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在攻打柏林时,在火力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为什么还伤亡了三十万人?

广水世友地板2


柏林,纳粹德国的心脏,攻陷柏林意味着彻底肃清欧洲大陆的纳粹势力。盟军将这次战斗看成夺取最后的荣耀,为以后重新划分势力打下基础,德国人则把守住柏林看成战争转折的机会,所以谁都不愿意投低成本,也没有谁愿意轻言后退。正是如此,苏联人才会在投入近200万兵力,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仍然伤亡高达30万人。

德国人将柏林分成三段进行防御。第一段围绕柏林外围的奥德河,尼斯河区域构筑了三条防御工事,“御敌于城门之外”。当然他们也知道仅靠这肯定是挡不住盟军的脚步。第二段防御工事围绕市区进行构造防御工事。第三段则是在柏林城内构筑防御工事,纳粹在市区设置了许多小型堡垒,柏林城内的每一房屋都隐藏了纳粹军人。

所以当苏联军队发起对柏林的进攻以后,他们发现月到后来难度越大,到了后来每前进一步都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每夺取一处房屋付出的都是几百人的性命。德国人为了守住这座“信仰之城”,真的是不惜付出一切代价,除了房屋里面藏着人,下水道里面甚至都有德军埋伏。


柏林会战从45年的4月份开始打响,持续了近半个月,5月8日盟军进入柏林城。战争开始之时,苏联人对难度做了最大程度的估计,调集了一切可以调集的部队,起先更是对柏林城进行了几番轰炸,以至于“战争还未打响,柏林已是废墟”,了没想到到最后还是伤亡了三十万人。
我是头条作者一树梅花一放翁,每天带你了解不一样的历史,希望大家给我点个赞,关注一下,路转粉,不迷路,谢谢各位啦。


历史十二郎


苏军在柏林战役付出大量伤亡代价的原因有三。其一是巷战本身的残酷性,其二是德军的顽强抵抗,其三是苏联为了和美国竞争,不惜代价发动猛冲。

1945年4月中旬展开的柏林之战,苏联投入250万兵力,4万门火炮,5000多辆坦克。对手的德军总兵力是100万正规部队,1万门火炮,1500辆坦克,另外还有二三十万的预备部队。

从装备和人数上,苏军拥有2倍的兵力优势,4倍的火炮和坦克优势,确实占据绝对优势。而在最后胜利前付出了8万人阵亡,20多万人受伤的代价,确实较为惨重。

为什么如此呢?

第一是巷战的残酷性。

巷战,不同于平原甚至山地的战斗,大街小巷和楼宇都成为阵地,攻击方的优势兵力和火力很难充分发挥,战斗被分割为一条街、一栋房屋的争夺,原本优势对劣势的合围歼灭也转化为持久的消耗战。尤其士气高昂的防守方,可以从每一堵墙,每一个下水道口发动伏击。在平原上所向无敌的坦克,也可能被来自下方或者后方的集束手榴弹干掉。

实际上德军在斯大林格勒遭遇的巷战一点不比柏林要轻。美军和伊拉克武装分子的差距何止万倍,但他们在伊拉克十年下来也伤亡了五万人。


第二是德军的顽强抵抗。

第三帝国到了最后关头,留在柏林的很多都是希特勒的死硬分子。尤其过去在苏联犯下的罪行,使他们也不指望得到苏联的宽恕,因此战斗意志格外顽强,给苏军带来重大伤亡。


第三是苏军为了和美国竞争而发动猛攻,增加了己方伤亡。

当时,苏军和美军比赛,都想抢在会师前多占领些德国领土。德国首都柏林,无疑是分量最重的筹码。因此苏军统帅部和各级指挥官都下令不计代价猛攻。这样在缩短战争进程同时,必然会带来更多的伤亡。

不过,柏林战役也没有部分人渲染那样,好像苏军就血流成河惨不忍睹。

实际上苏军总共伤亡30余万,其中阵亡7万,只占整个战争苏军死亡人数的千分之四而已。德军100余万则是被全歼,即德军损失是苏军的3倍以上,死亡的比例更高。

要知道,在苏德战争初期,德军长驱直入,苏军节节败退的三个月,苏军损失也不过是德军的六七倍而已,现在在这个城市里进行殊死血战,付出只有敌人三分之一的伤亡,其实也没那么夸张了。


