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途島戰爭中,日軍擁有武器和人數上的優勢,為什麼還是戰敗美國?

Q6girl


優勢只是表面的如果你仔細看一下中途島海戰的部署那麼你就會發現日本的兵力根本就不佔優勢。至於日本為什麼會失敗,只能說從整個作戰計劃和目標上就有問題,日本是自己把自己坑了,而且把鍋都甩給了南雲一個人,最後就成了南雲是中途島失敗的罪魁禍首。況且美國手裡握著日本的密碼,在戰役開始就布好口袋了。

早在中途島海戰前的5月1號,日本進行了一次內部的模擬圖上演習,但是這次演習中宇垣纏為了山本的臉,各種否定參謀們的想法,擅自修改演習結果,所謂的圖上推演變成了自欺欺人。而且日本的中途島計劃本身就假設美軍在經歷珍珠港之後整體士氣不佳,有意躲避日本進攻鋒芒,根本沒考慮美軍是否會提前埋伏在中途島附近打日本人黑槍這種情況。下圖就是聯合艦隊的參謀長宇垣纏

既然說到兵力問題那就先看下兵力部署吧:

機動部隊(南雲忠一海軍中將):赤城號、加賀號、飛龍號、蒼龍號航空母艦,榛名號、霧島號戰列艦,2艘重型巡洋艦,1艘輕型巡洋艦,12艘驅逐艦,261架艦載機。目標是空襲中途島消滅中途島岸基航空兵、消滅美軍的增援艦隊。

主力部隊(山本五十六海軍大將):鳳翔號航空母艦,大和號、長門號、陸奧號、山城號、扶桑號、日向號、伊勢號戰列艦,3艘輕巡洋艦,21艘驅逐艦,2艘水上飛機母艦,40架艦載機(水上飛機)。目標是與美國海軍進行大決戰,徹底摧毀美國太平洋艦隊。

登陸部隊(近藤信竹海軍中將):瑞鳳號航空母艦,比叡號、金剛號戰列艦,8艘重巡洋艦,2艘輕巡洋艦,21艘驅逐艦,2艘水上飛機母艦,40架艦載機(水上飛機)。目標是運送登陸部隊登陸中途島,並在登陸部隊登陸時提供海上火力支援。

北方部隊(細萱戍子郎海軍中將):龍驤號、鷹隼號航空母艦,3艘重巡洋艦,3艘輕巡洋艦,12艘驅逐艦,92架艦載機(水上飛機)。目標是空襲並佔領阿留申群島。

所以中途島海戰表面上日本有8艘航空母艦,實際上真正歸南雲指揮的只有4艘,艦載機261架,其他兵力都被分散開了。而美軍有3艘航空母艦233架艦載機和中途島岸基航空兵127架飛機,總數是360架,所以南雲壓根就不佔什麼絕對優勢。下圖分別為赤城、加賀、蒼龍、飛龍

從戰略目的上看,山本制定中途島-阿留申(MI-AL)計劃中目標不唯一,整體的戰略規劃包括:空襲並佔領阿留申群島、空襲並佔領中途島、消滅美國艦隊。這麼多任務8艘航空母艦根本不可能夠。最要命的就是南雲,南雲一支機動編隊4艘航母要同時執行轟炸中途島和消滅美國增援艦隊的兩個同級別的任務,南雲你們這樣搞表示我也很無奈。而且南雲的艦隊4月22日才返回日本,之前已經連續作戰5個月,現在又要在5月25日出航參加中途島海戰,不僅修整訓練不徹底,而且這麼短的時間要吃透整個作戰計劃,實在是太為難了。下圖為中途島海戰中規避的赤城號

從戰術上看,除了上面提到的分散兵力、南雲兵力不足之外,原本計劃五航戰的翔鶴和瑞鶴號航空母艦也參加中途島海戰,結果他倆被山本送去執行MO計劃,這兩艘航母和艦載航空兵在珊瑚海海戰被打廢,少了兩艘大型航母對南雲來說真是呵呵了。再就是山本帶領的主力部隊包括大和在內的7艘戰列在艦隊後面,還想著跟美國艦隊來場海上大炮戰,問題來了,日本人親手策劃了空襲珍珠港,把航母的作用發揮的淋漓盡致,現在又想著搞戰列艦決戰。所以日本似乎還是沒有開竅,倒是把美國人打清醒了,然後美國人用航母把日本聯合艦隊的主力艦一艘艘送到海底。下圖為翔鶴號

情報問題,請報上關鍵就是那個密碼本,那個AF缺少淡水的梗大家應該挺清楚的。這個密碼本就是日本的JN-25B密碼,美軍在1942年1月被擊沉的日本伊124潛艇中找到,所以在開戰前日本的大體動向都在美軍掌握之中。原本日本計劃在1942年4月更換為JN-25C密碼本,結果一直拖到6月1號才更換,此時距離中途島海戰開始只有幾天了,日本自己把自己坑了。

然後就是偵察機的問題,都說是利根四號偵察機起飛晚了錯過了。其實偵查計劃本身沒問題,但是不知道為什麼築摩一號機沒有報告美軍艦隊位置,因為他應該在6點30分飛過美國艦隊頭頂的。倒是利根四號機的甘利洋司延遲起飛後跑偏了,沒有按照他自己預定的航線飛行,但是恰恰就是他跑偏以後在7點30分湊巧發現了美國艦隊,不過就算他沒延遲起飛發現時間也會在7點30分左右發現美國艦隊,這個時候他應該是返航狀態。所以日本開始沒偵察到美軍艦隊跟那架延遲起飛的飛機沒關係,因為結果是一致的。

