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完孩子后是自己教育孩子好,还是爷爷奶奶教育孩子好?为什么?

熊猫途说


当一个新生儿来到这个世界上时,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不懂,这个时候,孩子跟谁接触的多,就会逐渐喜欢谁,而且在成长的过程中就会最听谁的话。从教育角度看,自己教育孩子利大于弊。

我侄子媳妇有孩子后,几乎每天是我弟给孩子穿衣服,抱孩子。孩子除了我弟媳,就跟我弟在一起。

因此,这个小孩除了妈妈,最近亲近的就是爷爷。

我侄子很少抱孩子,所以孩子小时候跟他之间犹如陌生人一样。侄媳妇曾经告诉我,有一次早晨,她忙着去上班,孩子姥姥去水房提开水。孩子睡醒以后,看见身旁睡的是爸爸,就像看见陌生人一样,哇的一声大哭起来。我侄子赶快起来,把孩子包住,抱着在房子里转,孩子的头扭向门外方向,寻找姥姥和妈妈。侄媳妇笑着说,你侄子从来不抱孩子,只顾自己玩。后来找机会我跟侄子说,有时间多陪陪孩子,不然,孩子长大后会疏远你。之后,他们经常一起带孩子出去玩,渐渐地,孩子跟爸爸没有了生疏感。

孩子爷爷因为从孩子出生,就一直管孩子,所以,孩子跟爷爷似乎特别亲。孩子才7个月的时候,有次弟弟带我去侄媳妇单位,帮忙带几天孩子。我和弟弟进门时,孩子正跟姥姥在床上玩。看见爷爷后,孩子笑着往前扑,伸手让爷爷抱。以后孩子会说话了。不管做什么,都是爷爷优先。我母亲还在世的时候,有次母亲过生日,一大家子人在一起吃饭。孩子爷爷在外边忙,没有到餐桌边。孩子奶奶端着碗,坐到孩子身边的椅子上,孩子马上回头看了一眼奶奶,然后说,这是爷爷的椅子,你不能做。奶奶说,我就要坐。孩子哭着说,这是给爷爷的。

因为奶奶平时很少管孩子,同在一个屋檐下,孩子喜欢爷爷,不喜欢奶奶。

这些小事情,充分说明,孩子是谁带跟谁亲。

如果孩子降生后,年轻的爸爸妈妈能自己带孩子,一是随着孩子的逐渐长大,跟爸爸妈妈的感情会越来越深,同时也会听爸爸妈妈的话;二是爸爸妈妈带孩子,可以从小教育孩子为人处事的方法和必要的幼童知识教育,这一点是许多爷爷奶奶做不到的。

譬如,我侄媳妇是老师,人家对孩子的教育就是和一般人不一样。

1.孩子和小朋友一起玩,争玩具时,她会告诉孩子,好玩具要跟小朋友一起分享。孩子就记住了,也会照着做。

2.孩子吃饭总掉饭粒或菜,她会告诉孩子不能浪费,孩子记住了。吃饭时,饭粒掉到茶几上,孩子自己用手捡起来,放进嘴里吃了。我侄媳妇就是一个很节俭,很会过日子的人。

3.侄媳妇不让孩子多吃糖,孩子就能记得住。有次家里过事,我给孩子一个水果糖。孩子说,妈妈说糖吃多了坏牙齿。

总之,自己有能力,有时间,孩子还是自己带,自己教育比较好。

你说是不是呢?

欢迎朋友们一起交流探讨!


牵住夕阳的手


小孩子让父母带还是让爷爷奶奶带,毫无疑问是父母必带!说出这句话可能会得罪天下爷爷奶奶们。


孩子经过十月怀胎呱呱落地,上世以后第一声会喊的是妈妈,其次是爸爸!孩子感情也倾向于父母。做为父母孩子没上世以前,父母们千方百计的给孩子起什么名字,补助什么牌子奶粉,上幼儿园去那所,教育孩子不能像以前父母管教我们那样了…等等!一个时代不同,爷爷奶奶们带孩子经验值会和现在年轻父母有偏差代沟。

我两个女儿,大女儿上大三,是我从小带大的,性格自信独立个性坚韧阳光,做事情雷厉风行。让我欣慰的是学习上从高中到现在都任班级学习委员!柔弱腼腆身上没有(单亲家庭缺乏母爱)反观二女儿(我孩子她妈离婚有十个年头)虽然是她妈带着,但一直都由外公外婆操心经管!女儿和外公外婆走的特别近,去年前妻去世以后,二女儿开始我做她的监护人!从二女儿我观察出来,也从她身上暴露出来很多问题,简单讲讲,任性贪玩没自信依赖感很强尤其特别爱犟嘴脾气暴躁惰性很强三观具无!学习上一塌糊涂反面教材的例子!经过我和大女儿耐心管教有所改变!因此我一百个不同意孩子让爷爷奶奶来经管。最好父母带。



爷爷奶奶把我们抚养大也不容易,让他们也该歇歇啦,时间允许的话,每个周末带着孩子探望老人,补一下咱们对父母的爱和孝心,增加爷爷奶奶和孩子感情,何乐而不为。爷爷奶奶在农村的话,放假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岂不是美哉!


