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离异家庭的孩子?

小小鱼smlie


身边离异家庭的孩子不少,若要说如何看待,那只能用“心疼”这个词。

举两个例子吧!

女儿的好友,十岁。平常看起来乐观自信开朗,完全没有受到父母离异的任何影响。我觉得她的家人做的真好,没有影响到孩子,直到有一天我接到她奶奶的电话,电话里奶奶说:“××,跟孩子说说话吧!孩子太想你了”,接着我就听到电话里,孩子哭着叫喊“妈妈,妈妈,妈妈……”那一刻我泪流满面,心里满满的只剩心疼,不忍心纠正是奶奶打错了电话!

大姨的孙女,二十四岁,父母离异十几年,各自重组家庭,她由奶奶带大。今年已婚刚生完小孩。大姨的葬礼我们见面,她看起来特别伤心和累,聊天知道,她婆婆不能帮助带孩子,只能自己边工作边带,转不开,可为难。我建议她偶尔去母亲那里,请母亲帮忙。可她回答我,“不想去,也不想母亲在那个家里为难”。听了这话,我的心一阵钝疼,奶奶不在,她没有可以回的家了。父母的那两个家,即使欢迎她,那也是别人的家,与她无关!

现代生活,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品质,各种各样的原因好,离婚率也是节节攀升,成为离异家庭的孩子,表面看起来或叛逆早熟,或独立坚强,或偏激暴躁,或懂事大方!其实,她们都有在你看不见的角落,独自痛苦过,挣扎过。越懂事越惹人心疼!

也许离婚无可避免,也许单亲是无奈之举,希望这些孩子都能被善待,有很多的爱,来抚平内心的伤口!


心理答人


对于孩子来讲,父母离异,是孩子最惧怕面对的事情。生活中,没有了爸爸或者妈妈的关爱,对于孩子来说是带有很大伤害性的。

我们作为外界,必须要理解他们的所遭所遇。因为这些孩子普遍存在以下几大心理问题。

逆反

单亲家庭的孩子在“孩子圈”中地位并不高,很容易成为别的孩子奚落和欺负的对象。然而他们也渴望被人欣赏,渴望得到尊严。

为了找到存在感,在言行上。有意识的表现出自己与众不同,有时甚至喜欢跟人“拧着来,对着干”来显示自身存在的价值。

妒忌

离异家庭的孩子,他们无论是在精神上还是物质上,所能获得的优越感,远不如健全家庭的孩子。而这些正是他们渴望得到的。

  1. 由于健全家庭孩子拥有的优越感,离异家庭却自己却没有,所以这些孩子他们的心理就会发生了很大变化。从最初的羡慕,逐渐演变成嫉妒,憎恨。精神上也是对父母一方过分的依赖。希望能够获得更多的回报。

  2. 在物质享受方面,他们如果不能够正确的对待这种差距。认为别人有的自己也该有,就很容易导致偷窃,打架斗殴等犯罪行为的发生。

抑郁

父母情感的破裂,必然会带来家庭冷战硝烟,吵架打仗等不良的气氛。

孩子长期生活在压抑的氛围当中,无时无刻都在为父母的关系担忧。甚至有的父母打架怄气,孩子就成了出气筒。

孩子成天生活在恐惧和担忧当中,没有任何的安全感。时刻都在担心害怕,害怕家庭战争的爆发,害怕自己会被抛弃。

长期的折磨很容易使他们产生恐惧心理,他们为了保护自己弱小而受伤的心灵。难免会对周围的人事物产生敌对情绪。对同伴永远保持距离。

他们自我保护意识很强,敌对情绪也很大。所以常常感到郁闷,烦躁。心理困扰也无处排解。如果这些心理问题压抑太久,一旦爆发,极易产生极端的行为。

这种心理倾向在女孩身上表现为痛哭,或者离家出走。在男孩则表现为攻击行为。

焦虑

孩子在他们父母离婚的过程中,看到的更多是父母之间的相互攻击, 学到的是讨价还价,相互敌视。

因此,他们对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缺乏信心,父母一方因离婚而导致情绪上的失调。很容易把这种情绪带到与孩子的沟通当中。

这样一来,孩子每天生活的提心吊胆,离异后,这些孩子不得不花大量时间,去应付这个破碎的家庭关系。对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感到焦虑,缺乏安全感。


所以,他们在人多的时候会感到惶恐不安,敏感。在小伙伴面前生怕别人说自己的坏话,在社交方面总是退缩,焦虑。

自责

自责心理表现在对自己的品质和能力做出偏低的评价,从而自我鄙视,自我责备,自我轻蔑。将一切不如意的原因归于自己不好。

常对自己所做之事感到恐惧。单亲家庭的子女大都有强烈的自卑感,感觉自己什么都不如别人,特别悲观失望。


由于自我评价偏低,因此他们在生活学习工作中遇到的失败常归因于自己无能。从心理上而产生了不安,内疚,失望等消极的负面情绪。所以自己整个心理都失去了平衡。

久而久之,他们对自己失去了信心,对自己稍加努力就能完成的事情,也自叹无能而轻易的放弃。

这些孩子在受到批评以后,也总是认为自己不好,在别人笑自己的时候,总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

