租车,累不得什么钱。陈伯老了就把房子过户到老三名下,这下老大老二不干了,每个月伙食费也不给了,生病医疗费也不出,好像陈伯不是他们爸。还好小儿子比较孝顺,但陈伯不想麻烦小儿子,执意要来敬老院。五年了老大老二没来看过一次他,他也当没生过两个儿子。你们说,养儿真能防老?生多一定好吗?


豪哥玩卡


1、干农活!之前都说养儿子要干农活,其实真正生活在农村的人都知道不管男女都要干活,而且现在农村基本上都是全机械化种植收割,农活基本上就已经女孩也是完全能胜任的!

2、传宗接代的思想作祟!中国一般新生儿随父亲姓氏较多,随母亲姓氏少,大部分人觉得都不跟自己一个姓,就不是自己家的孩子了,尤其是爷爷奶奶!男孩能传宗接待,女孩就…

3、封建礼仪!比如说祭祀祖宗,男孩可以烧纸,女孩烧了也没有用(因为是人家的人)。比如说老人逝世,都是男孩拿孝棒,男孩抗幡等等,诸如此类的太多!

4、不生儿子受人歧视!别人家都有儿子,感觉自己没有就心里说不过去,必须得有一个!


有些许阳光


如果把家庭比喻成一个国家,如果是父系氏族的话,那么这个国家的男人就留下生活工作守领地,女子成年嫁去别国生活,隔三差五回来,有时寄回来外汇,如果其国不发达,还得回来要口粮,如果在外受欺负,娘家还得去大舅子小舅子揍他丫的。如果女儿女婿厉害,宣布独立成立新国家,娘家随时还能去生活,否则女儿和公婆一起生活,岳父母去住总不合适。女儿都出嫁了,国家就成了老两口,诺大的领地~~~如果是母系氏族,又是另一番景象,我国有个少数民族是走婚,就是母系,女人留在家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