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年间发生在山东的“黄崖之案”是怎么回事?你怎么看?

gero88


张积中本为江苏仪征人,因躲避太平军和捻匪跑到了山东济南附近的黄崖山居住。张积中本为晚清太谷学派的传人,宣扬儒释道三教合一,精通阴阳八卦之术,吸引了不下万人跟随他学习。同治六年(1861年),相继有人告发张积中将要带领黄崖民众起兵叛乱,时任山东巡抚阎敬铭率兵破寨,张积中及门徒200余人自焚,寨民被杀者超过200人。

黄崖事发后,阎敬铭入山搜寻,并未发现张积中起兵造反的明确证据,引发时人及后人的纷纷议论。这到底是一起冤案,还是张积中主导的黄崖山的确是一伙“土匪”或“邪教”?从当时人所写的一份总结报告《黄崖教匪》,我们可以发现,对于官府来说,张积中领导的黄崖社群的确是一个危险的社群:

1.宣扬“异端邪说”,“以《参同契》附入圣贤绪论,以文其术”;

2.官员缙绅亲近,“吴某方宰历城而推崇积中不容口,于是官僚缘某师事积中寑多”;

3.大批民众依附,“来归者数十百家”;4.巨额财产,“资计日温,自肥城之孝里铺、济南会城内外、东阿之滑口、利津之铁门关、海丰之埕子口、安丘潍县诸处,皆列市肆”;

5.拥有武装力量,“弓弩甲仗,设武备房,兵火适不及汲引”;

6.神秘仪式,“积中为祭祀堂以礼神,岁有常期,恒以深夜参拜升降,礼节繁缛,素馨、蓉裳盛装挟剑而侍,旃檀燎烛,熏赫霄汉,数十里外望其光”。 所以说如果没有后来的叛乱嫌疑、拒不出山、袭杀官吏、竖旗示威等情事,官府也会干预黄崖发展。


老照片


特意去查阅资料,发现篇幅太长,我就先简单的介绍下,通俗易懂。

黄崖之案

话说咸丰十一年,也就是1861年,有个江苏人叫张积中,因为各种原因,最后来到了山东黄崖山,自己建筑了房屋,潜心研学,张积中师承太谷学派,所以在黄崖山创立了黄崖教,广纳弟子,另外开坛讲学。

黄崖山

未曾想这个和世外桃源般的黄崖山,来的人越来越多,张积中的弟子也越来越多,再加上当时战乱,很多朝廷官员携带妻儿老小,全部来到黄崖山,黄崖山一时间人多势众。越是如此,越多的读书人前来拜师求学,有的则是追求这与世无争、世外桃源般的生活,人多了自然就被朝廷注意,当时的黄崖山引起了官府瞩目,认为人多且杂、还有官员在,朝廷认为张积中有叛乱的嫌疑,于是派兵清剿。

经过一番争斗,黄崖山被攻破,张积中和其他200余人全部在祭祀堂自焚,剩下的几千人全部被斩杀,昔日的黄崖山成了血流成河之地,然而奇怪的是,朝廷在清剿万之后就开始找张积中等人叛乱的证据,毕竟要对百姓有个交代,师出有名。

可是寻找一番之后,发现没有任何谋反的证据,自此黄崖山教案也成了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大冤案。

黄崖之案究竟是教案还是匪案?

这件事在经过不断的研究之后,人们发现,张积中在黄崖山讲学聚众,并非是教案、也并非是匪案,更不是所谓的叛乱。

这是根据当时的社会形态决定的,咸同年间山东的灾荒非常严重,当时山东有很多民间人开始军事化,很多人也随之到了黄崖山避难。

清朝不断的找理由,说张积中是师承的太谷学派,有太谷教、大成教等,所以这起黄崖山事件是教案,但是后来负责清剿的阎敬铭承认张积中纯粹的是授徒讲学,并无叛乱的迹象。

但是清朝认为,如果不是教案,张积中等200余人为何自焚?肯定是张积中蛊惑学生,导致他们宁愿自杀也不投降清朝。

当然更不会是匪案,但是阎敬铭的奏折中多以“匪”词居多,但是很有可能是为自己找理由,毕竟当时阎敬铭身为山东巡抚,杀戮民众,罪责难逃,所以如果是杀得“匪”自然就不一样了。

