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雞公》選材、配菜、底料、香料配比,家常與餐飲兩種製作流程

燒雞公是重慶的一道江湖菜,盛行於川渝之間,各有各的講究,各有各的口味側重,兩江之域就有幾十種製作方法,味在平民家常的桌上,川菜世家給大家介紹的是以傳統家常和川地餐飲的兩種對應口味需求的製作方法,並非代表所有人的口味,更多的只是適應成都口味罷了。

《燒雞公》選材、配菜、底料、香料配比,家常與餐飲兩種製作流程

選材:

燒雞公這道菜名與品相是息息相關的,就是用川渝燒菜的方法來燒公雞,這裡的雞一般來說是我們簡稱的土公雞,土公雞嚴格來說就是純糧食黑腳雞,非半糧食半飼養的,地道的土雞肉質緊實、彈爽、有韌勁嚼頭,肉鮮味美,制熟時間較長一些。而半糧食雞、純糧食雞、冷鮮公雞味道口感就差的太多,而且制熟時間很短就非常耙軟,肉質不實在何來的選美呢?至於雞的品種這就因地方而異。

《燒雞公》選材、配菜、底料、香料配比,家常與餐飲兩種製作流程

乾鍋雞

類似於燒雞公的菜式

芋兒雞、乾鍋雞、紅燒雞

配菜:

芋頭、幹筍子、幹豇豆、洋蔥、藕、土豆、青椒都可以隨意搭配,但是不能太多,配菜過於多會掩蓋燒雞公的鮮味

家常燒雞公

《燒雞公》選材、配菜、底料、香料配比,家常與餐飲兩種製作流程

主料:公雞2斤(洗乾淨,剁成麻將大小的塊)幹豇豆(適量,頭一天水泡洗淨改刀)香菇,紅油豆瓣100克 熟菜籽油2兩

香料:(八角3個,桂皮2克,山奈5顆,白寇8個,小茴香3克,香葉3片,去籽)(二荊條幹辣椒節適量、紅花椒30克,水泡酒泡都可以)冰糖3克

調料:蔥節、姜幾片、獨蒜10個,胡椒麵5克,鹽適量,豆豉10克,料酒20毫升

提鮮料:味精2克,雞精3克

製作:

1、淨鍋,下油雞塊,中火,煸炒,煸炒至雞肉表面酥黃,下胡椒,姜,料酒,再進去煸炒,炒到料酒收到肉裡面去;

2、下香料進去繼續煸炒,炒到雞肉肉乾,把雞肉裡的水分全部都煸出來,就下豆瓣進去改小火炒香,再將豆豉放進去,加點毛鹽,炒勻之後即可加入高湯3斤,燒開改小火燒;

3、另取一火鍋盆,將幹豇豆放進去待用,雞肉燒30分鐘之後一同倒入裝有幹豇豆的火鍋盆裡,再次加蓋燒,再燒20分鐘之後改大火,收汁,加入提鮮料,放蔥,香菜點綴即可。

這種方法燒出來的燒雞公是一種家常口味,以雞鮮味為主,紅燒味濃郁。

餐飲式燒雞公

《燒雞公》選材、配菜、底料、香料配比,家常與餐飲兩種製作流程

主料:公雞塊2斤,幹豇豆適量,冰糖3克

調料:蔥節、姜幾片、獨蒜10個,胡椒麵5克,鹽適量,料酒20毫升

提鮮料:同上

麻辣料:花椒30克,二荊條幹辣椒適量,可選火鍋老油

底料配置:

熟菜籽油3兩,豆瓣100克,餈粑辣椒1兩,(八角3個,桂皮2克,山奈5顆,白寇8個,小茴香3克,香葉3片,去籽打磨成粗粒)豆豉10克

製作:

《燒雞公》選材、配菜、底料、香料配比,家常與餐飲兩種製作流程

1、淨鍋,開大火放入油、豆瓣,炒,將豆瓣炒香之後再加入餈粑辣椒,香料等繼續炒,一同炒至油色透亮,無泡之後,改小火,加入豆豉,蔥節,胡椒麵2克,料酒10毫升再炒1分鐘,之後加入高湯,火鍋老油,倒入火鍋盆,加配菜,燒開待用;

2、淨鍋,開中火,將雞肉和油放入,煸炒,加入料酒10毫升,胡椒麵3克,冰糖3克,繼續煸炒,直到把雞肉煸炒成表皮酥黃微微發紅,感覺幾乎沒有水分之後,直接倒入程序1的火鍋盆湯裡面去;

3、開小火燒,加入麻辣料,40——50分鐘燒耙軟,湯汁收的剩下2兩,基本都是油的時候,加入提鮮料,點綴香菜即可。

這種方法制作出來的燒雞公是半湯型菜式,一層類似於火鍋油的料將燒雞公泡在裡面,味道麻辣極端,雞肉有嚼頭入味十分,適合餐飲。

​注:本文內容與圖片均為川菜世家原創發佈,版權歸川菜世家所有,轉載請註明川菜世家原創。不是川渝人不評川渝菜。川菜世家傳承本土川菜百年傳統技法,所作文章都是多年經驗累積,歡迎有志人士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