管教孩子没有实验没有重来。珍惜我们给孩子这一生做父母的机会,让孩子拥有美好的未来和前程。


心还在跳12


如果爷爷奶奶都是搞教育的工作者,退休在家,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教育,不仅爷爷奶奶能够充分的享受到天伦之乐,就凭他们几十年在教育战线上的经验,也会把孩子培养成好学上进,讲礼貌,讲文明,知识面宽的好孩子,百利而无害。

如果爷爷奶奶的文化程度一般般,或者是大字不识一斗,那么孩子还是自己教育好。因为现在的年轻人都是有知识,有文化的一代,接受的新生事物也多,精力充沛。特别是父母本身就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心心相通的概率很高,孩子在父母的无微不至的呵护下,吸收的知识也越稳固,发现孩子在某一方面的特长的机率也越大,对孩子全面发展,重点培养,也不至于找不到目标。父母年轻时候的辛勤付出,到老了才会有收获。

因才疏学浅,以上就是我的建议,见笑了。


老蒋闲言



这还用说吗?自己的孩子当然是自己生自己养了。

从情感层面来说,孩子天然就会去寻求跟父母的联结。这也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心理基础。从责任和义务来说,既然生了,就要尽到为人父母的责任,尽其所能地给予孩子充分的爱和关注。

现在隔代养育的情况非常普遍。老一辈的人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有可能会有一些错误观念,但最最重要的是,老人家容易对孩子没有足够的规矩和界限,很容易溺爱孩子。

爷爷奶奶虽然也很亲,但是跟亲生父母相比,意义是完全不同的。一方面是跟亲生父母的连接处断裂状态,另一方面又有,爷爷奶奶五原则,无条件的溺爱,就非常容易导致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

另外,爷爷奶奶毕竟年纪大了,照顾孩子是一件非常耗费心力和精力的事情。

年轻的父母因为工作关系,在顾不过来的时候可以请长辈帮忙搭把手,但是一定不能把所有的责任都转嫁到老人家的身上。


壹父母


现在的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现象已成了社会问题,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看管,教育,有百害而无一利!


首先爷爷奶奶天生就有一种溺爱孙子孙女的情怀,喜欢纵容孙子孙女,会把小孩惯习得特别娇气!

公婆碍于媳妇的面子,有时想管教小孩,也会畏手畏脚,最后只好放任自流了!

过去有句俗话叫"娇子不孝,娇女无人要",这样的小孩长大了,往往都会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根本不会把父母放在眼里!

最可怕的是留守儿童走上岐路,因为缺少父母的疼爱和管教,留守儿童最容易自暴自弃,又没有正确的道德观来引导,三五成伙,就会干出出格的事来了!



小孩一旦走上邪路,这时再想拉他回头,哪怕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也是难于上青天了!


五音山人1


生完孩子后,笔者认为是自己教育孩子好些。因为孩子是从妈妈十月怀胞中,不知吸收妈妈多少营养的血液,从子宫胎盘中降生了。孩子自从来到陌生的世界上,每天就依偎在妈妈怀胞的摇篮里,吃着妈妈的乳奶液,一天一天的健康成长。孩子有了妈妈的贴心照顾,自然就有亲情血肉感,毕竟十指连心吧!再说爸爸妈妈年轻,有一定的文化素质教养,在照顾孩子上更细心服务周到。至少说年轻的爸爸妈妈在孩子个人卫生上,穿作上,生活上都利于孩子身心健康成长。

然而很多年轻的农村家庭户,自从夫妻俩结婚有了孩子后,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可以说年轻的夫妻俩上有老,下有小,光靠在农村种庄稼维持一家人生活,真的很困难。无赖之下,年轻的夫妻俩为了养家糊口,逼上梁山,狠心的放下一岁左右的婴幼儿,背井离乡,踏上千里迢迢的城市,过着打工生涯的生活。孤苦伶仃幼小的婴儿由爷爷奶奶看管,并教育孩子。由于爷爷奶奶已经是五十岁左右的年龄,很可能上有老,下有小(儿子、儿孙),生活承受包袱的压力也相当大,甚至为了讨儿媳妇买车买房欠了一些外债。五十岁左右的年龄在城市根本不好找工作,唯一的办法只有在农村种庄稼,并照顾孙儿孙女读书。对于50岁的人来说,有可能书读得少,说普通话不标准,加上生活压力大,平常生活需要勤俭节约。因此50岁当爷爷奶奶,必定在教育几岁的孙儿孙女上,肯定舍不得花钱帮孙儿孙女买生活零食,在读书上就没太多时间去管教。孙儿孙女没有爸爸妈妈的精心照顾,自然就学会了玩手机,学习不努力,初中未毕业就辍学了。综上所述,生完孩子后,由自己教育好的原因。