巴山夜雨涮锅


在柏林周边的奥得河到尼斯河,德军集结了45个师进入防御战。此外还有大批主要装备反坦克火箭筒的人民冲锋队营。还有一批党卫军和冲锋队,武装警察指挥的希特勒青年团。

德军在阵地上的部队超过100多万人。其中包括5个装甲师,3个装甲掷弹兵师。德国守军是45个师,而进攻的苏军则有193个师。

虽然,奥得河左岸的野战防御工事,由于使用了民间志愿人员,构筑得十分坚固。尽管这些土木工事配置得有一定的纵深,但它们基本上是一线式防御配系。另外还在柏林市郊和远郊构筑了几道粗劣的外围防御工事。

德军已没有机动装甲部队在敌军坦克集团军一旦突破防御时能歼灭敌人或阻挡他们的进攻。它也没有保卫首都的作战计划,更没有指定执行这一任务的部队。德军炮兵支援力量不足,空军只剩三百架飞机执行支援任务。

但是尽管如此,要想全歼100多万防御状态的德军,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特别是德国第9集团军的防御工事构筑在陡峭的山坡上,由88毫米高炮掩护,还有构筑良好的反坦克壕。

落入苏军之手的德军俘虏说,有命令说,任何德军士兵自行后撤便当场格杀勿论,所以苏军将领预计,在他们通往柏林的道路上将是寸土必争。

党卫军、以及军事警察建立了所谓的战地飞行军事法庭。无需任何证据或不经审讯就可以将逃兵处决或绞死在街上。因此,苏军在柏林战役付出了伤亡30万人的惨重代价。


深度军事


1945年的柏林攻防战,也是一场经典战役,苏军在最后的一场战役首先是轻敌,斯大林想把攻陷柏林的荣誉留给朱可夫,但是朱可夫的部队被阻隔在泽洛夫高地,损失惨重,也一时无法突破德军的阵地,而科涅夫的部队和罗科索夫斯基的部队多路突破德军阵地,向柏林市区开进,而朱可夫的部队经过连日血战也突破阵地攻入柏林市区,苏军在柏林与困兽犹斗的德军进行一场仅次于斯大林格勒的巷战血战,德军的守备部队在德国陆军元帅凯德尔的指挥下,用铁拳反坦克火箭还有工兵铲以及横贯全城的堡垒和壕沟迎战了苏军,苏军和德军一条街一间房屋的开始争夺,苏军的坦克装甲车和大炮空中支援全都起不到作用,单兵为主才是作战主体,也是苏军伤亡大的原因,尤其是帝国大厦的攻防战最为惨烈


龙龙88416331


苏军攻打柏林时,纳粹德国已经日薄西山。但是面对苏军的猛烈攻势,德军并没有放弃抵抗。他们的顽强反击,让苏军损失惨重。

德军之所以在最后关头,还能如此顽强,其原因有如下几点:

一是希特勒还在。

他们的精神领袖就在他们的身后,他们一定会奋不顾身地反抗。

二是苏军的残暴。

事实上,苏军占领德国之后也造了很多孽。据说,苏军把见到的德国女人都强奸了N次......

面对这样的敌人,与其投降不如在反抗中战死。

三是美英联军离柏林并不远。

德国人其实更想向美英联军投降,而非苏军。投降美英联军,还能有战俘待遇,投降苏联人,其实只有死路一条。

而德军统帅部也正在与美国人谈投降的问题。

基于以上原因,德军的反抗空前激烈。


吉林大福圆


苏联在攻打柏林时,苏联出动了近两百万的兵力,还是被杀伤力能猎杀地球上一切装甲的铁拳反坦克火箭筒碾压,致使伤亡30万人,但兵力装备悬殊,希特勒最终还是在绝望中自杀。


苏联准备对德军实施以歼灭性打击,在1945年4月16日至5月8日发动了进攻柏林的战役,德国人则把守住纳粹心脏柏林看成战争转折的机会,所以谁都不轻言后退,都准备殊死搏斗。


据说,德军还下了生死令就连希特勒这个精神领袖本人也是斩钉截铁地表示:“会与柏林共存亡!”一方面在他的带领下,士气十足,另一方面他还下令,军队中的所有官员一律参与战斗;凡是贻误战机,临阵逃脱的士兵马上枪决。居民也被要求作好巷战和逐屋战斗的准备,几乎全民皆兵。


