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大规模移民后洪洞县仅九万人,为什么有些人自称是洪洞大槐树的子孙?

赵信义


“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这首民谣流传广泛。

现在很多人称来自洪洞大槐树,每年有十几万人到大槐树下祭祖。明朝为何要从山西移民?小小洪洞县到底有多少人迁移?为何现在会有如此多的人说来自大槐树?

听纯正的洪洞人聋王细细道来。

朱皇帝平衡人口走捷径

元朝末年,汉人不堪鞑子残酷压榨和欺凌,纷纷举旗造反,天下战乱四起,朱元璋统一天下时,遍地疮痍,以往繁华的山东、河南、河北,包括朱皇帝的老家安徽一带,竟出现十室九空的现象。 而“表里山河”的山西省,依仗天然屏障太行山,影响较小。当时明朝全国人口为不到6000多万,山西人口达到410多万人,可谓人丁兴旺。朱皇帝从来不按处理出牌,他等不及休养生息,为了快速恢复农业生产、发展经济,决定简单粗暴的办法,直接从山西“搬运”人口,填塞各地人口缺口。

洪洞县多少人有多少人被移民

据《洪洞县志》记载,当时洪洞县有9万多人口,虽然移民政策粗暴,但也朱皇帝不可能造无人区,当时的政策是按"四口之家留一、六口之家留二、八口之家留三"的比例移民,这样算下来,洪洞大约有6万人被移民。注意关键词——被移民。中国人乡土观念根深蒂固,不愿意迁移。于时当地官员使了个花招,张贴公告说所有人到县志广济寺大槐树下向官员说明情况,可以不迁移,没想到的是大家到了大槐树下,却被官兵控制,用绳子串成串,一个也跑不了。就这样人口大县洪洞被硬生生的减员。

为何很多人说来自大槐树

一是在洪洞成功移民后,明朝政府觉得洪洞官员办事得利,加之洪洞县交通便利,“东接齐鲁、西临河陇北通幽燕、南达秦蜀”,洪洞县北关的广济寺唐宋时期就建有驿站,就在这里派官员设立移民处,各地的移民都集中在这里,发放搬迁费(川资)和良民证(凭照),然后被押送到各地。所以,大部分移民大槐树被迁移的。

二是老百姓文化程度都很低,为了记住老家,就把叶茂枝繁的大槐树作为标记,并写下“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的民谣,口口相传,让子孙们记住自己的根在大槐树下。

三是子子孙孙,繁衍壮大。这些大槐树下的移民来到目的地后,发现这里土地平整,水源充足,资源丰富,很多地方地理条件比山西还要好,勤劳的人们很快在新的田地里重建家园,繁衍壮大,但子子孙孙都没有忘记自己的根——山西洪洞大槐树。

其实是不是洪洞移民,大家都是自豪的中国人。


聋王侃史


小编祖上从山西迁出来的,对这个比较有发言权。

元末的农民战争造成很多地方人烟稀少,明朝洪武年间开始进行有组织的移民。在南方最有名的就是“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在北方最主要的就是山西人口的迁移活动。

小编祖上就是在洪武年间进行移民的,当时明朝政府的移民政策是“四家之口留一、六家之口留二、八家之口留三”。按照这个比例计算的话,洪洞县有三分之二以上的人口被迁移到河北、山东等地了。

按照题主所说,洪洞县剩余人口有九万,那么迁移出去的人口不下二十万。这些人开枝散叶,繁衍后人无数。以小编家为例,最初始祖兄弟三人迁移到山东,几百年来繁衍24代,人口不下20万。三个人可以繁衍20万,二十万开枝散叶数字可就是个天文数字了。

家族最小的孩子已经传到宗字辈了

除了洪洞县本身的人口迁移,还有山西其他县的迁移人口,在洪洞县集中统一迁往山东河北等地。这样一山西洪洞作为自己祖先发源地的人就更多。


军事历史小能手


其实洪桐只是明王朝在山西移民的一个集中地,元末明初北方诸省因为战争人口锐减,山西并无较大战争。人口并末受到太大损失,明王朝就把人口相对稠密的山西人口移民填充其他省份。而洪桐是移民的一个集中地,当时全国人口也不过五千万,一个县有九万多人也不少了。其他省份可能一个县几千人也有可能。


上上落水


时间过去几百年了,祖宗移民的地方早忘了。大槐树做为移民之路上,最有名的地标,当然要说大槐树了。就象你出国对人说是中国人,出省对人说山东人,在本省就说是哪个市的人。


笑傲江湖1808809


这些问题已是把人们耳朵磨出老茧的问题了,反复提出还有意思吗!


手机用户70871826108


都是在那里集合后!自愿或者被迫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