董永根


最好是自己带孩子

首先说的其实爷爷奶奶对孩子的是爱,但你却不能因此来要挟爷爷奶奶带孩子。爷爷奶奶带孩子是情分,不带才是本分嘛。有鉴于此,最好还是自己带孩子。

再加上爷爷奶奶年龄一旦大了,带孩子生活是有着各种各样不便的。本身爷爷奶奶的身体就需要修养,能给孩子的精力是极为限的。这时候再让他们替父母照顾孩子,多于心不忍啊。

第二,孩子尚处于朦胧的起步阶段。完整的良好教育离不开一个温馨的家庭生活,而父母是第一责任人。一个良好的榜样作用和习惯养成是非常重要的,爷爷奶奶们的生活娱乐休闲和青年人的兴趣爱好是有很大的区别。孩子尚小,不适宜束缚甚至是需要给孩子心灵以自由飞翔。爷爷奶奶们对孙子孙女疼爱有加,可给孩子尝试的机会不多,乃至对于孩子的发展方向规定较为宽泛。这于孩子而言是不妥的,当然您要是喜欢4岁的孩子跳二人转或者孩子没有规矩的话请无视我。

第三,科学显示个体生命生长必然存在一些阶段,这就要求孩子需要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具有良好素质教育的人。孩子看着父母长大和爷爷奶奶一起长大是不一样的,举个例子爷爷奶奶多数都是不讲普通话的。那当孩子操着一口地道的方言和老人近乎熟透了的口吻时,请问他还怎么和其他同学一起玩一起学习?如果孩子交流沟通都出现不小的障碍,以后还怎么健康成长?老人那种安于现状、尽享天伦之乐的心态,实在是太不合适作为带整体找刺激的孩子了。

第四个,抛开一切去看,人们都是喜欢追逐美丽的风景和美好的人了。试问壮年的父母是如此英俊美丽,孩子如果有选择权的话会选择年老体衰的爷爷奶奶吗?我想这个问题孩子最有发言权了。

最后说一下,父母带孩子和爷爷奶奶带孩子也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父母每天的陪伴尽量不要低于2个小时,越小的孩子越需要把陪伴时间拉长,不让父母之爱迟到早退。


祝您及家人身体健健康康,家庭和睦幸福。


我是小赵老师


首先教育孩子,抚养孩子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义务。同样孝顺老人,赡养老人也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对于楼主所提问题我有以下几个看法:1: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些做法可能会是影响孩子成长的因素,从小给他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是很有必要的。2:爷爷奶奶带孩子要分析以下几个情况,是不是有带孩子的能力?是不是愿意带孩子?是不是思想上跟得上社会的节奏?是不是溺爱孩子?这些问题搞清楚以后再决定是不是由父母带孩子。3:个人建议孩子还是自己带,最起码知道如何怎么教育他,不至于过分溺爱孩子,放假了可以跟着爷爷奶奶住几天,不至于让孩子感觉不到爷爷奶奶的爱。也更加能增进他们之间的感情。虽然自己带孩子累点,可能少赚点钱,但是孩子的成长,孩子的童年都可能会对这一生有着不同的收获和影响。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水城小林哥


父母是孩子天然的监护人,爷爷奶奶对孩子没有义务,只有帮助父母教育扶养孩子的道义。从教育的角度,我探讨一下几点,希望诸位修正!



第一,父母把孩子带到世界上,孩子没有父母的关心爱护,很难长大成人。父母是生育孩子的人。

第二,孩子都是娘身上掉下的肉,父母也希望把孩子培养长大成人。

第三,从法律上说,父母也是孩子的天然监护人。如果父母丧失了责任,或者不尽义务,必然要受到社会的谴责,法律的追究。


第四,父母在孩子18岁以前,严格说没有不仅教养和扶养的权利,只有尽义务的责任。所以本问题开始的前提,是非常不合适的!

第五,为了孩子健康成长,父母多带孩子更加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目前出现的留守儿童现象,我感觉不利于孩子心理的健康!尽管父母通过打工挣钱,为孩子吃饭穿衣提供了必须,把孩子交给孩子的爷爷奶奶管理。其实,也有成功的,但是由于爷爷奶奶隔代管理,使得孩子任性或者管理失调,所以留守儿童多数成为学习底下者,或者说学习效率低下,学习成绩低下的孩子比率最高!感到社会忧虑的问题。



鉴于以上情况,自己生的孩子自己带,爷爷奶奶只是在教育孩子问题上,只是一个辅助作用。千万不可扭曲了主体,使得父母失去了责任,爷爷奶奶又不自觉的承担责任!


锦绣中华一捧土


生了孩子当然是自己带着好。我的孩儿二岁了,大多数的时间都是他妈妈在自己带,孩子带的很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