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农村生活那么艰苦,为什么人们不去河里捞鱼、捉虾,去山上打野兽来充饥?

老农民说事


我先讲下我父辈们小时候吧,上世纪四十年代。

那个时候,中午没什么菜下饭,拿个捕鱼的工具,个把小时就可想吃什么鱼都可以捕回来,随便跑个田间小道,就可以捕回来一大窜螃蟹,回来蒸着吃。那个时候小沟、小河、池塘到处都有鱼,而且都很多。

我小时候,七十年代未,螃蟹、鳗鲡这些回游类的水产品基本上野生的都没有了,但是淡水鱼类还是很多,水稻田进水口随便用手下去逮,都能逮到几斤大鲫鱼,只是带回家父母没时间做了吃,因为在生产队起早贪黑劳动挣工分,年底能分到口粮和几块钱,再加上没有佐料,特别是没有油。

那个时野生动物也随时能看到,野鸡、野鸭子、野免,还有其它山区才有的像刺猬,这些都能成为美味。

题主说,这些为什么不打来充饥,这些东西只辅助食材,不能成为主食,再说,捕捉这些动物也需要时间、精力,还需要运气,山区的人打猎,也用猎物去换油盐米等必需品的。


苏北农村老王


话说民国三十一年,兵荒马乱,民不聊生。路上逃荒要饭的人是成群结队,到处是饿殍遍野,更有甚者是天不怜民,连月无雨,井干河枯地冒烟,别说河里有鱼虾,树叶树皮都剥得净光,人饿得看见人都想啃几口,死人被吃得基本上都剩下的只有骨头,连埋人的力气都没有,饥民过去,一片净光,连饿得啃砖头的老鼠都躲不掉。山上山下,只要是能吃的,吃光啃净照样生命难保,一阵风就能吹倒一片饥民,倒下就别想爬起来。可想而知,人们连土都能吃,还有啥想不起来吃的。

过去的生产力低下,一年到头都吃不饱,就是风调雨顺,也是食不裹腹。无论是水里游的,地里跑的,天上飞的,只要人们发现,累死也要追下来。更何况是自然灾害,上哪去找吃的,青砖都能磨成面吃。那个时代的人要多苦有多苦,那像现在的人想吃啥弄啥,物质非常丰富。

所以,年轻一代不要异想天开,好好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


火起来才是硬道理


我是在苏北读的小学,57--60年。河里有鱼有虾,但很小的居多。我们小孩子会下去摸一点,回家给大人和着咸菜煮煮。每年农闲时,男劳力们会把村边的河沟分段敲浜,就是把水弄掉抓鱼,十几家人分大约百来斤鱼鳖。夏秋季还可以用篱笆蟹笼抓点螃蟹。日子挺艰苦,有两年饿得浮肿,但倒是没见村子里饿死人啥的。


牛小歪


我记得小时候山上没什么大野兽,有几只鸟 蛇 青蛙,再说了谁有那么空去抓这些很难抓的东西呀,水库里有很少的鱼是不能抓的。农村就是干活辛苦,但是只要肯做就够自己吃的,我们那里从来都没有饿死过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