所以,建议老师们遇到单亲家庭的孩子做错事,要注意方式方法。如若不当,很有可能毁了这个孩子的一生。

自卑

面对家庭突然的破裂,孩子无法接受眼前的现实。更无法适应无父或无母的生活环境。

他们的心智尚未成熟,根本无法体会父母的生活状态,无法理解父母的苦衷无奈。

幼小的心灵,脆弱敏感。没有自我调适的能力。所以一旦受到冲击,孩子便无所适从。

当他们看到同伴有父母陪伴,幸福的嬉戏玩耍的场景,便会回忆自己曾经快乐的时光。心中的失落悲伤是他们产生抑郁和自卑的心理。

他们无法找到自己的快乐,也不知道自己的快乐在哪里。于是经常沉浸在忧虑和悲伤当中。

孩子这时候也是最敏感的,面对关怀,他们会过于在意,甚至会误解。

久而久之,他们会从人群中脱离出来,进入自我封闭的孤独空间。从而导致沟通障碍等心理疾病。

【讨论】

  1. 家庭是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就像细胞是构成人体的基本单位,随着近年来离婚率不断的上升,离异家庭的孩子也会越来越多。如果这些孩子的心理问题得不到解决,势必会造成这些“问题孩子”将来走向社会。引发社会问题。该如何应对?

  2. 这些问题的根源是离婚造成的,而离婚又是夫妻之间情感的破裂,如果能做到有效的防止夫妻感情的破裂,对于社会发展来讲意义就很重大了。大家要是有什么方式或者方法就在评论区留言吧


正乾创业思维


离异家庭的孩子在心灵上肯定是有一定的创伤的,特别是那种在孩子刚刚懂事就离婚的父母。那时候的孩子还小,对于世界的认知来源于父母,父母的行为也会影响着孩子的行为。

在离婚之前,大多数父母都会有着争吵,或许这些争吵并不是因为孩子,但这些争吵回在孩子的心灵上留下深深的烙印,当孩子长大时,也会影响着孩子,孩子本能的对婚姻有着恐惧,害怕自己的婚姻也会和父母一样。

离异的家庭也有些是单亲家庭,就如以前课文上的一篇文章“精彩极了与糟糕透了”一样,父母对于孩子是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如果只有某一方时,孩子的性格会有所缺失,有着严重的甚至会是一种极端。

当然如果孩子的年龄越大,父母的离异对于孩子得影响也就越小,当孩子已经长大,甚至结果生子之后,这些影响也几乎没有了。


黄沙铁甲


当今社会离婚率还是比较高的,随着人们观念的转变不会为了孩子不幸福还勉强去维系一段婚姻,人们的思想把追求个人的幸福放在第一位的,不合适就分开,勉强在一起吵吵闹闹打冷战互相攻击没爱的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更大,单亲家庭虽然对孩子的心里成长造成一定影响,但通过关爱教育给孩子输送正确的价值观好好沟通孩子长大懂事也会慢慢理解的。


山村鄉野


现在的离婚率比较高,这种离异家庭的孩子确实越来越多,不管这个孩子年龄大小,他势必受到很大的影响,有的跟随一方重组了家庭,有的由一方带着没有重组家庭,还有的父母都不管,丢给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虽然父母都在,但是却很难体会到一个完整家庭带来的温暖和关爱,在以后成长过程中,多多少少都会与完整家庭的孩子有些不一样~我们在遇到这样的孩子一定要多给予关爱,更不能歧视!有些甚至成年以后也会因为这些过往带来一些影响!

所以说,结婚生子是大事~望有情人都能白头偕老


摄影师阿臣


有一个小孩在自己两岁的时候,因为父母两地分居。离婚了。后来他妈又给他找了一个继父。可是没过几年他妈又离婚了。那时小孩都十几岁了。小孩上中学的时候开始抽烟喝酒谈恋爱。长大后这孩子成了美国总统。这小孩就是奥巴马。小孩成长是个漫长复杂的过程。离异家庭的孩子也能好好学习不是么。


功夫叨叨鱼


可是作为离异家庭的孩子心理创伤真的是难以修复的。孩子虽然是孩子,但是他们也是一个有思想的个体。有的孩子在父母离异后就会变得自卑胆怯,有的甚至自暴自弃。当然也不排除变得好的!

总之离异的孩子他们是脆弱的敏感的!父母多多陪伴孩子总是没错的!


用户6790495351


正常看待。不要标签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