德军更在柏林和奥德河之间修筑了三道坚固的防御工事,到处都是地雷阵地,铁丝网和所谓的“龙齿式”的防御栅栏。在城市的地上直接设置坦克障碍物,街垒,三层防御区。

为了增强火力发射点,房屋都加固,增加射击孔,即使在修理中的坦克,只要火炮可以发射的,都被用作火力点,隐藏在十字路口和铁桥边。德军柏林的军事防御也算是固若金汤,让敌军也是难以攻克,除非付出一定的代价。

苏联红军在当地凌晨万炮齐发,开始进攻纳粹德国首都,苏联投入近200万兵力,希特勒一开始调来了五十万大军,一千五架以上的飞机,大量的坦克和大炮,步兵师团及坦克师团。苏军武器装备上有一定的优势,但还是在残酷的巷战中受到重创。


在激烈的巷战中,德军十分顽强地抵抗,每一条街道每一座建筑都是战场第一部分。甚至在地铁隧道和其他的地下通道都有可能进行肉搏战。

德军步兵在高处用铁拳反坦克火箭筒向苏军发射,铁拳反坦克火箭筒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种德国制造的,廉价的火药推进无后坐力反坦克榴弹发射器,可以在相对狭窄的空间内使用,杀伤力又被认为是猎杀地球上一切装甲目标的能力。所以当苏军进入这片区域时,必定遭受一定程度上的伤害。后面苏军也组织突击队进攻,双方在每一条走廊,每一个房间都展开血战,德军歇斯底里地拼死抵抗,但还是被苏军重重包围。

尽管苏联军队打到柏林的时候,德国无论从士兵还是军事装备上都处于劣势,但是也集中了所有的力量来保卫柏林。希特勒这个精神领袖让他们战斗到最后一刻,他们则奋不顾身地往前冲锋,这也是他们的“家”。

苏军战前除了物质准备也是对全军进行了思想教育,让他们在攻占德国国会大厦时,斗志高昂地势必要跟法西斯主义清算之前被打击的账。据说,有个炮兵战士在炮弹上写着:“为斯大林格勒,为孤儿,为寡妇们,为母亲的眼泪,报仇!”当前锋奋不顾身地冲进去帝国总理府的建筑时,也是伤亡惨重,红旗方队的苏军也是一直往屋顶上插红旗。当时防守的法西斯士兵仍然不肯投降,展开了激烈的火力战和白刃战,苏军一层一层往上走才肃清敌人。

最后,苏军升起胜利的旗帜,而希特勒也在绝望中自杀了。那一天德国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




《柏林战役》


协虎战争史


柏林外围有三道防线,市内有多重防御设施,德军顽固抵抗,导致苏军损失惨重

1945年4月16日,苏军集结了7500架飞机、4.2万门火炮、625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250万人的庞大兵力,对德国柏林发动了战略性进攻战役。

其先锋先后突破奥得河、尼斯河防线,对柏林形成全面包围,采取多路向中心突击,经激烈的巷战,至5月8日,战役宣告结束,标志着德国法西斯灭亡,苏德战争和欧洲战争的终结。

此战,苏军付出了非常惨重的代价,阵亡8万余人,受伤27万余人,损失坦克2156辆、火炮1220门、飞机527架。

虽然德国大势已去,失却了取胜的希望,但希特勒决心把战争进行到底,统帅部在柏林地域部署了“中央”、“维斯瓦河”2个集团军群的兵力,总计48个步兵师、9个摩托化师和6个装甲师,共约100万人,拥有10400门各类火炮,1500辆坦克,3300架战机,并将陆军总部的8个预备师也用于柏林防御,此外柏林市内还有守备队20万人。

为了坚守柏林,德军在柏林外围的奥德河、尼斯河区域构筑了纵深达20至40公里的三道防御地带,柏林市区防御围廓沿环城铁路构筑而成,市内设置了大量的街垒防御阵地,甚至在临街房屋的窗户上都修筑了坚固的射击孔,使整个柏林城变成了一座巨型掩体和射击阵地。

因为柏林成了一座德军精心设防的城市,防御体系完整,工事非常坚固,越是接近市中心,苏军前进越艰难;坚固的楼房、隐蔽的地下室、地下铁道、排水沟壕等,都为德军提供了发扬火力的支撑点。

苏军不得不逐栋楼房争夺,逐条街道攻取,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譬如1945年4月28日深夜,第3突击集团军在库兹涅佐夫上将的指挥下,向国会大厦外围的内务部大楼发起强攻,德军进行着绝望却又是最顽固的抵抗,战斗一直持续到29日深夜,在德军几乎全部阵亡的情况下,这座大楼才被苏军攻占。

(不求轰动效应,但愿踏实写作,除了创作头条号,认真作悟空答题,请关注本文作者,欢迎参与讨论,到评论栏发表您的高论!)