当年的祭祀堂遗址

真实原因

黄崖之案毕竟是发生在灾荒频繁、民变蜂起、朝廷统治和社会伦理失范的年代,朝廷对民间的控制力下降,所以张积中才得以聚众教学,再加上张积中师承太谷学派,正迎合了一些士大夫阶层的欢迎。

清政府清剿黄崖山寨,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民间军事化脱离了清朝政府的统治,黄崖山寨等人的悲惨命运也是由当时的社会生态所决定的,毕竟没有哪个统治者能容忍一个地方的势力越来越大。


羽评郡主


同治五年(1866年),太谷学派弟子张积中,在山东长清肥城交界处的黄崖寨,广收弟子,人数近万人,聚集数千家。引起山东巡抚的恐惧,最终调兵围寨剿杀,数千人遇难。

《老残游记》隐晦地暗示了黄崖惨案

刘鹗本是太谷学派弟子,他写的《老残游记》,被称为清末四大谴责小说之一。

《老残游记》里面曾详细描述一座桃花山,其实就是影射黄崖山,都是在泰山山脉的深山老林中。内容在第八回到第十三回。

第十二回,老残谈到太谷灯:

太谷是个县名,这县里出的灯,样式又好,火力又足,光头又大,五大洲数他第一。可惜出在中国,若是出在欧美各国,这第一个造灯的人,各报上定要替他扬名,国家就要给他专利的凭据了。无奈中国无此条例,所以叫这太谷第一个造灯的人,同那寿州第一个造斗的人,虽能使器物利用,名满天下,而自己的声名埋没。

这是刘鹗在影射太谷学派。

太谷学派

太谷学派创始人为周太谷(1764年~1832年),创教于清嘉庆道光年间。周太谷自称游庐山,见周敦颐的刻字“志伊尹之志,学颜渊之学”,悟治国修身之道,开始传授“圣功”之道。

周太谷有五大弟子:陈一泉、韩仰瑜、汪全泰(字竹海)、张积中(字石琴)、李光炘(字龙川)。

太谷学派是以儒家为主,杂糅佛、道二教形成的新儒家。

黄崖惨案的经过

当时太平天国刚刚被清朝镇压,一些太平天国的余部和捻军还在四处抵抗。

山东巡抚抓住了一个谋反的人叫冀宗华,最后供出的人有跟张积中学习过。山东布政使丁宝桢请张积中下山辩白。

张积中不下山,反而收集武器固守黄崖山寨。

阎敬铭、丁宝桢率清兵万人围住山寨,最后攻入山寨,进行了大屠杀。

阎敬铭在山寨中并未找到谋反的确凿证据,情急之下就伪造了一些太平天国的旗帜等物品,谎称是太平天国残部而领功。

本人是沂蓝书院赵月光,主要研究宋史和近现代史,继承章太炎学派唯识史观学说。


沂蓝书院赵月光


一个传教士带着一帮人,我去过那个山,叫黄崖山惨案也可以,当年清兵杀了上万人,照片是山下老人,听他讲老年见传说是其实山上的人不坏,靠传教为生,山上我去过照片一是山上的城门,目前大小石头房子基本还有形状,还有大殿也在,基本都很破烂了,形状还在。山下的土匪恶霸做坏事都打他们的旗号,因为山上人多,所以都怕,久而久之政府就把他们围困了,好几个月围了说是,易守难攻,最终基本全杀了。




杰森30727434


这个要从太平天国说起,当时清朝刚刚清理太平天国这伙杂牌军之后有一些杂牌军没死的躲起来聚集起来宣传什么教派,反清,清朝也特别反感这些事就派几个地方的官兵清剿,杀了一些平民百姓,和一个叫黄崖山寨的,最后就叫黄崖惨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