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飞机没导航怎么找到轰炸目标的?

20080413


对于这个问题,老鹰航空从如下几点来回答:

第一呢,二战时期飞机的导航系统较为粗糙,但已经配置了机械式的陀螺仪,依靠陀螺仪指示可以实时得到出飞机的航向参数;

第二点,由于没有飞控计算机的支持,全部依靠领航员的人工计算,在航行图上不断的对飞机航向信息进行积分运算,从而绘制出此时飞机的航向轨迹图。

第三点,人工积分运算随着飞行距离的增加,误差也在累计放大,因此,领航员需要观察地面的特定标定物(一般由侦察机提供,或者敌后情报人员标定),并与航行图进行对比,从而来进行误差修正,确保飞机,尤其是轰炸机编队飞向预定目标。这也是为什么二战时代很多轰炸机或者大型飞机的座舱都是玻璃化的,主要是为了提供良好的对地观察视界。


OK,关于问题就回答到这里吧。😊

获取更多军事、航空知识,请关注“老鹰航空”。


老鹰航空


上面的几位所谓军事专家的回答没有一个是精准的,甚至是回答的错误百出。

其实二战期间,甚至之前的飞机都是有完善的导航系统的。当然这个所谓完善和现在的没法比较。

B29之类有轰炸雷达的不说。我们说说DC3。DC3顶部有一个突出的球星玻璃窗,这个就是导航员用的。通过六分仪观测,确定自己的位置。

除了六分仪,还有无线电导航。

无线电测向仪知道吗?不知道的看看ju52顶上的环形天线。它能测到无线电台的角度。

有人要问了,敌战区可以关闭无线电,不让你导航,你怎么办?

没有关系的,照样导航。用三角法测量即可。

如果已知伦敦某电台的频率和位置,知道一个就足够了。测航向与基站的夹角一次,保持航向航速飞一段,我就知道了这段的距离,再测一次角度,就可以用三角法测到飞机距离电台的距离。

虽然复杂一点,精度也不高,但是依靠不断修正把飞机带到柏林是不成问题的,即使地面什么都看不到。在没有VOR和DME的年代,应该都是这样做的。原则上基线越长测量越准。

英国佬应该还开发了一套专门针对德国的夜间导航系统,基站在英国海岸,所以英国都是搞夜间无差别轰炸。还望高手来指点一下这套系统。我不是太了解。

顺便补充一个知识点。SR71飞的那么快,苏联又不可能给它导航,无线电功率也没这么大,怎么办?

靠一套自动六分仪。非常牛逼的设备。图片是我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拍摄的。






91拍照聊相机


这是一件很搞笑的事情

确实当时的飞机没有雷达,就连舰艇都不具备,因为在雷达的使用实在二战后期才搬出舞台发明使用的。

当时最特别的一次就是日本偷袭珍珠港事件。

其实本雷达的起源 当英国德国正在海峡两边开始雷达和早期的电子战时,日本人却在当时秘密发展起自己的雷达系统。

虽然二战中日本的雷达比英国和德国的同类产品性能上要落后,但是日本国内当时并不缺乏一流的技术专家和电子工程师,这些人在1939年就研制成功性能相当可靠的空腔磁电管(10cm波长,英国也才在40年研制成功,但是马上应用于雷达并实战)但是军方领袖们却醉心于传统“武士道”精神,对新式技术不感兴趣,倾向于纪律,盲目的勇气,牺牲精神可以战胜一切。

没有雷达,只能也可根据特勤人员的情报,以及在地图选取相应的方位来基本确认。

其中,最直接的是寻找参照物,以参照物为标准,进行轰炸。

然后就是通过无线电进行沟通确认。

其实就连侦察机上的人员都需要地图,所在战区地图,地图上会标注各个区域代号或名称。


军务玩家


二战中,基本上每架轰炸机都会标配一位领航员,他们就是负责为轰炸机进行导航的。如果是大机群一起出动执行轰炸任务,就会有一架轰炸机作为领航机飞在最前面,扔下炸弹之后,后面的轰炸机就根据领航机投下的炸弹落点和浓烟判断投弹区域。 轰炸机领航员可以利用的导航工具主要是陀螺仪、罗盘和航空地图,如果是夜间轰炸的话,领航员就需要观察星座进行导航了 但在当时的情况下,要进行可靠的导航,还是要依靠地面参照物校准航线。所以领航员的眼力就很重要了,很多轰炸机设计时都要尽量确保领航员的视野不受影响,领航员的座位(一般位于机首)也就成了整架轰炸机中视野最好的位置了 1945年,美国对日轰炸期间,美军B-29轰炸机会先以富士山作为机群编组集合点,随后前往日本各目标地进行轰炸 二战后期,盟军飞机开始使用无线电导航,轰炸机根据地面广播信号作为导航信标飞行,一旦偏离航线就收不到无线电信号了