最後就是說一下南雲了。南雲背鍋背的有點狠,都覺得南雲是個智障,但是雙重目標的MI作戰計劃是山本搞得,不給南雲補充兵力的是山本,要求留一半艦載機的是山本,推遲更換密碼的也是山本,偵察機沒偵查到也不能怪南雲吧,美軍航空並什麼時候飛到南雲頭上也不是南雲能控制的吧。南雲沒有上帝視角,沒有未卜先知,只能靠戰場的實時情報來判斷下一步作戰計劃,

所以不要老是在已知結果的前提下罵南雲,把任何一個人放到當時的場景恐怕沒幾個人能比南雲做的更好。

關於魚雷換炸彈和炸彈換魚雷的問題,山本非要南雲留一半航空兵對付可能出現的美軍,出擊的一半艦載機數量不夠根本沒有能力直接把中途島美軍一波帶走。7點第一波機隊的友永丈市給南雲發消息要求再派一波飛機繼續攻擊,7點05分日本航母就遭到中途島上的B26和TBF的襲擊,所以南雲立即決定把留下的一半艦載機上的魚雷換成炸彈組成第二波次攻擊機隊再次攻擊中途島,這個決策是正確的。

但是在7點45分偵察機的甘利洋司報告發現美國艦隊,7點47分南雲下令停止換炸彈繼續等待情報,這個時候換單工作進行了三分之一。7點55分,中途島的美軍SBD和B17再次騷擾南雲的航母編隊,一直到8點35分才完全驅離美軍飛機。這個時候友永丈市的第一波機隊已經回來並盤旋半小時了,現在問題來了:到底是先回收第一波機隊還是先放飛第二波機隊,在這個問題上南雲選擇了先回收第一波,畢竟他們的飛行時間已經達到4小時,燃油快耗盡,如果先回收第二波那麼第一波的飛機就要降到海里報廢,而且第二波即便起飛也沒有戰鬥機護航,只能送死。所以南雲開始回收第一波飛機,這一過程持續到9點12分,回收完畢後南雲下艦隊轉向北規避,這一動作讓美軍一部分艦載機撲了個空。但是從9點18分開始,美國大黃蜂號航空母艦的VT8中隊開始攻擊,9點40分企業號的VT6開始攻擊,10點10分VT3中隊開始攻擊,在這個時間段內南雲只能找機會放飛幾架飛機,其他的就是想辦法防空和規避。然後致命的一擊出現,VB/VS-6和VB-3中隊的SBD俯衝轟炸機抓住機會將赤城、加賀、蒼龍相繼擊中,然後沉沒……,至於剩下的飛龍號也在下午被擊沉。

所以,整個中途島海戰當中南雲背鍋背的太狠了,從頭到尾他雖然沒什麼太出彩的但是也沒什麼大的過錯,決斷也是符合當時的戰場環境和戰況發展的,時間節點也不是南雲一個人就能控制的。中途島的失敗從根本上就有毛病,用那個JN25B密碼就註定完蛋,所以日本怨不得別人。


雛菊西瓜Peterpan


中途島戰爭,還未開戰,美軍就已經佔領了上風。

第一,首先說一點,武器上並沒有比美國優勝多少,甚至還有很多武器裝備不如美國。

第二,美國能夠取得重大勝利,很大原因是對日本密電的破譯,提前掌握了日本的部署。



第三,日本的失誤,在反覆的換裝炸彈的時候,美國轟炸機到來,日本航母的沉沒,更多的是自己的炸彈炸沉了。



第四,美國魚雷機的提前到來,吸引了日本戰鬥機的注意力,結果垂直轟炸機到來時,日本航母上空出現防禦漏洞,轟炸機得以輕鬆投下炸彈。


津城沐雨


日軍出動的兵力夠大,但到了實際與美軍作戰,只有南雲所轄的四艘航母,其他部隊根本沒投入作戰,是來旅遊的。

直接作戰的南雲艦隊四艘航母對美軍的三艘,但美軍還能得到中途島陸基航空兵的支援(雖然沒有啥效果)。總體上,航空兵力美軍數據還略多點。

情報戰上日軍就徹底完蛋啦,美軍提前瞭解了日軍的大方向,完全是等著打日本人悶棍。

實際戰鬥中,南雲承擔了兩個不同性質的任務,造成發現美軍艦隊的時候,能出動的只有不到一半的兵力,還因為空襲中途島的問題,對艦裝備不足。

天時地利人和,一樣不佔,必輸無疑


塔奇克馬80667869


由於日本跟美國開戰後,始終無法在太平洋中心地區建立機場,因而僅能依託航母的飛機,數量和補給完全無法跟有完善地勤的美奧空軍媲美。

因此根本無法快速奪取制空權,而沒有制空權對於登陸作戰來說完全是噩夢,登陸士兵衝上陸地就是防守方的活靶子,士兵都死了何談“大日本帝國”。


笑吹說史


計劃鋪的太大,實際實施起來肯定有漏洞。那一艘反潛的驅逐艦就是整個計劃的漏洞,並且正巧被美軍發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