2018年1月28日于杭州



国平军史


柏林战役,在世界军史诗上是非常重要的一笔!

背水一战,困兽之斗。

这样的敌人当然可怕,伤亡的这些红军才是最悲伤的,他们倒在了胜利的前夜。

当时的德国军队是绝望的,虽然绝望,但是命令下达后,一百万帝国最后的部队依旧进入防御点,等待最后时刻。

虽然二战日本和德国一个是军国主义思想加武士道洗脑,另一个是纳粹独裁加法西斯主义,但是就军队来说,德军和日军基本是命令下达,就战至弹尽粮绝方才投降。

战争不值得提倡,反人类的主义和思想应该唾弃,但是军人,要以服从命令为天职。

柏林战役德国战败是必然的,由苏联清洗柏林而不是英美先到也是必然的,但是那些最后的德军抵抗真的是毫无意义吗?

或许他们只是死在希特勒绝望而又偏执的命令上。

但是数十年之后的今天,我们回望那些军人,他们自己当时可能都不会意识到一件事情:

这场战斗,是从数百年前开始,条顿骑士团的英灵,勃兰登堡的余晖,普鲁士的军魂,直到1945年为止,德意志容克军官团彻底走下了历史舞台,不再回来。

舞台上留下的,是七百年的铁与血。


历史区的哈士奇


很简单,柏林早有准备!而且已经准备好用巷战来与德军周旋,因为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苏军就是靠巷战埋葬了德军。所以在苏军进攻柏林之前,纳粹守军便开始做准备。

苏军发动柏林战役的时候,火力确实是占有绝对的优势,但是只对柏林外围工事产生一定影响,在攻克外围工事后,像喀秋莎这样的火箭炮和重炮就失去了作用。进入市区后,等待苏军的就是暗堡,和无处不在的冷枪。

苏军进入柏林市区后,基本上是靠牺牲来发现火力点,然后在由坦克掩护,步兵靠近后用爆破或者喷火器一个个消灭。所以战役打的非常艰难也就正常了,但是德军方面代价更大,有几十万的平民被炸死。


小司马迁论史


苏联是德国二战中的滑铁卢,而在最后反攻阶段,苏联也是步步紧逼,攻到柏林城下。

德国当时虽然已经四面楚歌,但还是把柏林完全武装起来,这就让苏联的进攻遇到极大抵抗,悦史君给大家说说具体情况。

1945年4月,德国不仅丧失了二战以来夺走的一切领土,苏联和英美法等国军队,也已经打进德国境内,由于英美法等国没有足够的力量攻打柏林,苏联就抓紧集中优势兵力,开始猛攻柏林。

当时,苏联集中了250多万军队,德国则只有80万人左右,实力非常悬殊,但德国人的如意算盘是,要在柏林附近击溃尽可能多的苏联军队,将战争继续进行下去。

4月16日,苏联兵分两路,开始猛攻德军阵地,虽然德军凭借有利地形,击退多次进攻,但在大量火力和坦克冲刺下,不得不退回柏林,20日苏联开始进入柏林市内作战。

阿道夫·希特勒要求所有人都要积极作战,消极或者退却的人都要被杀,德军抵抗非常顽强。

然而,苏联不仅用强大的空陆力量,对德军进行粉碎性打击,还与美军一起阻断了外部德军可能的增援。

4月26日,苏联开始一栋楼房一栋楼房进攻,向柏林核心区域进逼,希特勒刚开始还以为会有希望,后来发现已经没兵可用,拒绝了撤离计划,所有德军继续战斗。

28日,苏联在把守备德军几乎全歼的情况下,占领内务部大楼,离希特勒所在的国会大厦只有一步之遥。

29日,希特勒与情妇爱娃·布劳恩结婚,宣布后事后双双自杀,30日国会大厦被占领。

5月2日,德军投降,苏联获得了最后胜利。

这时,苏联有30.4万人伤亡,是进攻部队的十分之一还要多。

但我们反过来再看看德军,40多万人被歼灭,还有38万多人被俘虏。

悦史君认为,考虑到德国军人的纪律严明和作战能力,再加上投降之前的搏命战斗,苏联的损失并不算大,这次胜利也是二战的最关键胜利之一。


写有趣的历史,讲真实的传奇……

我是悦史君,2018我们一起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