i给我起个名



出发前,都会研究飞行地图,并与航空侦察照片进行比对。领航员在飞行过程中为整架轰炸机进行导航。如果是机群编队飞行,那领航机导航员责任更加重大。编队集合好后,领航机将机群带到目标区域上空。白天陆地上飞到目标上空一般不难,参照物很多;海上就需要陀螺仪和地图、计时器等设备了,目视寻找目标,或者醒目参照物,比如山丘河流、教堂塔尖、公园湖泊、城中树林等等,率先扔下炸弹,后边跟随的飞机就朝着领航机的弹着点扔就完事了。

再者,可以通过听广播或者用雷达的方式来确定大概位置。

听广播,带同时听几个频率,基于各个频率的覆盖范围来判断大致所在区域进行定位。

用雷达,二战中后期,可以用雷达来看地形,然后判断所在区域。


科技小帅


二战飞机并非没有导航,到二战时,早期无线电导航已经进入实用领域。

早期无线电导航一个方法是通过无线电测向,根据目标或目标附近已知电台的频率,接收机通过一个指向性很好的天线接收电台信号,接收机获取信号最强的方向即指向目标方向,这种方式经常被用于航母舰载机返航,日本海军偷袭珍珠港的机群也曾经利用过夏威夷民用电台广播信号修正航向。

航母舰载机多采用无线电测向导航,陆基飞机也有很多采用这种方式作为转场返航导航方式

偷袭珍珠港的日军机群就曾利用夏威夷广播电台的信号修正航向


早期无线电导航的另一种方式,是架束导航,即本方导航站向目标发射一组方向指向性很好的无线电波束,接受导航的机群在本方空域截获导航信号后即顺着波束方向飞行,这一组指向性波束通常是平行的三组,飞机顺着中间的主波束飞行,一旦产生偏航就会接收到偏航波束的信号,这时接收机接收到与主波束调制方式不同的信号,就会产生告警信号提示飞行员修正,当然这只能提供方向导航,如果要确认目标位置,通常是在较远距离向目标再发射一组无线电波束,在目标上空与导航波束交汇,一旦飞机上的接收机截获这组信号,就说明已经抵达目标上空,这一导航方式在不列颠之战中曾被德国空军广泛采用,而英国人也根据德国人的导航信号采取了种种电子对抗措施。

波束导航示意图,这是引导归航近进的状态

不列颠之战中德国无线电轰炸导航示意图

当然,没有无线电导航的情况下,在有陀螺仪惯性导航系统时会采用惯性导航的方式,当然当时陀螺仪精度有限,导航精度也不敢恭维,V-1导弹就是采用简易惯性导航进行制导。

当然,这些导航方式都没有的时候,就只有采用地标导航了,飞行员或领航员通常会随身携带导航地图,通过确认航线上明显地标如山峰,标志性建筑,高速公路,河流等作为参照物,确定自己的位置,但是这种方式只能在能见度良好,有明确地标的情况使用,如果没有使用地标的条件,就只能依靠航位推测法,即根据自身的空速,航向,外界风速(通常要依赖沿途气象站提供)等参数,由领航员推算本机的航线及位置,当然这种方式通常误差很大,而且会产生误差积累,往往会导致迷航。当然,在夜间天气好的时候也会采用到天文导航法,白天偶尔也会使用六分仪


DDG的老船坞


其实二战时就已经出现了导航系统,只是比较原始罢了,但是仍旧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尤其在盟军的战略轰炸而言。早在1942年8月,英国空军就创立了导航部队,在12月份和次年的1月先后采用了“阿波”和“H2S”两种新式的导航工具,使得英国轰炸机群最德国本土目标的空袭精准度大大提高。



英国给这支导航部队取名为“探险者”,他们是整个轰炸机群的眼睛,这支部队装备速度快、飞行高度高的“蚊”式轻型轰炸机(比较容易避开德军高射炮和战斗机的打击),他们利用机载的导航工具先行飞达目的地,然后向轰炸目标投掷照明弹以确认目标,完毕后开始投掷炸弹或者燃烧弹,主力机群则跟在这些飞机后面开始投弹。这种导航装置和方法极大的提高了轰炸机群的精确打击能力。


到1944年3月盟军轰炸机群的平均轰炸误差已经减到680码,5月则更是达到了285码,足以证明盟军已经具备了精密轰炸的能力,而这都得益于其导航系统的日渐成熟和轰炸技巧的合理有效。


小小狼王


飞机不算什么,还可以看地面,潜艇还厉害,水下什么都看不见的情况都能到处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